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我军新设立“八一勋章”,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卓越功勋的军队人员。在17名初步候选人名单中,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王永志的名字赫然在目。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们家主要靠租种财主家的土地和外出打工为生,全家十几口人挤在3间破旧不堪的土坯房里。他从小就想怎样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当时他得到的结论是:求学,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但是王永志的求学愿望却遭到父亲反对:“咱家这么穷,你就学2年还不是回来干活,瞎耽误工夫。”王永志的大哥支持他:“咱兄弟6个,不能都一辈子在家穷干活。”
1939年,正月十五翌日清晨,趁父亲仍在熟睡中,大哥偷偷带着不满6岁的王永志到离家8里外的小学报了名。回家后,父亲火冒三丈,哥儿俩连唬带蒙,声称官学不能轻易退学,最后父亲终于妥协:“好吧,念到哪儿算哪儿吧!”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王永志格外珍惜。学校离家8里路,没钱住校,每天走读,回家还要帮忙干农活,他毫无半句怨言。第1学年结束,王永志捧回了“一甲学生”的奖状。王永志顺利念到5年级,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随着时局动荡,学校停办,他只好回家务农。1945年日本投降后,八路军在昌图县开办了中学,贫寒家庭的孩子可免费上学,王永志得以重返课堂。他第1次意识到,要改变个人境遇,光靠个人努力还不够,更受到时代的制约。“受压迫者要联合起来,一起干,跟着共产党干。”1949年初春,不满17岁的王永志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初中毕业时,他已作好参军的准备,却接到学校通知,东北人民政府要在沈阳创办东北实验学校,而他作为全班最优秀的学生被保送到那里学习。
在高中,王永志仍然功课全优。后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飞机频频到辽东领空滋扰,学校被迫停课。王永志想报名参军,却得知东北实验学校的学生另有任务,不参加抗美援朝。他只好“退而求其次”,立志为国家设计飞机。1952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
在清华,王永志感到眼界大开。刚学了1年,他顺利通过选拔考试。经过近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班学习,1955年,23岁的王永志开始了在莫斯科航空学院的留学岁月。在莫航刚学了2年飞机设计,他又接到通知,根据中苏两国有关协议,前苏联首次向外国留学生开放火箭与导弹设计专业,他被选为转学该专业的8名留学生之一。1960年,中办关系破裂,中国留办学生大批撤回国,按照周恩来总理指示,国防相关重点专业每专业保留1名留学生,王永志又成为火箭导弹专业被保留的唯一一位。莫航火箭教研室主任米申院士主动提出要亲自指导这唯一的中国学生的毕业设计。最终,王永志的毕业论文《洲际导弹设计》获得最髙分5分。事实上,他的所有功课都是5分,获优秀毕业生奖章。莫斯科航空学院副院长克里莫夫亲自劝王永志留下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这是该校首次破例让髙度保密专业外籍学生留校深造。但王永志婉言谢绝了:“我的国家急需这个专业的人员,等着我们回去参加建设。”
1961年3月,不到29岁的王永志,中国第1位火箭导弹设计专业留苏毕业生,踌躇满志地登上了归国的国际列车。
回国后,王永志立刻被分配至负责中国火箭与导弹研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
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到中年的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新一代战略导弹的总设计师。1986年,刚升任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不久的王永志,主动选择冒一个极大的险:以“长征二号”火箭为芯级,捆绑4个助推器,使火箭运载能力从2.5吨一下子提高到8.8吨。这就是后来大放异彩的“长二捆”——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
1990年6月30日,“长二捆”火箭如期屹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候发射。7月16日,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长二捆”直上云霄,一举发射成功,实际运载能力超过设计值,达到9.2吨。从此,中国火箭不仅进入国际市场,火箭运载能力还翻了近两番。
飞天,是中国流传千年的传说,也是所有中国人特别是航天人的梦想。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2个月后,60岁的王永志被正式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同年,他当选国际宇航科學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2年后成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王永志带领中国载人航天队伍默默奋战,不登报,不上电视,将各种技术上的“拦路虎”一一打倒。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才开始被人们所关注。而王永志这位“大总师”为人知晓,则是直到2003年10月16日之后。那天清晨,6时23分,中国第1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太空勇士”杨利伟走出舱门向人们挥手致意……那一刻,王永志落泪了。他说:“在我的一生中,这样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流,是极少的。我最引以为豪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全是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完成的!”2004年,王永志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神六”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74岁的王永志从“大总师”的位置上退了下来,转而担任工程高级顾问。他同时还兼任了清华大学航天学院院长。
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永志星”。王永志说:“宇宙无边无际,探索宇宙的工作也将是无限期。”他相信,探索太空,是人类探索文明和新技术的必由之路。
王永志寄语年轻人:“勤奋加机遇等于成功。不要羡慕我们这代人赶上了这么多好机会,如今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大,机会天天有,关键是,你准备好了吗?如果没有准备好,机会就是别人的,不是你的。”
我在中国科技馆工作期间,多次请王永志来馆参加科普活动,作航天科普报告。他在神舟五号载人舱前做“讲解员”的场景感人至深。
2009年9月16日上午,王永志同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在中国科技馆新馆搭起了积木。随着积木相互咬合的完成,一个单体正方的建筑——中国科技馆新馆模型“建造”完毕。中国科技馆新馆正式开馆了。
王永志今年85岁,他高高的个子、周正而清痩的面庞,凸显出军人的挺拔身姿,外加一头浓密的黑发,完全看不出他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
“头发是染过的,”王永志说:“不过还挺多。”他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们家主要靠租种财主家的土地和外出打工为生,全家十几口人挤在3间破旧不堪的土坯房里。他从小就想怎样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当时他得到的结论是:求学,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但是王永志的求学愿望却遭到父亲反对:“咱家这么穷,你就学2年还不是回来干活,瞎耽误工夫。”王永志的大哥支持他:“咱兄弟6个,不能都一辈子在家穷干活。”
1939年,正月十五翌日清晨,趁父亲仍在熟睡中,大哥偷偷带着不满6岁的王永志到离家8里外的小学报了名。回家后,父亲火冒三丈,哥儿俩连唬带蒙,声称官学不能轻易退学,最后父亲终于妥协:“好吧,念到哪儿算哪儿吧!”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王永志格外珍惜。学校离家8里路,没钱住校,每天走读,回家还要帮忙干农活,他毫无半句怨言。第1学年结束,王永志捧回了“一甲学生”的奖状。王永志顺利念到5年级,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随着时局动荡,学校停办,他只好回家务农。1945年日本投降后,八路军在昌图县开办了中学,贫寒家庭的孩子可免费上学,王永志得以重返课堂。他第1次意识到,要改变个人境遇,光靠个人努力还不够,更受到时代的制约。“受压迫者要联合起来,一起干,跟着共产党干。”1949年初春,不满17岁的王永志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初中毕业时,他已作好参军的准备,却接到学校通知,东北人民政府要在沈阳创办东北实验学校,而他作为全班最优秀的学生被保送到那里学习。
在高中,王永志仍然功课全优。后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飞机频频到辽东领空滋扰,学校被迫停课。王永志想报名参军,却得知东北实验学校的学生另有任务,不参加抗美援朝。他只好“退而求其次”,立志为国家设计飞机。1952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
在清华,王永志感到眼界大开。刚学了1年,他顺利通过选拔考试。经过近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班学习,1955年,23岁的王永志开始了在莫斯科航空学院的留学岁月。在莫航刚学了2年飞机设计,他又接到通知,根据中苏两国有关协议,前苏联首次向外国留学生开放火箭与导弹设计专业,他被选为转学该专业的8名留学生之一。1960年,中办关系破裂,中国留办学生大批撤回国,按照周恩来总理指示,国防相关重点专业每专业保留1名留学生,王永志又成为火箭导弹专业被保留的唯一一位。莫航火箭教研室主任米申院士主动提出要亲自指导这唯一的中国学生的毕业设计。最终,王永志的毕业论文《洲际导弹设计》获得最髙分5分。事实上,他的所有功课都是5分,获优秀毕业生奖章。莫斯科航空学院副院长克里莫夫亲自劝王永志留下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这是该校首次破例让髙度保密专业外籍学生留校深造。但王永志婉言谢绝了:“我的国家急需这个专业的人员,等着我们回去参加建设。”
1961年3月,不到29岁的王永志,中国第1位火箭导弹设计专业留苏毕业生,踌躇满志地登上了归国的国际列车。
回国后,王永志立刻被分配至负责中国火箭与导弹研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
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到中年的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新一代战略导弹的总设计师。1986年,刚升任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不久的王永志,主动选择冒一个极大的险:以“长征二号”火箭为芯级,捆绑4个助推器,使火箭运载能力从2.5吨一下子提高到8.8吨。这就是后来大放异彩的“长二捆”——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
1990年6月30日,“长二捆”火箭如期屹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候发射。7月16日,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长二捆”直上云霄,一举发射成功,实际运载能力超过设计值,达到9.2吨。从此,中国火箭不仅进入国际市场,火箭运载能力还翻了近两番。
飞天,是中国流传千年的传说,也是所有中国人特别是航天人的梦想。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2个月后,60岁的王永志被正式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同年,他当选国际宇航科學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2年后成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王永志带领中国载人航天队伍默默奋战,不登报,不上电视,将各种技术上的“拦路虎”一一打倒。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才开始被人们所关注。而王永志这位“大总师”为人知晓,则是直到2003年10月16日之后。那天清晨,6时23分,中国第1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太空勇士”杨利伟走出舱门向人们挥手致意……那一刻,王永志落泪了。他说:“在我的一生中,这样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流,是极少的。我最引以为豪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全是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完成的!”2004年,王永志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神六”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74岁的王永志从“大总师”的位置上退了下来,转而担任工程高级顾问。他同时还兼任了清华大学航天学院院长。
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永志星”。王永志说:“宇宙无边无际,探索宇宙的工作也将是无限期。”他相信,探索太空,是人类探索文明和新技术的必由之路。
王永志寄语年轻人:“勤奋加机遇等于成功。不要羡慕我们这代人赶上了这么多好机会,如今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大,机会天天有,关键是,你准备好了吗?如果没有准备好,机会就是别人的,不是你的。”
我在中国科技馆工作期间,多次请王永志来馆参加科普活动,作航天科普报告。他在神舟五号载人舱前做“讲解员”的场景感人至深。
2009年9月16日上午,王永志同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在中国科技馆新馆搭起了积木。随着积木相互咬合的完成,一个单体正方的建筑——中国科技馆新馆模型“建造”完毕。中国科技馆新馆正式开馆了。
王永志今年85岁,他高高的个子、周正而清痩的面庞,凸显出军人的挺拔身姿,外加一头浓密的黑发,完全看不出他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
“头发是染过的,”王永志说:“不过还挺多。”他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