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黄巢泼墨挥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一位农民领袖揭竿而起;当赵匡胤仰天长啸口占“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一绝的时候,黄袍终当加身;而毛泽东绣口一吐,吟出《沁园春·长沙》,一代伟人便横空出世。
有人说,毛泽东此词与黄巢、赵匡胤之诗一样,都是霸气充盈天地的,我以为不然。
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杀气太重,一句“百花杀”,又辅以“透”“尽”二字,霸气四溢,但自己的分量太重,难得民心;宋太祖的《咏初日》,以红日初升自况,一气呵成,境界开阔,气势磅礴,较之黄巢的诗雍容不少,但再读,也依旧是权力倾轧,难逃老子天下第一的天子的霸气。
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却是心忧天下,豪气干云,自始至终表现的是一种拯救天下、舍我其谁的责任,未见霸气,却是王者之气。
毛泽东有身处逆境生大志的豪情。“怨女怀春,处士悲秋”“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毛泽东独立于寒秋,萌生的却是壮情。这从主席看到的景已然略见一斑,他不选湘江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妩媚,渔舟唱晚的婉约,只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壮景,以“看”字领起的这几句,是一组完整的领字长句,一气呵成,文势陡急,吐露出毛泽东对眼前江山美景的沉醉。众多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景物描写富有层次感:山是红的,水是碧的,色彩对比;山上的树,如朝霞一般绚烂,江中的船,又如同群马奔驰喧闹,动静互衬;仰观鹰飞,俯瞰鱼游,视角转换,呈现出一幅色彩缤纷、生机勃发的活动着的湘江秋景图。“遍”“尽”“透”“争”“击”“翔”诸词,美丽和力量同在,较之于史铁生《我与地坛》中之景,毛泽东之景更是雄奇开阔,气象万千,雷霆万钧,生机勃勃。基于此,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可谓水到渠成,“山”“林”“江”“舸”“鹰”“鱼”这大自然中的“万类”,均在这“霜天”中“竞自由”,逍遥自在,得其所哉,“竞自由”道出眼前诸景的共性。佛教所谓“相由心生”,主席心中有念想,所以其相自然有无限生机。正如谢榛所言:“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这首词很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此时此景,一介寒士必叹息自然伟力,人之渺小,而毛泽东之王者之气,却是驾驭天地,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非“帝王”不及此,只是,着一“怅”字,使这个囊括悠悠时空、茫茫大地,涵盖人类历史、现实斗争的“天问”,凝结着主席关乎时代、社会前途的深沉思考,烙印着他对民族、对祖国命运的灼热关注和苦心求索,这是一种宏大的悲悯情怀。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更凸显诗人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心忧天下的人民领袖的形象,从而,也使这震古烁今的帝王之问化成一种舍我其谁之责任。在我国的诗词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之描绘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并且和自己的豪气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读者既仰慕其气势,又敬佩其为人。全词遂达于高潮。
有人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出的“天子气”,全在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二句,而且是在转折中突然提出的。其实不然,整个上阕由景而萌志,或由景而明志,景和志之间是由表及里,浑然一体的。
词至此,境界已出,气势恢宏,下阕能写的只能扣“谁主沉浮”展开,这必然是最佳的思路。如何展开呢?借景抒情至此已然是一种拖累,反显得境界小了,唯有直抒胸臆才能承载得了诗人排山倒海之豪气。所以,领字用了“恰”字,“正好”“恰逢”,说明“我们”是主沉浮最好的人选。这些最合适的人选,一方面有“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朝气,又具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主沉浮”品质。最耐人寻味的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诗句,谁都知道,迎着飞舟游泳,那无异于送命,但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的“击水”,却“浪遏飞舟”,败下阵的反而是飞舟。一方面扣住了写作此词的时代,“环顾国内,贼氛方炽”,用毛主席自己的话来说是“寒秋”;另一方面,表现的又是怎样的无畏,怎样的勇气,怎样的信念!
毛泽东的《沁园春》词,著名的有两首,由于写作时代之不同,给读者的感觉也很不相同。《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红军长征已然结束,毛主席在中国革命的地位也已经确定,形势发展对八路军甚为有利,我们读到更多的是气吞山河、不可遏制的胜利豪情;而《沁园春·长沙》作于前程渺茫之际,满腔豪情与忧国忧民的責任感同在,气象阔大,境界高远,荡气回肠,堪称绝唱。
《论语·泰伯》:“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此言得之。
所以,在对经典的阅读中,我们不能做小修小补的工匠,而要把握文章的神韵,否则只是简单积累一堆语文知识,拣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有人说,毛泽东此词与黄巢、赵匡胤之诗一样,都是霸气充盈天地的,我以为不然。
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杀气太重,一句“百花杀”,又辅以“透”“尽”二字,霸气四溢,但自己的分量太重,难得民心;宋太祖的《咏初日》,以红日初升自况,一气呵成,境界开阔,气势磅礴,较之黄巢的诗雍容不少,但再读,也依旧是权力倾轧,难逃老子天下第一的天子的霸气。
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却是心忧天下,豪气干云,自始至终表现的是一种拯救天下、舍我其谁的责任,未见霸气,却是王者之气。
毛泽东有身处逆境生大志的豪情。“怨女怀春,处士悲秋”“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毛泽东独立于寒秋,萌生的却是壮情。这从主席看到的景已然略见一斑,他不选湘江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妩媚,渔舟唱晚的婉约,只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壮景,以“看”字领起的这几句,是一组完整的领字长句,一气呵成,文势陡急,吐露出毛泽东对眼前江山美景的沉醉。众多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景物描写富有层次感:山是红的,水是碧的,色彩对比;山上的树,如朝霞一般绚烂,江中的船,又如同群马奔驰喧闹,动静互衬;仰观鹰飞,俯瞰鱼游,视角转换,呈现出一幅色彩缤纷、生机勃发的活动着的湘江秋景图。“遍”“尽”“透”“争”“击”“翔”诸词,美丽和力量同在,较之于史铁生《我与地坛》中之景,毛泽东之景更是雄奇开阔,气象万千,雷霆万钧,生机勃勃。基于此,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可谓水到渠成,“山”“林”“江”“舸”“鹰”“鱼”这大自然中的“万类”,均在这“霜天”中“竞自由”,逍遥自在,得其所哉,“竞自由”道出眼前诸景的共性。佛教所谓“相由心生”,主席心中有念想,所以其相自然有无限生机。正如谢榛所言:“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这首词很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此时此景,一介寒士必叹息自然伟力,人之渺小,而毛泽东之王者之气,却是驾驭天地,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非“帝王”不及此,只是,着一“怅”字,使这个囊括悠悠时空、茫茫大地,涵盖人类历史、现实斗争的“天问”,凝结着主席关乎时代、社会前途的深沉思考,烙印着他对民族、对祖国命运的灼热关注和苦心求索,这是一种宏大的悲悯情怀。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更凸显诗人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心忧天下的人民领袖的形象,从而,也使这震古烁今的帝王之问化成一种舍我其谁之责任。在我国的诗词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之描绘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并且和自己的豪气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读者既仰慕其气势,又敬佩其为人。全词遂达于高潮。
有人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出的“天子气”,全在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二句,而且是在转折中突然提出的。其实不然,整个上阕由景而萌志,或由景而明志,景和志之间是由表及里,浑然一体的。
词至此,境界已出,气势恢宏,下阕能写的只能扣“谁主沉浮”展开,这必然是最佳的思路。如何展开呢?借景抒情至此已然是一种拖累,反显得境界小了,唯有直抒胸臆才能承载得了诗人排山倒海之豪气。所以,领字用了“恰”字,“正好”“恰逢”,说明“我们”是主沉浮最好的人选。这些最合适的人选,一方面有“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朝气,又具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主沉浮”品质。最耐人寻味的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诗句,谁都知道,迎着飞舟游泳,那无异于送命,但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的“击水”,却“浪遏飞舟”,败下阵的反而是飞舟。一方面扣住了写作此词的时代,“环顾国内,贼氛方炽”,用毛主席自己的话来说是“寒秋”;另一方面,表现的又是怎样的无畏,怎样的勇气,怎样的信念!
毛泽东的《沁园春》词,著名的有两首,由于写作时代之不同,给读者的感觉也很不相同。《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红军长征已然结束,毛主席在中国革命的地位也已经确定,形势发展对八路军甚为有利,我们读到更多的是气吞山河、不可遏制的胜利豪情;而《沁园春·长沙》作于前程渺茫之际,满腔豪情与忧国忧民的責任感同在,气象阔大,境界高远,荡气回肠,堪称绝唱。
《论语·泰伯》:“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此言得之。
所以,在对经典的阅读中,我们不能做小修小补的工匠,而要把握文章的神韵,否则只是简单积累一堆语文知识,拣了芝麻却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