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是巩固学生所学数学知识,开拓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课外作业设计往往较为单一、枯燥,很容易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抵触心理。基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重新整合与设计,在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完成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补充,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主要方法,也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并拓展相关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方法。数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即使课堂教学效率再高,没有课下相应的作业配合巩固与练习,学生很快也会忘记。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数学课外作业,调动学生数学作业完成的积极性,并形成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态度,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应当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挖掘教材,联系生活,设计生活性的数学作业
生活即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终将应用于生活。因此,在进行课外作业设计时,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挖掘,找到其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数学作业融入学生的家庭实践活动或者社会生活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比如,在带领学生學习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之后,我们便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份2020年的年历卡。在此基础上数一数2020年一共有几个月;圈一圈父母的生日在哪个月的哪一天,是周几;想一想,从自己出生的那一天开始,经历了几个闰年,分别是哪一年;在这一年中,你最期待的是哪一天,并作出标记。最后对自己制作的年历卡进行美化,看哪个同学的年历卡制作得既准确又美观。在学习了路线图的相关知识之后,便可以让学生在星期天的时间,带领家人进行一次短暂的旅行,并自己设计游玩路线:什么时间出发,选择何种交通工具,途中都要经过什么地方;到达景区之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查看导游图,为父母设计最佳的游览路线,何时返回,等等。如此,通过类似的综合性练习题,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整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自生活,还能够让学生走出模仿教材死知识,学会如何灵活、合理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并从中获取学习的乐趣。
二、分析教材,融入趣味,设计趣味性的数学作业
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兴趣这一主观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外作业因为会占用他们大量的课余活动时间,因此不可避免地会让他们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导致他们对作业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即使完成作业也是被动完成。所以,为了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就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这一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电子游戏这一特点,设计一个闯关游戏。在第一关,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有关小学乘法的计算题,学生需要在5分钟之内全部答对才能进入第二关。如果中间答错,则需要重新答题。在第二关,则可以加大计算题的难度,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我们则可以设计一道应用题,比如一只小鸟每天需要吃5条虫子,那么5只小鸟一周要吃多少条虫子?最后根据学生的闯关和答题情况,得出最终的积分,按照积分的不同给予学生不同的奖励。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还能够提升学生作业练习的有效性。
三、整合教材,复习巩固,设计整理性的数学实践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学生在各个单元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大多是分散的,即每个单元与每个单元看似关系不大,但是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知识综合起来才能够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知识整合能力的培养。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很难发现各个知识点间存在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激发学生主动去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比如,在教学完“比的认识”全部知识之后,教师便可以从“比”的意义和特点出发,让学生对比“分数”“除法”和“比”的关系,然后对这三个方面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整理、比较与分析,这样学生便能够很好地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并很容易弄清楚“被除数、分子、比的前项”和“除数、分母、比的后项”之间的关系。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作业,先让学生对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然后找到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以实现对各个知识点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综上所述,学生课外作业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反馈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应当多方面地对课外作业进行设计与探索,由布置作业转向设计作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设计的兴趣,并享受课外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参考文献:
[1]王爱娥.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学周刊,2019(29):35.
[2]李彦,文春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46-49.
[3]周运华.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46.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补充,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主要方法,也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并拓展相关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方法。数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即使课堂教学效率再高,没有课下相应的作业配合巩固与练习,学生很快也会忘记。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数学课外作业,调动学生数学作业完成的积极性,并形成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态度,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应当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挖掘教材,联系生活,设计生活性的数学作业
生活即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终将应用于生活。因此,在进行课外作业设计时,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挖掘,找到其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数学作业融入学生的家庭实践活动或者社会生活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比如,在带领学生學习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之后,我们便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份2020年的年历卡。在此基础上数一数2020年一共有几个月;圈一圈父母的生日在哪个月的哪一天,是周几;想一想,从自己出生的那一天开始,经历了几个闰年,分别是哪一年;在这一年中,你最期待的是哪一天,并作出标记。最后对自己制作的年历卡进行美化,看哪个同学的年历卡制作得既准确又美观。在学习了路线图的相关知识之后,便可以让学生在星期天的时间,带领家人进行一次短暂的旅行,并自己设计游玩路线:什么时间出发,选择何种交通工具,途中都要经过什么地方;到达景区之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查看导游图,为父母设计最佳的游览路线,何时返回,等等。如此,通过类似的综合性练习题,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整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自生活,还能够让学生走出模仿教材死知识,学会如何灵活、合理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并从中获取学习的乐趣。
二、分析教材,融入趣味,设计趣味性的数学作业
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兴趣这一主观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外作业因为会占用他们大量的课余活动时间,因此不可避免地会让他们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导致他们对作业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即使完成作业也是被动完成。所以,为了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就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这一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电子游戏这一特点,设计一个闯关游戏。在第一关,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有关小学乘法的计算题,学生需要在5分钟之内全部答对才能进入第二关。如果中间答错,则需要重新答题。在第二关,则可以加大计算题的难度,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我们则可以设计一道应用题,比如一只小鸟每天需要吃5条虫子,那么5只小鸟一周要吃多少条虫子?最后根据学生的闯关和答题情况,得出最终的积分,按照积分的不同给予学生不同的奖励。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还能够提升学生作业练习的有效性。
三、整合教材,复习巩固,设计整理性的数学实践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学生在各个单元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大多是分散的,即每个单元与每个单元看似关系不大,但是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知识综合起来才能够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知识整合能力的培养。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很难发现各个知识点间存在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激发学生主动去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比如,在教学完“比的认识”全部知识之后,教师便可以从“比”的意义和特点出发,让学生对比“分数”“除法”和“比”的关系,然后对这三个方面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整理、比较与分析,这样学生便能够很好地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并很容易弄清楚“被除数、分子、比的前项”和“除数、分母、比的后项”之间的关系。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作业,先让学生对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然后找到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以实现对各个知识点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综上所述,学生课外作业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反馈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应当多方面地对课外作业进行设计与探索,由布置作业转向设计作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设计的兴趣,并享受课外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参考文献:
[1]王爱娥.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学周刊,2019(29):35.
[2]李彦,文春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46-49.
[3]周运华.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46.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