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课程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综合性课程。然而在实践中,历史学科时常被贴上“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等标签,初中历史课更是常常成为可有可无、为“主科”让路的“副科”、“说教课”。从事初中历史教学以来,我常常有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学科地位尴尬,遭遇师生冷眼,却无能为力;常常为学生的“挑衅式”提问或者“穿越式”观点所困惑,历史观、价值观的构建效果苍白无力;课堂教学花样百出,学生却兴致索然。这种“无力感”让我常常恐惧和担忧——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因为“无力感”而无法实现,历史教师也常常被认为是“老学究”、“老古董”。因此,我一直在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常常感到无力,常常觉得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力感从何而来?
1. 无能为力:师生不重视,社会不支持
不少人认为初中历史课就是死记硬背,就是满堂灌,学生听不听都无所谓;也有不少学生只对影视作品中的“历史”感兴趣,只知“野史”却认为历史课中的内容是“故纸堆”,没有实际意义。虽然初中历史列入了本地中考的科目,但由于所占分数比重很小(不到总分的十分之一),加上长期以来历史课一直被定位为“副科”,广大师生、社会舆论普遍对历史课持轻视的态度。尤其是人们对于本地历史学科中考采取开卷考的方式所持有的错误认知,认为开卷考很容易,学生只要从书上抄抄就可以了,导致对于初中历史学科持续的不重视。“历史中考是九年级的事情,七、八年级不计入总分,不要花时间去学”,是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共同的告诫。历史课被安排在下午,七、八年级没有书面作业,学历史为了中考是九年级的事情,历史课是“副科”的定位,不仅深入了学生的心里、家长的心里,甚至逐渐走进了我们历史教师的内心。
2. 苍白无力:教材知识远离学生生活,唯物史观不敌“穿越观”
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当前初中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历史素养俨然薄弱得惊人。在我的学生中曾有过“抗战时期,黄继光举起大刀砍向倭寇”、“乾隆是哪个偶像明星”之类让人啼笑皆非的例子。事实上,由于教学内容远离我们的学生生活成百上千年,学生很难从已有的生活认知中获得对过往的认知。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课程应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学生尚且无法获得或者建立对历史知识的基本认知,又何谈培养他们的历史观、方法论呢?我们在教学中为了创设情境,会提出“假如你是秦朝的一名史官,你会如何记录焚书坑儒的历史”之类的问题。然而,学生除了照课本读书外,更多的是真的“穿越”回去了。有学生说,易小川(穿越剧《神话》的主人公)带手机回去了啊,手机拍照传微博就行了。讲到昭君出塞的故事,说到画师故意将王昭君画丑,原以为故事能激发学生兴趣,结果他们的关注点在于:昭君为什么不自拍?为什么不找机会露脸?学生用的是他们90后的思维揣度历史人物,还带上了穿越剧的影子。这让我着实很无奈。
作为人文学科,初中历史课应是一门重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同时鼓励学生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问题,更自觉地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把教学定位在理论知识和抽象概念的学习上,让学生记忆和背诵,而一切都是围绕着九年级中考。这样的历史课教学,显得索然无趣而苍白无力。知识可以量化,然而价值观和心灵如何量化?所以,当我谈及古希腊文明,说起苏格拉底为追求真理而放弃逃跑饮下毒汁时,我的学生给我的回应却是:老师,他们怎么那么傻,为追求所谓真理而失去生命值得吗?学哲学又不能活命,那为什么要用命来保护呢?面对他们的发问,我有千言万语在心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3. 有心无力:历史教师自身的“不给力”
因为历史课遭遇了太多的冷眼,学生缺乏兴趣,久而久之,我也开始对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失去信心和希望,逐渐将自己定位成一名“副科”老师。我甚至后悔自己当时执意选择历史系,同时也无奈只能从事初中教学,我的内心竟开始羡慕起那些所谓的“主课”老师。一名历史学科的老师,自己的学科教学教研的积极性却在渐渐地减弱,对于备课和上课的投入,也在慢慢地减少。美国教育家彼得·圣吉认为,“我们的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遭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我的无力感有一部分来自于我内心的“不给力”。
事实上,在教学中,我有时也为自己的专业水平、人文素养所局限。知识可以灌输,但历史观、价值观却需要引导、培养。有时候,我也很无奈地将一些观点强加给学生,尤其是需要辩证分析的历史问题。如对秦始皇、隋炀帝等君主修长城、修大运河的评价,如一战、二战同为世界大战但却是不同的战争性质。其实很多时候是摆脱不了“以胜负论英雄,以结果做评价”的桎梏。
因为人文学科的特殊性,我难免存在知识的漏洞。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当代史教学,由于种种原因,有着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也怕自己讲的不透彻反而带给学生负面的情感色彩,只能强迫学生去记忆。每当对着学生说“这些内容你们必须去记忆,哪怕是强记”的时候,心里总是戚戚然——如果我能帮助他们理解透彻,他们就不必去强记了——可惜我有心无力。
柳暗花明又一村——无力何以走向有力?
电影《孔子》中有一句台词“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那么你应当改变你的内心”,做一名历史教师正是如此。我们无力改变体制,也无力强迫社会、他人必须高度重视初中历史课,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可以影响他人,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改变人们对于历史课的观念和认知,让学生尊重历史课,喜欢历史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有天才的生物老师,那么你等着瞧,两年之后就会出现10个禀赋高强的少年生物家,他们爱上了植物,在学校园地上入迷地进行试验和研究。”由此看来,初中历史教学从无力通往有力的钥匙,掌握在我们每一位历史老师自己的手中。 1. 有心有力:真心热爱,诚心面对
“改变从心开始”,想让学生热爱历史学科,我们首先要真心热爱自己的学科。不必在意领导的看法,也不必介怀他人的眼光,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历史只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门,而对于我们来说,历史就是我们的“唯一”。只有我们真心热爱自己所教的历史课,才能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才可能让学生们把历史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才能点燃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热爱的火花。其次,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充分了解学生,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与他们平等对话。当我们真的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我们一定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历史教育真正贴近生活。
2. 有才有力:口才出众,肚才渊博
同是一节历史课,有的老师讲得妙趣横生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有的老师却照本宣科学生听得如同嚼蜡,一无所获。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一位高水平的历史老师在讲课中往往旁征博引,适时地用恰当的案例和诙谐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教学充满闪光点;而有的历史老师却因为知识有限和语言匮乏导致教学过程乏善可陈,让人昏昏欲睡。由此可见,只有出众的口才,渊博的肚才,才能让我们历史老师实现“有才有力”。
“肚才”是“口才”的基础。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应该是“自来水”,源源不断。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教师要有渊博的肚才,教师的肚才越丰富,越能打动学生,上起课来也越能潇洒自如。肚才的获得需要我们的阅读,广泛地阅读,深入地阅读和阅读之后的反思。
“口才”是“肚才”的表达。古人认为教师是 “以舌耕为业”,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无形的知识载体和有声的传播媒介,其表达能力的优劣,是直接衡量一个教师能力大小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要努力做一个“演说家”:有讲的胆量,有讲的自信,更要有讲的方法,从而实现“有所言有所不言”,达到“言语妙天下”的境界。
3. 有德有力:德才兼备,立德树人
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而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道德标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言行一致,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则止”,我们希望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思想,老师自己应先有集体观念;我们希望学生有爱国主义思想,老师自己则先要从心中热爱我们的祖国。假如老师课堂上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学生必然会感觉受到欺骗,必然厌恶老师甚至是老师所教授的学科。历史教师必须有对自己所教的学科的信仰,只有如此,才有资格教育学生,才能先立德而后树人。
初中历史,这不被重视的“副科”,给予学生的却是受用一生的方法、启迪和道理。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优秀的人,历史课功不可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我们的智慧和心灵从事历史教学,让我们的历史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力感从何而来?
1. 无能为力:师生不重视,社会不支持
不少人认为初中历史课就是死记硬背,就是满堂灌,学生听不听都无所谓;也有不少学生只对影视作品中的“历史”感兴趣,只知“野史”却认为历史课中的内容是“故纸堆”,没有实际意义。虽然初中历史列入了本地中考的科目,但由于所占分数比重很小(不到总分的十分之一),加上长期以来历史课一直被定位为“副科”,广大师生、社会舆论普遍对历史课持轻视的态度。尤其是人们对于本地历史学科中考采取开卷考的方式所持有的错误认知,认为开卷考很容易,学生只要从书上抄抄就可以了,导致对于初中历史学科持续的不重视。“历史中考是九年级的事情,七、八年级不计入总分,不要花时间去学”,是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共同的告诫。历史课被安排在下午,七、八年级没有书面作业,学历史为了中考是九年级的事情,历史课是“副科”的定位,不仅深入了学生的心里、家长的心里,甚至逐渐走进了我们历史教师的内心。
2. 苍白无力:教材知识远离学生生活,唯物史观不敌“穿越观”
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当前初中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历史素养俨然薄弱得惊人。在我的学生中曾有过“抗战时期,黄继光举起大刀砍向倭寇”、“乾隆是哪个偶像明星”之类让人啼笑皆非的例子。事实上,由于教学内容远离我们的学生生活成百上千年,学生很难从已有的生活认知中获得对过往的认知。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课程应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学生尚且无法获得或者建立对历史知识的基本认知,又何谈培养他们的历史观、方法论呢?我们在教学中为了创设情境,会提出“假如你是秦朝的一名史官,你会如何记录焚书坑儒的历史”之类的问题。然而,学生除了照课本读书外,更多的是真的“穿越”回去了。有学生说,易小川(穿越剧《神话》的主人公)带手机回去了啊,手机拍照传微博就行了。讲到昭君出塞的故事,说到画师故意将王昭君画丑,原以为故事能激发学生兴趣,结果他们的关注点在于:昭君为什么不自拍?为什么不找机会露脸?学生用的是他们90后的思维揣度历史人物,还带上了穿越剧的影子。这让我着实很无奈。
作为人文学科,初中历史课应是一门重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同时鼓励学生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问题,更自觉地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把教学定位在理论知识和抽象概念的学习上,让学生记忆和背诵,而一切都是围绕着九年级中考。这样的历史课教学,显得索然无趣而苍白无力。知识可以量化,然而价值观和心灵如何量化?所以,当我谈及古希腊文明,说起苏格拉底为追求真理而放弃逃跑饮下毒汁时,我的学生给我的回应却是:老师,他们怎么那么傻,为追求所谓真理而失去生命值得吗?学哲学又不能活命,那为什么要用命来保护呢?面对他们的发问,我有千言万语在心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3. 有心无力:历史教师自身的“不给力”
因为历史课遭遇了太多的冷眼,学生缺乏兴趣,久而久之,我也开始对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失去信心和希望,逐渐将自己定位成一名“副科”老师。我甚至后悔自己当时执意选择历史系,同时也无奈只能从事初中教学,我的内心竟开始羡慕起那些所谓的“主课”老师。一名历史学科的老师,自己的学科教学教研的积极性却在渐渐地减弱,对于备课和上课的投入,也在慢慢地减少。美国教育家彼得·圣吉认为,“我们的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遭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我的无力感有一部分来自于我内心的“不给力”。
事实上,在教学中,我有时也为自己的专业水平、人文素养所局限。知识可以灌输,但历史观、价值观却需要引导、培养。有时候,我也很无奈地将一些观点强加给学生,尤其是需要辩证分析的历史问题。如对秦始皇、隋炀帝等君主修长城、修大运河的评价,如一战、二战同为世界大战但却是不同的战争性质。其实很多时候是摆脱不了“以胜负论英雄,以结果做评价”的桎梏。
因为人文学科的特殊性,我难免存在知识的漏洞。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当代史教学,由于种种原因,有着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也怕自己讲的不透彻反而带给学生负面的情感色彩,只能强迫学生去记忆。每当对着学生说“这些内容你们必须去记忆,哪怕是强记”的时候,心里总是戚戚然——如果我能帮助他们理解透彻,他们就不必去强记了——可惜我有心无力。
柳暗花明又一村——无力何以走向有力?
电影《孔子》中有一句台词“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那么你应当改变你的内心”,做一名历史教师正是如此。我们无力改变体制,也无力强迫社会、他人必须高度重视初中历史课,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可以影响他人,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改变人们对于历史课的观念和认知,让学生尊重历史课,喜欢历史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有天才的生物老师,那么你等着瞧,两年之后就会出现10个禀赋高强的少年生物家,他们爱上了植物,在学校园地上入迷地进行试验和研究。”由此看来,初中历史教学从无力通往有力的钥匙,掌握在我们每一位历史老师自己的手中。 1. 有心有力:真心热爱,诚心面对
“改变从心开始”,想让学生热爱历史学科,我们首先要真心热爱自己的学科。不必在意领导的看法,也不必介怀他人的眼光,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历史只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门,而对于我们来说,历史就是我们的“唯一”。只有我们真心热爱自己所教的历史课,才能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才可能让学生们把历史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才能点燃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热爱的火花。其次,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充分了解学生,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与他们平等对话。当我们真的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我们一定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历史教育真正贴近生活。
2. 有才有力:口才出众,肚才渊博
同是一节历史课,有的老师讲得妙趣横生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有的老师却照本宣科学生听得如同嚼蜡,一无所获。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一位高水平的历史老师在讲课中往往旁征博引,适时地用恰当的案例和诙谐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教学充满闪光点;而有的历史老师却因为知识有限和语言匮乏导致教学过程乏善可陈,让人昏昏欲睡。由此可见,只有出众的口才,渊博的肚才,才能让我们历史老师实现“有才有力”。
“肚才”是“口才”的基础。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应该是“自来水”,源源不断。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教师要有渊博的肚才,教师的肚才越丰富,越能打动学生,上起课来也越能潇洒自如。肚才的获得需要我们的阅读,广泛地阅读,深入地阅读和阅读之后的反思。
“口才”是“肚才”的表达。古人认为教师是 “以舌耕为业”,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无形的知识载体和有声的传播媒介,其表达能力的优劣,是直接衡量一个教师能力大小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要努力做一个“演说家”:有讲的胆量,有讲的自信,更要有讲的方法,从而实现“有所言有所不言”,达到“言语妙天下”的境界。
3. 有德有力:德才兼备,立德树人
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而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道德标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言行一致,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则止”,我们希望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思想,老师自己应先有集体观念;我们希望学生有爱国主义思想,老师自己则先要从心中热爱我们的祖国。假如老师课堂上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学生必然会感觉受到欺骗,必然厌恶老师甚至是老师所教授的学科。历史教师必须有对自己所教的学科的信仰,只有如此,才有资格教育学生,才能先立德而后树人。
初中历史,这不被重视的“副科”,给予学生的却是受用一生的方法、启迪和道理。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优秀的人,历史课功不可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我们的智慧和心灵从事历史教学,让我们的历史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