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反思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本文从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堂小结、作业反馈的几个不合理现象引申出反思的重要性,浅淡教师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反思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字】反思能力 小学生 数学学习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特殊性和探究性,使得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小学生很难一次性接受新的内容,更谈不上内化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因此,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小学生应初步形成评价和反思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反思就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反思是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是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更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反思其实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已经体验了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数学学习过程。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反思对知识的再加工过程,能很好地促使学生形象到抽象、具体到逻辑的思维转变。然而,通过观察发现,小学生并没有具备良好的反思能力,其原因可能是教师并没有合理安排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以下有几种现象:
  一、课前导入--复习
  现象: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往往会对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展开以批评为主的"课堂导入"。特别是对作业、考试情况进行总结,如果是班主任,还会对班级卫生、班风情况进行总结。这样的"课堂导入"无疑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心情,也影响了这节课的教学质量。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铃声一响,教师应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定势,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进入课堂的群体,并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构建新的知识。因此,教师有必要在上课之前了解学生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来确定反思的起点,寻找恰当的方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反思。联系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反思过程中,构建与新知识的联系,从而提出与该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已达到学生自动探索知识的内在需要。同时,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例如在五年级《梯形的面积》教学中,该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梯形的特征,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有必要通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复习导入唤醒学生的记忆,在学生头脑中再现转化的思想,为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做铺垫。因此,以复习为主的课堂导入,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培養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二、课堂反思--交流、评价
  现象:在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而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只是说进行某一项讨论,并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分布要求,小组学习也越来越趋于形式化。
  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提倡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数学课堂上中,应提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当然不是上述所说的形式化的合作方式,而是教师给定明确的要求,在学生各自分工明确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方法,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反思习惯,在合作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同时感受与同学交流的乐趣。
  在合作探究之后,应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自评是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互评是对他人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其本身就带有了反思的性质。在自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思刚才的思维过程,并大声向同伴说出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反思能力。同时,开展学生间的互评,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度,还提高了合作交流能力。
  三、课堂总结--小结
  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一结束,立即打开课本布置作业,或者因为时间不够而匆忙结束课程,并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也因此失去了反思的机会。
  其实,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一个知识的终结,而是新知识的起点。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们无法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数学的学习。根据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可知,学生在一节课的最后其记忆的保留时间是相对较长的,学习效果也相对较好。因此教师把握好该时间,在每节课的最后,留5-10分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比如:这节课你学了什么数学知识?你掌握了哪些数学方法?等等。在回顾知识的同时,使思维信息相互刺激和激发,以达到思维扩散和互补的作用。通过这样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巩固、加深理解数学学习的新知识,还能有助于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水平。
  四、作业反馈--错题本
  现象:现在的学生作业量越来越多,课余时间大多在赶作业中度过,导致对作业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低。当学生拿到批好的作业和试卷时,往往更想知道的是正确答案,而不是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
  错误是一个没有被发掘的宝藏,每一位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把它当成很好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分析错误,寻找新的解题策略。建立错题本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学生可以很好地去对待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每一处错误,并反思自己为什么做错了,错在哪里,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学生在建立数学错题库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自身的反思能力,还提高了反思毅力。
  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通过合理组织课堂的复习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以及课后的错题总结,让学生对自身的旧知识、活动表现、新知识、错题等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经历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过程。因此,反思更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如果能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素质来抓,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未来潜力的发展一定很好帮助。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创建情境 探索新知 联系实际 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要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体制下,教育教学早已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了,现在更看重的是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时多方面、多途径的思考方式,教育工作从事者更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有效实施创新教育。对初中数学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本身具有创新教育的理念、具备创新教育的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培养。  关键字:初中数学
教学策略指在一定的数学思想指导下或在一定的教学实践基础上,为达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导课能很快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能提高课堂
期刊
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平时觉得再"笨"的学生,只要教学中有玩游戏,或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学得十分高兴。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最重要的是他们在笑声中就把知识学会了。我在数学课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开讲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
期刊
【目的】构建人α-防御素HNP-1成熟肽酵母双杂交系统,以期为鉴定出α-防御素与肺上皮细胞反应的相关蛋白分子打下基础。【方法】培养HL-60细胞,提取RNA,RT-PCR扩增防御素HNP-1成
【摘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解决  新课标明显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它的实施就是一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革命。那么,如何让学生由自发状态转向自觉的学习,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当
"有效教学"成为了现在教学的新浪潮,何为"有效教学"呢?即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教师该如何做才能使得这一节数学的教学发挥出有效性呢?  一、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皮亚杰曾告诉我們:儿童是个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
期刊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自主学习;二、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三、分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积极性。  关键词:学生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