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几种解题思想的归纳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阶段,与化学学科联系紧密的是数学学科、物理学科等。数学学科、物理学科中一些重要的思想,如归中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守恒思想、控制变量的思想等,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渗透,对化学问题的解决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略有所获,举例如下:
  一、“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的运用
  例: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以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轴,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轴,画出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图。
  分析: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稀盐酸直至过量,共发生两个化学反应,先发生NaOH+HCl=NaCl+H2O,后发生Na2CO3+2HCl=2NaCl+H2O+CO2↑
  图中OA段表示加入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A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AB段表示加入的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此时有二氧化碳生成,B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BC段表示反应结束,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
  小结:解决“数形结合”题,需搞清楚:一是原理──题目所涉及的化学原理;二是数轴──图形中数轴对应的化学含义;三是关键点──图形中几个关键点的含义,即起点、转折点、终点。
  二、用“类比思想”解决化学问题
  例:已知硫酸亚铁受热易分解,小明同学对硫酸亚铁的化学性质作了如下推测:
  (1) 如果硫酸亚铁按碳酸钙受热分解的方式分解,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FeSO4=FeO+SO3↑
  (2)他推测也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分解过程FeSO4=FeS+2O2↑请你分析一下,他作出以上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2KClO3=2KCl+3O2↑
  (3)通过实验测定硫酸亚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请写出硫酸亚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FeSO4=Fe2O3+SO3↑+SO2 ↑
  分析:硫酸亚铁和碳酸钙、氯酸钾都属于含氧酸盐,把未知的硫酸亚铁受热分解与我们熟悉的碳酸钙、氯酸钾的受热分解作比较,根据它们受热分解的规律,前者分解成对应的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后者分解成无氧酸盐和氧气,从而猜测硫酸亚铁受热分解也遵循这个规律。
  小结: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 相似的思维方法。把未知的化学问题和熟悉的化学问题作比较,寻找两者在某些方面的同一性,找出两者共同遵循的规律,达到解决化学问题的目的。
  三、在实验设计中如何应用“控制变量的思想”
  例: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
  [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甲、乙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寻找变量]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甲同学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下图所示:
  [分析实验] 若C试管中的铜片较长时间后有了绿色物质,A、B两试管中没有现象,通过比较变量与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评价改进] 你认为甲同学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完善吗?如不完善,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用图表示) D 。
  [反思小结]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设计实验时应如何控制变量?
  分析:铜与铁都属于金属,借鉴铁生锈的条件,类比出铜生锈的条件,可能是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图A中的铜片只跟氧气、二氧化碳接触,图B中的铜片只跟氧气和水接触,而图C中铜片既跟氧气、二氧化碳接触,又跟水接触。所以图A和图B中的铜片均不生锈,而图C中的铜片生锈。还应补充的实验是铜片只跟二氧化碳和水接触,铜片不生锈。
  小结:可以从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外界条件等方面寻找变量。
  综观全国各地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已全面改变了传统命题的理念。命题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注重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责任编辑 张晓楠
其他文献
“中心论阅读模式”主要是为解决阅读复杂记叙文(散文)的困难而设的。这里的“中心”,一般指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先,这篇文章写什么不写什么(即选材)要由中心来决定。其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即组材)、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即剪裁)也是由中心来决定的。此外还有表达方式的运用问题,复杂记叙文强调的一个知识点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那么在记叙的同时是否议论抒情,以至于是议论抑或抒情,都由中心决定。这种教学模式将语文
期刊
现在的学生心理压力普遍较大,有的来自学习上的困惑,有的来自家庭,如父母的离异,父母的不理解,作为独生子女独有的孤僻等等,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萌动期,对异性产生好感又不敢诉说……这些都埋藏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他们希望烦恼早日得到解决,让心灵得到释放。 基于我校信息化的办学特色,我们建立了开放式的、充满温馨气息的网上心理咨询室——“心灵小屋”。通过网上心理咨询,无论是谁都可以毫无顾忌地述说自己
期刊
一、探究语境“析”词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顺着文本的脉络探究词语生存的“环境”,赏析词语,收获词语。请看王菘舟老师“审阅”一词教学片断:  师:什么是“审阅”?你从哪儿读懂了“审阅”?(生自由读句子,思考)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审阅”的?从哪儿读懂周总理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在“审阅”?  生: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有时还问我一两句。这就是周总理“审阅”文件的方式。  师
期刊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那么怎样才能使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学的“老大难”,而又令学生“头疼”的作文达到此目的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兴趣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是对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期刊
教学目标:  1.诵读,感知作品宏大的气魄。  2.品读,体味伟人豪迈的情怀。  3.美读,赏析作者非凡的手笔。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年少风华正茂之时,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三十多岁独立寒秋看湘江北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四十多岁的时候认
期刊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以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一、依据教学实践积极倡导同课异构  我校教师依据教研中心安排积极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深入教学第一线说课、评课,其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四位老师讲了同一节课,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第13课《 宇宙的边疆 》。通过讲课,老师们在座谈中共同探讨教学中
期刊
陕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在阅读与活动栏目中设计了阅览人生、知识采撷、感悟名言、活动体验等栏目,对主题进行强调和深化。这些栏目和其他栏目一样都是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利用这些栏目资源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活动体验栏目的教学在实践中的现状和创新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活动体验栏目的教学现状及原因  依据对潼关县及周边县市二十多所学校的调
期刊
在上学期,我收到一封本班学生夹在作业中的信,在信中她写到:“老师,当你提出一道难题,当那几个同学举手后,你就迫不及待了,能再让我们思考一番,或者你先让我们带回家想一想,你再讲……”这一封短信犹如一个惊炸的鞭炮,在我脑中留下了一个长长的破折号。在平时教学中,我也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但总受到课时、教学时间的影响,有时也真是“迫不及待”完成自己所设的教学内容,而忽视了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期刊
所谓“问题引领”,就是指教师把学生的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将学生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角度,直接去面对反映真实世界情境的建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面对学生形成的各种提问,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以便达到激励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一、变变变——变出个新的教学思路  新课改所具有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推动现阶段的课堂气氛变得更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都有所体会,作文教学的难度系数较大。就拿本人任教的班级而言,我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记录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可这却成了困扰他们的难题。通过批改日记可以发现,他们的日记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素材单调乏味;2.语言表达不畅;3.内心排斥强烈。针对以上问题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观察能力的缺失。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我做了如下几点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