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抹去竞技教育留下的印记等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_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道德教育其实已经泛化掉了。泛化的表现是把许多东西都当作道德问题去对待,比如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嫉妒别的学生,这是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往往被当作思想品德的问题去对待。再比如法律意识的教育,也被思想品德教育所替代。这其实都是不同领域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一直关注学生的知识教育,一个学生只要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们被纳入同样的成本模式里同场竞技,就把本应促进每个个体发展的教育,异化为竞技教育。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即便走进大学,也无法抹去竞技教育留下的印记,他们会把同学有意无意地当成竞争的对手,不懂得为他人喝彩。而拼杀的结果是,友情不再,只剩冷漠。
  复旦大学投毒案只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但如果不真正重视对学生知识教育之外的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类似的事件还会发生。
  而生命教育、人格教育,说到底是要关注每个个体的个性、能力与素养。推进这样的教育,首先需要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引导、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把同学当竞争对手的教育,最终异化同学关系,甚至制造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只有倡导多元发展的教育,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才能让他们有完善的人格。
  (见《北京晨报》,文/周怀宗)
  善良来自何处
  近日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一个一岁的孩子,因为烫伤被遗弃在医院,父母无钱医治,留下一封信后在人间蒸发。一群素不相识的网友联络起来,为这个可怜的孩子筹集医疗费用,还轮流护理这个孩子。一个父母都不管的人,一些素不相识的人竟然承担起父母的重任,该怎么解释这一现象呢?我左思右想,恐怕只有善良两字可以解释。
  那么,善良来自何处呢?来自人的恻隐之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是什么?用孔子的话讲,就是爱人。孟子打过一个比方,说一个孩子落进水里,大人见到施之援手,拉他上岸,并不是那个人和小孩家长关系密切或者是想讨好孩子的家长,而是那个人有恻隐之心。
  20多年前,我有一个朋友,一天我们几个人一同下饭馆,正兴高采烈地品味美味佳肴,这时来了一个乞丐,伸出他那并不洁净的手。同桌的一位非常厌恶地连续说了几个“去”字,正在乞丐失望地转身之际,我那位朋友从兜里掏出钱给了那乞丐。刚才赶人的那位不满地说,这些人不值得同情。好像对他们了如指掌的样子。我那位朋友颇为动情地说,说不上哪天我也会沦落到这一步。
  也就是说推己及人的心理,可以助长人的善良。当然,行善之人行善的时候,并不指望立刻得到回报,他们只是表达自己内心。所以我们不妨说,善良来自人们的内心,来自人们的内在需求。
  (见《今晚报》,文/刘兴雨)
  大学本多事
  大学本多事,自然到处惹尘埃。我承认,社会上所有的毛病,大学都有,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太一样而已。教育并非孤岛,今天中国大学的诸多弊端,很大程度是转型期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及思想混乱的倒影,而不是反过来。
  在我看来,古往今来谈“教育”,侧重点逐渐从原先的道德、心灵与修养,转为今日的知识、技能与职业,此乃现代化进程中“必要的丧失”。人们在评价一所大学时,除了考察其获奖、经费、专利以及学科排名之外,最好兼及其对于整个社会的文化修养及精神境界的提升作用。
  我承认,今天中国学界的诸多乱象,板子不能全打在教育界身上。可我同样反对把一切的“不好”,全都推给无所不在的“体制”。要说整个社会道德沉沦,读书人本来就有责任,你即便不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起码也得表里如一,堂堂正正做人:可以清高孤傲,也可以和光同尘,最要不得的是两边都讨好,两边都沾光。传统中国,读书人坚信“学为政本”——短时段看,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里,无论学者如何高瞻远瞩、金玉良言,都显得苍白无力;但若着眼于长时段,这些声音是有可能穿越历史时空,影响未来的。正因此,读书人不能妄自菲薄。
  (见《文汇报》,文/陈平原)
其他文献
尊敬的《师道》编辑部老师:  你们好。寒假期间,看到我博客的主页面上跳出《教师博览网-教师博览,教师博览杂志社》一行字符,打开一看,我居然被推荐为“草根名博”,顿时,心里有一股暖流在流淌,第一时间里,我觉得首先要感谢的是《师道》杂志,是她让我听到了自己成长的拔节声。  这话还是从2002年我县教育实施两项改革说起。2002年秋季,我们县实施了教育体制转轨和新课程改革,我当时是乡镇教育管理站站长,平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和其他艺术形式之间,也有着天然的渊源和联系。写作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也可从其他艺术门类中获得启发。即使是初事习作的小学生,其理亦然。  从个人所接触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看,我们的习作教学功利性强,视野狭窄,境界局促。从应试角度出发的作文教学,造就了诸多范式的开头结尾,千篇一律的文风,无病呻吟的作态,为各类粗制滥造的作文书籍开拓了市场,离开生活现场远了,离写作的初衷远了,离心灵的自
生于“文革”,长于“拨乱”,成于“改革”,这就是我的成长轨迹。从一个班级到另一个班级,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这就是我的教育人生。看似平淡,实为执著;看似一帆风顺,实为跌宕起伏。但只要有教与书相伴,育与人相随,我40岁的教育人生将依旧灿烂如花。    遥远的记忆    我出生在一个世代老贫农的家庭,祖上没有光耀的门楣,没有书香的门第。和我们胡锦涛主席同庚的父亲沐浴了共和国第一缕阳光,有幸走进校门,
口语交际课容易出彩,相信一线教师都认同这个观点。因为该课型准备时间长,趣味性强,课堂生成多。尤其是课堂生成,往往造就课堂的成功。只要教师捕捉住课堂生成,巧妙运用,教学顿然精彩。但要上好口语交际课并不那么容易,它不仅要求教师有敏捷的反应、伶俐的口才,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协调艺术。因此,很多教师虽勇于尝试,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教师在台上洋洋洒洒、眉飞色舞,学生在台下吵吵嚷嚷、手舞足蹈。课堂看似热闹
拿什么留住你,我的骨干教师  我国校长留住骨干教师的策略无非就是三条:一是“待遇留人”,二是“感情留人”,三是“事业留人”。(见《中小学管理》,作者:冯大鸣)然而这三条策略在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同区域内教师待遇不一致的情况下,往往显得苍白无力。美国特许学校的经验是——经历留人。  哈佛大学一位教授曾专门调研过特许学校教师的工作状况。这位教授发现,由于特许学校有提升教学质量的指标
课堂永远充满未知数,教师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因此,作为教师就有责任用心读懂学生,智慧地利用这些生成资源,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还课堂以生机与活力。同时还要对错误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敬它带给我们的丰富而宝贵的教育资源,畏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出错  二、融错  如果说第一个同学的发言是笔者有所预设的话,那第二个同学的发言是确实没想到的。怎么办?既然有了这样的一个答案,
品德与社会课是活动型综合课程,传统的教材采用独白式语言,新教材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呈现出内容生活性、课堂活动性、教法开放性、价值引导性等特点。实施品德与社会课应使课堂成为学生参与、思考、体验的过程,让课堂呈现生机和活力。  一、生活化策略——立足新教材,回归生活  新《品德与社会》教材,处处体现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在教学中要树立“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的观
书在路上的时候,内心充满期待:新教师能够从中获得怎样的教益,而工作多年的我又能得到什么收获,心灵的能量又能增加多少。这样的阅读期待总能把我从现实的杂乱中引向诸多美好,等待进入书里的问题情境时,我骤然有了新的认识,曾经所遇到的问题、曾经相遇的学生、曾经交谈过的同事……历历在目,这一切,都需要具体教育情境的深化与引申。从职业初期的规划,到课堂教学;从班级管理,到师生关系;从人际交往,到专业成长……如此
徐特立是我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徐特立从1895年开始从事乡村教育,他从私塾、小学、中学、师范教育到高等教育,不断地改革旧教育,创造新教育,他为人民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徐特立把延安精神与办学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创造教育观”,倡导“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强调教育要“以群众为本位”和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徐老的教育思想是延安精神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
初中历史课程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综合性课程。然而在实践中,历史学科时常被贴上“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等标签,初中历史课更是常常成为可有可无、为“主科”让路的“副科”、“说教课”。从事初中历史教学以来,我常常有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学科地位尴尬,遭遇师生冷眼,却无能为力;常常为学生的“挑衅式”提问或者“穿越式”观点所困惑,历史观、价值观的构建效果苍白无力;课堂教学花样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