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社会中的定时炸弹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中国供图

  5月10日上午,江西上饶一所小学内发生了一起学生家长用刀刺死10岁男学生的恶性案件。经信州公安刑警大队侦查,犯罪嫌疑人王某建对杀害受害人刘某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据当事人回忆,受害男孩先是被“一脚踹到墙角”,然后凶手手持“十几厘米”的利刃连刺男孩13刀,随后拖着男孩血肉模糊的身体示威性地扔在学校的楼道里,过程极为残忍,让人胆寒。
  惨案发生之后,从关于犯罪嫌疑人在家长微信群的聊天截图和权威媒体公布的调查信息中不难发现,犯罪嫌疑人王某建具有明显的“反社会人格”特征,并同时具有诱发他犯罪的“心理开关”,即犯罪嫌疑人的“危险心结”。

案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从王某建发出的微信聊天记录的字面意思来看,受害男孩被描述成典型的“霸凌者”,而且不仅孩子是“熊孩子”,其父母也是“熊父母”。受害男孩不仅霸凌王某建的女儿长达一年之久,“从开学到现在几乎每日打骂”,甚至还性骚扰,受害男孩家长根本就不管,也不回应,更不面对。直到案发前,王某建再次沟通,可男孩家长没出现,王某建才情绪失控杀人。
  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微信截图,不难发现受害男孩的父亲和班主任是案发前一天才刚刚知晓此事,并且王某建在微信中不仅发出了明显带有威胁感的信息,而且在其发出的第二条长微信最后还赫然写着“信息请勿回复”的字样,可以看出王某建并不是在寻求沟通。这些信息中,有个来自王某建妻子何女士非常关键的线索,何女士不但表达了对于王某建要出事的担忧,还表示王某建脾气很坏,有家暴行为。此外,澎湃新闻采访了受害男孩父亲刘先生和班主任,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些信息。刘先生不仅是第一次听说,而且主动加了何女士的微信,并主动跟班主任联系,提了调解,协商好要双方家长一起见班主任去谈,而班主任在采访中则称王某建根本沟通不了,并提到王某建很暴力,会殴打老婆和孩子。
  另外,网络上还出现了该校其他家长讲述的重要信息:一是两个孩子3月份才开始同桌,哪里来的“打一年”;二是何女士曾经单独与班主任沟通过,说自己被长期家暴;三是此前已有两个男孩因为受到王某建的威胁而转学,也是由于王某建说“男孩打自己女儿”;四是受害男孩曾经亲过王某建女儿的脸,并被王某建知道了。
  从多方信息的相互印证下,基本可以得出:王某建不但有严重暴力倾向,人际沟通能力缺失,自己“腦补”出了女儿被霸凌的信息,并坚信不疑,而且他在公开场合下手狠毒,基本上丧失了人的基本良知,由此推断王某建具有“反社会人格”。并且,王某建得知自己女儿的脸颊曾被受害男孩亲吻,极大激发了他性格中的攻击性与毁灭性,让他按捺不住暴力冲动。

良知,人性夜空中最亮的星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思想实验,请想象一下:有一群小朋友在两条铁轨附近玩耍,其中一条铁轨仍然在使用,而另外一条已经废弃停用。现在,有七八个小朋友在正常使用的铁轨上玩耍,另外一个小朋友,则独自坐在停用的铁轨上发呆。这时候,火车来了,距离那群小朋友的位置特别近,让它停下来已经不可能了。而幸运的是,你正好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边,可以让火车驶入那条废弃的铁轨。这样做的话,你就可以拯救那一群小朋友,变成英雄,但是也意味着那个发呆的小孩要被牺牲,你该怎么做呢?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这时候会极其挣扎,绝大多数人会在实验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体验到饱受煎熬的感觉,原因在于从纯粹理性的角度出发,一边的小朋友更多,另一边只牺牲一个人,可以救七八个,这时候难道不正是应该牺牲他吗?但是,那个发呆的小孩根本没有错,凭什么要被无故牺牲?就算这时候作出决定牺牲他,日后也需要面对长久的良心谴责。正是这种“为难”的感觉,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宝贵的东西——良知。一方面,良知是一种爱的能力,尤其是对于陌生人的博爱,表现为善意和共情,是每个正常人都天生拥有的。另一方面,良知也是义务感,是一种感到对其他人无法推脱的责任,比如父母天生对孩子的抚养义务,孩子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甚至对宠物的关爱。
  正如上述的思想实验,我们之所以难以抉择,就是因为我们对陌生的孩子有共情心理,在这种情感基础上,我们有不伤害他的义务。这种义务感就是良知,也是人类心灵中最闪亮的星星。

人性中的黑暗:良知缺失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性,良知也不例外。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天生都拥有良知,可总有例外发生,我们当中就存在这样的人,他们天生就没有良知,或者他们后天的养育环境出了大问题,从小没有得到父母很好的照顾,以至于失去了爱的能力,失去了共情他人的能力。按照美国知名的临床精神病学专家玛莎·斯托特在《当良知沉睡》一书中的描述,这叫做“无良症”,也称反社会人格,俗称“冰人”。这类人感受不到其他人的善意,也感受不到带给其他人的伤害,没有感情,极度自私,就像冰块一样。根据玛莎·斯托特大量的调查研究,这种“反社会人格者”在欧美出现的概率是4%,也就是说,欧美各国,100个人里就有4个是反社会人格。
  按照玛莎·斯托特在书中的描述,反社会人格者一般情况下具备以下七个特征:一是无法遵守社会规范。反社会人格者一般无法忍受社会规则,甚至法律条文,他们会感觉到无法忍受的约束和控制,常常会表现为恶意打破规则,无视法律,劣迹斑斑,甚至犯罪。从上饶五小的案例看,犯罪嫌疑人王某建携带刀具进入校园,在孩子面前行凶杀人,不仅严重触犯了刑法,而且彻底毁坏了基本社会规则。
  二是惯于欺骗和操纵他人。反社会人格者操纵他人的手段多种多样,暴力只是其中的一种,而更多见的是语言暴力、精神压迫,甚至包括求饶、博取同情的精神控制。他们所使用的这些方法,就是试图扭转他人的个人意志,达成自己的目的。从微信群的截图中可以看到,犯罪嫌疑人王某建所使用的,正是通过捏造事实来进行威胁,并在家长群中博取其他人的同情,并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他人,把内疚转嫁给受害男孩的父母。此外,王某建还有家暴行为,还用语音威胁其女儿班上的其他男同学,迫使其转学,更说明王某建操纵他人的特征。   三是不负责任,惯常推脱。由于他们没有良知,也就没有附加在情感上的义务感,这就导致,在他们的思维过程中,完全不会担负任何责任,而且他们还会想尽办法找借口推脱。对于王某建,他在校园里当着孩子们的面,杀害孩子们熟悉的同学,不仅伤害了受害男孩,更对其他孩子的内心造成了巨大创伤,而王某建却丝毫没有感觉。
  以上三条,是反社会人格者的核心特征。另外还有4条:四是易冲动,做事情绪化;五是易怒,极具攻击性;六是毫无顾忌自己或他人的安危;七是毫无羞愧感。上述4条特征,王某建在惨案发生过程中均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以推断,王某建具有一定程度的反社会人格。

定时炸弹的开关:危险心结犯罪


  在公安部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发现,有60%的犯罪分子都是平时生活正常,没有明显的犯罪行为或前兆,却因为某种事物或人的出现而突发暴力犯罪,根据中国公安大学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的定义,这叫做“危险心结犯罪”。心结是某个时刻某个点上受到刺激,形成创伤又没法消化,埋下了隐患,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埋藏在心底,一旦内部外部的时机成熟,就会引爆。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具有反社会人格特征的人就一定会犯罪,反社会人格者与是否犯罪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只能说反社会人格者实施犯罪的可能性更高,其人格基础为犯罪提供了持久而稳定的内部环境,真正诱发犯罪的是埋在内心深处的定时炸弹。
《小心,无良是一种病》是2010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图书,201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再版发行为《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

  按照李玫瑾教授的分类,“危险心结犯罪”也分为三类:一是意结类犯罪,就是潜意识层面的犯罪,往往表现为弗洛伊德所讲的“本我”与“超我”之间剧烈的冲突。这种类型的人一般看起来非常老实,但一旦爆发会有巨大的破坏力。震惊全国的马加爵就非常典型,根据李玫瑾教授的分析,马加爵杀人并不是因为贫穷带来的自尊问题而犯罪,而是由于浏览黄色网站并在校外有多次性体验后被同学发现,让受保守性格和传统观念影响的马家爵羞愧难当,才杀人灭口的,因为他无法接受同学们的议论与嘲笑,这种感受和内心的巨大冲突彻底击溃了他,让他滑向犯罪。
  二是知结类犯罪,也就是在认知层面产生心结的犯罪。这种类型的人常常在遇到重大挫折后,会把责任推向他人,从而规避自己内心的痛苦体验。例如在陕西道观疯狂杀害十人的邱兴华,他怀疑道观住持熊某与他老婆有染,随后发现有种种迹象可以证实自己的怀疑,于是就大开杀戒,邱興华在法庭审判中再三强调熊某该杀,自己是因蒙羞而伸张正义,但他的猜测完全是捕风捉影。实际上,邱兴华长时间面临着养家的难题,妻子的抱怨刺激着他敏感的自尊,使其陷入了疯狂的猜忌和嫉妒,他其实是把自己的无助与愤怒投射到一个假想敌身上,并出现认知扭曲。
  三是情结类犯罪。这类犯罪分子大多因为早年在家庭养育过程中受到过抛弃、虐待、冷落等重大情感创伤,为了抵抗内心中的巨大痛苦而采取了隔离或逃避的策略,表现为少言寡语、内心封闭、情感孤僻,虽然在行为上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但过去的心理创伤始终淤积在内心,始终无法摆脱痛苦。当这种痛苦的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又无法宣泄,就会以破坏性的方式表达出来。情结类犯罪最大的特征和危害是“侵害对象泛化”,也就是见谁杀谁。例如去年4月27日陕西米脂县第三中学恶性砍人事件和6月28日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恶性砍人事件,犯罪分子都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
  回到上饶五小惨案,“自己女儿的脸颊曾被受害男孩亲吻”这一信息,正是刺激王某建犯罪的心结所在。根据上述分类的描述不难发现,王某建属于意结类犯罪,并同时伴随认知扭曲。可以推断在王某建的内心中,其“本我”与“超我”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小孩之间的亲昵行为,被王某建理解成了不可饶恕的行为,其“超我”用“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道德压力强行压抑其“本我”汹涌澎湃的攻击性,受害男孩被其当成了必须要消灭的“坏人”。可以说,王某建越压抑,其攻击性和暴力倾向就越强。此外,还可以推断出,王某建的自我其实非常虚弱,根本就承受不起道德与本能的严重冲突,他必须要找个合适的假想敌,为自己严重的压抑与冲突找出口。同时还能够推断,王某建的父母对其养育出了较大问题,没有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致使其失去爱的能力。

识别隐藏的定时炸弹


  反社会人格者,以及他们身上所带的像定时炸弹一般的心结,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如何能够快速识别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定时炸弹”,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比利·艾迪给出了一种叫做“WEB方法”的判断法,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语言”(their WORDS)、自己的情绪(your EMOTIONS)和对方的行为(their BEHAVIOR)来迅速识别反社会型人格者的特征。
  一是极端化的语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通常语速很快,他们喜欢用一些夸张极端的词汇或语句去表达很难实现的愿望,或者用很多繁复的词语去掩盖自己的行为。同时,他们会适时转变自己的语言,试图发现对方的弱点,并用言语操控对方。
  二是相信自己的情绪。很多人会与反社会人格者共事、日常交往,或者恋爱、结婚,虽然他们可能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对,但是他们却依然想要相信反社会人格者所说的话。此时,最好尽力避开对方言语所施加给你的影响,更多地去体验自己的情绪,因为自己的身体更清楚答案。例如当感觉到自己的恐惧,尽快离开让你害怕人的身边,不要被对方进一步的言语所影响。当你离开这个人之后,可以多做一些调查,比如询问其他人是否也有相似的感觉,或者寻求咨询师和专业人士的帮助。
  三是古怪的行为。识别一个反社会人格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持续关注对方的行为,而非语言,因为反社会人格者会做出其他人不会做的怪异行为。比如反社会人格者享受别人的痛苦,所以他们经常欺负那些“被选中的目标”来取乐,因为对反社会人格者来说,能激起别人强烈的情绪反应会让他们体会到控制别人的成就感;又比如,反社会人格者在讲述自己对他人施暴的经历时会露出满足的笑容。虽然这些方法并不能帮你百分之百锁定反社会人格者,但能帮助你更好地认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并相应地采取措施,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多一份对反社会型人格的了解,便会多一些积极的策略。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我国的公民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为此,必须提高我国大众科技传播的效果。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研究如何提高网络媒体的科技传播效果显得十分必要。在该领域,近年来赢得大量人气的科学松鼠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科学松鼠会的传播效果和受众特征做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线下活动三个方面切入,提出了网络科技传播的改进方案,并构建了一
药瘾是当前世界上出现的新型病,同酒瘾、吸毒瘾属于一类的社会病。药瘾甚至比酒瘾更危险。据瑞典医学界统计,在两千名被送往医院抢救的药瘾者中,死亡率竟高达25%。这些药瘾者多半是服用安眠镇静药成瘾的。他们大部分各有自己一段痛苦的生活遭遇,如离婚、丧偶、生活受刺激等,他们采用服安眠镇静药的方法来减轻忧伤和痛苦,小剂量药渐渐不起作用,就加大药量,如此恶性循环下去,终于陷进不依靠镇静药物就难以生活的危境。请看
“学案”,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专门给学生看和用的教案。“学案”有教案的框架和细目,“学案”是有待学生耕耘的田地。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主动学习。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才能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呢?    一、紧扣课标,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帮助学生最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是
【摘要】电视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一要构建新的话语体系以解决如何“讲”的问题;二要深度挖掘好故事;三要拓展对外播出平台,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对外话语权,扩大对外影响力。  【关键词】对外传播;中国故事;国际频道  在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提出了48个字的要求。其中,“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对我国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摘要】媒体竞争,要坚持内容创新。在同城媒体竞争中,只有强化避免同质化意识,给足版面保障,发掘人的潜力去创新报道方式方法,方可赢得读者用户。  【关键词】同质化;版面策划;皖江晚报  在同城媒体竞争中,如何避免同质化,办出自己的特色,是媒体人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来,《皖江晚报》树立内容创新意识,积极从避免同质化角度切入,主攻本土民生新闻,在版面设置上扩容予以空间保障;采访上以策划为先,捕捉个
给糖哲学  刘浩哲    自从多年前成立就骏业宏发、蒸蒸日上的公司,今年的赢余竟大幅降落。这也就愈发加重了董事长心头的负担,因为马上要过年,照往例,年终奖金最少加发两个月。今年可惨了,算来算去,顶多只能给一个月的奖金。总经理也愁眉苦脸了:“好像给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现在突然改成两颗,小孩一定会大吵。”“对了!”董事长突然触动灵机:“小时候到店里买糖,总喜欢找同一个店员,因为别的店员都先抓一大
【摘 要】按照“拜物教”的原意与马克思后来的阐释,通过“阅读拜物教”的概念可以反映高校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阅读中“观念与现实的分离”、“虚假的阅读经验”以及“虚假的个人观念”三个方面。本文认为,在现有社会环境压力下,有关针对改善大学生阅读状况的“对策”在这样一个阅读时代只会治标不治本。  【关键词】大学生 阅读拜物教 阅读产品  拜物教最初的含义是指在原始社会中,一些原始部族
【摘要】我国每年的“两会”,国内乃至国外媒体,都会给予高度关注。党报无疑在这一大事的报道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党报如何报道好“两会”,值得研究。笔者认为话题式报道和从平民化视角传播是本次“两会”报道的两大特色。  【关键词】“两会”报道《人民日报》 《辽宁日报》     每年举行的全国“两会”是我国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各大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大量报道,尤其是报纸媒体,投入了大量的版面,充分发挥
【摘 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来,在系列重大媒体活动的新闻报道中,全面探索矩阵传播,融媒体传播手段不断向全面、纵深推进,摸索出一条合理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的融合传播新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矩阵传播;重大媒体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動媒体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18年4月19日,由原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整合组建的中央广
2015年9月29日,甘肃敦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莫高窟做早期洞窟分期调查。  敦煌石窟的营建经历了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共十一个时代,历时1000多年。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宕泉河畔,宕泉河水源于南部数百公里处祁连山的支脉,自南向北流下。宕泉下游把地势分成了两部分,东面是三危山,山石坚硬,西侧是由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