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美文 诗化的教学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tong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美文 诗化 教学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A).2011.02.019
  
  教材简介
  《槐乡五月》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不是一首诗,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它不是一则童话,却有着童话般的意境。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设计理念
  诗意的课文,诗化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教师应本着语文学科的特性,努力挖掘文本所蕴涵的人文性和诗意化,创设高质量的语情感悟的教学情境,达到人本和文本的和谐交融,使语文课堂焕发出诗一般的创造活力和优美意境。
  教学过程
  一、 找准切入点,营造意境美
  1. 同学们,五月是灿烂的,五月是迷人的。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作者用生花妙笔所描写的槐乡五月,再次好好感受那里的美景。(生读下列词语)
  槐花槐树槐乡
  白生生甜丝丝白茫茫
  清香醇香浓香
  挎浸醉
  【词语教学既不能“单打独斗”,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搞得杂乱无章;而要适应教学之需要,梳理归类、重新组合,为学生理解记忆提供方便,为教学内容的起承转合,为营造教学的意境而服务。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读以上词组,让学生感受到像是读一首清新的小诗,仿佛走进了槐乡、走近了槐花,看到了白茫茫的槐乡、白生生的槐花,嗅到了香气扑鼻的槐花饭和见到了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们。】
  2. 读了这组词语,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 是啊,我们仿佛闻到了花香,看到了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课文最后一句话是这样描写槐花和槐乡的孩子们的: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投影出示)那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
  二、 品读想象第一段,体会槐花美
  1. 默读第一自然段,要求: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用心去闻。边读边把看到、听到、闻到的句子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
  2. 生说出文中描写看到的句子,师相机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1)自由读一读,说一说有什么感受:槐花美。(板书:美)
  (2)师指导: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
  (3)师描述:是啊,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到处都开满了槐花。多美、多白!谁还想来读?
  (4)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出多和美。
  过渡:这么多这么美的槐花让我们再走近她,尽情地去欣赏槐花那迷人的身姿。
  3. 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1)指名读。指导:听了你的朗读,老师隐隐约约感受到了槐花的婀娜多姿。谁还想读?
  (2)指名读。指导:听你读时我感觉到“抱”字读得与众不同,“抱”在一起,作者为什么不说“靠”在一起?(是啊,一个“抱”字抱出了团结之美,和谐之美,生命之美。)
  再指名读。
  (3)是啊!不管是远看,还是近看,槐花都显得那么迷人,齐读。
  (4)学生欣赏槐花图片。看了这些槐花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美不胜收”(屏幕出示)。
   师:刚才是我们看到的,我们又听到了什么?谁来把听到的句子读一下。
  4. 学生读听的句子,教师相机出示:“嗡嗡嗡……” “啪啪啪……”
  (1)你听到小蜜蜂在说什么?从小朋友的脚步声中你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2)把“嗡嗡翁……啪啪啪……”句子变换句式,诗化为一首小诗,投影展示:
  嗡嗡嗡, 啪啪啪,
  嗡嗡嗡, 啪啪啪,
  小蜜蜂飞来了, 孩子们跑来了,
  采走了香的粉, 篮儿挎走白生
  生的槐花,
  酿出了甜的蜜。心里装着喜盈
  盈的满足。
  (3)谁能读出这种喜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师:读了句子想想看,句子有什么特点?(对称、像是一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是作者的生花妙笔。
  (4)齐读。
  【这样的语句排列格式,再加以画面、音乐,让学生静心体味,朗读的效果可视、可感、可触,层次丰富,气氛浓郁,给人以美的享受。】
  5. 出示学生说出闻的句子:“中午……这时候……在香海中了。”
  (1)齐读:你闻到了什么?有几种味道?
  相机运用课件,通过字体的大小变化来理解“清香、醇香、浓香”。
  (2)这三个香一样吗?(让学生感受到香气是越来越浓。)是啊,真是香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怪不得,作者说:“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也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齐读。
  6. 你从“香海”的“海”字中体会到了什么呢?真是“香溢四海”(屏幕出示,板书:香)。槐乡处处有槐花呀,我们一起来欣赏槐花的美景。
  (1)出示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2)是啊,槐花多么洁白无瑕,婀娜多姿,芳香四溢;槐乡处处是槐花,可真是花的海洋啊!怪不得作者说(生读):“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也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7. 此时此刻,整个槐乡仅仅是沉浸在香海中吗?还沉浸在哪里呢?学生讨论交流。
  8. 是呀,槐花盛开了,给那里的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呀。此时此刻,整个槐乡不仅沉浸在香海中,也沉浸在槐花所带来的快乐中。所以,(生齐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这段教学设计,结合多媒体,把课文的内容做了格式的改动,用诗化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听弦外之音,会言外之意;同时拓展、丰富、充实课文内容,调动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可爱的形象、悦耳的声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情感。】
  三、 品读体验第二、三段,领悟孩子美
  (一)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只要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肯定会陶醉其中的。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陶醉呢?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
  2. 走在槐乡,让他陶醉的是——槐香。
  3. 除了香气让他醉,还有什么也让他醉呢?(槐花饭)想吃槐花饭的同学咱们一起来读。
  4. 除了槐花的香味让你醉,槐花饭的美味让你醉,还有什么也让你陶醉了呢?请大家读读这句话:槐乡的孩子真 好客 啊,小朋友一走进槐乡,他们准会 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小朋友离开槐乡,他们还会 送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让学生填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读出孩子的热情好客吗?
  5. 看来,小朋友不仅醉在这浓郁的槐花香中,也醉在这味道独特的槐花饭中,更陶醉在孩子们这份美好的情意中了。(板书:美)所以说,(生齐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二)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同学们,当我们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的时候,槐乡的孩子正迎面向我们跑来了(出示图)。看了图,你们感觉到小朋友怎么样?好,让我们赶快来读读,一起去拥抱这份快乐吧!指名读。刚才这位同学把“飘”字读得很轻,透过这个“飘”字,你想表达自己怎样的心情呢?
  (飘是轻盈的、飘是美好的,它飘出了孩子的幸福,飘出了孩子灿烂的童年!)
  2. 请女同学起立。现在,你们就是槐乡的小姑娘了,赶快用槐花装扮自己,让自己变得更美,读出自己的快乐!
  3. 男同学起立,看到小姑娘这么美滋滋的,也赶快装上槐花,拿起槐花,大饱口福吧,一起来读!
  4. 随着音乐,以诗化的形式齐读。
  5.看,五月,洋槐开花了。小姑娘会用槐花装扮自己,小小子会不时尝尝槐花的美味,孩子们都尽情地享受着这份快乐!(生再次朗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把课文转成竖排的长短句,随着音乐,一列一列地出现;把文字建立在对孩子心灵细微关注上,情致委婉;在娓娓的音乐伴奏下,学生自然地随着情景朗读下来,优美清晰,充分体现着对文章的感悟,展现文章中孩子的童真和欢乐。这种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使课堂多了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多了一些陶冶性情的体会,更多了一些学生带有独特个性色彩的读书风格。】
  四、 拓展延伸,内化表达槐乡美
  1. 课文学到这儿,我们来欣赏一首诗:
  十年不到香雪海,
  槐花忆我我忆槐。
  雪须输槐一段香,
  槐更胜雪三分白。
  2.同学们,课文学完了。相聚总有分手时,我们也即将离开槐乡,热情好客的槐乡孩子把我们送到村口。他们还有一件事情想请我们帮忙呢。
  他们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清香醇香浓香香溢四海;师生合作对出下联:景美人美情美美不胜收。我们再加一个横批:槐乡五月。
  【当孩子们对槐乡美景流连忘返,为槐乡风情所陶醉时,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孩子们赏诗对联。这样,既巩固和提升了课文内容,更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体现“学语文,用语文”的理念。】
  总评:本课的教学设计,抓住文章的总结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串联教学过程,使课堂一咏三叹,使学生的情感逐步升温,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整体阅读时的概括能力,又有利于教学时聚焦文本的重点与难点。同时,本课的教学设计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课文优美的语言,采用诗化的方式,再配以优美的音乐,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使学生既感受到文本的内容“槐乡的花美人更美”,又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
  (责编李景和)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语言材料    语文公开课上,执教老师在课文结束时,向学生们推荐了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两本书,把课内知识延伸到了课外,目标明确,独具匠心。这一举动令我心头一震:同属语言科目,语文却有如此“色彩斑斓”的课外读物相“辅佐”,而英语,除了教材(虽然教材中也有歌曲和儿歌板块,却满足不了学生),再没有相配套的课外读物。显然,适时适量地给学生增加“可口”的课外“洋餐”大有必要。  《小学英
期刊
随着“两基”攻坚的全面达标,我区义务教育进入了“后两基”时代。如何巩固“两基”成果,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2009年,我区启动实施了 “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年”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2010年底,全区已有91个县(市、区)通过自治区级验收,然而,尚有上林、乐业等14个县未申请验收。  2010年11月10日,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高枫分别给14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写信,希
期刊
【关键词】 集体备课渐入佳境    第一次能感受到站在众人肩膀上的力量之强大,是刚参加工作不久。那时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因为教学经验非常匮乏,对教材把握不准,我在备课时很容易被网上的教案及课外教辅资料所牵制:我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参走,照本宣科教教材,既不能很好地备学生,也不能很好地选取有用的教学资源,结果是自己备课备得很吃力,学生听得很死气,我越教越不想教,学生越学越不想学。  就在这时,石埠学区举行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跨越式跳高途径    跨越式跳高是小学田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高效地发挥跨越式跳高的重大作用是小学田径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此背景下,客观地分析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的开展、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设施不完善,很多场地器材配备
期刊
张业荣担任柳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4年来,针对柳城县教育事业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建议,形成议案,并通过推动代表意见、建议和议案的办理,促进教育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解决。几年来,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县中小学校,从调研监督到具体指导工作直到最后落实解决问题,他都倾注了许多心血。  为教育发展倾心注力  张业荣始终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问题作为人大监督的一个重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期刊
教师应用教学理论的误区与出路  杜海平、周建平在《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10期上撰文认为,教学理论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但成功的前提是教师对教学理论正确而有效的应用。然而,不少教师在应用教学理论方面还存在一些实践误区,主要体现在直接模仿范例、直接套用模式、直接演绎原理等。这些误区的存在影响了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的转化,其根源在于教师在应用教学理论方面存在着认识误区,这个误区就是教师相信在教学理
期刊
【关键词】 班主任 案例 师爱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A).2011.02.013    一个班集体就像一座大花园,儿童是花朵,老师就是花匠,娇嫩的花朵在老师春风细雨中茁壮成长。回首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是一门艺术,它能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感受到辛苦却幸福的滋味。  巧点迷津——“你能处理这些问题”  一天早上,早读开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素养 教学智慧 学科特点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A).2011.02.015    鱼利明老师执教六年级文言文《伯牙绝弦》一课,让我沉浸在古典文学的韵味里,听流水潺潺,琴声淙淙,回味无穷。感受最深有两大亮点,一点缺憾。  亮点一:借助教师深厚的文化素养,营造浓浓的古文学习的意境  文言文是课改后新增入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的文章体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情感 赏析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A).2011.02.016    课堂有情,方能感人至深;学生动情,方能入情入境。课堂情从何来?听了鱼利明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一课,我深受启发。  一、 在想象中理解文本,奠定情感基调  鱼老师在引导理解了“善鼓琴、善听”的“善”的意思是“擅长、善于”后,继续引导学生玩味“善”字——  
期刊
【关键词】 感知 研读 拓展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A).2011.02.018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  2.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 通过导读品悟,让学生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