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无疑是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巧问妙问,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语文课堂 巧妙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是推动课堂进程,协调教学关系,拓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
设疑、质疑、解疑是语文新课程理念师生互动的主要实践方式。应该说,现代语文课堂并不缺乏提问,但在操作层次、尺度把握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实践证明,不科学的提问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笔者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问答兴趣
学生的迫切需要是促使其积极思维的开始,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形成师生能动的良好开端。艺术地设置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及“赤壁之战”的宏阔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然后再提问由这些音乐和场面想到了什么,学生的话题一下子就打开了:有人说,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刘备、孙权,想到了周瑜和诸葛亮,想到了华容道,想到了关于“捉放曹”的片断,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就觉得有话可说。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重点谈谈作者所崇拜的人物,从而引出周瑜,揭示文章主旨。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讨论,自己回答,问答之趣横生。
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穿透力,把学生推向一种“喜问乐答”的心理状态中去。
二、由浅入深,把握问题难度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仅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系统化的提问。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如《祝福》一课,如果这样提问:作者刻画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现实意义?显然,这个问题较难,学生吃不准。但我们可以分层提问,降低难度。第一,祥林嫂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很快答道:“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中国农村妇女,但有些迷信和愚昧。”第二,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最黑暗的封建社会末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缺乏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和把握。”这样,就把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分解成两个易于解决的问题了。
可见,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不切实际,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或者问题过易,答案一望便知,那都会失去提问的意义。因此,所提问题要新颖有趣,使学生乐于思考,要让每个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三、顺其自然,抓住提问时机
种子发芽,孕育生产都是有时机的,不按时机,不顺其自然,就难以奏效。课堂提问也是如此。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回答问题不能深中肯綮;过晚发问,引导过甚,问题苍白无价值。有些教师常常是在导入新课时用到提问,随后就开始了“满堂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兴趣广泛的中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其实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博闻多才,让自己时常处于一种精神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的“临战状态”,抓住契机,适时发问,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到最高点,把学生的思维开阔到最广处,这就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提问。
比如在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问:杜十娘的悲剧原因是什么,那么学生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此时不妨先让学生详细了解杜十娘和李甲这两个人物形象,在充分认识杜、李二人形象的基础上,再挖出李布政这个幕后黑手,然后再适时回到先前的问题,这样就会水到渠成,取得圆满的教学效果。
可见,提问重在深入浅出的引导,提问内容不论难易,都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并且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四、活跃课堂,营造互问气氛
活跃课堂气氛,是打开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敢问敢答的重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做到单向发问是不够的,还应该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互问,把课堂交给学生。
笔者在教《人生的境界》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疑问:“请一位同学列举出历史上有影响的一位人物和他们的价值观”,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这些人物和价值观属于哪一种境界?答疑的同学,有权利自己出题,再考问其他同学。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有的同学发问“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的发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的则讲了诸如“三个泥水匠谈工作目的”之类的故事。在互问过程中,有学生响应,有学生反对,激烈的课堂互问气氛使教学目标愈辩愈明。这样既可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沉着自信、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
五、科学评价,强化问题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问后,教师要予以适当的评价和引导,不能在学生回答后置之不理,这样既不能形成科学的结论,又不能给回答的学生以再次参与的信心和勇气。
提问的艺术不仅仅表现在怎样提出问题,还应该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如何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能只是简单地下个断语“对了”、“错了”。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和“激励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比如一句口头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表现的机会,都可能树立起他们的自尊、自信意识,帮助他们驱散畏难情绪,获得一种质疑、批判的胆量,并诱发他们形成异想天开的创意和标新立异的观点。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每个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贺志朴,姜敏著.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5,第1版.
[2]朱光潜著.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9,第1版.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语文课堂 巧妙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是推动课堂进程,协调教学关系,拓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
设疑、质疑、解疑是语文新课程理念师生互动的主要实践方式。应该说,现代语文课堂并不缺乏提问,但在操作层次、尺度把握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实践证明,不科学的提问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笔者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问答兴趣
学生的迫切需要是促使其积极思维的开始,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形成师生能动的良好开端。艺术地设置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及“赤壁之战”的宏阔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然后再提问由这些音乐和场面想到了什么,学生的话题一下子就打开了:有人说,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刘备、孙权,想到了周瑜和诸葛亮,想到了华容道,想到了关于“捉放曹”的片断,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就觉得有话可说。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重点谈谈作者所崇拜的人物,从而引出周瑜,揭示文章主旨。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讨论,自己回答,问答之趣横生。
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穿透力,把学生推向一种“喜问乐答”的心理状态中去。
二、由浅入深,把握问题难度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仅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系统化的提问。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如《祝福》一课,如果这样提问:作者刻画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现实意义?显然,这个问题较难,学生吃不准。但我们可以分层提问,降低难度。第一,祥林嫂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很快答道:“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中国农村妇女,但有些迷信和愚昧。”第二,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最黑暗的封建社会末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缺乏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和把握。”这样,就把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分解成两个易于解决的问题了。
可见,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不切实际,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或者问题过易,答案一望便知,那都会失去提问的意义。因此,所提问题要新颖有趣,使学生乐于思考,要让每个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三、顺其自然,抓住提问时机
种子发芽,孕育生产都是有时机的,不按时机,不顺其自然,就难以奏效。课堂提问也是如此。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回答问题不能深中肯綮;过晚发问,引导过甚,问题苍白无价值。有些教师常常是在导入新课时用到提问,随后就开始了“满堂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兴趣广泛的中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其实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博闻多才,让自己时常处于一种精神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的“临战状态”,抓住契机,适时发问,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到最高点,把学生的思维开阔到最广处,这就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提问。
比如在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问:杜十娘的悲剧原因是什么,那么学生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此时不妨先让学生详细了解杜十娘和李甲这两个人物形象,在充分认识杜、李二人形象的基础上,再挖出李布政这个幕后黑手,然后再适时回到先前的问题,这样就会水到渠成,取得圆满的教学效果。
可见,提问重在深入浅出的引导,提问内容不论难易,都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并且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四、活跃课堂,营造互问气氛
活跃课堂气氛,是打开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敢问敢答的重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做到单向发问是不够的,还应该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互问,把课堂交给学生。
笔者在教《人生的境界》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疑问:“请一位同学列举出历史上有影响的一位人物和他们的价值观”,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这些人物和价值观属于哪一种境界?答疑的同学,有权利自己出题,再考问其他同学。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有的同学发问“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的发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的则讲了诸如“三个泥水匠谈工作目的”之类的故事。在互问过程中,有学生响应,有学生反对,激烈的课堂互问气氛使教学目标愈辩愈明。这样既可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沉着自信、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
五、科学评价,强化问题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问后,教师要予以适当的评价和引导,不能在学生回答后置之不理,这样既不能形成科学的结论,又不能给回答的学生以再次参与的信心和勇气。
提问的艺术不仅仅表现在怎样提出问题,还应该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如何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能只是简单地下个断语“对了”、“错了”。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和“激励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比如一句口头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表现的机会,都可能树立起他们的自尊、自信意识,帮助他们驱散畏难情绪,获得一种质疑、批判的胆量,并诱发他们形成异想天开的创意和标新立异的观点。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每个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贺志朴,姜敏著.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5,第1版.
[2]朱光潜著.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9,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