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柔韧素质训练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2007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柔韧素质是身体素质中基本素质之一。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柔韧素质通过关节运动的幅度,也就是按一定的运动轴产生转动的活动范围表现出来。柔韧素质的发展提高对于增强其他各项身体素质、预防运动损伤、提高整体竞技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素质的发展练习。
  关键词 柔韧素质;青少年;足球
  【中图分类号】G843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柔韧素质通过关节运动的幅度,也就是按一定的运动轴产生转动的活动范围表现出来。在青少年足球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相对于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等素质,教练员对于柔韧素质往往重视程度不足。柔韧素质的提高可以相应增强其他各项身体素质,同时也有利于青少年发展良好的身体形态。现代足球比赛中动作幅度大的各种技巧也需要极高的柔韧性。另外良好的柔韧素质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足球运动中常见的拉伤、扭伤大多由于关节的非正常位置移动所造成,而良好的柔韧素质则能使身体的运动幅度加大且避免关节过度的压力和拉伸,同时有利于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因此柔韧素质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正确恰当的训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能够有效提高并得以长期保持。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青少年从10岁左右柔韧素质会有所下降,这是由于在此年龄段其骨骼、肌肉、肌腱、韧带的生长速度的变化所造成的。这种减退一般男孩持续至14岁、女孩13岁左右。该阶段的生长发育期过后,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速度会有所减缓,而柔韧素质又会开始恢复增长发展。与体操、游泳等竞技项目相比较而言,足球运动本身并不能提高柔韧性。因此作为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应当充分考虑训练与比赛中的柔韧练习。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对青少年运动员尤为重要。在热身、训练、放松等不同阶段拉伸练习应当得到合理的安排。这些练习的目的主要是增强踝关节、膝关节及大腿后侧肌群的力量,这对于完成足球运动中的奔跑、跳跃、急停、变向身体动作等至关重要。其他关节也应当安排适当的练习,尤其对于守门员来说,全面的柔韧素质是这一特殊位置的必须要求。
  目前多采用坐位体前屈来作为一项柔韧性指标。一般男孩10岁左右柔韧性会有所下降。普遍男孩在这一时期能够摸到脚趾;以此平均指标水平为参照,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应至少高于这一平均水平,否则在训练和比赛中极易出现伤病情况。
  通常女孩子的柔韧素质好于男孩。女性柔韧素质在各个年龄段均优于男性,并且从青春期到发育成熟期都显示出很大的差异。从理论上女孩子在足球运动中不易受伤,并且在完成大幅度技巧性动作时较男孩子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10—13岁这一时期应当发展保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尤其是对男孩子更为重要。
  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手段发展柔韧素质将会使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长久受益。研究表明,长期系统地安排热身、放松、康复,并且有针对性安排踝关节、膝关节、躯干及大腿肌群的柔韧练习,可以有效地减少各种足球训练、比赛中的损伤。
  每次训练或比赛前的热身开始主要应拉伸各主要关节部位的肌肉,从踝关节一直到颈部关节。教练员应强调拉伸动作的顺畅与柔和,切忌此过程中诸如跳跃、急停等剧烈动作。每一种拉伸动作应保持8—15秒,要求呼吸顺畅,无疼痛的感觉。过度拉伸必然造成伤害。
  柔韧素质训练中另一个需要重视的因素是体温。练习前运动员应适当做一些柔和的热身练习,如慢跑、移动中小力量的传接球、随意运球等。一套完整的柔韧性练习过程应通过训练相对的固定下来,其基本顺序应由踝关节到颈部。这种固定的柔韧性练习通常应在训练和比赛中完成两组。与此类似的练习同样也应在赛后安排。赛后拉伸中练习的每一个动作所保持的时间应略长一些,一般不应低于20秒。
  作为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应充分认识到柔韧素质训练的长期效果。假如一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每年有50场比赛,那么就意味着50次的热身拉伸,50次的恢复放松拉伸。另外还有多次每周训练的热身与放松。因此坚持长期系统地安排柔韧素质方面的训练,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技术水平、减少运动损伤、提高整体竞技水平必然会产生积极、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现代足球运动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
其他文献
临床沟通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临床沟通能力是一个现代护士必备的基本功,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成为护理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方便、实用、可靠的测量工具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体育是我国初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主要教学形式。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化,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话题,并且在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新课程改革对高中体育教育的要求进行简单分析,提出高中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课题: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艺体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高中音乐课程是高中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必修的学科。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对于学生感情的陶冶、心灵的塑造、性格的形成等都是有很大的作用。音乐教育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音乐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下面笔者就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就行探讨。  【关键字】:新课程;高中音乐;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1
科研课题编号:2012HD——06  摘要:传统的基础课教学模式,在新时期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日显局限,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打破现有的教学组合形式,针对素描、色彩、构成等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重组,建立一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新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造型基础训练;色彩基础训练;材料
[摘要]幼儿美术教育已经引起了学校和家庭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幼儿送往各类机构学习美术。但是家长们对于幼儿美术教育往往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导致幼儿美术学习的人为受阻。对此,笔者进行一些现象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关键词:家长;认识误区;幼儿美术教育;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13.6  近年来,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美术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们对素质教
摘要: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是推动我国设计行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如何提艺术设计人培养的质量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的核心任务。高等院校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源头,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是高校的使命。本文从五个方面来探究如何提高现今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艺术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是按照艺术与科学
[内容摘要]  色彩作为美术高考的考试科目之一,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认识能力和色彩技法表现能力,要求符合试题规定要求,有明确的色调意识和良好的色彩感觉,构图合理,色彩关系明确生动,画面富有美感;色彩与形体结合紧密,表现生动、形体刻画深入,画面整体效果好。要达到高考考试要求并取得优异成绩,整个高中阶段如何设计课程系统学习色彩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色彩; 高考; 课程设置; 阶段 
摘要: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的探索”课题实验研究进行总结,从课题产生的背景、实施过程、评价的方式方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困惑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研究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构建多种教学评价模式,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改善的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几年来,研究已初见成效,实验表明,这种评价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灵性,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