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尝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愉悦
  ·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学好这门课必须改变原来的传统教法,适应新时代,面向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素质。向课堂要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一、 导入要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设计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导入设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对一节课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导入时要密切联系课程特点,有的放矢,选取合适的导入类型。生动、新颖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形成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兴奋中心”,把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学习任务中,为完成好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导入除了要根据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导入类型外,还要注意导入的目的性、关联性、趣味性,尽量选择与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相适应,学生身边的情境,这样学生感到亲切,容易融进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讨论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时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求知的先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和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二、加强愉悦教育
  新形式下,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简而言之,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就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和认真研究学生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家庭、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的学生发展变化规律,按照这些规律,调整教育策略和课程结构,改进教育教學方法,促进教育公平,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都需要用教育科研才能很好的解决。“愉悦(也叫愉快)教育”作为一种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其实质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设乐学的心理氛围,焕起全体师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让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并获全面和谐的发展。愉快教育是从单纯“应试教育”的桎桔下解脱出来,把欢乐还给孩子,使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让每一位孩子拥有幸福的初中生活,让每一位孩子得到愉快的成长。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师生间的爱,就没有愉快教育。教师爱学生所形成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它所产生的良好效应,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基础。
  三、扩大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
  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的课外阅读,首先能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众所周知,语文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进行思想的表达和情感抒发的,词语是构成文本的基本材料。借助课外阅读,能使学生所掌握的词语扩大,为语言积累打下基础。其次,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重要渠道。从初中节选的课文来说,大多是经典的名人作品,但是教材内容有限,学生需要借助课外阅读文本才能更加深入地对文章有所了解和深入研究,在大量的课文阅读中,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丰富,尤其表现在写作中,写作素材丰富了,情节描写更加圆满,人物表现手法更加新颖、细致,这些都要归功于课文阅读。最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课文阅读来提升,读是写和说的基础,度的文章多了,也就有话说了,写起来也就容易了,选词就会更加符合语境,尤其是在写作表达方面,丰富的阅读能让学生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语,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而存在与生活中,课外读本知识,通过课外阅读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让习惯变成自然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乐观的教师造就乐观的学生,暴躁的教师造就暴躁的学生,和蔼的教师造就善良的学生……这些影响似乎是无形的,但是对学生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播下一个好的行为,必将收获一个好的习惯。所以,不管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在学习生活上,多一些好习惯,就能够引导学生养成更多的好习惯。
  总之,《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变“让我学为我要学”。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新课程》2012.10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当代教育》2013.4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作文教学应该融入生活当中,让孩子在生活中调动各种感官,真切地去感受生活的快乐,在快乐活动中快乐作文。“快乐活动”不仅仅指为作文创设丰富、有意义、有创造性的活动情景,还提供作文的素材,更重要的是整个作文过程(包括导评和修改等)都处于一个开放、动态的快乐过程。“快乐活动”是快乐作文的前奏,又是贯串作文全程的主旋律。  一、“快乐活动”的形式  “快乐活动”是学生学习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对于小学生当前和未来的学习都有重要的影响,而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重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的表达能力。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主要就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研究这样一个主题进行具体的探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中图分类号】G633.7  当今物理课堂,提倡高效,鼓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终身发展,促进师生的教学相长。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改变“一言堂”,改变过分强调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接受学习,努力探索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而中考质量的压力,又迫使我们不得不赶进度、抓考点、强化训练。所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接受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都显得极其重要。  合作学习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
摘要:作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业既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同时也是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在保证数学学习效率的基础上提高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适当的作业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负担的减轻。然而,若是作业布置过量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辅助目的,甚至是对学生学习负担的增加,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数学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的下降。本文从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
【摘要】现如今的教育从注重知识的学习逐渐转移到素质的培养,重点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学科的素养。未来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现有的教育模式有很多中,其中情感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简单阐述了在初中教学中使用情感教学的原因以及使用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在实施情感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提出一些关于初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顺利实施提供帮助。  【关键词】情感教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根据大量调查研究表明,高中这一阶段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太浓。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抓住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地去投入到高中语文学习中去呢?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究,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希望能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效率;提高  ·【中
【提要】: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立校之本。他勇于实践,以弘扬“人尽其才、和衷共济、海纳百川、勇于创新”的“人和”传统文化,实施培育“正理正道正气、育德育心育志”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蒙式养正教育。本文主要以 “人和”传统文化浸润,崇尚“爱国敬业、好学上进、诚信友善”为核心内容的启蒙教育。让学生在“人和至正”中自省,在“厚德 友善”中树人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阐述“人和”文化如何助推学生成长。  【
·【中图分类号】G623.2  “有效教学”,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加涅的观点,就是凡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通过学习,我在语文言语训练中注重了教学有效性的尝试与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告别题海战术,收获了语文教学的独特喜悦。  一、严谨治学,梯度发展,确保言语训练的有效。  鲁教版二年级上《清澈的湖水》课后题: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学生在做本题时绝大多数一看到
摘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是促进读写能力提高的基础。也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培养说话能力的意义,选择合适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程整合,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话是人类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