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引自《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小引》)可见无论大如一部宏篇巨著,或是小如一篇学生短文,从不同的觀察角度来认识评价都是一种正常现象。本文通过对网络、报纸上转发的一篇小学六年级学生作文《第一次奋进》的阅读赏析,阐发了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学术见解。
关键词:仰慕非爱慕 追随非追求 冥想非暗恋 难得的童趣 可贵的童真
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经济、物质方面,而且体现在人的思想、精神层面。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与目标追求,更是令我等成年人刮目相看,让人不得不承认“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的自然与社会规律之不可逆变。近日,有一篇出自浙江省宁波市华天小学六年级学生邵梓淇之手的作文《第一次奋进》(原作文题目为半命题作文:“第一次_______”,即要求先在横线上任意补充一个词语后写一篇文章),被他的班主任王悦微老师晒到她的“我们1班王悦微”新浪微博里(见下图),立即引爆网络,不多久便收获了2万 评论、7万转发、18万点赞。
为了方便阅读,特将其抄录出来(注:文中三处括号里的字系我抄录时所补加),全文如下:
第一次奋进
我还可以见到她,所以这不算传统意义上的离别。但我已再无去与她交谈的勇(气),在我的意识的深处,我已经永远无法和她接触。
第一次接触到(她),纯属偶然,只是一次简单的座位调换而已。我并没有感到兴奋或遗憾,就像买彩票时中了十元钱一样,是一种平淡的感觉。我对她并不熟悉,我在班上其实没有熟悉的人。我在班上就像一个人记忆中的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没有人搭理我,陪伴我的只有窗外的云。
我看似是个粗心大意的人,但我只是把自己观察到的一切都藏在心里。我渐渐的发现,其实她是一个很上进的人,她三门主科、四门副科的成绩都很好。但她似乎不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如果不是我看走了眼,她的每一分都是真实的。她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既开朗又优秀,至少不会让自己一生被芸芸众生淹没。反观自己,我几乎是她的反面:不努力、心理阴暗,我突然有些仰慕她。
两个月过去了我改变了许多,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只觉得我的心就像射进了一束光,那束光驱散了我心中的阴暗。我开始有了沉思的习惯,思考自己的过失;思考现在的自己,与未来的路。
但我被调走了,我有些失魂落魄了,就像一个在黑夜里失去火光的宿营者,被阴暗吞噬。我原以为自己又会回到从前的状态,彻底堕落下去。但每想到她,我就又像心中射入了一束光一样。我悟到了:她就是我的光。
开始追随她,让自己和她一样优秀。我翻出了许多家中的书籍,一遍遍阅读,更重要的(是)修炼自己的耐性与气质;我坚持每天午后的冥想,与夜晚的回忆。无论午时多忙、无论夜里几点上榻,从未间断;谈吐绝无不雅之词,行止绝无不正之举。我想让自己更强,也想让人们知道我强。
如今我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一个阴暗绝望的人蜕变成了一个憧憬未来的人。我不会忘记她,是她让我的心有了光明。
上面这篇700来字的小学生作文在被网络转发和报纸转载时,不少媒体把这篇作文的主题定位为“小学生的情书”。如网络上转发时的标题——“一封小学生的情书,却道出写好文案的真谛”(新浪网)、“你读过小学生的“逆天情书”吗?”(荔枝网)、“小学生把情书写进作文,老师看完满脸通红:好励志的暗恋”(某教育达人公众号)……再如《杭州日报》、《新闻晨报》等报纸转发时的标题——“‘她就是我的光!’——浙江6年级男生暗恋作文文笔逆天”……
诚然,在许多成年人的眼里,把这篇小学生作文的主题定位为一种“暗恋的情书”似乎无可厚非,甚至连小作者的语文老师也感觉是在写“第一次暗恋”,“还好奇地琢磨了一下文中的女孩是谁”(参见新浪微博“我们1班的王悦微”2018年3月7日发的博帖)。但在我的眼里却不然。我在文中非但没有读出小学生的丝毫“暗恋”之情或“思春”之意,相反,从这篇小学六年级学生作文中充满童趣和童真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的却是满满的正能量——小作者“见贤思齐”的自觉意识、“不甘落后”的自勉自励、“目标明确”的自我规划……所有这些都通过其标题“第一次奋进”向我们作出了昭示,令我自叹童年的自己跟现在的少年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把这篇小学生作文的全部文字用“筛子”过滤一遍的话,可从中挑出这样三个可能与“暗恋”或“情书”有关的关键词——“仰慕”、“追随”和“冥想”。然而如果把这三个关键词还原到文中所处的具体语境中,则不难发现它们根本与“暗恋”或“情书”扯不上任何关系。下面逐一分析之。
一.“仰慕”非“爱慕”
人们通常在“情书”中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异性之间此人对彼人的一种甜腻、依恋的“爱慕”之情;而在这篇小学生作文中,我们却根本看不到也感受不到。我们所能看到和所能感受到的,则是一种含有纯真、圣洁意味的“仰慕”之情。
“仰”是跟“俯”相对的,从“仰”的字源字义来看,“仰”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从人,从卬,卬亦声(即读yǎnɡ)。卬,小篆字形,表示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跪着,跪者抬头看站者,为抬头仰望的‘仰’的本字。后借为‘我’,遂加‘人’作‘仰’。“卬”“仰”古今字。本义:抬头,脸向上”(参见百度汉语·“仰”字释义)。“慕”是一个“形声字,从心,莫声。本义:依恋;向往”(参见百度汉语·“慕”字释义)。从这篇小学生作文中应用“仰慕”一词的所处语境来看,显然是小作者在内心里对班上的一位“小学霸”——学习成绩佼佼者,表示一种“崇拜”“敬重”“钦佩”“向往”之情,而非花季少年之间的“思慕”之情或成年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或许有人觉得“仰慕”带有某种程度的“异性相吸”,那么我们不妨试着把作文中的“她”换成一个男生的身份,再看看“仰慕”一词是否还适用于“他”。显然,“仰慕”一词仍然适用于“同性”之间。我们从原文中的描述来看,小作者对老师安排与他同桌相坐的女生,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异性相吸”的感觉:“第一次接触到(她),纯属偶然,只是一次简单的座位调换而已。我并没有感到兴奋或遗憾,就像买彩票时中了十元钱一样,是一种平淡的感觉。”可见“仰慕”不是“异性相吸”,而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无论异性还是同性)的才学、品德、为人等有了逐步了解之后才能产生的一种“崇拜”“敬重”“钦佩”“向往”之情。而这也就是“仰慕”与“爱慕”不属于同一心理层次和精神境界的根本区别。 由于这篇小学生作文中在叙述“她”时,没有用到任何外貌描写的文字,因此,我们读者也无法想象这位班上的“学霸”长得怎么样。从小作者对“她”的全部描述文字来看:“我渐渐的发现,其实她是一个很上进的人,她三门主科、四门副科的成绩都很好。但她似乎不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如果不是我看走了眼,她的每一分都是真實的。她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既开朗又优秀,至少不会让自己一生被芸芸众生淹没。”——在小作者的眼中和笔下,除让读者们知道了“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之外,还让读者们了解了“她”的精神、性格与追求是怎样的。如“她是一个很上进的人,……但她似乎不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如果不是我看走了眼,她的每一分都是真实的”——由此可见,“她”是一个并非先天聪慧、但却后天十分刻苦和勤奋的人;再如“她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既开朗又优秀,至少不会让自己一生被芸芸众生淹没”——表明“她”既有阳光性格,又有理想抱负。就是在这样的一位“优秀同学”面前(无关“男女”性别),小作者开始自我反省、见贤思齐了。他在作文中写道:“反观自己,我几乎是她的反面:不努力、心理阴暗,我突然有些仰慕她。”——“仰慕”一词恰当而准确地用在这里,既蕴含着一种童趣,更显露出一种童真,他所表达的完全是一个成绩落后、暂处下位的人,对那班上品学兼优、名列前茅的人的一种由衷的口服心服和无比“崇拜”“敬重”“钦佩”“向往”之情,而绝非花季少年之间的“思慕”之情或成年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
正是因为小作者心中有了“仰慕”——“崇拜”“敬重”“钦佩”“向往”的对象(即学习的榜样与楷模),所以他才有这样的心理内驱力——“每想到她,我就又像心中射入了一束光一样。我悟到了:她就是我的光”和这样的行为动机——决心“开始追随她,让自己和她一样优秀……我想让自己更强,也想让人们知道我强”。
二.“追随”非“追求”
人们通常在“情书”中除了最容易感受到异性之间此人对彼人的一种甜腻、依恋的“爱慕”之情外,还有就是能明显看到或感受到异性之间此人对彼人的一种或热烈、或含蓄的“追求”之举。而在这篇小学生作文中,我们却根本看不到也感受不到这种或热烈、或含蓄的“追求”之举。我们所能看到和所能感受到的,则是一种带有学习先进、效仿楷模意味的“追随”之举。
“追求”与“追随”,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中所体现出的精神气度却有天壤之别。根据“百度百科”“百度汉语”对“求”字和“随”字的释义:“求”主要是“设法得到”和“恳请乞助”;而“随”则主要是“跟着,顺从,任凭,就着”。两相一对比,我们不难感觉到,“追”中带“求”多少显得有点自惭形秽和缺乏底气,而“追”中带“随”则明显带有一种自然、自信、自觉、自励的精神气度。所以,小邵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开始追随她,让自己和她一样优秀……我想让自己更强,也想让人们知道我强”——这语境中的“追随”二字,既预示着小作者已明确了奋进的方向,也暗示着小作者已鼓足了奋进的勇气,更显示出小作者已充满了奋进的自信,从中所体现的是一种要以先进为榜样、以楷模为目标、“见贤思齐”的决心与行动。由此可见,小邵同学在他的作文中,居然不写我“开始追求她”,而是写我“开始追随她,让自己和她一样优秀……我想让自己更强,也想让人们知道我强”——这分明是小作者旗帜鲜明地向班上同学发出的一份刻苦学习、努力奋进的“决心书”或“挑战书”!恕我眼拙,不知有些人是从哪里看出它是一封“小学生的情书”的?
三.“冥想”非“暗恋”
当然,通常的“情书”,主要是通过文字书信的形式来直接传达、表白异性之间此人对彼人的“爱慕”之情和“追求”之意。但是,对于有些性格内向、见人腼腆、不敢向对方坦露心曲的人来说,他们则往往会以一种“暗恋”和“单相思”的方式来思慕对方,并把这种“暗恋”之意和“单相思”之情记录在个人的私密日记里,或以文学创作的形式含蓄地表现出来。因此,像这种记录在个人私密日记中,或借文学创作形式来表达对某人“暗恋”之意或“单相思”之情的文字,严格说来还不能称之为“情书”。所以,小作者的语文老师没有像网络上的一些转发者那样认为《第一次奋进》是一封“逆天情书”,而是感觉小作者好像是在写“第一次暗恋”,甚至“还好奇地琢磨了一下文中的女孩是谁”(参见新浪微博“我们1班的王悦微”2018年3月7日发的博帖)。该老师之所以会有一种好像是在写“第一次暗恋”的感觉,这可能是因为在这篇学生作文中出现有一个似乎能与“暗恋”稍微扯上一点关系的词语——“冥想”吧?其实不然。
根据资料介绍:“冥想是国外翻译过来的一个单词,在英文里,它指的是禅修的意思。冥想是瑜伽实现入定的一项技法和途径,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最终目的在于把人引导到解脱的境界。”(参见百度百科:“冥想”词条介绍)上面对“冥想”的解释,似乎有点玄奥,不大容易被普通人所理解。我臆想小作者在运用“冥想”一词时,也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但是没有关系,我认为在作文语境中,小作者将“冥想”一词用得极妥贴、极恰当、极精妙,因为“冥想”一词同“暗恋”或“单相思”从根本上撇开了关系——原文是这样写的:我“开始追随她,让自己和她一样优秀。我翻出了许多家中的书籍,一遍遍阅读,更重要的是修炼自己的耐性与气质;我坚持每天午后的冥想,与夜晚的回忆。无论午时多忙、无论夜里几点上榻,从未间断;谈吐绝无不雅之词,行止绝无不正之举。我想让自己更强,也想让人们知道我强。”
倘若将上面语境中的“我坚持每天午后的冥想”另用一种深入浅出的话语来解说,它其实就是说小作者自己“坚持每天午后”都要进行一番“内省”、“自省”和“自我反思”。这“冥想”,也就是一种“内省”、“自省”和“自我反思”的方式。而为什么要坚持每天去“冥想”、“内省”、“自省”和“自我反思”——从而让自己的“谈吐绝无不雅之词,行止绝无不正之举”呢?这也许是小作者或在老师的课堂上,或从平时的阅读中,知道了这些道理——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就能遇到事情不糊涂,行为也能避免出现过失。)由此可见,不管是“冥想”也好,还是“内省”、“自省”和“自我反思”也好,它们都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是行之有效的德行修养的方法。总之,善于“冥想”、“内省”、“自省”和“自我反思”的人,往往善于总结过去、规划未来,不盲目自责,并努力往好的一面引导自己的思想言行。如原文中这样写道:“我开始有了沉思的习惯,思考自己的过失;思考现在的自己,与未来的路。”因此,作文语境中的“冥想”之态,绝不隐含任何“暗恋”之情和“单相思”之意。而那些把“冥想”视为“暗恋”和“单相思”的人,应是根本没有读懂这个六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对于网上有不少成人和网络大V肤浅地把这篇小学生作文定位为一封“情书”或表现“暗恋”主题的观点,我只能哂笑着对他们说一句:休要庸俗了童趣,切莫玷污了童真。
当然,鲁迅先生也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引自《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小引》)可见无论大如一部宏篇巨著,或是小如一篇学生短文,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认识评价都是一种正常现象,我在此只不过是阐发了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学术见解罢了。
综上所述,这篇题为“第一次奋进”的小学六年级学生作文,采用“第一人称”方式来书写自己的心理、思想与情感,显得自然而真实;不仅文风朴实、语句通畅,而且描述生动(如“只是一次简单的座位调换而已。我并没有感到兴奋或遗憾,就像买彩票时中了十元钱一样,是一种平淡的感觉。”“我在班上就像一个人记忆中的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没有人搭理我,陪伴我的只有窗外的云。”“但我被调走了,我有些失魂落魄了,就像一个在黑夜里失去火光的宿营者,被阴暗吞噬。我原以为自己又会回到从前的状态,彻底堕落下去。但每想到她,我就又像心中射入了一束光一样。我悟到了:她就是我的光。”等等)、用词准确(如用“仰慕她”而不用“爱慕她”,用“追随她”而不用“追求她”,用“每天坚持冥想”而不用“每天都在暗恋”,以及“谈吐绝无不雅之词,行止绝无不正之举”等等);加上叙述清楚、议论得体,且主题突出又十分励志……读完这篇既充满了难得的童趣、又体现了可贵的童真的小学生作文,我不能不赞曰:后生可畏也!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仰慕非爱慕 追随非追求 冥想非暗恋 难得的童趣 可贵的童真
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经济、物质方面,而且体现在人的思想、精神层面。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与目标追求,更是令我等成年人刮目相看,让人不得不承认“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的自然与社会规律之不可逆变。近日,有一篇出自浙江省宁波市华天小学六年级学生邵梓淇之手的作文《第一次奋进》(原作文题目为半命题作文:“第一次_______”,即要求先在横线上任意补充一个词语后写一篇文章),被他的班主任王悦微老师晒到她的“我们1班王悦微”新浪微博里(见下图),立即引爆网络,不多久便收获了2万 评论、7万转发、18万点赞。
为了方便阅读,特将其抄录出来(注:文中三处括号里的字系我抄录时所补加),全文如下:
第一次奋进
我还可以见到她,所以这不算传统意义上的离别。但我已再无去与她交谈的勇(气),在我的意识的深处,我已经永远无法和她接触。
第一次接触到(她),纯属偶然,只是一次简单的座位调换而已。我并没有感到兴奋或遗憾,就像买彩票时中了十元钱一样,是一种平淡的感觉。我对她并不熟悉,我在班上其实没有熟悉的人。我在班上就像一个人记忆中的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没有人搭理我,陪伴我的只有窗外的云。
我看似是个粗心大意的人,但我只是把自己观察到的一切都藏在心里。我渐渐的发现,其实她是一个很上进的人,她三门主科、四门副科的成绩都很好。但她似乎不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如果不是我看走了眼,她的每一分都是真实的。她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既开朗又优秀,至少不会让自己一生被芸芸众生淹没。反观自己,我几乎是她的反面:不努力、心理阴暗,我突然有些仰慕她。
两个月过去了我改变了许多,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只觉得我的心就像射进了一束光,那束光驱散了我心中的阴暗。我开始有了沉思的习惯,思考自己的过失;思考现在的自己,与未来的路。
但我被调走了,我有些失魂落魄了,就像一个在黑夜里失去火光的宿营者,被阴暗吞噬。我原以为自己又会回到从前的状态,彻底堕落下去。但每想到她,我就又像心中射入了一束光一样。我悟到了:她就是我的光。
开始追随她,让自己和她一样优秀。我翻出了许多家中的书籍,一遍遍阅读,更重要的(是)修炼自己的耐性与气质;我坚持每天午后的冥想,与夜晚的回忆。无论午时多忙、无论夜里几点上榻,从未间断;谈吐绝无不雅之词,行止绝无不正之举。我想让自己更强,也想让人们知道我强。
如今我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一个阴暗绝望的人蜕变成了一个憧憬未来的人。我不会忘记她,是她让我的心有了光明。
上面这篇700来字的小学生作文在被网络转发和报纸转载时,不少媒体把这篇作文的主题定位为“小学生的情书”。如网络上转发时的标题——“一封小学生的情书,却道出写好文案的真谛”(新浪网)、“你读过小学生的“逆天情书”吗?”(荔枝网)、“小学生把情书写进作文,老师看完满脸通红:好励志的暗恋”(某教育达人公众号)……再如《杭州日报》、《新闻晨报》等报纸转发时的标题——“‘她就是我的光!’——浙江6年级男生暗恋作文文笔逆天”……
诚然,在许多成年人的眼里,把这篇小学生作文的主题定位为一种“暗恋的情书”似乎无可厚非,甚至连小作者的语文老师也感觉是在写“第一次暗恋”,“还好奇地琢磨了一下文中的女孩是谁”(参见新浪微博“我们1班的王悦微”2018年3月7日发的博帖)。但在我的眼里却不然。我在文中非但没有读出小学生的丝毫“暗恋”之情或“思春”之意,相反,从这篇小学六年级学生作文中充满童趣和童真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的却是满满的正能量——小作者“见贤思齐”的自觉意识、“不甘落后”的自勉自励、“目标明确”的自我规划……所有这些都通过其标题“第一次奋进”向我们作出了昭示,令我自叹童年的自己跟现在的少年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把这篇小学生作文的全部文字用“筛子”过滤一遍的话,可从中挑出这样三个可能与“暗恋”或“情书”有关的关键词——“仰慕”、“追随”和“冥想”。然而如果把这三个关键词还原到文中所处的具体语境中,则不难发现它们根本与“暗恋”或“情书”扯不上任何关系。下面逐一分析之。
一.“仰慕”非“爱慕”
人们通常在“情书”中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异性之间此人对彼人的一种甜腻、依恋的“爱慕”之情;而在这篇小学生作文中,我们却根本看不到也感受不到。我们所能看到和所能感受到的,则是一种含有纯真、圣洁意味的“仰慕”之情。
“仰”是跟“俯”相对的,从“仰”的字源字义来看,“仰”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从人,从卬,卬亦声(即读yǎnɡ)。卬,小篆字形,表示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跪着,跪者抬头看站者,为抬头仰望的‘仰’的本字。后借为‘我’,遂加‘人’作‘仰’。“卬”“仰”古今字。本义:抬头,脸向上”(参见百度汉语·“仰”字释义)。“慕”是一个“形声字,从心,莫声。本义:依恋;向往”(参见百度汉语·“慕”字释义)。从这篇小学生作文中应用“仰慕”一词的所处语境来看,显然是小作者在内心里对班上的一位“小学霸”——学习成绩佼佼者,表示一种“崇拜”“敬重”“钦佩”“向往”之情,而非花季少年之间的“思慕”之情或成年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或许有人觉得“仰慕”带有某种程度的“异性相吸”,那么我们不妨试着把作文中的“她”换成一个男生的身份,再看看“仰慕”一词是否还适用于“他”。显然,“仰慕”一词仍然适用于“同性”之间。我们从原文中的描述来看,小作者对老师安排与他同桌相坐的女生,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异性相吸”的感觉:“第一次接触到(她),纯属偶然,只是一次简单的座位调换而已。我并没有感到兴奋或遗憾,就像买彩票时中了十元钱一样,是一种平淡的感觉。”可见“仰慕”不是“异性相吸”,而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无论异性还是同性)的才学、品德、为人等有了逐步了解之后才能产生的一种“崇拜”“敬重”“钦佩”“向往”之情。而这也就是“仰慕”与“爱慕”不属于同一心理层次和精神境界的根本区别。 由于这篇小学生作文中在叙述“她”时,没有用到任何外貌描写的文字,因此,我们读者也无法想象这位班上的“学霸”长得怎么样。从小作者对“她”的全部描述文字来看:“我渐渐的发现,其实她是一个很上进的人,她三门主科、四门副科的成绩都很好。但她似乎不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如果不是我看走了眼,她的每一分都是真實的。她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既开朗又优秀,至少不会让自己一生被芸芸众生淹没。”——在小作者的眼中和笔下,除让读者们知道了“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之外,还让读者们了解了“她”的精神、性格与追求是怎样的。如“她是一个很上进的人,……但她似乎不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如果不是我看走了眼,她的每一分都是真实的”——由此可见,“她”是一个并非先天聪慧、但却后天十分刻苦和勤奋的人;再如“她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既开朗又优秀,至少不会让自己一生被芸芸众生淹没”——表明“她”既有阳光性格,又有理想抱负。就是在这样的一位“优秀同学”面前(无关“男女”性别),小作者开始自我反省、见贤思齐了。他在作文中写道:“反观自己,我几乎是她的反面:不努力、心理阴暗,我突然有些仰慕她。”——“仰慕”一词恰当而准确地用在这里,既蕴含着一种童趣,更显露出一种童真,他所表达的完全是一个成绩落后、暂处下位的人,对那班上品学兼优、名列前茅的人的一种由衷的口服心服和无比“崇拜”“敬重”“钦佩”“向往”之情,而绝非花季少年之间的“思慕”之情或成年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
正是因为小作者心中有了“仰慕”——“崇拜”“敬重”“钦佩”“向往”的对象(即学习的榜样与楷模),所以他才有这样的心理内驱力——“每想到她,我就又像心中射入了一束光一样。我悟到了:她就是我的光”和这样的行为动机——决心“开始追随她,让自己和她一样优秀……我想让自己更强,也想让人们知道我强”。
二.“追随”非“追求”
人们通常在“情书”中除了最容易感受到异性之间此人对彼人的一种甜腻、依恋的“爱慕”之情外,还有就是能明显看到或感受到异性之间此人对彼人的一种或热烈、或含蓄的“追求”之举。而在这篇小学生作文中,我们却根本看不到也感受不到这种或热烈、或含蓄的“追求”之举。我们所能看到和所能感受到的,则是一种带有学习先进、效仿楷模意味的“追随”之举。
“追求”与“追随”,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中所体现出的精神气度却有天壤之别。根据“百度百科”“百度汉语”对“求”字和“随”字的释义:“求”主要是“设法得到”和“恳请乞助”;而“随”则主要是“跟着,顺从,任凭,就着”。两相一对比,我们不难感觉到,“追”中带“求”多少显得有点自惭形秽和缺乏底气,而“追”中带“随”则明显带有一种自然、自信、自觉、自励的精神气度。所以,小邵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开始追随她,让自己和她一样优秀……我想让自己更强,也想让人们知道我强”——这语境中的“追随”二字,既预示着小作者已明确了奋进的方向,也暗示着小作者已鼓足了奋进的勇气,更显示出小作者已充满了奋进的自信,从中所体现的是一种要以先进为榜样、以楷模为目标、“见贤思齐”的决心与行动。由此可见,小邵同学在他的作文中,居然不写我“开始追求她”,而是写我“开始追随她,让自己和她一样优秀……我想让自己更强,也想让人们知道我强”——这分明是小作者旗帜鲜明地向班上同学发出的一份刻苦学习、努力奋进的“决心书”或“挑战书”!恕我眼拙,不知有些人是从哪里看出它是一封“小学生的情书”的?
三.“冥想”非“暗恋”
当然,通常的“情书”,主要是通过文字书信的形式来直接传达、表白异性之间此人对彼人的“爱慕”之情和“追求”之意。但是,对于有些性格内向、见人腼腆、不敢向对方坦露心曲的人来说,他们则往往会以一种“暗恋”和“单相思”的方式来思慕对方,并把这种“暗恋”之意和“单相思”之情记录在个人的私密日记里,或以文学创作的形式含蓄地表现出来。因此,像这种记录在个人私密日记中,或借文学创作形式来表达对某人“暗恋”之意或“单相思”之情的文字,严格说来还不能称之为“情书”。所以,小作者的语文老师没有像网络上的一些转发者那样认为《第一次奋进》是一封“逆天情书”,而是感觉小作者好像是在写“第一次暗恋”,甚至“还好奇地琢磨了一下文中的女孩是谁”(参见新浪微博“我们1班的王悦微”2018年3月7日发的博帖)。该老师之所以会有一种好像是在写“第一次暗恋”的感觉,这可能是因为在这篇学生作文中出现有一个似乎能与“暗恋”稍微扯上一点关系的词语——“冥想”吧?其实不然。
根据资料介绍:“冥想是国外翻译过来的一个单词,在英文里,它指的是禅修的意思。冥想是瑜伽实现入定的一项技法和途径,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最终目的在于把人引导到解脱的境界。”(参见百度百科:“冥想”词条介绍)上面对“冥想”的解释,似乎有点玄奥,不大容易被普通人所理解。我臆想小作者在运用“冥想”一词时,也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但是没有关系,我认为在作文语境中,小作者将“冥想”一词用得极妥贴、极恰当、极精妙,因为“冥想”一词同“暗恋”或“单相思”从根本上撇开了关系——原文是这样写的:我“开始追随她,让自己和她一样优秀。我翻出了许多家中的书籍,一遍遍阅读,更重要的是修炼自己的耐性与气质;我坚持每天午后的冥想,与夜晚的回忆。无论午时多忙、无论夜里几点上榻,从未间断;谈吐绝无不雅之词,行止绝无不正之举。我想让自己更强,也想让人们知道我强。”
倘若将上面语境中的“我坚持每天午后的冥想”另用一种深入浅出的话语来解说,它其实就是说小作者自己“坚持每天午后”都要进行一番“内省”、“自省”和“自我反思”。这“冥想”,也就是一种“内省”、“自省”和“自我反思”的方式。而为什么要坚持每天去“冥想”、“内省”、“自省”和“自我反思”——从而让自己的“谈吐绝无不雅之词,行止绝无不正之举”呢?这也许是小作者或在老师的课堂上,或从平时的阅读中,知道了这些道理——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就能遇到事情不糊涂,行为也能避免出现过失。)由此可见,不管是“冥想”也好,还是“内省”、“自省”和“自我反思”也好,它们都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是行之有效的德行修养的方法。总之,善于“冥想”、“内省”、“自省”和“自我反思”的人,往往善于总结过去、规划未来,不盲目自责,并努力往好的一面引导自己的思想言行。如原文中这样写道:“我开始有了沉思的习惯,思考自己的过失;思考现在的自己,与未来的路。”因此,作文语境中的“冥想”之态,绝不隐含任何“暗恋”之情和“单相思”之意。而那些把“冥想”视为“暗恋”和“单相思”的人,应是根本没有读懂这个六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对于网上有不少成人和网络大V肤浅地把这篇小学生作文定位为一封“情书”或表现“暗恋”主题的观点,我只能哂笑着对他们说一句:休要庸俗了童趣,切莫玷污了童真。
当然,鲁迅先生也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引自《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小引》)可见无论大如一部宏篇巨著,或是小如一篇学生短文,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认识评价都是一种正常现象,我在此只不过是阐发了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学术见解罢了。
综上所述,这篇题为“第一次奋进”的小学六年级学生作文,采用“第一人称”方式来书写自己的心理、思想与情感,显得自然而真实;不仅文风朴实、语句通畅,而且描述生动(如“只是一次简单的座位调换而已。我并没有感到兴奋或遗憾,就像买彩票时中了十元钱一样,是一种平淡的感觉。”“我在班上就像一个人记忆中的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没有人搭理我,陪伴我的只有窗外的云。”“但我被调走了,我有些失魂落魄了,就像一个在黑夜里失去火光的宿营者,被阴暗吞噬。我原以为自己又会回到从前的状态,彻底堕落下去。但每想到她,我就又像心中射入了一束光一样。我悟到了:她就是我的光。”等等)、用词准确(如用“仰慕她”而不用“爱慕她”,用“追随她”而不用“追求她”,用“每天坚持冥想”而不用“每天都在暗恋”,以及“谈吐绝无不雅之词,行止绝无不正之举”等等);加上叙述清楚、议论得体,且主题突出又十分励志……读完这篇既充满了难得的童趣、又体现了可贵的童真的小学生作文,我不能不赞曰:后生可畏也!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