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长的动力源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oud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资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要素分为人力、物力、财力,还有时间、空间、信息等;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管理一词既包含“管”,又包含“理”。传统的教师管理模式,往往体现为约束和规范,控制和干预,往往考虑管理者的意图多,注重任务的分配多,重视活动的形式多。随着新课程改革“意义”的不断明晰,教育管理正从经验化、随意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而这种专业化,更多地体现在对服务对象,亦即对“人”的认识;更多地理解为管理者权利的分配,角色的置换,要素的重组和对学校文化的重塑。
  作为教育管理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观念和理性不断发生变化的管理对象,不仅要追求常态条件下的高效运行,更要注重动态环境下的主体创新。
  在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现实的挑战,总是超越现存的理论的。”这其实是在告诉教育管理者们教育方面的诸多问题、难题,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和创造。学校管理者应该成为设计学校未来的人,成为创造新鲜的教育理论的思想者。
  【摘 要】教务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的“纽带”,其作用及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那么该如何以自身素养的提高来促成师生、学校更好地发展?笔者以为,应当在不断学习、真诚激励、自我教育中汲取生长的动力。既关注自身的生长,又给予他人成长的力量,在提升自我、激励他人的过程中,开启走向职业幸福的美好旅程。
  【关键词】生长 激励 自觉
  如果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那么中层干部就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务主任既要在校长领导之下管理教师、学生,又要对师生的成长加以引导,因此又称之为“教导”。可以说,教务主任是在校长与师生间搭起的一座桥,是校长教育管理理念转变为师生思想行为的关键渠道和重要纽带。一个中层领导,既要做好大局统筹,又要关注具体细节,这无疑是一种挑战。面对莘莘学子的殷殷期盼,面对全体教师的默默耕耘,教务主任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以自身的魅力影响人、发展人?这其中的因素很多,但至关重要的,教务主任应该是一名既体现教育管理水准又不断获得职业幸福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在教育生活中,作为管理者的我们,怎样才能不断生长,获得幸福?怎样才能找寻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一、美丽之源:成为智慧的思想者
  帕斯卡尔告诉我们“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特级教师吴非偏爱自己出的一道作文题《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他认为一个志在立言以立人的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是无法想象的。更何况一名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的教务主任呢?所以,学习与思考,是我们变得有思想的不二法门。
  1.做一个真正的读者
  作为一名管理者,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站立讲台,成为“师者之师”。我很喜欢狄金森的一句话:“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在我看来,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需,“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言语无味”;二是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三是有较高的读书品位。一个真正的读者能够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我们要学习专业知识,这样能够显示你的底气;还要了解政治,它会帮助你显得大气;读一读文哲类的作品,它给予你的将会是一种灵气。当然,不光要学懂、学透,更要学活。惟其如此,在教育教学之路上才能获得“源头活水”,才能成为一名有思想的管理者。
  2.做善于反思的智者
  “经验 反思=成长”,这是学者波斯纳提炼出的教育工作者成长的公式,它清楚地揭示了反思在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意义。教育需要反思。管理者没有反思习惯,就如战士上战场没有带枪一样危险。反思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是自身成长和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能力。教育离不开智慧,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
  善于反思是优秀管理者的应有品质。借鉴别人,思考自己,留下精华,扬长避短,丰富自我。反思的过程,就是对自我的锤炼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我们应以一种质疑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工作,像苏格拉底那样带着“牛虻精神”,勇敢地剖析自己、批判自己、挑战自己,不仅有反思的勇气,更有反思后的跟进,让自己的教育人生因为具有思想的深度和力度而美丽。“我思故我在”,当我们静心反思的时候,我们已经超越自我,站在了“我”之外或比“我”更高的境界了。
  二、喜悦之源:成为真诚的激励者
  杜威认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说过类似的话:“人类性情中最深的渴求就是被认同的情绪。”教育管理者,理应成为师生成长路上的激励者。
  1.“你很精彩!”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杰克·韦尔奇被誉为“全球第一CEO”,但他从小就口吃。面对这样一个孩子,他母亲找出了完美的理由:“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教育是迷恋人成长的事业。面对学生,请不要吝惜我们真诚的鼓励:小林宗作校长的认真倾听,让一个“问题孩子”找回了童年的快乐;“你要当州长的”,保罗校长的一句预言,成就了一个学生终生的事业;蒂莉·布朗老师的一个轻吻,使孩子获得了非凡的力量……面对教师,管理者更应以倾听者的姿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与勉励:用心倾听教师的教学;耐心倾听教师的困惑与难题;虚心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卡耐基说:“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他人讲话,是我们给予他人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
  赏识,需要从细节做起。一次专注的倾听,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灿烂的微笑,都会给师生带来动力和愉悦,让师生在被赏识中感受自身存在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管理者自身的喜悦也会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
  学校青年教师众多,如何引领他们尽快岗位成才?我一次次走进他们的课堂,静静倾听,提出建议,促其更上一层楼;一次次搭建展示平台,尽力辅导,奉献力量,促其精彩展示;一次次和青年教师谈心,推心置腹,真诚鼓励,树其目标方向……在我竭尽所能地为青年教师服务并发自内心地真诚鼓励下,学校有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屡创佳绩。
  2.“我很重要!”
  每一个教育管理者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自我激励。教育是关于人的事业,是人与人的对话与共生,是心灵的碰撞与共鸣,是激情的点燃与迸发。教育的每一个瞬间都不可复制,不可重来。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我”对于工作与事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别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在远方……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只有人格魅力与学术魅力融为一体,才会有良好的教育,也才能彰显“我”作为一个鲜活独立的生命个体的价值。
  三、幸福之源:成为教育的自觉者
  教育自觉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用哲学的眼光审视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觉地进行继承和创新;二是自觉地用世界的眼光关怀教育、关怀儿童,建构美好的教育生活;三是要深谙教育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时刻用道德和良知警醒自己,不要轻易遮蔽我们的心灵世界通向教育本真的窗口,使我们的教育行为失去内在意义的呵护,以至于在强大的习惯力量的支配下迷失方向。
  1.清醒地认识自我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要使教育教学工作永远勃勃有生气,必须找到自身最强烈的刺激。”我认为,“最强烈的刺激”就是自我教育。对自己认识越清醒,自我教育的动力就越大。其实,人最需要的是有“自知之明”;最难得的也是有“自知之明”。于是便有了神学家的祈祷:愿上帝赐我智慧,了解我自己这个人。中层领导尤需“了解我自己这个人”,不仅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还要明白自己目前站立的位置和必须要做的努力。只有自己清晰地认识自己,才有可能避免盲目、盲从甚至盲动。
  2.态度决定“高度”
  生长,其实是一种状态。你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你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状态的创造与给予。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无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激情而投入地工作与麻木而呆滞地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境界。从这种意义上说,优秀的特质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态度。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的过程,既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也是追求教育理想和实现民族梦想的过程。其中,挫折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心态。坚定不移,像夸父那样,永远追着太阳走。这是一种“韧”的精神。心灵向往,前行的脚步自然不会停下,即使可能清贫或者寂寞,也一定会淡定从容,勇往直前。
  总而言之,坚守教育自觉,就是要追问教育本质,逼近教育本真——教育为何?教育何为?就是要在真教育与伪教育、正教育与反教育的辨析中,“借我一双慧眼”;就是要让自己的一切作为,直指教育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追求。从而“使每一个前行的人都听到有力的召唤,看到光明的指引”。
  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改变世界。”如果没有更高的目的,人就无法发挥全部潜能。一名教育管理者,如果认同自己的身份与职业,就会在教育教学中找到生长的动力源,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真我的呼唤”,获得生长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9.7.
  [2]郑立平.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几个行为因素的剖析[J].教育文摘,2013.9.
  [3]杨海波.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理性追问[J].人民教育,2013.3-4.
  [4]毕淑敏.心灵处方[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6.
  [5]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校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八士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1 活在纸币上的科学家    计算对欧拉来说毫不费力,就像人们呼吸,或者鹰在风中保持平衡那样。  ——弗朗索瓦·阿拉戈    在一个小国家里诞生一位科学巨匠,这在世界史上并不多见。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莱昂纳尔·欧拉便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欧拉的肖像被印在瑞士法郎上,与英镑上的牛顿一起成为至今仍在欧洲流通的纸币上“活着”的两位科学家。  1707年4月15日,欧拉出生在瑞士西北部邻近法国的巴塞尔,这
【摘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其能引导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同时教导学生对英语阅读技巧进行有效的运用,使自身的英语阅读效能感得到提升。本研究就对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应用作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的语言技能部分增加了对“看”的技能要求,笔者从“看”的时代意义、教学意义两个方面阐述“看”在跨文化语言学习环境中的重要性。本文以视知觉能力理论为基础,以《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二第一单元“Tales of the unexplained”为例,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看”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视知觉能力; 语言技能“看”; 非
童诗创作课对学生来说,是一堂童年的游戏课,在游戏的过程中捕捉灵感,闪现智慧。  一、导入话题,引发联想  这个话题,常常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学习经历入手。比如在春天的时候,让学生竖起耳朵“听一听”春天的脚步,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春的脚步声;在学生的一件衣服上找到这堂课要说的一个“蝴蝶”的话题,甚至可以在学生的酒窝里引出“微笑”的主题。在二年级上《太阳》这一主题创作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  师:刚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程标准;《鸟的纹样》课例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56-03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实施已有三年。三年间,教师、学生、课堂都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现以苏少版《美术》四下《鸟的纹样》一课的三次教学为例,谈谈美术教学理念的发展变化。  一、教材背景分析  在旧版教材中,《鸟的纹样
写作文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要写好需要花一些时间,动一番脑筋。长期以来,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瓶颈,是老师和学生都深感头疼的问题。而小学中年段的学生刚开始学写作文,由于缺少观察的习惯、素材的积累和语言的积淀,更谈不上方法的运用,所以学生提起笔来往往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写起。  在教学中我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挖掘教材,根植篇章,链接生活,分步达标,领着学生开启习作之门,体会习作之趣,化解习作之难,领悟习作
【摘要】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教育改革的进行,人们开始倾向于利用网络完成学习任务,利用互联网学习英语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际上,英语的实践性是比较强的,所以必须要积极利用一切网络资源和媒体资源,要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探索出更合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  【作者简介】谢水璎(1966.06-
【摘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读写结合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读写结合英语教学是学好英语学科的重要基础。文章首先对中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注意事项以及策略进行了分析论述,旨在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英语;读写结合;融合教学  【作者简介】江玲,福建省泉州第十
【摘要】情境教学法与英语教学的融合,不仅能使英语教学焕发情感魅力,还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以及思想情感的深化。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的多彩情境。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针对情境教学法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展开如下探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英语;音乐情境;图画情境;视频情境  【作者简介】方骁薇,南
《品德与生活》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并非适合每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个性化地使用教材,以提高教材对具体教育情境的适应性。笔者就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喝水的学问》一课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立体化教材,贴近生活  本课教材中呈现了三个场景:一是小伙伴们在操场上玩,渴了怎么办?二是园园和盼盼在大树下交流水的作用。三展示了卡通人物多次错误喝水的情景。最后教材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