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foo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两个人关于自己的理想相差不了几个字。一个是: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另一个则在后面加了“快递直达,全年Wi-Fi”。前者追求的是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境界,而后者在追求自然的同时仍不忘现代社会的一些产品。
  放不下眼前的名利,就很难融进自然的怀抱。整天想着自己的快递到了没,想着去看看最近有什么新的动态,就永远不可能真正地静下心来。你应该俯下身,去看看花儿第一片张开的花瓣,听听细细的雨点拍打大地的声音,嗅一嗅雨后青草散发出的淡淡的泥土气息。可能现在的人真的是太忙,没有时间好好坐下来,那么就什么东西也不要去想,就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觉自己似乎融入了这一片土地,慢慢地忘记了自我。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一种诗意的栖居吗?
  诗意的栖居给我们带来灵魂的快乐。在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社会总是浮浮躁躁的,每个地方都想搞出点吸引人眼球的东西,每当有什么事情出现总会引来一群人的围观,不公正的、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言论总是接踵而至,把原本就浑浊的水搅得更是混乱。人们真的应该慢下来,冷静下来,不再时时为利益而不择手段地强夺,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你能感到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你能有一片属于你自己的天地。记得有一句话:“狂欢是一个人的寂寞,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把自己从众人中拎出来,真正把自己锁在自己的世界,那么他将会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只有这样,人才能真正审视自己的灵魂。诗意的栖居,就是能带给我们灵魂快乐的一条出路。
  诗意的栖居不代表消极避世。在诗意的栖居中,你也可以有梦去追,有志向去求。北宋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也可以有这样的高远志向,在这追寻的过程中,静心,尽心。
  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不要有太多的烦恼。我们可以像一棵草沐浴春风,向阳而生。
  点 评
  文章至少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审题到位,抓住了核心信息,既写“理想”,又扣住“诗意栖居”。开篇引入材料,对材料的剖析简洁准确。主体部分紧扣“诗意栖居”,从“带来灵魂的快乐”“不代表消极避世” 两个方面来写,结尾深化主旨,点题。二是语言质朴耐读。如“看看花儿第一片张开的花瓣,听听细细的雨点拍打大地的声音,嗅一嗅雨后青草散发出的淡淡的泥土气息”“我们可以像一棵草沐浴春风,向阳而生”等句子充满张力和韵味。不足之处在于,在论述“诗意的栖居不代表消极避世”时,本应该酣畅淋漓,作者却点到即止,让人遗憾。(得分:50)
其他文献
作为与“时间”一词对应的概念,“空间”,从来就不缺少内涵和外延的多重与丰富。它是人类对浩瀚宇宙与自身存在认知的一根坐标轴,也是万物安身立命的必要之所在,还是人类深邃内心世界的写照。宏观的空间,可以是一日千里壮阔的场面,也可以是来自数百光年之外的浩瀚星河;微观的空间,更是早已经在原子的基礎上走得更远,纳米、DNA这些反映微观世界的词,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出现。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呈现着千姿百态丰富的层次。
期刊
在小说阅读中,学生往往难以正确把握小说主题:要么全篇阅读下来不知所云,要么言谈起来离题万里,以致一说到小说主题,学生便退避三舍。出现这种情况我想有两种原因:一是,学生的阅读量积累还不够,对小说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感悟和积淀还不够;二是,对小说主题归纳的方法缺乏认识,技巧掌握还不够。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长远计划,难以急就;对于第二种情况,我們倒是可以从老师的角度给予指导,授人以术。
期刊
国人喜乐,莫过团圆。  夫妻团聚,骨肉相逢,阖家欢乐,金瓯无缺——西方的happy ending是孤胆英雄救世成功,东方人却更愿举国上下快乐过春节。  团圆是不得不响应的召唤。即使远在天涯,即使事务缠身,即使穷困潦倒,即使身患重疾,即使艰难险阻——也必得排除万难,如期而至。这召唤是殷周的钟鼎鼓乐,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是士人的鲈鱼堪脍,是游子的西风瘦马,是春运的汽笛长鸣。这召唤循环往复,响彻古今
期刊
《想北平》是老舍的一篇意味深长的散文(文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在这篇散文里,老舍以他特有的质朴平实的语言,抒发了对北平深沉的感情,那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挚爱和眷念。老舍对北平的感情凝聚成两种情结——乡土情结和市民情结。  先来说说文中所凝聚的乡土情结。  老舍在他生命的67年中,有42年生活在北平,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北平滋养了老舍,老舍也以自己的笔墨来回报北平的养育之恩,以一生的创作讴歌北
期刊
当黄巢泼墨挥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一位农民领袖揭竿而起;当赵匡胤仰天长啸口占“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一绝的时候,黄袍终当加身;而毛泽东绣口一吐,吟出《沁园春·长沙》,一代伟人便横空出世。  有人说,毛泽东此词与黄巢、赵匡胤之诗一样,都是霸气充盈天地的,我以为不然。  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杀气太重,一句“
期刊
[美]弗兰·克劳斯 中信出版社  作者在现实中的人和“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状况”之间创造了一个空间,你会发现在那里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在担心各种事情。这样一本看似搞笑的书,其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你发现“吾道不孤”,也希望合上书,你能够用更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独特之处。  《独酌》  汪曾祺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为汪曾祺晚期的随笔,《独酌》这本集子,秉承了他一贯的细腻平和。在他的笔下,寻常的一茶一食
期刊
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会后将诗作汇编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此序乃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艺术作品之一,此序文本更值得我们读者细细品味。  一人一世三“俯”“仰”  全文324字,共出现了三次“俯”和“仰”,可见这两个字至少在当时曾深深地触动作者的内心。  (一)“仰观”“俯察”,细描当下。  开篇叙述,作者先交代几个要素。时间
期刊
本期推出的《妇女自由做出选择》是一篇关于妇女权益的小论文,选自谭卫国教授主编的《英语背诵范文精华》(第二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文章开头首先通过一位经济学家的话语,引出中心话题:“妇女是该待在家里,还是出去劳动?”这篇文章虽然写作时间距今较远,但对当下生活依然有着启示意义,尤其是新时代的妇女一方面追求经济独立、思想自由,但同时也承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有时也不免想要回
期刊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精神寄托,是开着希望的理想之花;而“快递直达,全年Wi-Fi”,是我们利用现实条件,使理想更加丰满、更接地气,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所以,我们既需要玫瑰又需要面包,让理想在现实中更加丰满。  理想是人们美好真挚的希望,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理想是人们心中的情谊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因为人们心中有理想
期刊
学生写作与成人写作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便是学生写作更多是按照题目来写的,因此我们不妨就把题目作为焦点来说明“列清单”这种开拓思路的方法。让我们先来看一个题目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一个8岁的华裔女孩出书,记者问她:“你长大了要做什么?”她说:“我为什么要等到长大才做什么?这是很奇怪的观念。你们大人都假设孩子长大之前就什么都不是,而我现在就是个作家。”  对于这则材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