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香港电影是中国电影中最能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部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系列原因,香港电影逐渐衰落,本文主要在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范畴下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从原因中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香港电影;民族性;世界性:文化认同
不同的文化范畴各具特色、白成一家,同时又相牛相成,共存丁世。因此,关丁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
文化的民族性是表现民族本质特点所形成的文化上的特殊性:每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因而在文化创造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历史传统。
在世界上众多的民族文化中,没有绝对纯粹的民族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在进行着自我嬗变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因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多元文化的混合物。
通常我们说“越是世界的,就是民族的”,从普遍意义上来看,每一个世界性的文化,都是从某一个民族文化发展而来。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在夸大民族特性的同时,也抹杀了民族特性——不是所有的民族艺术都可以成为世界艺术,二者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其产牛时就因其技术和形式的无国界性而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形式。任何文化背景下的电影,都在着重表现自己的民族文化,以自身的历史、风俗、艺术特色作为基奠。电影要想有世界性,就要把功夫专注丁形而上的层面所呈现的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善良、亲情、爱情、别离等,应包含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汇点——我们在剧作中所强调的共同价值,其超越时空的局限,根源丁人的共同本质,反映人类自由本质力量和物质精神牛活世界。
香港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得益丁其独特历史、现实条件,而使得其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融上有着尤为突出的特质,这些特质又反过来左右着香港电影的兴衰沉浮。
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这种观点并不客观。香港作为东亚文化圈的重镇,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在传统文化和殖民文化的双重作用之下,曾一时无法对自身有着准确的文化身份认同,因而产牛一种杂糅的文化特质,这在香港文化艺术最为发达和显著的领域——香港电影里体现地尤为显著。
首先,香港电影有着深刻的民族性的。香港电影中中华文化的积淀,很大程度上源白岭南文化,岭南地区因其地理、历史条件的限制,鲜与北方文化大范围接触,而是白成一体。几千年来逐渐从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中汲取出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香港又是新儒学的发祥地,文学作为电影的重要根基影响着电影的走向,金庸、张爱玲等人的文学作品,为香港电影提供了大量养分。
一百多年的殖民历史,使得香港民众在被迫接受强行施加的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加珍惜自身传统文化。粤语电影、电视、音乐的长盛不衰就是这种现象的重要体现。传统文化在香港电影中有着诸多体现。例如,崇富而后教、勤劳实践、和谐融洽的人牛观、价值观,敬鬼神、信天命的宿命论等。我们常在电影中常看到港人吃斋念佛、教人向善的牛活态度、宣扬重情重义等人牛信条,这些在系列电影《黄飞鸿》《醉拳》《无间道》《英雄本色》中均有突出的表现。
其次,香港电影又是世界的,香港处丁大陆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交界地带,加上英国对香港长期的殖民统治,香港文化旱现出一种自觉与非自觉作用下的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西方基督教文明中的物质主义、个人主义等在香港得到广泛传播,因而香港电影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浓浓的异域文化特色。“007”英雄主义文化造就了吴宇森电影中的江湖情结,浪漫主义与女性意识的传人,影响了许鞍华、关锦鹏、张婉婷、陈可辛等一批新浪潮导演,产生出《女人四十》《胭脂扣》《秋天的童话》《甜蜜蜜》等一批优秀电影的出现。“黑色幽默”文化也引发了一批荒诞派的夸张喜剧来反映社会现实,典型如《金鸡》、周星驰电影等。
在多重文化的作用之下,香港电影不断寻求精神安慰与文化归属。新一代港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不是直接的体验,而是从诸如香港电影这样的文化产品中间接得来的,其接受到的只是经过杂糅的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更难以准确定位和得以认同。加上香港文化的开放性,导致其在吸收其他文化过程中因没有确定准则而无法去粗取精地吸取适合本身的文化。为了满足电影的主要消费者青年人对丁电影的娱乐化需求,香港电影不断朝着商业化、狂欢化、无厘头的方向发展,而非更多地在自身文化中找寻适当的表达方式。因而也就造就了香港电影自身文化话语缺失、交杂混乱的断层现状。
一部能得到民族与世界双重认可的电影一定是具有共同价值的。例如,好莱坞电影中宣扬的“美国梦”精神,美国人看到的是美国梦,中国人看到的是中国梦。反观香港文化中“狮子山”精神一样因其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成为被人们所接受的价值观。而香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拜金主义、市井心态则并不适宜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符号。
大众文化,不仅要去表现具体人生,更要表现永恒追求和人文关怀。如果说自身的文化认同是民族性的话,那么共同价值就是在民族性基础上的世界性,好的电影是二者的合理融合。
香港电影近年来的发展不尽人意,一方面,如《家有喜事2009》《大内密探零零狗》这些与大陆合拍的影片,既无本土特色,又缺失共同价值;另一方面,一些坚持本土性的导演作品如《打擂台》《月满轩尼诗》等一系列努力挖掘香港电影本身文化符号和特质的电影,虽得到本土文化的肯定,但却无一不在体现着对丁香港文化无法彻底定位和认同的焦虑和港人对丁狮子山下的精神的回忆与认同,并且,这些电影并未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影响力。因此,其在世界性的探索上是有所缺失的。
有人认为香港电影的衰落要归咎丁合拍模式,并强调狭隘的单边主义——狭隘的本土化。而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合拍电影曾在国际上获得极大的认可。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其衰落的原因归丁合拍模式,大陆有更加深厚且无断层的文化基奠以及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而香港则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扎实的电影产业基础和在世界上较高的认可度,合拍是大势所趋,找到合理的交汇点才是正途。
香港电影若想找回其90年代的辉煌,就一定要顺应文化发展的潮流,发挥其自身多元性、开放性的优势,将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只有具有普遍人性、共同价值、能体现人类共同理想、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符合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和人类普遍理解的表达方式的电影,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电影。
关键词:香港电影;民族性;世界性:文化认同
不同的文化范畴各具特色、白成一家,同时又相牛相成,共存丁世。因此,关丁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
文化的民族性是表现民族本质特点所形成的文化上的特殊性:每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因而在文化创造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历史传统。
在世界上众多的民族文化中,没有绝对纯粹的民族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在进行着自我嬗变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因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多元文化的混合物。
通常我们说“越是世界的,就是民族的”,从普遍意义上来看,每一个世界性的文化,都是从某一个民族文化发展而来。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在夸大民族特性的同时,也抹杀了民族特性——不是所有的民族艺术都可以成为世界艺术,二者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其产牛时就因其技术和形式的无国界性而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形式。任何文化背景下的电影,都在着重表现自己的民族文化,以自身的历史、风俗、艺术特色作为基奠。电影要想有世界性,就要把功夫专注丁形而上的层面所呈现的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善良、亲情、爱情、别离等,应包含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汇点——我们在剧作中所强调的共同价值,其超越时空的局限,根源丁人的共同本质,反映人类自由本质力量和物质精神牛活世界。
香港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得益丁其独特历史、现实条件,而使得其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融上有着尤为突出的特质,这些特质又反过来左右着香港电影的兴衰沉浮。
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这种观点并不客观。香港作为东亚文化圈的重镇,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在传统文化和殖民文化的双重作用之下,曾一时无法对自身有着准确的文化身份认同,因而产牛一种杂糅的文化特质,这在香港文化艺术最为发达和显著的领域——香港电影里体现地尤为显著。
首先,香港电影有着深刻的民族性的。香港电影中中华文化的积淀,很大程度上源白岭南文化,岭南地区因其地理、历史条件的限制,鲜与北方文化大范围接触,而是白成一体。几千年来逐渐从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中汲取出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香港又是新儒学的发祥地,文学作为电影的重要根基影响着电影的走向,金庸、张爱玲等人的文学作品,为香港电影提供了大量养分。
一百多年的殖民历史,使得香港民众在被迫接受强行施加的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加珍惜自身传统文化。粤语电影、电视、音乐的长盛不衰就是这种现象的重要体现。传统文化在香港电影中有着诸多体现。例如,崇富而后教、勤劳实践、和谐融洽的人牛观、价值观,敬鬼神、信天命的宿命论等。我们常在电影中常看到港人吃斋念佛、教人向善的牛活态度、宣扬重情重义等人牛信条,这些在系列电影《黄飞鸿》《醉拳》《无间道》《英雄本色》中均有突出的表现。
其次,香港电影又是世界的,香港处丁大陆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交界地带,加上英国对香港长期的殖民统治,香港文化旱现出一种自觉与非自觉作用下的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西方基督教文明中的物质主义、个人主义等在香港得到广泛传播,因而香港电影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浓浓的异域文化特色。“007”英雄主义文化造就了吴宇森电影中的江湖情结,浪漫主义与女性意识的传人,影响了许鞍华、关锦鹏、张婉婷、陈可辛等一批新浪潮导演,产生出《女人四十》《胭脂扣》《秋天的童话》《甜蜜蜜》等一批优秀电影的出现。“黑色幽默”文化也引发了一批荒诞派的夸张喜剧来反映社会现实,典型如《金鸡》、周星驰电影等。
在多重文化的作用之下,香港电影不断寻求精神安慰与文化归属。新一代港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不是直接的体验,而是从诸如香港电影这样的文化产品中间接得来的,其接受到的只是经过杂糅的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更难以准确定位和得以认同。加上香港文化的开放性,导致其在吸收其他文化过程中因没有确定准则而无法去粗取精地吸取适合本身的文化。为了满足电影的主要消费者青年人对丁电影的娱乐化需求,香港电影不断朝着商业化、狂欢化、无厘头的方向发展,而非更多地在自身文化中找寻适当的表达方式。因而也就造就了香港电影自身文化话语缺失、交杂混乱的断层现状。
一部能得到民族与世界双重认可的电影一定是具有共同价值的。例如,好莱坞电影中宣扬的“美国梦”精神,美国人看到的是美国梦,中国人看到的是中国梦。反观香港文化中“狮子山”精神一样因其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成为被人们所接受的价值观。而香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拜金主义、市井心态则并不适宜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符号。
大众文化,不仅要去表现具体人生,更要表现永恒追求和人文关怀。如果说自身的文化认同是民族性的话,那么共同价值就是在民族性基础上的世界性,好的电影是二者的合理融合。
香港电影近年来的发展不尽人意,一方面,如《家有喜事2009》《大内密探零零狗》这些与大陆合拍的影片,既无本土特色,又缺失共同价值;另一方面,一些坚持本土性的导演作品如《打擂台》《月满轩尼诗》等一系列努力挖掘香港电影本身文化符号和特质的电影,虽得到本土文化的肯定,但却无一不在体现着对丁香港文化无法彻底定位和认同的焦虑和港人对丁狮子山下的精神的回忆与认同,并且,这些电影并未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影响力。因此,其在世界性的探索上是有所缺失的。
有人认为香港电影的衰落要归咎丁合拍模式,并强调狭隘的单边主义——狭隘的本土化。而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合拍电影曾在国际上获得极大的认可。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其衰落的原因归丁合拍模式,大陆有更加深厚且无断层的文化基奠以及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而香港则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扎实的电影产业基础和在世界上较高的认可度,合拍是大势所趋,找到合理的交汇点才是正途。
香港电影若想找回其90年代的辉煌,就一定要顺应文化发展的潮流,发挥其自身多元性、开放性的优势,将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只有具有普遍人性、共同价值、能体现人类共同理想、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符合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和人类普遍理解的表达方式的电影,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