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令人难以置信,竟然还有一部爆米花电影能够比《变形金刚》前三部更傻更无厘头。想知道是哪一部吗?”《滚石》杂志不仅给《变形金刚:绝迹重生》(以下简称《变4》)打了0分,而且还用了以上这段评语。
但是,这并不耽误《变4》在中国刷新票房纪录。
6月27日,中美同步上映的《变4》中国内地首日票房达到1.88亿元人民币(含2050万元午夜场票房),一举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两项历史纪录:首日票房纪录(《西游记之大闹天宫》1.22亿元)与午夜场票房纪录(《钢铁侠3》1240万元)。与之对应,《变4》北美首日票房仅比中国的数字高7000余万元人民币,午夜场票房则只有8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427万元),不敌之前上映的《哥斯拉》的9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768万元)。
如果说在票房数据上,中美还基本保持了同步的话,那么在口碑上,相比时光网7.4分、豆瓣网7.1分的“高分”,美国烂番茄网给出的15%新鲜度的成绩单简直惨不忍睹。《综艺》、《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好莱坞报道者》等美国主流媒体评分则普遍在30分至50分(满分100分),位于及格线以下。
尽管《变4》主演从青春偶像希亚·拉博夫换成了实力派的马克·沃尔伯格,但它仍然是一部故事让位于甚至服务于视效的典型暑期档好莱坞大片。
典型暑期档好莱坞大片目标受众明确—20岁左右的主流电影观众,大多并不追求什么深刻的故事内涵,只图观众看得痛快高兴。但不同于那些小成本独立喜剧,它们又出身“名门”:大制片厂出品、耗资不菲、重磅明星(演员或导演)及绚丽特效。
一直选择在暑期档上映的《变形金刚》系列,前三部也一直饱受剧情薄弱、逻辑混乱的诟病,但这不妨碍它们在中国总共卷走18亿元票房,当然也不会妨碍该系列将继续由惯于视效轰炸的商业片大导迈克尔·贝操刀。
因此,指望最新一部《变形金刚》能突然蜕变为一部故事圆润饱满的电影,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事情—况且,也没有人真正在乎它到底讲了什么故事。变形金刚毕竟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自1984年《变形金刚》动画诞生算起,今年恰是“汽车人”们银幕化的第30年。变形金刚玩具出品方孩之宝从去年开始就举行了一个名为“激荡30年”的活动,推出30款变形金刚限量版玩具,这俨然已是在“贩卖”情怀。
那么,为什么中国观众更喜欢《变4》?
很多人认为,这源于166分钟的《变4》中占据大约1/3的“中国元素”。影片中不仅有李冰冰、韩庚等中国演员,鸟巢、长城、天津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还出现了舒化奶、剑南春、红牛等不少中国品牌。
其实,与去年《钢铁侠3》的“中国特供版”一样,我认为中国观众和媒体对于《变4》中的这些所谓的“中国元素”,并不太会产生特别的亲近感,态度反而多是质疑与调侃揶揄,至少不会有人因此买票进场。
不过,这的确给电影的舆论宣传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新闻点”,再加上电影本身就极具话题效应,这使得首映前,社交媒体上已充斥了《变4》的各种消息—如果你没看这部电影,那表示,你落伍了!
另外,相比北美观众对3D电影的热情开始减弱,中国观众对这种主要以视觉效果而非故事情节为卖点的大片,目前还普遍缺乏免疫力。
一方面,这源于政策:继2012年中国将分账大片的配额增加到34部后,今年年初还曾有传言,会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部,当然,还是以IMAX、3D这样票价更高的“加强型”大片为主;另一方面,也与中国电影市场不成熟,且可替代性的大众娱乐方式较匮乏有关。
我曾经与《钢铁侠3》的中国合作方DMG的某高管探讨过“中国元素”问题,他表示,无论对于意图“走出去”的中国公司,还是日益重视中国市场的好莱坞,在中国观众与西方观众的口味间寻求平衡,都是一个需要摸索的新问题。
一个月内被三部视觉大片“震撼”也是一件颇为无奈的事—它们太雷同了,大数据判断出的观众喜好越来越缺乏惊喜感。中国电影市场的钱,会永远那么好赚 吗?
但是,这并不耽误《变4》在中国刷新票房纪录。
6月27日,中美同步上映的《变4》中国内地首日票房达到1.88亿元人民币(含2050万元午夜场票房),一举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两项历史纪录:首日票房纪录(《西游记之大闹天宫》1.22亿元)与午夜场票房纪录(《钢铁侠3》1240万元)。与之对应,《变4》北美首日票房仅比中国的数字高7000余万元人民币,午夜场票房则只有8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427万元),不敌之前上映的《哥斯拉》的9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768万元)。
如果说在票房数据上,中美还基本保持了同步的话,那么在口碑上,相比时光网7.4分、豆瓣网7.1分的“高分”,美国烂番茄网给出的15%新鲜度的成绩单简直惨不忍睹。《综艺》、《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好莱坞报道者》等美国主流媒体评分则普遍在30分至50分(满分100分),位于及格线以下。
尽管《变4》主演从青春偶像希亚·拉博夫换成了实力派的马克·沃尔伯格,但它仍然是一部故事让位于甚至服务于视效的典型暑期档好莱坞大片。
典型暑期档好莱坞大片目标受众明确—20岁左右的主流电影观众,大多并不追求什么深刻的故事内涵,只图观众看得痛快高兴。但不同于那些小成本独立喜剧,它们又出身“名门”:大制片厂出品、耗资不菲、重磅明星(演员或导演)及绚丽特效。
一直选择在暑期档上映的《变形金刚》系列,前三部也一直饱受剧情薄弱、逻辑混乱的诟病,但这不妨碍它们在中国总共卷走18亿元票房,当然也不会妨碍该系列将继续由惯于视效轰炸的商业片大导迈克尔·贝操刀。
因此,指望最新一部《变形金刚》能突然蜕变为一部故事圆润饱满的电影,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事情—况且,也没有人真正在乎它到底讲了什么故事。变形金刚毕竟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自1984年《变形金刚》动画诞生算起,今年恰是“汽车人”们银幕化的第30年。变形金刚玩具出品方孩之宝从去年开始就举行了一个名为“激荡30年”的活动,推出30款变形金刚限量版玩具,这俨然已是在“贩卖”情怀。
那么,为什么中国观众更喜欢《变4》?
很多人认为,这源于166分钟的《变4》中占据大约1/3的“中国元素”。影片中不仅有李冰冰、韩庚等中国演员,鸟巢、长城、天津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还出现了舒化奶、剑南春、红牛等不少中国品牌。
其实,与去年《钢铁侠3》的“中国特供版”一样,我认为中国观众和媒体对于《变4》中的这些所谓的“中国元素”,并不太会产生特别的亲近感,态度反而多是质疑与调侃揶揄,至少不会有人因此买票进场。
不过,这的确给电影的舆论宣传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新闻点”,再加上电影本身就极具话题效应,这使得首映前,社交媒体上已充斥了《变4》的各种消息—如果你没看这部电影,那表示,你落伍了!
另外,相比北美观众对3D电影的热情开始减弱,中国观众对这种主要以视觉效果而非故事情节为卖点的大片,目前还普遍缺乏免疫力。
一方面,这源于政策:继2012年中国将分账大片的配额增加到34部后,今年年初还曾有传言,会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部,当然,还是以IMAX、3D这样票价更高的“加强型”大片为主;另一方面,也与中国电影市场不成熟,且可替代性的大众娱乐方式较匮乏有关。
我曾经与《钢铁侠3》的中国合作方DMG的某高管探讨过“中国元素”问题,他表示,无论对于意图“走出去”的中国公司,还是日益重视中国市场的好莱坞,在中国观众与西方观众的口味间寻求平衡,都是一个需要摸索的新问题。
一个月内被三部视觉大片“震撼”也是一件颇为无奈的事—它们太雷同了,大数据判断出的观众喜好越来越缺乏惊喜感。中国电影市场的钱,会永远那么好赚 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