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微生物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_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科技馆“神奇的微生物”项目以提高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为着力点,通过讲座对话、辩论、动手制作、亲子活动、自编自演小话剧、实验演示、实验参与和观察总结归纳等多种形式,为青少年介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生物知识。做到既帮助青少年补充了学校课本上涉及较少的内容,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学到了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帮助青少年合理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微生物,合理利用有利于人类的微生物,防止受到致病微生物的侵袭。
  实施过程
  第1季
  开展小讲座:通过讲座、现场提问、角色扮演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微生物的重要性、特点,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重点讲解利用微生物可以制作健康食品。
  动手实验:“手上的细菌”实验——用洗过的手指和未洗的手指分别在2个培养基上按手印,采集细菌菌落,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可以在第2季活动时让学生观察细菌菌落。
  腌制泡菜: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泡菜,并把密封好的泡菜半成品放到温度、湿度适宜的指定位置。然后,学生分组讨论泡菜制作的原理与方法,讨论如何判断泡菜是否制作成功。
  家庭作业:学生用两碗米饭做实验,一碗放在冰箱里,一碗放在厨房或其他地方,每天进行对比,观察哪个更容易变坏。另外,观察葡萄和葡萄干哪个更容易坏。学生通过学习单记录观察过程及结果,分析原因,在第2季活动中进行课堂讨论。
  第2季(1周后)
  第1天
  讨论家庭作业:在科技辅导员引导下,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辅导员通过举例方式给学生介绍有关食品保存的知识。
  观察“手上的细菌”实验结果:观察2个培养基上的细菌菌落,并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勤洗手讲卫生的重要性。通过视频儿歌的形式为大家介绍洗手的正确步骤,让家长和孩子们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检验泡菜是否腌制成功:在科技辅导员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密封情况、看颜色、闻气味、品尝等方法进行比较,判断泡菜是否制作成功;邀请学生品尝腌制成功的泡菜,并评选出“最美味”泡菜。
  制作酸奶:通过科技辅导员对乳酸菌相关知识的进一步介绍,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探讨酸奶的制作方法;在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酸奶。最后,把密封好的酸奶半成品放到温度适宜的指定位置。
  准备第2天蒸馒头的面:在科技辅导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回忆、咨询家长、交流,了解做馒头的基本步骤及需要的原材料;大家一起动手和面,把和好的面放到温度适宜的指定位置进行发酵。
  第2天
  检验酸奶是否制作成功:在科技辅导员指导下,通过观察酸奶形态、品尝进行比较,判断酸奶制作是否成功。邀请学生品尝制作成功的酸奶,并评选出最好喝的酸奶。然后,学生填写学习单,通过腌制泡菜和制作酸奶的过程,从中总结归纳乳酸菌的特性。
  制作馒头:观察前一天发酵的面的形状、味道发生的变化,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在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了解做馒头的流程,然后分别用发酵好的面和未发酵的面制作馒头,还可以利用葡萄干、杏干、巴旦木、大枣等新疆干果制作属于自己的个性创意小馒头。20分钟后,邀请家长一起品尝学生自己做的个性小馒头。品尝用发酵的面蒸出的馒头与未发酵的面蒸出的馒头口感的差别,通过对比,学生知道利用酵母菌制作出的馒头才会松软可口,更好吃。
  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咨询等形式,了解医生为什么要戴口罩,餐具为什么要消毒。
  第3季
  回顾上一季的家庭作业:学生交流后得出答案,科技辅导员给予说明,通过举例方式给大家介绍几种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表演“抗生素与细菌的生死对决”科普剧:通过分组、亲子体验的形式,让学生和家长们一起表演小话剧“抗生素与细菌的生死对决”,由工作人员向家长和学生提供剧本、相关的动画片、表演道具。表演结束后评出最佳表演奖并颁发奖品。最后,科技辅导员提醒大家注意身体健康,不要乱用抗生素。
  活动效果
  通过参加“神奇的微生物”系列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原本在8年级生物教科书中的教学要求,以及高中生物选修课中的微生物知识,更是通过动手实践、参与交流讨论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其中包括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乳酸菌、酵母菌,还有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致病微生物。
  通过动手制作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了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如:泡菜为什么变酸,发酵的面为什么会产生很多小洞……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去发现。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享受了劳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探究形式,掌握了有关传染病预防和影响微生物的因素等有关知识,提高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引导同学们探究性学习。
  经验和教训
  如果继续实施该项目,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虽然学校中讲授微生物知识到位,可是缺乏有趣的动手环境。微生物不像动植物,我们肉眼看不见它,因此,可以考虑进一步和新疆医科大学生物实验室进行合作,组织青少年参观实验室,借助实验室的高倍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观察,让同学们用最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微生物个体的种类及形状。还可以组织青少年开展微生物专题小讲座,邀请大学教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青少年介绍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微生物,比如: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疗之间的关系,以及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结合新疆区域民族特色,将前3季的动手实验环节进行改善。比如可在制作馒头活动中再加上制作维吾尔族特色食品——馕。可以联系本地规模较大的品牌馕制作商家,给予青少年参观并实践的机会。将刚做好的馒头与刚做好的馕进行对比,看看在相同的湿度和温度的环境下,谁的保质期更长。
其他文献
本届东盟-中日韩(10 3)教师科技研讨会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负责组织,江苏汉博教育和“科技学堂”的培训团队共同实施。此次教师科技研讨会的主题是“to be a maker(教师也创客)”,旨在帮助科技教师了解创客的特点,以及开展创客教育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动手做的方式体验创客活动,为各位教师在当地学校和社区开展创客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科技教师将结合本国、本地区情况就创新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进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传播中的跨学科合作不可忽略。事实上,就地震科学来讲,它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科学,地震的预测、监测、救灾应急、次生灾害防范等涉及地球物理学、遥感科学、灾害管理学、土木建筑学、医学、医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自然,相关的科学传播也需要诸多领域专家学者的共同合作。多学科间科技工作者合作,共同就某一个科学热点事件从不同角度发出自己的声音,应成为通过科学著作传播科学声音的一个方向。  
背景资料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我国的中学生物理竞赛工作从1984年开始,至今已有2g年历史。全国物理竞赛分预赛、复赛和决赛3个层次。从1984年的首次竞赛至今,参加物理竞赛预赛的学生由每年几万人,发展到近几年每年约50万人。目前,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已成为最受国内中学生欢迎、规模最大的科学学科赛事之一。近几年,每年参加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复赛的学生约2万多名,其中的990名优胜者会获得一等奖;990名
在植物的各个科中,茄科是一个传奇的家族。这个家族里有刚被中国官方认定为“第四主粮”的马铃薯(土豆);有茄子、菜椒(辣椒的品种)这样的食果蔬菜;有龙葵、少花龙葵(在海南等地叫白花菜)这样的食叶蔬菜;有辣椒、枸杞这样的调料;有香瓜茄(人参果)、酸浆这样的水果;更有番茄(西红柿)这样的身兼多职的全能作物,其大果品种可做蔬菜,小果品种可做水果,种子还可以榨油。  如果要在植物里面找一个科,人类只吃这个科的
2012年8月5日上午,2012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启动暨北京科学营开营式在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代表北京科学营的9所承办高校,向营员提出了3点希望:“第一,希望你们始终坚守科学梦想。科学营是你们的起点,但不是终点。希望你们在未来的人生历程中,始终坚守心中的科学梦想,勇于探索科学领域的广阔蓝海,让中华民族的“科教兴国”之梦在你们手中實现!第二,希望你们积极投身科学
研究背景  学校的植物园里有几块菜地,我们植物小组经常去进行田问管理。四季豆田里的一种奇特现象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怎么四季豆的茎都是沿着右螺旋方向绕在竹竿上呢?我好想知道是为什么!  研究目的与假设  研究目的是了解磁场对右螺旋植物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大。我假设磁力对右螺旋缠绕植物有影响,并且磁力越大影响越大。  研究内容  观察右螺旋植物是否受磁场的影响。  观察单块磁铁的磁力对缠绕植物两螺旋间距
引言  在我国,茄果类(茄子、辣椒、西红柿等)作物栽培普遍采用嫁接育苗技术,而嫁接作业仍以人工为主,熟练工的嫁接速度在120~150株/小时,严重影响了嫁接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温室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嫁接苗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嫁接苗的需求量达几百亿株,人工嫁接无法在短时间内生产大批量的嫁接苗,难以适应现代蔬菜规模化育苗生产,加之嫁接人员缺乏、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迫切需要
2015年9月13-16日,“F1在学校”青少年科技挑战赛(F1 in Schools,简称FIS)2015世界总决赛在新加坡圣淘沙岛举行,今年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47支队伍400多名学生参与了比赛。中国首次派出队伍参与世界总决赛,分别是北京市育才学校Cyclopentane车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Lyteed车队、上海市西中学Triumph车队,以及北京市第57中与马来西亚国赛第3名所
画面与文字、文学的关系之密切可说是源远流长。无论是高雅的中国画,还是通俗犀利的各类漫画,处处都能看到文与画如影随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亲密身影。  比如冯骥才的《期待》:  人很矛盾。有的时候喜欢自我封闭,喜欢设防,垒一道围墙躲在里面,便有一种安宁、稳妥、清静,可以自享。可是反过来,人又不能总守在里面,与孤单为伴,又希望别人进来,看见自己心中一些别人所不知道的十分珍贵的东西……人在这种时候特别美
教材中的科学实践活动要遵循科学思维的一般过程  科学思维是人脑对观察到的科学世界进行加工,形成清晰的科学图景,使人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科学研究中的科学思维主要遵循提出问题、搜寻事实、捕获信息、立论解释的过程。与之相对应,技术与工程中的科学思维主要遵循明确工程问题、设计工程解决方案、创设模型、评估改进模型的过程。可以看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科学思维的一般过程基本吻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始终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