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功利观及多种教学因素的影响,感情朗读越来越多地被当成一种手段,学生的朗读因此变得平淡寡味或平淡无味;腔调一致,无个性色彩,都在教师圈定的框框中行走。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分别提出这样对策:摒弃功利观,还原愉悦性;重视激情、奠定朗读的快乐基调;自读自悟,张扬个性。
【关键词】还原愉悦性 注重激情 淡化技巧
语文学习是快乐的,朗读是快乐的音符。朗读是让学生在读中揣摩文章的情感,再把揣摩到的情感表达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了文章,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然何谓有感情地朗读呢?笔者认为感情朗读的精髓在于一个“情”字,有感情地朗读,应该是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作品情感、激起听者共鸣的一种有声有色的朗读。然而在平常的教学中,种种朗读现状着实令人担忧,若辅以适当方法引导,当有改观。
现状一、朗读淡化,功利性强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近十年,听过数节市、区级的公开课。从公开课看,学生的朗读水平也是每况愈下。以往公开课上不乏有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的朗读,激起阵阵掌声,引起大家共鸣,成了整个课堂教学这个和谐乐章的一个动人音符。但这几年,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学生的朗读水平都有下降。学生的朗读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读不到课文的语境里面去,读不出“情”,读不出“美”,更读不出“味”。这样的朗读,情感是缺失的,心灵是空泛的,有感情地朗读变成了一句空话。
对策:摒弃功利观,还原愉悦性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颇有情趣。古语有云:“闲居足以养志,至乐莫如读书。”读书应该是快乐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审美情趣,愉悦身心,感情朗读是学生获得愉悦体验的最佳方式,所以在指定学生朗读时,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观点,读就该让学生尽情地读,快乐地读,通过浅读、深读让学生自然领悟课文内容;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一种宽松、和谐、适宜的氛围;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不提出任何要求,不限定任何方式,完全让学生放松身心沉浸在语言文字中,探索作者的情感脉搏,和作品产生共鸣,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正确引领学生走进阅读天地,提高其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
现状二、平淡寡味或淡而无味
可能执教语文的老师都会有个共同感受,那就是学生读书平平淡淡,一遍又一遍的指导仍然不理想,公开课或许稍好些,常态课情况可能更遭,总是读不出应有的“情” ,应有的“味”。 “情”是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味”是其中蕴藏的深层意蕴。怎样才能促使学生将这份“情” 、这个“味”很好地表达出来?
对策:激发情感,奠定快乐基调
1、激情感染,示范引导。
很多综艺节目办的都非常火,像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我想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主持人对工作充满激情,懂得适时煽情。我们老师也应时刻充满激情,无论工作多忙繁忙、心情多么不好,都不要将之带到课堂上。在教学中更要善于抓住时机,亲自露上一手,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范读来打动学生的心,用自己的情感来激活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激情来点燃学生的激情。在老师适时的煽情、恰当的示范下,学生即能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朗读中,较好地辨析自己与老师的语音、语调和情感上的差异,从中体会正确与偏颇,语感也就出来了。这样的示范朗读具有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作用。
2、渲染情境,丰富感受
(1)语言渲染。在指导感情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导入技能,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使他们真切地体会课文的情感,缩短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和发展的。
(2)想象渲染。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朗读就是这样一个把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的内心体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情”动辞发,顺理成章。
3、活动激趣,表扬激励
(1)开展诵读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经常性的诵读比赛,恰当进行评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在搞活班级朗读的基础上定期开展校级读书竞赛活动,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热情。
(2)表扬激励。学生都喜欢表扬,表扬可使儿童较长时间处于兴奋中,快乐地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老师们所要注意的是表扬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表扬要用在确需表扬处,表扬的语言一定要具体,要注重内涵。“你真棒!”、“你读的真好!”、“你朗读的真有感情。”类似这些泛泛的表扬语,只会让学生沾沾自喜而丧失前进的动力,并不能起到真正地引导激励作用。表扬语应含有对学生更高的期待,如“你的音色很美,如果表情再丰富些,那你的朗读该多么感人啊!”。
现状三、腔调一致,整齐划一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似乎学生的感情朗读已定型,一朗读就会出现所有的句子基本一个调,所有的文章朗读的语气、语调仍然一样,但可听出确实是用心了、付出感情了。
对策:自读自悟,张扬个性。
步骤一、深入理解,自悟自读
有专家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见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从某中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自主阅读进一步透彻理解文本,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让思想发生碰撞,从而引导学生在不偏离文本情感、意境的同时做到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进而把课文读的更加流畅。
步骤二、淡化技巧,张扬个性
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后,有感情朗读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所谓“感于内而发于外”,此刻教师可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并指导学生恰当运动朗读技巧来表现文章情感,从而使朗读发挥得更出色。必要的朗读技巧可避免学生走弯路,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帮助。
有感情地朗读,是综合性语文素养提高的体现。只要老师们钟情感情朗读,热心指导朗读,学生的朗读现状就能改观,朗读水平就能日渐提高。
【关键词】还原愉悦性 注重激情 淡化技巧
语文学习是快乐的,朗读是快乐的音符。朗读是让学生在读中揣摩文章的情感,再把揣摩到的情感表达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了文章,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然何谓有感情地朗读呢?笔者认为感情朗读的精髓在于一个“情”字,有感情地朗读,应该是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作品情感、激起听者共鸣的一种有声有色的朗读。然而在平常的教学中,种种朗读现状着实令人担忧,若辅以适当方法引导,当有改观。
现状一、朗读淡化,功利性强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近十年,听过数节市、区级的公开课。从公开课看,学生的朗读水平也是每况愈下。以往公开课上不乏有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的朗读,激起阵阵掌声,引起大家共鸣,成了整个课堂教学这个和谐乐章的一个动人音符。但这几年,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学生的朗读水平都有下降。学生的朗读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读不到课文的语境里面去,读不出“情”,读不出“美”,更读不出“味”。这样的朗读,情感是缺失的,心灵是空泛的,有感情地朗读变成了一句空话。
对策:摒弃功利观,还原愉悦性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颇有情趣。古语有云:“闲居足以养志,至乐莫如读书。”读书应该是快乐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审美情趣,愉悦身心,感情朗读是学生获得愉悦体验的最佳方式,所以在指定学生朗读时,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观点,读就该让学生尽情地读,快乐地读,通过浅读、深读让学生自然领悟课文内容;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一种宽松、和谐、适宜的氛围;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不提出任何要求,不限定任何方式,完全让学生放松身心沉浸在语言文字中,探索作者的情感脉搏,和作品产生共鸣,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正确引领学生走进阅读天地,提高其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
现状二、平淡寡味或淡而无味
可能执教语文的老师都会有个共同感受,那就是学生读书平平淡淡,一遍又一遍的指导仍然不理想,公开课或许稍好些,常态课情况可能更遭,总是读不出应有的“情” ,应有的“味”。 “情”是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味”是其中蕴藏的深层意蕴。怎样才能促使学生将这份“情” 、这个“味”很好地表达出来?
对策:激发情感,奠定快乐基调
1、激情感染,示范引导。
很多综艺节目办的都非常火,像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我想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主持人对工作充满激情,懂得适时煽情。我们老师也应时刻充满激情,无论工作多忙繁忙、心情多么不好,都不要将之带到课堂上。在教学中更要善于抓住时机,亲自露上一手,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范读来打动学生的心,用自己的情感来激活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激情来点燃学生的激情。在老师适时的煽情、恰当的示范下,学生即能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朗读中,较好地辨析自己与老师的语音、语调和情感上的差异,从中体会正确与偏颇,语感也就出来了。这样的示范朗读具有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作用。
2、渲染情境,丰富感受
(1)语言渲染。在指导感情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导入技能,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使他们真切地体会课文的情感,缩短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和发展的。
(2)想象渲染。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朗读就是这样一个把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的内心体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情”动辞发,顺理成章。
3、活动激趣,表扬激励
(1)开展诵读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经常性的诵读比赛,恰当进行评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在搞活班级朗读的基础上定期开展校级读书竞赛活动,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热情。
(2)表扬激励。学生都喜欢表扬,表扬可使儿童较长时间处于兴奋中,快乐地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老师们所要注意的是表扬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表扬要用在确需表扬处,表扬的语言一定要具体,要注重内涵。“你真棒!”、“你读的真好!”、“你朗读的真有感情。”类似这些泛泛的表扬语,只会让学生沾沾自喜而丧失前进的动力,并不能起到真正地引导激励作用。表扬语应含有对学生更高的期待,如“你的音色很美,如果表情再丰富些,那你的朗读该多么感人啊!”。
现状三、腔调一致,整齐划一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似乎学生的感情朗读已定型,一朗读就会出现所有的句子基本一个调,所有的文章朗读的语气、语调仍然一样,但可听出确实是用心了、付出感情了。
对策:自读自悟,张扬个性。
步骤一、深入理解,自悟自读
有专家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见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从某中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自主阅读进一步透彻理解文本,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让思想发生碰撞,从而引导学生在不偏离文本情感、意境的同时做到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进而把课文读的更加流畅。
步骤二、淡化技巧,张扬个性
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后,有感情朗读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所谓“感于内而发于外”,此刻教师可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并指导学生恰当运动朗读技巧来表现文章情感,从而使朗读发挥得更出色。必要的朗读技巧可避免学生走弯路,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帮助。
有感情地朗读,是综合性语文素养提高的体现。只要老师们钟情感情朗读,热心指导朗读,学生的朗读现状就能改观,朗读水平就能日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