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_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文字是目前世界上最科学、蕴藏信息熵最高的文字。文章简述了汉文字数千年来从古老符文、徽文发展至今天的汉文字系统的过程。
  关键词:汉文字;起源;发展
  原生中国黄淮地区有三大古老符文或徽文,分别是夏民族的符号文字、鸟夷黎系民族的徽记和图形符号、东夷民族的兽骨卜符。华夏奴隶制联邦和夏帝国使用仓颉文字。商帝国在三大文符的基础上,以鸟夷黎系民族的徽标和图形符号为主体创造了象形文字—甲骨文。数千年来,脱胎于甲骨文的汉文字不断演化、简化,形成了今天的汉文字系统。
  1 夏民族的符文系统
  1.1 结绳记事
  在发明文字之前,部落若有重大事情发生时,先民们会在一条绳上打结,用以记事。《易·系辞下》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1.2 炎夏卜文——羌语族群的陶文符号
  4300年前,甘陕地区羌语系部落原始宗教信仰浓厚,部落遇见大事时要咨询鬼神、占卜吉凶,占卜的结果会以陶文符号记载下来。实际上,这种符号文字至少诞生在1万年前的两河流域一带。两河流域的一些部族经过天山和帕米尔谷地走廊向东迁徙来到了今天新疆塔里和甘陕一带,其中就有使用这种陶文刻画符号的部落或氏族。这种刻画符号简单又抽象,既可以发展为复杂的象形文字,也可以发展为抽象的線形字母,最后发展为希腊字母或拉丁字母,而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是一切西方国家字母文字的起源和基础。
  1.3 古彝文——羌语族群卜文的活化石
  约公元前2300年,黄帝部落打败炎帝部落,建立华夏国。一部分不愿臣服的炎帝部落逃到今青海一带,羌语系刻画符号于是在此地生根发芽。后来,一些部族进入四川盆地,与当地的孟高棉语族融合,形成了古彝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的语言沿用了这种刻画符号,至今仍能用古彝文对其进行解读。公元前8世纪,伏羲女娲部族后裔开明氏进入蜀地打败蜀王,建立了开明王朝。古彝人先祖进入南部横断山系,进一步征服、融合山中土著民族南岛语系、孟高棉语系诸部族,形成百彝。后来随着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在汉字的影响下,彝文获得了巨大发展,逐渐由符号文字转变成具有笔画、部首和象形、指事、会意的造字功能以及转注、假借的用字规律的方块字化的音节文字,可以说古彝文已发展为底蕴深厚、内容丰富、体制完善而成熟的古文字系统。
  1.4 华夏奴隶制联邦国家和夏帝国的卜文系统
  仓颉被称为华夏民族的文字始祖。实际上,仓颉是一个姜羌集团有筮氏部族,后人把他的头人巫师称为“仓颉”沿袭了下来。仓颉集团(又称筮或史部族),原住在今陕西白水,和杜康集团(又称酒部族)、尊卢集团等随黄帝东征,沿洛河进入今天洛阳一带。黄帝打败蚩尤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联邦制国家,便命巫师仓颉部落头人造字。传说黄帝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不解询问天老,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后来果真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河图实际上是太昊伏羲族的四卦变幻方法、阴阳鱼徽记和夏族的卜文。把仓颉造字和传说的黄帝梦游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两条龙象征中原崇鱼龙族赤夏族和崇蛇龙族东夷太昊伏羲氏族归顺了黄帝,把占卜、祭祀也就是管理社稷的大权交给了黄帝。黄帝在建立自己的占卜、祭祀系统时采用了伏羲氏的占卦方法、鸟夷九黎人的祭祀礼仪,又命仓颉部在炎夏卜文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华夏族的卜文。仓颉部借鉴了东夷太昊人的兽骨卜符和九黎人的徽符及图形符号,创造了华夏卜文系统即新的《连山易》(又称《烈山易》)。正如《说文解字·序》中许慎说的:“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黄帝驾崩后,华夏卜文作为官方文字被继承下来。从大禹治水时又出现“河出图、洛出书”的传说来看,夏帝国统治者应该继承和发展了华夏的卜文和《连山易》。我国古代的文献记录由专职的史职人员汇集成册。先秦学者经常引证的《夏书》《夏训》就是当时保存的有关夏代的典册,如春秋时鲁太史引《夏书》载“辰不集于房”关于日食的记录;《竹书纪年》引《夏书》载,夏桀十年时“夜中星陨如雨”关于流星雨的记载等。孔子删定《尚书》,选取其中一部分编成《虞夏书》。《墨子》《左传》所引的《夏书》《夏训》大都不见了。《尚书》恰恰说明了商以前是有文字存在的,而甲骨文和演化而来的古汉字明显有华夏卜文的影子。而在中原古遗存和书籍中至今尚未找到的主要原因:一是这种卜文的局限性,这种卜文属于特定会意符号,一个字符几乎代表一个故事,不存在连句表达;二是使用和解读这种卜文属于巫师的专利,代代单传,其他人无权知晓,未能普及使用;三是鸟夷系统的商族在继正统前所使用的前甲骨文(徽文及图形符号等)卜文和华夏卜文不属于一个文字系统且比华夏卜文成熟、先进,不只局限于祭祀人员专用,商统治了500多年,甲骨文在各部族已落地生根。所以,弃用华夏卜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约公元前1600年,夏帝国在鸣条之战中战败。考古人员在其军队战败后南逃线路上的今天的江西吴城一带发掘了一个大型商代遗址,从房基、陶器、墓葬的形制和遗存物来看属于东夷人文化遗存。在这些遗存残片上先后发现了70多个陶文和石刻文字,这些文字由炎夏卜文、鸟夷九黎徽符和图形符号三部分组成,显然是华夏象形文字。而令人惊奇的是甲骨文字中的“五、九、大、工、乙、上、卜、划、在、亚”等与该文字相同或近似,从而也充分说明了甲骨文与华夏文字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
  1.5 女书和水书——炎夏和华夏卜文的活化石
  1.5.1 女书
  女书是对炎夏古卜文的继承和发展,借助女书可破译夏陶文符号。女书文字相对于古炎夏文字已变体为长菱形,由炎夏的一个个文符组合而来,并借鉴了许多汉字的书写方式,字体秀丽娟细,又称为“蚊形字”,是一种标音表意文字,每一个字代表一个音,有2000多个字。炎黄大战炎帝战败后,追随炎帝的烈山氏五部被黄帝流放到今湖南衡阳一带。该文字由女巫世代传承,仅在占卜祭祀时使用,屈原曾看到过这种“山鬼”占卜祭祀舞蹈场面。《西征记》载:“禹治水,登(衡山)而祀之,因梦元夷使者,遂获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意思是说大禹登南岳衡山祭祀,准备治水,曾得到当地土人赠送的写有治水秘方的竹简。大禹能看懂该竹简,至少说明在夏帝国时期,夏帝国和今湖南一带夏人后裔使用的卜文应该属于一个系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炎夏卜文在大部分地方弃用失传,仅有女巫祷告形式仍在流传,该文字和传女不传男的习俗在个别地方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后来成为湖南道县、江永县一带女子叙说日常生活、婚姻家庭,抒发情感和表达喜怒哀乐的载体。   1.5.2 水书
  水书卜文是对华夏古卜文的继承和发展,借助水书可破译已出土的华夏表意文字。水书是我国贵州荔波等地水族民间使用的文字,主要由图形文字、象形文字和汉字假借字等部分800多个字符组成。公元前16世纪,商帝国军队打败了以东夷豕韦(水)部等为主体的夏桀军队,夏桀被九夷(九黎)人杀死于南巢,东夷军队余部经今江西清江、福建蒲城等交通要道向南辗转迁徙来到今广东一带定居下来,由于和骆越人保持长期的通婚关系而逐渐骆越化。后秦始皇征服岭南,骆越化东夷人再一次迁徙,进入贵州在龙江、都柳江等地定居下来。水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至今仍保留着部分中原古音和北方习俗,如《世本》载东夷太昊族伏羲“伏羲制以俪皮嫁娶之礼”。贵州没有鹿,则有用羊皮作为聘礼的传统风俗。他们数千年来传承使用的文字起源于古华夏卜文,卜卦使用的易经仍是夏帝国时代的《连山易》。水族祭祀、占卜都为男性。至今水族群众婚嫁、祭祖、建房、丧葬等习俗大事仍需使用水文和《连山易》来打卦占卜。
  2 鸟夷九黎民族的徽文和日海图形符号
  属于南岛语系的苗黎部族2万年前沿海岸北上从东南亚来到中国和日本、朝鲜半岛之间的东海冰渍平原。随着冰川的消融、海平面的上升,渐次退到今中国山东、江苏、浙江北部和日本南部、韩国南部沿海一带。一些部族沿长江而上在湖北形成苗、瑶部族,而黎部族的核心在今天安徽巢湖一带,夏民族称其为有巢氏。5000年前,有巢氏发展为多个部落、数十个胞族和无数个氏族。在总族徽之下,各族有各族的徽标,除扶桑太阳为总族徽外,各族的族徽大多为鸟,有上百种之多,所以相对于东夷人,九黎人又称鸟夷人。
  除徽符外,20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5000多年前大汶口文化的一些陶器上发现了图形符号,构形手段与甲骨文相似,与汉字也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现已发现的大汶口文化符号有17例9种,笔绘的1例1种,共18例10种,属于会意图形符号。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在鸟夷的良渚文化中目前已发现了11种符号,其中5种和大汶口文化陶文符号相同或相似。这些图形符号多与日、海有关,往往说明一件单纯的事情。如图形符号、都和今天汉字的“昊”字相对应,还有、、等图形符号。《山海经·大荒东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天文训》载:“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由此可见,字的指太阳,指旸谷,指海中孽摇頵羝山(舟山群岛),合成一个词指伏羲、曦,即太阳升起以前。而则是指晨明,即天开始明了。字即“杲”字,意为“登于扶桑的太阳”,即朏明,天已明亮了。指出来的太阳即太昊或日照,指孽摇頵羝山上的扶桑木,字单指夜幕下的孽摇頵羝山,字指“岛”字。20世纪70年代陆续发现多个符号并刻在同一陶器上的情况。如江苏吴县澄湖出土的1件黑陶罐腹部有4个并列的符号,可能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20世纪80年代,浙江余杭南湖出土的黑陶罐上也发现连续多个文字符号,这实际上已经是会意图形文字了,是象形文字发展的初级阶段。从符文的格式上来看,应该与鸟夷九黎人关系不大,似乎是被黄帝驱逐至“南极”(今福建武夷山)的夏族应龙氏部族的遗存。由于鸟徽、鸟崇拜的缘故,上古北方人称东南一带九黎人为鸟夷人,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为鸟语、鸟字,汉族民间至今还有将汉字写为变体鸟字或鸟篆字的遗风。
  此外,2004年山东昌乐集中出土的100多块兽骨上发现了600多个东夷符号,距今4500年左右,这是北亚人种的占卜习惯,和冰川来临时南下今河南武阳贾湖一带的北亚人种的龟甲占卜符号具有族属性。
  3 甲骨文的诞生和发展
  商代的《归藏易》源于华夏的《连山易》,后来随着商朝的灭亡被周朝的《周易》替代。盤庚迁都殷以后,北靠强大的商部族苏护部,200多年间军事强大、政治安定、重视祭祀活动。商民族作为鸟夷九黎支系民族,在鸟夷九黎诸部族徽文和图形文符的基础上,吸取华夏卜文和东夷北亚部族的占卜办法,创造了中国象形文字—甲骨文。在甲骨文中发现华夏卜文、鸟夷九黎人东夷卜骨的符号痕迹,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甲骨文是在吸收多元符文的基础上诞生的。研究表明,以今天江苏和安徽中北部为中心及辐射周边地区是孕育甲骨文字和后来汉文字发展的中心区域,而汉语简化字就是在吸收民间简化字基础上推陈出新的。
  鸟夷九黎人大小部族、胞族、氏族的各种徽记,表示历法的各种徽记,表示动植物的各种徽记,表示数量、方位、生产工具的各种徽记以及各种日、海图形符号等,数以千计,假以动词,就会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
  殷商人凡事都要用龟甲或兽骨进行占卜,咨询鬼神,然后把占卜的事情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资料由王室史官保存。除占卜刻录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录,涉及天文、地理、农事、交通、疾病、战争等方方面面。
  殷墟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甲骨有十万多片,连同其他器物的铭文,有单字4000多个。汉字的基本结构,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都已具备。山东济南大辛庄出土的带字甲骨和陕西岐山周原发现的周早期的带字甲骨说明甲骨文在当时是商帝国时期的官方文字,并为各诸侯国认可,这为后来汉字的传承打下了基础。由占卜积累的大量甲骨卜辞是当时文献记录的一部分,还有专职的史官“作册”,收藏有不少典籍并保存了下来,这就是周公所谓的“惟殷先人有典有册”。由于时势变迁和年代久远,这些典册大部分已经散失。现存《尚书》中的《商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中,《盘庚》三篇是比较可信的篇章,此三篇共有1300多字,语言生动、文字简练、记言记事、一气呵成,是有关商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古代文学的上品。
  西周时期大量使用青铜器,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称“大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大篆不尽相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李斯对各诸侯国的文字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称“小篆”,脱离了象形文字的痕迹。小篆书写过于规范,速度很慢,于是民间使用时改圆为方、改曲为直,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形成一种简便字体,被称为“秦隶”。汉朝时楷书萌芽,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时产生了新的书法字体草书和行书。宋代,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应用让宋体字随之出现,后来又出现了仿宋体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了简化字体。
  汉文字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化、简化,形成了今天独立的方块字文字系统,正如郭沫若所说:“中国文字,到了甲骨文时代,毫无疑问是经过了至少两三千年的发展的。”今天的汉字是甲骨文字的延续和发展。汉方块文字的伟大还在于,她使一个民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拼音文字则由于方言不同、拼法不同,很可能使一个民族逐渐演变为几个不同的民族。所以,作为不断进步的会意文字,汉字蕴藏的信息熵最高,且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科学的文字系统。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以拆解唐过梁葡萄海兽镜的铸造技术工艺为目标,提出复合制范技术工艺,并解释该技术工艺的发展类型。  关键词:葡萄海兽镜;铸造之谜;复合制范技术工艺  1 前言  关于唐葡萄海兽镜的记载,论文和著作有很多。这些文章普遍从思想、文化、图案的角度进行分析。梁(见图1红色箭头处),指葡萄海兽镜背中间的圆环。过梁(见图2红色箭头处),指镜背图案里葡萄、枝叶缠绕爬过中间的圆环,并爬上外环斜坡。葡萄、
期刊
摘 要:铜镜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文化载体,它端庄大气、精美绝伦。文章使用现代仪器对战国夔龙纹铜镜的成分及锈蚀物进行了检测,并在监测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了清洗、去锈、粘接、做旧、封护等工艺对其进行修复保护,做到了修旧如旧的效果。再现该铜镜原有的历史风貌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战国铜镜;修复;保护  1 战国夔龙纹铜镜保存现状  2011年11月20日新乡市博物馆新馆开馆,战国夔龙纹铜镜从文物库房中提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河北博物院临时展览为例,探究临时展览的宣传策略与方式,对不同宣传渠道的效果进行剖析,为大家日后的宣传工作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临时展览;宣传策略  1 临时展览的意义  如果说博物馆里的展览是一首交响乐,那么临时展览则是最为活跃的那枚音符。临时展览作为基本陈列的补充,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是保持博物馆吸引力、新鲜感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各大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的完成,
期刊
摘 要:我国进入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出现新特点、新要求,面临新课题。文章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为例,提出新时代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以需求为引领,博物馆要把志愿者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宝贵财富,志愿者要把博物馆作为自己历练、提高的重要平台,高校则把志愿服务作为校外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构成和谐共赢的良好局面。其次,面对志愿者更富个性、组织管理更复杂、绩效考评更多元
期刊
摘 要:光照条件的均衡性是评价当代博物馆建设优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观看者眼睛中反射的物体颜色差异是由于投影的时候光线还原程度的不同引起的。本次探究通过对东营市垦利区博物馆的调查研究,首先对博物馆展陈照明的研究动态及相关标准做了解释说明,又对东营市垦利区博物馆原状展陈照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了给予观看者一个好的参观环境,按照它独具特色的建筑结构与采光条件,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照明方法,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见证物的非营利组织。其职能从最初的保存、展示藏品延伸至研究、教育、娱乐、宣传等领域。文章从博物馆自身出发,明确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和创意来源,指出其开发的对策和意义,并以吉林省自然博物馆为例做初步设想和实践,最后阐述文创产品与展览和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产品;创意来源;开发设计  博物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为重要组成内容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博物馆实现社会职能的具体体现,作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博物馆教育肩负着传承文化和社会教育的重要使命。为满足公众需求,由“纸上得来”向“亲自躬行”转移,博物馆应适应公众需求,进而提供服务内容和服务空间。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教育服务由社教部主导,以“服务公众,奉献社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角度思考,以央视节目《国宝档案》里文物名称的字幕翻译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文物名称翻译研究现状,分析适用于文物名称翻译的技巧与方法,旨在提高中国文物名称翻译的质量,吸引更多译者对文物名称翻译研究,加深世界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文物名称翻译;《国宝档案》     本文以跨文化交际为
期刊
摘 要:清代不少文人都以其书画为载体来表达他们对孔子及儒家学说的推崇和喜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博物馆和艺术收藏界都为不同时代孔子的图像解读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从康熙的书法到顾见龙的《孔子出游图》,其中即折射出清代帝王眼中孔子至圣先师的博大,也折射出文人眼中儒家教育的雅致。这些作品体现的精神层面追求都与当今欧美提出的博雅教育观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孔子教育观的普适性、深刻性及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关键
期刊
摘 要:当今博物馆在社会发挥的功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有异于传统固定不变的机构,博物馆正在重塑自身价值,更具交互性,关注公众需求,更具多变性、移动性和适应性特征。当代博物馆正发展成为城市文化中枢,是创新与知识密切结合的人文场所,更是和广大观众文化共享和交流互动的窗口平台。  关键词:公众教育;传统与未来;创造;分享;互动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传承与延续灿烂的中华文明,弘扬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