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一节数学课,如果教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学生就失去了亲身体验的机会,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比如,排队是学生天天都在经历的生活事例,通过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更为自主地了解基数和序数的知识。“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我创设模拟的商场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买卖活动,在自主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也学会了简单的兑换知识。这样,在做中学,学习更显示出自主性。学生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到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知识的法宝。
又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组织学生自由摆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学具共12个,要求摆得美观又整齐。不一会儿,学生就摆出了自己的作品,接着,让几个学生来说说他们的摆法,怎样能看出是12个。你们摆的是几个几?学生讨论后得出:3个4相加、4个3相加、2个6相加、6个2相加或是12个1相加都得12。继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几个几”是不同的,但和都是12,继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确保了人人获得成功,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完全凸显出来。因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比起教师出示一幅图让学生去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理解、获取知识的效果更好。教师的动不等于学生的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的手、脑都动起来,自主地去体验成功吧!
二、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组织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思路和行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买玩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用36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钱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钱?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10元减8元,再加上没用的26元得28元;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36减6再减2得28元;还有的小组认为6减8不够减就用16减8得8,再加20得28元……经过讨论,学生们还争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老是想着一种方法有时就不方便计算了。
我让学生课后用一用自己想出的计算方法。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对我说:“我有21元,买文具盒要用6元,我就用10元减去6元得4元,再加11元,就剩下15元了。”“我有32个珠子,送给弟弟8颗后还有24颗,因为12减8等于4再加20就是24颗了。”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来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课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中,他们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这样的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和分析、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例如,在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10个角作为教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各小组再进行讨论,把10个角进行分类。汇报讨论结果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种类也不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点将10个角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名字。学生们争着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对于取对名字的学生我及时给予表扬,大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潭县城关镇第五小学)
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一节数学课,如果教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学生就失去了亲身体验的机会,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比如,排队是学生天天都在经历的生活事例,通过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更为自主地了解基数和序数的知识。“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我创设模拟的商场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买卖活动,在自主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也学会了简单的兑换知识。这样,在做中学,学习更显示出自主性。学生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到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知识的法宝。
又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组织学生自由摆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学具共12个,要求摆得美观又整齐。不一会儿,学生就摆出了自己的作品,接着,让几个学生来说说他们的摆法,怎样能看出是12个。你们摆的是几个几?学生讨论后得出:3个4相加、4个3相加、2个6相加、6个2相加或是12个1相加都得12。继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几个几”是不同的,但和都是12,继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确保了人人获得成功,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完全凸显出来。因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比起教师出示一幅图让学生去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理解、获取知识的效果更好。教师的动不等于学生的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的手、脑都动起来,自主地去体验成功吧!
二、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组织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思路和行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买玩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用36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钱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钱?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10元减8元,再加上没用的26元得28元;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36减6再减2得28元;还有的小组认为6减8不够减就用16减8得8,再加20得28元……经过讨论,学生们还争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老是想着一种方法有时就不方便计算了。
我让学生课后用一用自己想出的计算方法。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对我说:“我有21元,买文具盒要用6元,我就用10元减去6元得4元,再加11元,就剩下15元了。”“我有32个珠子,送给弟弟8颗后还有24颗,因为12减8等于4再加20就是24颗了。”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来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课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中,他们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这样的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和分析、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例如,在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10个角作为教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各小组再进行讨论,把10个角进行分类。汇报讨论结果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种类也不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点将10个角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名字。学生们争着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对于取对名字的学生我及时给予表扬,大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潭县城关镇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