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高度的概括性、科学性和严密性。下面就物理概念的引入、理解、深化和巩固几个过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概念的引入
1、阐明引入新概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讲授一个新的物理概念之前,应当明确指出不引进新概念,就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去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初中物理“压强”概念的引入,可先从“压力”演示实验出发,通过揭示大小相同的“压力”作用在不同面积的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同的矛盾,来说明“压力”已不能反映这个“不同效果”需引入新的概念即“压强”。
2、纠正原有的错误概念,引入新概念
纠正学生从经验出发产生的一些错误概念,同时引入新的概念,能使学生对新概念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例如,教师提问:某人从A地出发沿直线AB走到B地和从A点出发沿着某一曲线走到B地,所走的路程是否相同?此时个别学生可能回答“相同”;但大多数学生肯定回答“不同”。教师可先肯定“不同”的答案是正确的,因为从生活经验出发,A地到B地的不同路线的路程就是不一样。然后说明“相同”的答案对另一个新引入概念却是成立的,即物理学上的“位移”,这时学生就会动脑筋想,“位移”是什么?为什么“相同”的答案对它是成立的,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
3、利用旧概念的深化,引入新概念
在旧概念不能准确描述已有的物理现象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学过的概念,加以引导深化,从而引入新概念。例如,利用“速度”引出“加速度”来。学生对公路上速度不同的车辆,都能做出某车速度快,某车速度慢的判断,但对汽车、火车起动或刹车时“速度”的变化只能是“起动很快或慢慢减小”来描述,显然,学生对速度的变化已有所认识,但还不能确切反映速度变化的情况。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要描述这一类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就必须认识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加速度”。于是,自然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
4、运用旧知识进行类比,引入新概念
如“浮力”概念的引入。如果从生活中的简单事例“木块浮在水面上”来引入的话,学生容易感觉到浮力似乎是一种特殊的力。如果我们从已学过的“二力平衡”出发,引入“浮力”概念,就不容易出现上述错误。方法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静止在台面上的木块,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而平衡,类比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也受到重力并处于平衡状态。进而引导学生比较“木块能浮在水面”和“船能浮在水面”等生活经验中的事例,找出共性,概括出“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托它的力”,这种力叫做“浮力”。
5、由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引入新概念
利用生动的演示实验,恰当的设疑启发,引入新概念,能引人入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一节课一开始就搞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例如,初二物理课“杠杆”概念的引入。上课时讲台上放一个钉着小木块的面积较大的大木板,开始,教师可请一位力气大的同学上来,试试能不能用手将小木块拔起来。这个同学用尽力气也拔不起来,教师说:“给你一根铁棒和一块三角形木块,你能想办法把木块撬起来吗?”学生思考片刻将木块撬了起来,教师又问,“刚才的情况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利用铁棒能省力”,教师又问,“铁棒撬木块时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在手对铁棒一端的压力作用下,铁棒可绕三角形木块对铁棒的支撑点转动。”教师这时点出新概念说:“对,这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支撑点转动的铁棒就是一种杠杆,杠杆能省力。”
二、概念的理解
1、通过多个实验找出共性,理解概念
2、根据实验事实,进行假设推理,理解概念
3、运用类比,温故知新,理解概念
4、运用对比,区别异同,理解概念
5、运用等效方法,理解概念
6、建立理想模型和理想状态,理解概念
7、掌握概念“层次”,既使学生听懂,又不能讲的过深,还不能在某“层次”上把概念讲的绝对化。
三、概念的深化和巩固
1、有些物理概念需要逐步深入、完善
掌握一个物理概念要有一个逐步深入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一些比较复杂能理解的概念,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弄懂,只能通过反复运用,从不同角度多次接触或采用小循环的方式,使学生逐步融会贯通。当然绝非是原地踏步式的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不同条件下的深化。例如“摩擦力”这个概念,在初中便出现了。在高中阶段,又在初中基础上作进一步介绍,并给出了最大静摩擦力及滑動摩擦力的公式,要求掌握其基本应用。接着不仅在讲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合成分解、物体的平衡诸节时插入其内容,而且在运动定律的学习中,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带来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物体的速度变化上,同时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加速运动也改变着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圆周运动、振动、动量和动量守恒及功和能等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来揭示“摩擦力”的本质,最终给学生形成一个鲜明生动丰富的形象,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的。
2、基本概念的讲述与图像有机的结合起来
有些物理现象和过程直接可用图像反映出来,用图像反映规律更为直接形象,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把概念融会在图像中讲解,便于概念的深化。例如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初中课本中的晶体的熔解和凝固图像等。
3、注意搞清易混概念间的区别
有些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很紧密,相互容易混淆。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概念的本质,从而达到深化巩固概念的目的。例如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一是它们所反映的物理对象不同。电场强度反映电场的强弱,即同一点电荷在电场的不同位置所受的电场力;而电场力是点电荷所受的电场的作用。二是决定它们大小的因素不同。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只取决于电场本身,电场不变,各处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也就不变;而电场力则同时取决于电场强度和处于电场中的电荷,二者缺一就不能谈电场力。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高度的概括性、科学性和严密性。下面就物理概念的引入、理解、深化和巩固几个过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概念的引入
1、阐明引入新概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讲授一个新的物理概念之前,应当明确指出不引进新概念,就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去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初中物理“压强”概念的引入,可先从“压力”演示实验出发,通过揭示大小相同的“压力”作用在不同面积的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同的矛盾,来说明“压力”已不能反映这个“不同效果”需引入新的概念即“压强”。
2、纠正原有的错误概念,引入新概念
纠正学生从经验出发产生的一些错误概念,同时引入新的概念,能使学生对新概念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例如,教师提问:某人从A地出发沿直线AB走到B地和从A点出发沿着某一曲线走到B地,所走的路程是否相同?此时个别学生可能回答“相同”;但大多数学生肯定回答“不同”。教师可先肯定“不同”的答案是正确的,因为从生活经验出发,A地到B地的不同路线的路程就是不一样。然后说明“相同”的答案对另一个新引入概念却是成立的,即物理学上的“位移”,这时学生就会动脑筋想,“位移”是什么?为什么“相同”的答案对它是成立的,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
3、利用旧概念的深化,引入新概念
在旧概念不能准确描述已有的物理现象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学过的概念,加以引导深化,从而引入新概念。例如,利用“速度”引出“加速度”来。学生对公路上速度不同的车辆,都能做出某车速度快,某车速度慢的判断,但对汽车、火车起动或刹车时“速度”的变化只能是“起动很快或慢慢减小”来描述,显然,学生对速度的变化已有所认识,但还不能确切反映速度变化的情况。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要描述这一类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就必须认识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加速度”。于是,自然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
4、运用旧知识进行类比,引入新概念
如“浮力”概念的引入。如果从生活中的简单事例“木块浮在水面上”来引入的话,学生容易感觉到浮力似乎是一种特殊的力。如果我们从已学过的“二力平衡”出发,引入“浮力”概念,就不容易出现上述错误。方法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静止在台面上的木块,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而平衡,类比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也受到重力并处于平衡状态。进而引导学生比较“木块能浮在水面”和“船能浮在水面”等生活经验中的事例,找出共性,概括出“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托它的力”,这种力叫做“浮力”。
5、由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引入新概念
利用生动的演示实验,恰当的设疑启发,引入新概念,能引人入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一节课一开始就搞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例如,初二物理课“杠杆”概念的引入。上课时讲台上放一个钉着小木块的面积较大的大木板,开始,教师可请一位力气大的同学上来,试试能不能用手将小木块拔起来。这个同学用尽力气也拔不起来,教师说:“给你一根铁棒和一块三角形木块,你能想办法把木块撬起来吗?”学生思考片刻将木块撬了起来,教师又问,“刚才的情况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利用铁棒能省力”,教师又问,“铁棒撬木块时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在手对铁棒一端的压力作用下,铁棒可绕三角形木块对铁棒的支撑点转动。”教师这时点出新概念说:“对,这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支撑点转动的铁棒就是一种杠杆,杠杆能省力。”
二、概念的理解
1、通过多个实验找出共性,理解概念
2、根据实验事实,进行假设推理,理解概念
3、运用类比,温故知新,理解概念
4、运用对比,区别异同,理解概念
5、运用等效方法,理解概念
6、建立理想模型和理想状态,理解概念
7、掌握概念“层次”,既使学生听懂,又不能讲的过深,还不能在某“层次”上把概念讲的绝对化。
三、概念的深化和巩固
1、有些物理概念需要逐步深入、完善
掌握一个物理概念要有一个逐步深入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一些比较复杂能理解的概念,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弄懂,只能通过反复运用,从不同角度多次接触或采用小循环的方式,使学生逐步融会贯通。当然绝非是原地踏步式的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不同条件下的深化。例如“摩擦力”这个概念,在初中便出现了。在高中阶段,又在初中基础上作进一步介绍,并给出了最大静摩擦力及滑動摩擦力的公式,要求掌握其基本应用。接着不仅在讲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合成分解、物体的平衡诸节时插入其内容,而且在运动定律的学习中,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带来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物体的速度变化上,同时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加速运动也改变着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圆周运动、振动、动量和动量守恒及功和能等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来揭示“摩擦力”的本质,最终给学生形成一个鲜明生动丰富的形象,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的。
2、基本概念的讲述与图像有机的结合起来
有些物理现象和过程直接可用图像反映出来,用图像反映规律更为直接形象,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把概念融会在图像中讲解,便于概念的深化。例如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初中课本中的晶体的熔解和凝固图像等。
3、注意搞清易混概念间的区别
有些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很紧密,相互容易混淆。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概念的本质,从而达到深化巩固概念的目的。例如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一是它们所反映的物理对象不同。电场强度反映电场的强弱,即同一点电荷在电场的不同位置所受的电场力;而电场力是点电荷所受的电场的作用。二是决定它们大小的因素不同。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只取决于电场本身,电场不变,各处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也就不变;而电场力则同时取决于电场强度和处于电场中的电荷,二者缺一就不能谈电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