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全国统一使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背景及编写特色,以落实“突出语文要素”以及“单元导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为亮点,从落点单元导读,促进教与学的全局意识、落点精读课文,聚焦语文素养的主线学习;落点略读课文,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三大方面,以统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为例叙述了阅读教学微课开发与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策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学生进行了长时间地居家学习、网络授课,微课在这个背景下高频度亮相,引起了教育行业的高度关注。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微课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但目前微课处于研究应用的初期,针对语文学科的相关微课研究并不多。另外,2019年全国上下使用的统编版语文教材终结了“一纲多本”的时代。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对于这新鲜出炉的教材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统编版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迫在眉睫。
结合统编版教材的编写特色,笔者认为,在微课的开发与设计上要充分落实统编版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对教材进行科学及个性化的解读,以落实“突出语文要素”及“单元导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为亮点,使其更符合统编版小学语文不同的阅读教学课型,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为例谈谈统编版小学语文背景下阅读教学微课开发与设计的策略。
一、落点单元导读,促进教与学的全局意识
统编版教材为一单元一导读,小小导读里藏着大学问,它是整个单元项目的总指挥。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单元导读让教师在解读教材及备课时更具整体性和大局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单元导读更强调了学习的目标性和连贯性。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单元导读是微课开发的宝藏之一。在开发过程中,笔者主要以“激趣—启学—导读—引行”为设计思路。以对统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奇妙的自然”为例:
激趣:以导读页中充满自然气息和纯真的背景画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學生一起感受自然界的美好与奇妙,引起他们对自然界事物探究的欲望。
领学:从单元导语中让学生得出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目标: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②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引导学生在学习单元课文时要注意将学习方法联系在一起,并大胆尝试使用它。
导读:通过对单元课文精彩句段的初步朗读和赏析,让学生对本单元有一个的初步的感知并明确学习方向,定好学习焦点。
导行:建立单元学习探究卡,以任务驱动型学习,让学生在单元导读课中产生“我要探究”的意识和“我要探究”的行动,使他们在接下来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带着疑问、带着任务,自主学习,生成学习的过程并留有学习的痕迹,进一步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二、落点精读课文,聚焦语文素养的主线学习
统编版教材的一个创新点是每个单元结构都实行“双线组织”,其中一条线就是“语文素养线”。这条主线将小学语文现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都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归纳,完美地勾勒出小学阶段语文素养发展的基本图景。微课的开发从这条主线入手,通过研读教材从文本资源中筛选出知识点、难点、训练点,形成一个序列。根据序列的内容制作微课后,可以进行“课上 课后”双结合的使用模式。一方面,课堂上应用是作为教师授课的一种辅助手段,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课后学习资源,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开发思路上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资源:
第一,文体的拓展。纵观以往,无论是语文教材的编写,还是课堂教学,对于文体的意识都是淡薄的。而细究统编版教材的选材特点,既经典又充满时代性,文质兼美且教学相宜。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突出其文体意识,让这个选材特点体现得更淋漓尽致,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文学审美的乐趣。
第二,词句段理解积累及运用。语文学科及其学习的特点在于厚积薄发、聚沙成塔。课堂教学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主渠道,着眼于这一点进行资源开发,其义同于“开渠引水”。例如,《火烧云》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让学生找出“金灿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这些词语的组成规律,通过观察发现ABB、半×半×并列式、事物 颜色的规律,并仿照这些再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进行积累,进一步可分享一些带有颜色词语运用的美文片段。这样5分钟左右的微课小视频在课堂上有画龙点睛之效。
第三,走近名家。语文素养离不开课外阅读,在语文1—12册教材中陆续出现金波、叶圣陶、冰心、鲁迅等著名作家,教材中名家的文章不胜枚举,然而在学习时只能观冰山一角。统编版教材中对于作者的介绍多是以“资料袋”的形式出现,教师们在教学时往往是轻描淡写,甚至觉得不值一提。作为微课开发,要有慧眼探取这一枝出墙的红杏,以获取满园的春色。通过走近名家微课资源开发,可以认识名家、赏析名篇、品味名家的写作风格和语言风格,以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的天地。第四,学习策略。“学文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关于学习策略,统编版教材在单元导读与百花园的“交流平台”中分别作了一头一尾的呼应,在课后习题中也作了有意而无痕的渗透。例如,三年级下册中的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借助表格进行复述故事等。“我要如何做 我可以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表达更符合学习者的吸收方式,让学生善于观察与总结学习经验,培养了他们的策略意识。
三、落点略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略读课文略教不略学。精读课文教得好不好、牢不牢,略读课文就是试金石了。统编版教材重视学生略读能力的培养,对略读课文的重视程度从以下数据可见一斑:三年级略读课文大约占25%,四年级约占45%,五、六年级约占50%。随着年级的增高,比例逐年增长。因此,把略读课文作为微课资源进行开发,更符合统编版教材的编写思维,顺应新课标发展的趋势。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启发,笔者认为略读课文的微课设计是:①初读全文,先知大意;②交流提示,活用学法;③赏读要点,拓展实践。以第六册《枣核》的微课视频为例,首先,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根据默读,对全文有个整体感知,并在读中整合信息进行概括、提炼)。其次,根据课文的提示进行交流:你在前面的课文中学习到了什么复述的方法?(借助表格、示意图)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去复述这篇课文?(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其带着方法进行自学课文,练习复述,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策略内化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赏读文中的重要句子或片段,感受童话想象的奇妙和趣味,尝试自己续编这个故事。
在微课的开发与设计上,我们充分体现了大语文时代的背景色,注重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中开阔语文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康晓琴.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7.
[2]苏思艳.探究微课设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2020.
[3]胡育红.微课设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旬刊,2020.
[4]王鹏喜.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策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学生进行了长时间地居家学习、网络授课,微课在这个背景下高频度亮相,引起了教育行业的高度关注。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微课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但目前微课处于研究应用的初期,针对语文学科的相关微课研究并不多。另外,2019年全国上下使用的统编版语文教材终结了“一纲多本”的时代。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对于这新鲜出炉的教材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统编版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迫在眉睫。
结合统编版教材的编写特色,笔者认为,在微课的开发与设计上要充分落实统编版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对教材进行科学及个性化的解读,以落实“突出语文要素”及“单元导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为亮点,使其更符合统编版小学语文不同的阅读教学课型,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为例谈谈统编版小学语文背景下阅读教学微课开发与设计的策略。
一、落点单元导读,促进教与学的全局意识
统编版教材为一单元一导读,小小导读里藏着大学问,它是整个单元项目的总指挥。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单元导读让教师在解读教材及备课时更具整体性和大局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单元导读更强调了学习的目标性和连贯性。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单元导读是微课开发的宝藏之一。在开发过程中,笔者主要以“激趣—启学—导读—引行”为设计思路。以对统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奇妙的自然”为例:
激趣:以导读页中充满自然气息和纯真的背景画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學生一起感受自然界的美好与奇妙,引起他们对自然界事物探究的欲望。
领学:从单元导语中让学生得出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目标: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②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引导学生在学习单元课文时要注意将学习方法联系在一起,并大胆尝试使用它。
导读:通过对单元课文精彩句段的初步朗读和赏析,让学生对本单元有一个的初步的感知并明确学习方向,定好学习焦点。
导行:建立单元学习探究卡,以任务驱动型学习,让学生在单元导读课中产生“我要探究”的意识和“我要探究”的行动,使他们在接下来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带着疑问、带着任务,自主学习,生成学习的过程并留有学习的痕迹,进一步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二、落点精读课文,聚焦语文素养的主线学习
统编版教材的一个创新点是每个单元结构都实行“双线组织”,其中一条线就是“语文素养线”。这条主线将小学语文现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都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归纳,完美地勾勒出小学阶段语文素养发展的基本图景。微课的开发从这条主线入手,通过研读教材从文本资源中筛选出知识点、难点、训练点,形成一个序列。根据序列的内容制作微课后,可以进行“课上 课后”双结合的使用模式。一方面,课堂上应用是作为教师授课的一种辅助手段,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课后学习资源,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开发思路上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资源:
第一,文体的拓展。纵观以往,无论是语文教材的编写,还是课堂教学,对于文体的意识都是淡薄的。而细究统编版教材的选材特点,既经典又充满时代性,文质兼美且教学相宜。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突出其文体意识,让这个选材特点体现得更淋漓尽致,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文学审美的乐趣。
第二,词句段理解积累及运用。语文学科及其学习的特点在于厚积薄发、聚沙成塔。课堂教学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主渠道,着眼于这一点进行资源开发,其义同于“开渠引水”。例如,《火烧云》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让学生找出“金灿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这些词语的组成规律,通过观察发现ABB、半×半×并列式、事物 颜色的规律,并仿照这些再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进行积累,进一步可分享一些带有颜色词语运用的美文片段。这样5分钟左右的微课小视频在课堂上有画龙点睛之效。
第三,走近名家。语文素养离不开课外阅读,在语文1—12册教材中陆续出现金波、叶圣陶、冰心、鲁迅等著名作家,教材中名家的文章不胜枚举,然而在学习时只能观冰山一角。统编版教材中对于作者的介绍多是以“资料袋”的形式出现,教师们在教学时往往是轻描淡写,甚至觉得不值一提。作为微课开发,要有慧眼探取这一枝出墙的红杏,以获取满园的春色。通过走近名家微课资源开发,可以认识名家、赏析名篇、品味名家的写作风格和语言风格,以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的天地。第四,学习策略。“学文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关于学习策略,统编版教材在单元导读与百花园的“交流平台”中分别作了一头一尾的呼应,在课后习题中也作了有意而无痕的渗透。例如,三年级下册中的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借助表格进行复述故事等。“我要如何做 我可以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表达更符合学习者的吸收方式,让学生善于观察与总结学习经验,培养了他们的策略意识。
三、落点略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略读课文略教不略学。精读课文教得好不好、牢不牢,略读课文就是试金石了。统编版教材重视学生略读能力的培养,对略读课文的重视程度从以下数据可见一斑:三年级略读课文大约占25%,四年级约占45%,五、六年级约占50%。随着年级的增高,比例逐年增长。因此,把略读课文作为微课资源进行开发,更符合统编版教材的编写思维,顺应新课标发展的趋势。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启发,笔者认为略读课文的微课设计是:①初读全文,先知大意;②交流提示,活用学法;③赏读要点,拓展实践。以第六册《枣核》的微课视频为例,首先,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根据默读,对全文有个整体感知,并在读中整合信息进行概括、提炼)。其次,根据课文的提示进行交流:你在前面的课文中学习到了什么复述的方法?(借助表格、示意图)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去复述这篇课文?(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其带着方法进行自学课文,练习复述,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策略内化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赏读文中的重要句子或片段,感受童话想象的奇妙和趣味,尝试自己续编这个故事。
在微课的开发与设计上,我们充分体现了大语文时代的背景色,注重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中开阔语文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康晓琴.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7.
[2]苏思艳.探究微课设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2020.
[3]胡育红.微课设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旬刊,2020.
[4]王鹏喜.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