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法治教育 培养法治意识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bd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高中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法治理念,并逐渐形成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关键词】 法治意识 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34-02
  0
  中职美术班思想政治课用的是普高的教材。《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中关于法治意识则明确说明:“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应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拥有法治使人共享尊严,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在现行的“三新一旧”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下,如何整治和利用现有教材开展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任务。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尝试和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素养
  《课程标准》对学生应具备法治素养的第一个要求是,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这首先要求每个公民当然包括我们的学生应当具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素养。所谓法治思维是相对于人治思维、道德思维、政治思维、经济思维及权利思维而言的,是指以法治的基本知识和理念为基础,以合法性为起点,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逻辑,认识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所谓法治方式,是指运用法律手段,通過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的相互衔接,整体推动,实现全体国民意志和国家法治化治理的各种手段、方法和措施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所谓素养,是指人们在经常修习和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知识的内化和融合,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具备一定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素养。只有通过内化和融合,并真正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才能上升为某种素养。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通过高中思想政治各学科特别是对《政治生活》中相关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形成法治意识并逐步形成法治思维素养是的重要途径。我在教学《依法治国》相关内容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明确以下思维路径: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法律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它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我们的宪法和法律是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并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的。我们的依法治国,是依据体现人民的意志、保护人民的利益的宪法和法律来治理我们的国家,当然能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同时,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家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很容易理解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深刻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作为一名依法治国环境下的公民,应当自觉培养自己的法治素养,养成以法治的基本知识和理念为基础,以合法性为起点,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逻辑,认识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引导学生形成法治理念,并逐渐形成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引导学生明确,在依法治国的法治社会,应树立宪法法律至上,尊崇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照法律的规定来处理相关问题,要求我们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应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并以法律为准绳来规范我们的言行,养成、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在教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章节时,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三大政治权利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和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四大基本政治义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法律关系就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做法治时代的合格公民就是要养成权利和义务意识。权利和义务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有人享受权利就一定有人履行义务,否则,他的权利就无法实现。同样,有人履行义务也一定有人享受权利。所以,一个人要享受权利就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绝对不允许只享受权利或只履行义务的情况存在。如果有人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那别人的权利就无法实现,反过来当别人不履行相应的义务时,你的权利也无法实现。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只能是人人的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使用议题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高度融合。笔者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资料:万州公交车坠江一突发事件.议题一:女乘客刘某攻击公交车司机,是导致这一事故的真接原因。这位肇事者的问题出在哪里?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进行评析。   学生1:女乘客刘某由于错过站点,在公交车行驶途中强行要求下车。按照相关法规,公交车不能随意停车上下乘客,肇事者刘某无视这些规定,强行要求下车,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法纪意识淡薄,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做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由于她缺乏法纪意识,加上做出冲动行为,直接显致惨剧的发生。
  学生观看公交车上两人发生冲突的视频后,心理受到很大冲击。根据这一视频材料,大家意识到遵守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体会到违背公共秩序和法纪法规的严重后果。对这个议题的讨论,有利于学生增强法治意识。议题二:肇事者刘某是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公交车司机冉某有没有责任?这次惨痛的事故有什么教训?学生2:一个巴掌拍不响,冉某肯定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在冲突发生时,他没有控制好情绪,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责任重大,没有把安全意识放到最重要位置。作为公交车司机,冉某的职业道德素养不够高。
  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引出公民正确处理权利义务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和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因为只有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有公民的权利平等地受到保护,所有公民平等地履行义务,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所有公民的违法行为平等地受到法律的追究,才能真正突出法律的权威。只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才能真正保证大家平等地履行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才能真正做到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而我们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所以,这样,就能更好做到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这样通过教学,才能引导学生明确法治的科學含义,逐渐养成法治思维,培养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以合法性为起点,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并逐渐形成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并使之成为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我们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素养,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将这些素养和理念逐渐使之内化,并逐渐外化为日常行为,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所以,遵从《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的形式将相关法治内容活动化,设计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活动,如在进行《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和义务》内容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品《十字路口》,讲的是一个人驾驶汽车行经一个十字路口,正好遇到路口是绿灯,是他的路权,但当他行驶到路中间时,横向也驶来一辆汽车,尽管他那边显示的是红灯,但他有急事,他不愿意等待,结果两辆汽车在路中间想到对峙,都走不了并相互指责、漫骂,交通为之瘫痪。后来交通警察来了后,对闯红灯者进行批评教育,并说明他不尊重别人的通行权利,别人绿灯时他阻挠别人的通行,同样的,当他的方向绿灯亮时,别人也可能阻挠他的通行,这样他的通行权利也不能得到保证,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谁的通行权利也不能得到保证。后来在交通警察的指挥下,大家按交通规则通行,大家都顺利通过十字路口。学生们通过表演和观看小品,对公民权利义务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做一个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
  依法治国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本人只是结合自己的一些尝试和思考进行总结,还有更多的全新的课题,需要我去探索和总结。
  [ 参 考 文 献 ]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2月第2版.
  [2]《湖北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网络电子版).
  [3]《法理学》(刘俊祥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4]《中学政治课教学法教程》(胡田庚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陈国勇.《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教学中的新理念和新方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6]杨丽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三期.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化,广东高考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英语听说的考试,经过几年的探索,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听说教学,本文是听说课的教学尝试和体会。   【关键词】 新课改 广东高考听说考试COT (Computerized Oral Test) 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
期刊
【摘要】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增加,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其它学科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品德学科能够塑造学生的内在素养。因此,思想品德教师需要学会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塑造良好的人格。   【关键词】 小学 思想品德学科 体验式教学 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
期刊
摘 要: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对教师依赖性大,面对多而杂的历史知识,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示意图作为一种增强记忆的方法,以简洁直观的形式,将知识内容化繁为简、一目了然。结合课堂实例,从学生身边入手,用寻找历史途径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历史抽象名词,层层分析,讲清历史概念;让学生参与设计示意图,增强历史空间位置的识记;将分散、无序的知识进行有序梳理,抓住单元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
期刊
【摘要】 随着新课改在各个学科之间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育模式面临着改革。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的听讲过程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课堂教学,学生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展开学习,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是一种高效的教
期刊
【摘要】 地图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一项应用最广泛、也最实用的教学工具,加强地图运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对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判断分析能力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地图的合理运用,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地图、应用地图、了解地图的能力,同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地理知识的丰富程度和应用能力。本文将针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同时对初中地理教学中
期刊
校园里两座教学楼之间的花坛内长有两棵玉兰,虽然相去仅几步之遥,但两棵树的处境差别却近乎天壤:北面的一棵除了中午时分与南面的一样,被笼罩在南楼的背阴里外,其余时候均能得到阳光的普照,而南面的一棵则几乎与光照无缘。于是,在这小小的花坛里,便生长出奇异的景观来。  每到春季,总是北面的那棵玉兰先将枝头布满花芽,然后在一夜间,就将冰清玉洁的玉兰花儿挂了满身,让每一位走进校园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顾盼流
期刊
【摘要】 在初中教学中语文作为主要的科目之一,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路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的教育需求,也因此开始对教育体制实施了相应的改革,随着不断的深化改革,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满足教育需求,就需要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 教学思路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
期刊
【摘要】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及持久性,班主任必须以新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怎么能调动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性呢?适当的激励策略能够让学生在德育教育的学习中增加学习的自觉性,帮助班主任达到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
期刊
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校长会有一千种教育理解。我认为:做教育工作就一定要有激情、有理想。激情难持久,理想易破灭,教育的真谛还在于持之以恒、朴实无华,慢工出细活。杨绛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对于以前的教育工作,我更多地注重其是否有意义,但现在我却常常思考其是否有意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枯
期刊
【摘要】 “问题解决学习”是一个学习过程,它是将先前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境的过程。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必须结合所学知识,并在新的困难的情况下使用它们,这需要使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并需要良好的实践技能。学生抽象出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并将这些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实践生活时,将使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来理解周围的事物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问题解决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