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社团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公共选修课提供了很好的拓展平台和空间。经过长期的实践,通州中专剪纸艺术社团围绕社团育人目标,积极探索社团活动设计与资源开发,形成了良好的公共选修课资源。剪纸艺术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工作能力、团队精神、做事态度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活动设计;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9C-0052-04
学生社团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公共选修课提供了很好的拓展平台和空间,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重要阵地。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享有充实的校园生活。通过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自身认知与自身实践,可以满足自我实现需要,逐步增长知识、锻炼才干、锻造品质、发展个性、实现价值,促进自身素养的全面提高。
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通州中专”)剪纸艺术社团围绕学生社团育人目标,积极探索社团活动设计与资源开发,形成了良好的公共选修课资源。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社团经历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蜕变。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很多社团成员感受到:通过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扩大了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了活动能力、工作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
一、充分挖掘地方资源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传承弘扬民族传统、增加地方情感认同等重要价值。作为南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剪纸历史悠久。从青墩文化系列流传至今,家谱剪纸有据可证,有近300年的历史,却并不为现在的职校生所了解和熟知。而在学校学生社团项目推荐中却发现,学生对非遗文化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
为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满足学生的需求,通州中专于2014年10月,联合南通市通州区文化馆、通州区非遗保护中心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学校被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剪纸艺术传承基地”,并成立了剪纸艺术社团。
剪纸艺术社团聘任通州首批乡村特色文化十大名人、剪纸艺术通州第四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第五批南通市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朱树云老师担任学校外聘指导老师。朱树云老师师从剪纸大师郭承毅学习,从1972年以来一直潜心剪纸艺术研究,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四十多年的历练积累,朱树云老师的剪纸作品线条流畅、圆润,作风细腻、精巧,作法粗中有细,巧中藏拙。技巧上善于在同一个画面中,同时运用阴刻和阳刻相结合的方法,画面效果栩栩如生。其优秀作品更是多次在《通州日报》《南通日报》《江海晚报》《通州大众》等报刊上刊登,江苏广播电台新农村节目《乡村风云榜》、通州电视台《走近生活》、南通电视台《江风海韵》、通州电视台《影视通州》等多家电台电视栏目,对朱老师及其剪艺人生进行了专题报道。
聘请剪纸艺术传承人担任社团外聘指导老师,一方面让学生在欣赏那一幅幅惟妙惟肖作品时,感受到剪纸艺术文化历史的悠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看到这简单的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剪纸匠人朱老师的手中,那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由翻转、一气呵成,从而深深感悟到那精湛的技艺、了然于胸的气度是要经历怎样的刻苦练习、专注学习、精益求精,才能熟能生巧,有利于中职学生对“工匠精神”产生更深刻的感悟。
二、充分协调学校资源
(一)实行自主选择申报制度
学校剪纸艺术社团的加入没有门槛,没有学科和专业基础的限制,适合不同专业学生选择学习,只要喜欢就可以报名加入,正如一位申请参加社团的同学说的那样:“喜欢社团的活泼和自由。只要你喜欢,就可以报名加入。在这里,你会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你会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每学期初,学校都会面向全校学生发布社团招募信息,举行社员招新活动。每次社团社长和社员都会选出精美的剪纸作品进行展示,并制作宣传海报“招兵买马”,吸引很多学生前来报名。
(二)严格学生社团制度管理
学校建有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具体由学工处、团委负责指导。虽然从性质上看,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己的组织,但要办好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学校高度重视剪纸艺术社团建设,除外聘非遗传承人担任指导老师具体负责剪纸技艺部分的教学工作外,还在校内聘任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和责任心的老师协助社团管理,以此弥补非遗传承人在管理社团精力和能力上的欠缺。学校明确了指导老师工作职责:为社团组织建设、机构设置、制订工作计划、组织社团活动及方案实施、建设与管理学生社团活动档案、规划社团的发展等提供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并负责培养社团社长和骨干成员,让社团保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学校制定了《学生社团管理规定》《学生社团考核办法》《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聘任及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剪纸艺术社团相应制定了《剪纸艺术社团管理章程》《剪纸艺术社团社员公约》等。
(三)规范社团活动组织管理
社团建设始终坚持“为职校生做更周到的人生准备”的育人目标,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贯穿社团活动的全过程,努力唤起和营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蓬勃生长的状态,推促学生的成长成才。社团于学期初做好新社员招募。社团活动有固定时间,为每周三下午三四课;有固定的活动教室。社团在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下,配备了领导有力、能独当一面的社长,有积极参与活动的社员,社员分工明确、相对稳定,并定期开展“优秀剪纸作品”评选。学校建有巡查组,加强制度执行和管理监督。社团活动有计划、有考勤、有记录、有总结、有考核,达到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效果,并多次获评校“优秀社团”。每年五月底学校组织优秀社团展演活动,剪纸社团学员的优秀作品展示每每让师生夸赞。剪纸社团更成为学校对外展示的品牌,多次接待省、市领导来校视导,获得好评。学生的优秀作品被制作成礼物送给嘉宾。社团活动经费有保障,学校每学期投入约3000元,用于购买原材料、制作成品等。每学期要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效果进行评价,指导教师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计入工作课时,与普通上课课时享有同等待遇,外聘老师计入外聘教师课时津贴。 三、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剪纸杜团活动作为学校公共选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我们积极尝试线上(南通职教E学堂网络课程)和线下(课堂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努力打造“个性定制”课程。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起点,将学期课程分18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剪纸艺术的历史,艺术特色,文化传承,南通剪纸艺术特点,剪艺技法与要求和剪纸所需的材料如红纸、剪刀、铅笔、橡皮、订书机等。具体课程内容采用的是一种非学科性的“课例组构”,基于学生的选课需求,定制出非学科系统化的、微小的、模块化的、跨界的学习资源,以示例的形态出现,共由《蝴蝶》的剪制、《人物剪影》的剪制、《喜上眉梢》的剪制、《虾》的剪制、《兔》的剪制、《鱼》的剪制、《鸡》的剪制、《龙》的剪制8个课例组成。
线下课堂学习主要采用“七步”学習法,以《蝴蝶》的剪制课程为例,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激发学生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非遗传统文化;通过对剪纸技艺的掌握和实际操作练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对剪纸作品构图、设计的了解,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鉴赏力。教学重难点为利用对称剪法,按照十个步骤,完成蝴蝶图案剪纸作品,能做到刀口流畅准确。课程学习采用“七步法”:资讯—探究—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反馈。示图如图1所示。
线上网络平台课程学习内容也采用课例形式,每个课例分为不同的学习模块,仍以《蝴蝶》的剪制课程为例,分为“学一学”“试一试”“比一比”“拓一拓”。其中“学一学”包括老师展示、材料准备、描图示范和剪纸示范。“试一试”包括尝试描图、按照“十步”剪制法依次试剪。这两个版块均采用视频和图文结合的方式,形象生动,更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方便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情况反复播放、学习、练习剪制。“比一比”是学生将剪制的作品上传平台,采取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优秀剪纸作品”,让学生评点作品优劣,提高剪制水平,激发学习兴趣。“拓一拓”是学生在学习之余,拓展学习相关资料链接、剪纸产品链接和自主创意设计展示等等。
四、充分调动学生资源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提高和发展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地由“自由人”变成“社会人”。[1]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是发展和转变的主体,承认并尊重学生这个“主体人”,是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前提。我们在社团活动的设计上,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通过自我设计、自我构建、自我努力,从而实现自我的发展。在南通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教改专题研讨活动中,社团教学展示获得好评;在通州区文广新局主办,通州区文化馆、通州区非遗文化中心承办,通州中专协办的通州区第七届“非遗文化周”系列活动——2017非遗进校园活动中,非遗进校园培训成果汇报暨通州中专师生“剪纸艺术”作品联展,在学校大礼堂前展出,获得来宾的交口称赞。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复制”知识,而是使知识成为学生的主体能力,运用知识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和创新。[2]在网络平台的学习上,我们为学生开设了个性定制课程,学生带着经验性的个人知识,体悟课程知识中蕴含的意义,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经验的更新和个体意义的创造,同时完成课程的构建与习得。他们有的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学习顺序和学习内容;有的根据自己掌握剪纸技艺的熟练程度,重新定制新的学习内容;有的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下流行图案,进行自我创新和展示;甚至还有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萌发了传承非遗文化,开剪纸微店的念头。通过社团活动的有效设计和资源开发,让学生真正学会了学习,在社团这方自由的天地里,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方向,使学习、生活和人生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努力成就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闻胜海.高职学生社团创新传承地方文化研究——以地方民间故事为例[J].职教论坛,2017(8).
[2]郭兴锐.浅谈“园丁”与“花朵”[J].教育实践与科研,2013(1).
责任编辑:章跃一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活动设计;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9C-0052-04
学生社团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公共选修课提供了很好的拓展平台和空间,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重要阵地。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享有充实的校园生活。通过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自身认知与自身实践,可以满足自我实现需要,逐步增长知识、锻炼才干、锻造品质、发展个性、实现价值,促进自身素养的全面提高。
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通州中专”)剪纸艺术社团围绕学生社团育人目标,积极探索社团活动设计与资源开发,形成了良好的公共选修课资源。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社团经历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蜕变。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很多社团成员感受到:通过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扩大了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了活动能力、工作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
一、充分挖掘地方资源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传承弘扬民族传统、增加地方情感认同等重要价值。作为南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剪纸历史悠久。从青墩文化系列流传至今,家谱剪纸有据可证,有近300年的历史,却并不为现在的职校生所了解和熟知。而在学校学生社团项目推荐中却发现,学生对非遗文化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
为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满足学生的需求,通州中专于2014年10月,联合南通市通州区文化馆、通州区非遗保护中心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学校被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剪纸艺术传承基地”,并成立了剪纸艺术社团。
剪纸艺术社团聘任通州首批乡村特色文化十大名人、剪纸艺术通州第四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第五批南通市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朱树云老师担任学校外聘指导老师。朱树云老师师从剪纸大师郭承毅学习,从1972年以来一直潜心剪纸艺术研究,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四十多年的历练积累,朱树云老师的剪纸作品线条流畅、圆润,作风细腻、精巧,作法粗中有细,巧中藏拙。技巧上善于在同一个画面中,同时运用阴刻和阳刻相结合的方法,画面效果栩栩如生。其优秀作品更是多次在《通州日报》《南通日报》《江海晚报》《通州大众》等报刊上刊登,江苏广播电台新农村节目《乡村风云榜》、通州电视台《走近生活》、南通电视台《江风海韵》、通州电视台《影视通州》等多家电台电视栏目,对朱老师及其剪艺人生进行了专题报道。
聘请剪纸艺术传承人担任社团外聘指导老师,一方面让学生在欣赏那一幅幅惟妙惟肖作品时,感受到剪纸艺术文化历史的悠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看到这简单的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剪纸匠人朱老师的手中,那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由翻转、一气呵成,从而深深感悟到那精湛的技艺、了然于胸的气度是要经历怎样的刻苦练习、专注学习、精益求精,才能熟能生巧,有利于中职学生对“工匠精神”产生更深刻的感悟。
二、充分协调学校资源
(一)实行自主选择申报制度
学校剪纸艺术社团的加入没有门槛,没有学科和专业基础的限制,适合不同专业学生选择学习,只要喜欢就可以报名加入,正如一位申请参加社团的同学说的那样:“喜欢社团的活泼和自由。只要你喜欢,就可以报名加入。在这里,你会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你会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每学期初,学校都会面向全校学生发布社团招募信息,举行社员招新活动。每次社团社长和社员都会选出精美的剪纸作品进行展示,并制作宣传海报“招兵买马”,吸引很多学生前来报名。
(二)严格学生社团制度管理
学校建有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具体由学工处、团委负责指导。虽然从性质上看,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己的组织,但要办好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学校高度重视剪纸艺术社团建设,除外聘非遗传承人担任指导老师具体负责剪纸技艺部分的教学工作外,还在校内聘任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和责任心的老师协助社团管理,以此弥补非遗传承人在管理社团精力和能力上的欠缺。学校明确了指导老师工作职责:为社团组织建设、机构设置、制订工作计划、组织社团活动及方案实施、建设与管理学生社团活动档案、规划社团的发展等提供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并负责培养社团社长和骨干成员,让社团保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学校制定了《学生社团管理规定》《学生社团考核办法》《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聘任及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剪纸艺术社团相应制定了《剪纸艺术社团管理章程》《剪纸艺术社团社员公约》等。
(三)规范社团活动组织管理
社团建设始终坚持“为职校生做更周到的人生准备”的育人目标,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贯穿社团活动的全过程,努力唤起和营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蓬勃生长的状态,推促学生的成长成才。社团于学期初做好新社员招募。社团活动有固定时间,为每周三下午三四课;有固定的活动教室。社团在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下,配备了领导有力、能独当一面的社长,有积极参与活动的社员,社员分工明确、相对稳定,并定期开展“优秀剪纸作品”评选。学校建有巡查组,加强制度执行和管理监督。社团活动有计划、有考勤、有记录、有总结、有考核,达到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效果,并多次获评校“优秀社团”。每年五月底学校组织优秀社团展演活动,剪纸社团学员的优秀作品展示每每让师生夸赞。剪纸社团更成为学校对外展示的品牌,多次接待省、市领导来校视导,获得好评。学生的优秀作品被制作成礼物送给嘉宾。社团活动经费有保障,学校每学期投入约3000元,用于购买原材料、制作成品等。每学期要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效果进行评价,指导教师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计入工作课时,与普通上课课时享有同等待遇,外聘老师计入外聘教师课时津贴。 三、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剪纸杜团活动作为学校公共选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我们积极尝试线上(南通职教E学堂网络课程)和线下(课堂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努力打造“个性定制”课程。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起点,将学期课程分18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剪纸艺术的历史,艺术特色,文化传承,南通剪纸艺术特点,剪艺技法与要求和剪纸所需的材料如红纸、剪刀、铅笔、橡皮、订书机等。具体课程内容采用的是一种非学科性的“课例组构”,基于学生的选课需求,定制出非学科系统化的、微小的、模块化的、跨界的学习资源,以示例的形态出现,共由《蝴蝶》的剪制、《人物剪影》的剪制、《喜上眉梢》的剪制、《虾》的剪制、《兔》的剪制、《鱼》的剪制、《鸡》的剪制、《龙》的剪制8个课例组成。
线下课堂学习主要采用“七步”学習法,以《蝴蝶》的剪制课程为例,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激发学生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非遗传统文化;通过对剪纸技艺的掌握和实际操作练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对剪纸作品构图、设计的了解,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鉴赏力。教学重难点为利用对称剪法,按照十个步骤,完成蝴蝶图案剪纸作品,能做到刀口流畅准确。课程学习采用“七步法”:资讯—探究—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反馈。示图如图1所示。
线上网络平台课程学习内容也采用课例形式,每个课例分为不同的学习模块,仍以《蝴蝶》的剪制课程为例,分为“学一学”“试一试”“比一比”“拓一拓”。其中“学一学”包括老师展示、材料准备、描图示范和剪纸示范。“试一试”包括尝试描图、按照“十步”剪制法依次试剪。这两个版块均采用视频和图文结合的方式,形象生动,更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方便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情况反复播放、学习、练习剪制。“比一比”是学生将剪制的作品上传平台,采取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优秀剪纸作品”,让学生评点作品优劣,提高剪制水平,激发学习兴趣。“拓一拓”是学生在学习之余,拓展学习相关资料链接、剪纸产品链接和自主创意设计展示等等。
四、充分调动学生资源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提高和发展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地由“自由人”变成“社会人”。[1]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是发展和转变的主体,承认并尊重学生这个“主体人”,是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前提。我们在社团活动的设计上,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通过自我设计、自我构建、自我努力,从而实现自我的发展。在南通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教改专题研讨活动中,社团教学展示获得好评;在通州区文广新局主办,通州区文化馆、通州区非遗文化中心承办,通州中专协办的通州区第七届“非遗文化周”系列活动——2017非遗进校园活动中,非遗进校园培训成果汇报暨通州中专师生“剪纸艺术”作品联展,在学校大礼堂前展出,获得来宾的交口称赞。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复制”知识,而是使知识成为学生的主体能力,运用知识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和创新。[2]在网络平台的学习上,我们为学生开设了个性定制课程,学生带着经验性的个人知识,体悟课程知识中蕴含的意义,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经验的更新和个体意义的创造,同时完成课程的构建与习得。他们有的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学习顺序和学习内容;有的根据自己掌握剪纸技艺的熟练程度,重新定制新的学习内容;有的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下流行图案,进行自我创新和展示;甚至还有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萌发了传承非遗文化,开剪纸微店的念头。通过社团活动的有效设计和资源开发,让学生真正学会了学习,在社团这方自由的天地里,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方向,使学习、生活和人生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努力成就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闻胜海.高职学生社团创新传承地方文化研究——以地方民间故事为例[J].职教论坛,2017(8).
[2]郭兴锐.浅谈“园丁”与“花朵”[J].教育实践与科研,2013(1).
责任编辑:章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