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市县级的培训机构十分重视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然而随着学员信息日益丰富、视界不断开阔、思想更趋自由,培训工作常常面临考验。提高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就成了我们常探常新的课题。
遵循客观规律,传承办班经验,依据学员特点,我们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参观考察——在岗实践——观摩评议”的培训样式,贯彻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技能提高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在明确的目标指向下。就培训内容与具体运作进行严密的思考和精心的安排,着意体现三个特点,即虚实兼具:重视理论滋养,更注意实践感悟;点面结合:既增进学员专业素养的全面性。又直面学员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整散相济:集中培训和个体指导相融。直接吸纳和自主探究共行。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尤其注重培训策略的相机运用,我们的实践经验是:承创交融,形神相聚,寻常的培训方显活力。
一、寻常处求精致:让常规策略持续发挥作用
1 开设理论讲座,提高学员理论素养
为了使学员对习以为常的理论讲座有新感觉,我们于以下几方面着力求精:一是凸现专业特色。二是切合实际需求,三是活化呈现方式。如针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安排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操作特点》、《语文教学策略》、《教学语言艺术》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讲座。根据实际尤其是学员的期待。约请有名的特级教师或有独特经验的名教师作关于新课程、关于语文教学的富有主讲者个性特色的专题讲座,以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
2 组织名校考察,拓宽学员教育视野
不只“请进来”,“走出去”也是进行培训的基本形式。到名校参观学习,影响直接,收效明显,可以进一步拓宽学员的教育教学视野,取长补短,发展自我,通过“取百家之长”为逐步“走自己的路”打好基础。如语文骨干班除到本市的学校感受外,还组织学员赴滁州、丹阳参观学习,参观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的纪念馆,感受《昭明文选》编纂者的治学精神,观摩在丹师附小进行的省级语文会课活动,不仅学习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鲜活经验。而且着意丰厚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3 鼓励课题研究,提升学员科研水准
“教而不研则浅”,教研训一体化理念下的培训,“研究”也必须是一种常态。而在浮躁的现实背景中,“沉浸其中,耐得寂寞”实属不易。这更需要激励。我们不仅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员听取经典切实的教科研专题讲座,而且鼓励学员参与本校现行的课题研究,尤其提倡学员自己大胆寻找和发现问题,“少挖一条沟,多掘一口井”,注重针对有价值的“小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发挥导师的长处,引导学员选准切入口,把准突破点,瞄准灵动处。使关键问题上升为课题,并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促使课堂教学更趋合理、和谐和灵动。
二、着力处求细致:让重点策略充分放大效应
1 凸现专业引领,丰厚学员教学功底
专业彰显品质。本着高起点、多方位、上品位的办班宗旨,我们着力构建了一支过硬的导师队伍,选聘知名教师为培训班兼职导师。在专业引领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导师个体教学风格与培训总体项目的和谐融合,既彰显导师的个性,又保持培训体系的完整,使培训内容严密的逻辑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以语文学科为例:从阅读教学的体悟,到校本化的写作教学实践:从教师视角追求的有效语文教学,到学生出发尝试的体验性学习:从鲜活的教学案例解读分析,到规范的语文教学科学研究;从学科教学的经验分享。到教师成长——“专业发展”的规律把握,不仅涉及了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面。而且突出了导师及其校本教研的重要成果。尤其重视对参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有“语文课堂关注什么”的重点诉求,有“一堂好课的标准”的深入探讨,更有校本教研——“磨课”经验的现场推介。“转益多师是汝师”,视角多向、内容丰富的专业引领。为学员的广泛识见、深度吸纳奠定了稳固基础。
2 开展岗位实践,增强学员实践能力
进入新课程关键要走进新课堂。在安排好学员听取理论讲座和导师实践经验呈现的同时,我们尽心竭力组织好学员的岗位练兵活动。主要是采用听随堂课与组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来提高学员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听随堂课以有意了解和学校约请为主。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严格按照“精心选拔学员——学员尝试准备——进行观摩活动——总结反思提高”这一操作流程进行,具体做法:(1)精心选拔学员:由于学员人数较多。在有限的培训时段内,让所有学员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状态,虽然理想但不切实际。为此,我们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注意精心选拔学员,让观摩课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在地域上,兼顾城市和农村;在层次上,兼顾实验学校和农村学校;在结构上,兼顾有赛课经验的教师和上家常课的教师。由于每次课前都精心选拔学员,尤其注意到选员与选校的有机结合,巧妙对接所选学校的校本教研,所以。学员们比较认同。(2)学员尝试准备:上课的学员确定后,和他们明确相关事项,提供必要的支持。学员钻研教材、设计教学、先行试教,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同时,又有机用好所在学校的导师资源。导师和学员一起探讨整个教学流程的优劣,提出自己的设想给学员参考,在评议改进过程中实现提高。(3)进行观摩活动:观摩活动首先根据具体情况与承办学校商量确定活动细则,使内容丰富扎实又有条不紊。上课的学员在公开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风采以外,还认真精心地编制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材解读——目标预设——设计思路——过程展示——相关链接”预先设计,并形成上档次的课件,每次活动结束,学员拷录以再度解读和借鉴吸纳。听课的学员一方面钻研分析教材,思考自己的教学设想,另一方面听完课以后对所观摩的课进行相关的评价。如此安排,每次活动无论是上课的学员还是听课的学员都收获颇丰,真正摒弃了开展活动的形式化,体现了实效性。(4)总结反思提高:每次活动,发现闪光之处及时捕捉并大加赞赏,对待存在问题也实事求是提出,并与学员一起商讨解决策略,以求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方法:或学员相互讨论,或代表重点发言,或导师精简概括,或撰写评点文章。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让学员喜欢这样富有实效的活动。
3 崇尚案例研究,激发学员创新意识
我们在培训中引进案例研究,期待案例对教育教学理论起诠释作用,期待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结,在培训中激趣、明理、导行,凸显学员的主体性,让学员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与实践的主体。这更适应现代师训的工作要求。案例研究是突破难点的最有效的 方法之一,它使学员以直接体验基础上的理解代替强制的记忆,以在情境中产生的有机的整体的感悟代替肤浅而面面俱到的认识。选取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以呈现或提供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通过对教育教学故事的解读、剖析、反思,着意激发学员化解教育教学问题的机智,探寻教育规律,提高应对自身教育实践过程中问题的能力。基本的操作为:(1)典型案例呈现:发现、筛选、确定较有价值的案例,通过具体描述呈现出来,提前提供给培训对象。(2)个体独立分析:培训对象通过独立的解读分析,形成自己对所提供的教育教学故事的认识和观点。通过阅读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设身处地分析思考案例中教师的行为及对策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注意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调动自己以往经验形成独立的见解。(3)群体交流互动:培训对象通过观点陈述,进行对话,与他人交流,多向互动。对相同相近的进行补充、拓展、深化,对不同的可质疑、反问、纠正。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要求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然后采用典型发言,自由漫谈等形式全班交流。这是全班学员经验与知识共享的过程。(4)专业主导引领:通过对培训话题多元解读的倾听和梳理,进行评价和引导,总结基本经验。通常先由教师对全过程进行归纳、评估,对各组或对全班形成最后的报告进行概括。教师一般引而不发,给学员留有余地,帮助学员思考,从案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启示,如何学以致用,引导学员将所学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完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总结述评,内化提升,要求学员写一个案例学习报告。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作一总结,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案例开发与学习,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案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将听讲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随机处求别致:让灵动策略不断显现魅力
1 引导生涯规划,开掘学员发展潜能
我们注重学员专业素养的提高,而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又巧妙渗透着教育生涯的规划与指导。参与培训,不仅是一次专业提升的过程,而且是一次重要的人生经历。顺手把握,随机点燃,一个感人形象,一段教育名言,一则生动故事,一次独特体验,通过理性分析和具体解读,把促进专业成长与提升人生价值交融一体,致力探寻教师专业发展幸福成长之路,以期在寻常的教育实践中,让专业成长成为学员行为的自觉。培训班的导师,是学员专业的指导者,也成了学员人生的引导者。对此,我们从学员对导师表达的感念之情中有较深的体察。
2 青睐创意设计,活化学员成长时空
面对同样的材料,不同的视角会折射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设计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培训过程中的一个寻常活动,如果我们融入智慧元素,如果我们用心经营,创意设计,就会体验到异样的感觉。同样的培训活动,可着意改变角色形象,以求更真切有效的收益。参与式培训中的学员角色改变就是明显的例子:在浓郁的参与氛围中,学员亲身体验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将所学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原来的单向灌输变成了交相传达,独立的个体互动了,秧田型的培训教室成了合作活动的场所,课堂里拥有培训者与学员间的平等对话,掀起“头脑风暴”式的畅所欲言,学员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欲静而不能,欲罢而不休。
遵循客观规律,传承办班经验,依据学员特点,我们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参观考察——在岗实践——观摩评议”的培训样式,贯彻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技能提高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在明确的目标指向下。就培训内容与具体运作进行严密的思考和精心的安排,着意体现三个特点,即虚实兼具:重视理论滋养,更注意实践感悟;点面结合:既增进学员专业素养的全面性。又直面学员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整散相济:集中培训和个体指导相融。直接吸纳和自主探究共行。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尤其注重培训策略的相机运用,我们的实践经验是:承创交融,形神相聚,寻常的培训方显活力。
一、寻常处求精致:让常规策略持续发挥作用
1 开设理论讲座,提高学员理论素养
为了使学员对习以为常的理论讲座有新感觉,我们于以下几方面着力求精:一是凸现专业特色。二是切合实际需求,三是活化呈现方式。如针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安排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操作特点》、《语文教学策略》、《教学语言艺术》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讲座。根据实际尤其是学员的期待。约请有名的特级教师或有独特经验的名教师作关于新课程、关于语文教学的富有主讲者个性特色的专题讲座,以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
2 组织名校考察,拓宽学员教育视野
不只“请进来”,“走出去”也是进行培训的基本形式。到名校参观学习,影响直接,收效明显,可以进一步拓宽学员的教育教学视野,取长补短,发展自我,通过“取百家之长”为逐步“走自己的路”打好基础。如语文骨干班除到本市的学校感受外,还组织学员赴滁州、丹阳参观学习,参观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的纪念馆,感受《昭明文选》编纂者的治学精神,观摩在丹师附小进行的省级语文会课活动,不仅学习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鲜活经验。而且着意丰厚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3 鼓励课题研究,提升学员科研水准
“教而不研则浅”,教研训一体化理念下的培训,“研究”也必须是一种常态。而在浮躁的现实背景中,“沉浸其中,耐得寂寞”实属不易。这更需要激励。我们不仅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员听取经典切实的教科研专题讲座,而且鼓励学员参与本校现行的课题研究,尤其提倡学员自己大胆寻找和发现问题,“少挖一条沟,多掘一口井”,注重针对有价值的“小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发挥导师的长处,引导学员选准切入口,把准突破点,瞄准灵动处。使关键问题上升为课题,并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促使课堂教学更趋合理、和谐和灵动。
二、着力处求细致:让重点策略充分放大效应
1 凸现专业引领,丰厚学员教学功底
专业彰显品质。本着高起点、多方位、上品位的办班宗旨,我们着力构建了一支过硬的导师队伍,选聘知名教师为培训班兼职导师。在专业引领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导师个体教学风格与培训总体项目的和谐融合,既彰显导师的个性,又保持培训体系的完整,使培训内容严密的逻辑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以语文学科为例:从阅读教学的体悟,到校本化的写作教学实践:从教师视角追求的有效语文教学,到学生出发尝试的体验性学习:从鲜活的教学案例解读分析,到规范的语文教学科学研究;从学科教学的经验分享。到教师成长——“专业发展”的规律把握,不仅涉及了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面。而且突出了导师及其校本教研的重要成果。尤其重视对参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有“语文课堂关注什么”的重点诉求,有“一堂好课的标准”的深入探讨,更有校本教研——“磨课”经验的现场推介。“转益多师是汝师”,视角多向、内容丰富的专业引领。为学员的广泛识见、深度吸纳奠定了稳固基础。
2 开展岗位实践,增强学员实践能力
进入新课程关键要走进新课堂。在安排好学员听取理论讲座和导师实践经验呈现的同时,我们尽心竭力组织好学员的岗位练兵活动。主要是采用听随堂课与组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来提高学员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听随堂课以有意了解和学校约请为主。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严格按照“精心选拔学员——学员尝试准备——进行观摩活动——总结反思提高”这一操作流程进行,具体做法:(1)精心选拔学员:由于学员人数较多。在有限的培训时段内,让所有学员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状态,虽然理想但不切实际。为此,我们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注意精心选拔学员,让观摩课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在地域上,兼顾城市和农村;在层次上,兼顾实验学校和农村学校;在结构上,兼顾有赛课经验的教师和上家常课的教师。由于每次课前都精心选拔学员,尤其注意到选员与选校的有机结合,巧妙对接所选学校的校本教研,所以。学员们比较认同。(2)学员尝试准备:上课的学员确定后,和他们明确相关事项,提供必要的支持。学员钻研教材、设计教学、先行试教,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同时,又有机用好所在学校的导师资源。导师和学员一起探讨整个教学流程的优劣,提出自己的设想给学员参考,在评议改进过程中实现提高。(3)进行观摩活动:观摩活动首先根据具体情况与承办学校商量确定活动细则,使内容丰富扎实又有条不紊。上课的学员在公开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风采以外,还认真精心地编制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材解读——目标预设——设计思路——过程展示——相关链接”预先设计,并形成上档次的课件,每次活动结束,学员拷录以再度解读和借鉴吸纳。听课的学员一方面钻研分析教材,思考自己的教学设想,另一方面听完课以后对所观摩的课进行相关的评价。如此安排,每次活动无论是上课的学员还是听课的学员都收获颇丰,真正摒弃了开展活动的形式化,体现了实效性。(4)总结反思提高:每次活动,发现闪光之处及时捕捉并大加赞赏,对待存在问题也实事求是提出,并与学员一起商讨解决策略,以求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方法:或学员相互讨论,或代表重点发言,或导师精简概括,或撰写评点文章。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让学员喜欢这样富有实效的活动。
3 崇尚案例研究,激发学员创新意识
我们在培训中引进案例研究,期待案例对教育教学理论起诠释作用,期待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结,在培训中激趣、明理、导行,凸显学员的主体性,让学员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与实践的主体。这更适应现代师训的工作要求。案例研究是突破难点的最有效的 方法之一,它使学员以直接体验基础上的理解代替强制的记忆,以在情境中产生的有机的整体的感悟代替肤浅而面面俱到的认识。选取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以呈现或提供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通过对教育教学故事的解读、剖析、反思,着意激发学员化解教育教学问题的机智,探寻教育规律,提高应对自身教育实践过程中问题的能力。基本的操作为:(1)典型案例呈现:发现、筛选、确定较有价值的案例,通过具体描述呈现出来,提前提供给培训对象。(2)个体独立分析:培训对象通过独立的解读分析,形成自己对所提供的教育教学故事的认识和观点。通过阅读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设身处地分析思考案例中教师的行为及对策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注意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调动自己以往经验形成独立的见解。(3)群体交流互动:培训对象通过观点陈述,进行对话,与他人交流,多向互动。对相同相近的进行补充、拓展、深化,对不同的可质疑、反问、纠正。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要求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然后采用典型发言,自由漫谈等形式全班交流。这是全班学员经验与知识共享的过程。(4)专业主导引领:通过对培训话题多元解读的倾听和梳理,进行评价和引导,总结基本经验。通常先由教师对全过程进行归纳、评估,对各组或对全班形成最后的报告进行概括。教师一般引而不发,给学员留有余地,帮助学员思考,从案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启示,如何学以致用,引导学员将所学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完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总结述评,内化提升,要求学员写一个案例学习报告。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作一总结,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案例开发与学习,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案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将听讲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随机处求别致:让灵动策略不断显现魅力
1 引导生涯规划,开掘学员发展潜能
我们注重学员专业素养的提高,而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又巧妙渗透着教育生涯的规划与指导。参与培训,不仅是一次专业提升的过程,而且是一次重要的人生经历。顺手把握,随机点燃,一个感人形象,一段教育名言,一则生动故事,一次独特体验,通过理性分析和具体解读,把促进专业成长与提升人生价值交融一体,致力探寻教师专业发展幸福成长之路,以期在寻常的教育实践中,让专业成长成为学员行为的自觉。培训班的导师,是学员专业的指导者,也成了学员人生的引导者。对此,我们从学员对导师表达的感念之情中有较深的体察。
2 青睐创意设计,活化学员成长时空
面对同样的材料,不同的视角会折射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设计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培训过程中的一个寻常活动,如果我们融入智慧元素,如果我们用心经营,创意设计,就会体验到异样的感觉。同样的培训活动,可着意改变角色形象,以求更真切有效的收益。参与式培训中的学员角色改变就是明显的例子:在浓郁的参与氛围中,学员亲身体验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将所学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原来的单向灌输变成了交相传达,独立的个体互动了,秧田型的培训教室成了合作活动的场所,课堂里拥有培训者与学员间的平等对话,掀起“头脑风暴”式的畅所欲言,学员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欲静而不能,欲罢而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