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11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课文借助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们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
  1、识字写字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学生的识字准确性不够,经常出现错别字,所以第一课时我重点关注学生识字、写字情况,及时加以指导,把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第一学段阅读阶段目标里有两条要求: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本班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朗读训练,能有正确的朗读课文的能力,但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还需进一步提升,力求在在第一课时扫清朗读障碍,做到流利朗读课文。
  3、小组合作方面:班中学生长期开展“高效课堂,小组合作”的教学研究,所以我们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一年级的孩子认识事物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模仿能力强,课堂中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我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时采用新鲜有趣的动画片和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图片、头饰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课堂会生动活泼。
  三、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联系字义等方式学习“户字头”“车字旁”两个偏旁,在语言情境中结合阅读理解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会写“爬、条”2个生字。
  2、学习正确朗读课文,通过聆听教师范读,学会联系上下文,知晓壁虎、小鱼、老牛和壁虎等动物尾巴的作用。
  3、根据课文插图,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还能仿照课文第3节,介绍小壁虎与其它动物借尾巴的故事。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学会正确书写生字“爬、条”等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处和特点。
  五、教法、学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的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情境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有组织的积极参与活动。
  六、教学流程
  (一)脑筋急转弯,互问互答引入课
  1.互问互答
  师:你们喜欢猜脑筋急转弯吗?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看谁反应快!
  “什么鱼不会游?什么鸟不会飞?什么虎不咬人?”
  2.学习生字“壁”
  师:(板书“壁”字)壁是墙壁的壁,下边一个土,跟我念:壁(生齐读
  (板书“虎”字)虎字头,,请大家书空笔画,我来写。
  师:壁虎, 生:(齐)壁虎
  师:壁虎有什么特点呢?请听小壁虎的自我介绍吧。
  3.观看视频,了解壁虎
  4.学习生字“房、墙”
  师:听了小壁虎的介绍,你们知道了什么知识呢?活动范围、本领等(学习生字:房檐、墙角)
  5.引出课题,指导朗读
  师:今天这只小壁虎要去干什么呢?(板书:借尾巴)题目一共是六个字,谁会念?我请三个同学念,看谁念得好。(师指名三个学生念,指导学生要念得响、念得快、念得有味儿)我们一起读,第21课《小壁虎借尾巴》,预备起。(学生齐读课题)小壁虎怎么借尾巴的呢?请看大屏幕,听老师为大家讲故事。
  (二)教师示范配音,了解故事大意
  老师示范配音。这个故事太有意思了,你们想来给他配音吗?要配好音,演员得先读好剧本(课文),现在就让我们来扫清字音的障碍。
  (三)多样识字,激发兴趣
  1.出示认读字
  师:第一行谁来拼读? 师:嗯,真好。第二行,谁会念?
  师:能够准确、响亮地读完,很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它们吧 “墙”,q-i-áng,预备起。(师手指板书,学生齐读)
  师:汉语拼音是拐杖,没有了拐杖还会不会念?(预设生齐答“会”) “墙,墙”,预备起。(生齐读)
  2.学习多音字“转”
  3.学习要写的生字
  (1)出示金文大篆,让学生尝试猜一猜。
  (2)重点学习“爬、条”:爬呢,就是用四肢在地上支撑着往前。“爬”字呢,很难写。一半是带音的“巴”,另外一半呢,是形,用四肢来爬,爪子的“爪”。大家看好这个“爪”字怎么写。(板书“爪”字)爪子的“爪”的最后一笔,先一竖,然后一个捺角。这个角啊,要写得像汤勺一样,这就好看啦。(出示汤勺,以调羹的形状比拟捺角的正确美观的书写效果)右边是个巴(板书“巴”)。跟我念,p-á。(学生书空)
  (四)分工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1.师:生字宝宝回家了,请大家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做到人人有事做,不争不抢守秩序。
  2.学生各组自行练习
  3.指名尝试配音,评价
  (1)出示评价内容;
  (2)请一组配音;
  (3)指名点评。
  师:这几位同学多有意思啊,当上了配音演员,把课文的话变成了自己的话,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指名一人点评)
  4.梳理动物尾巴作用
  师:他们表演得真棒,有自己的想像,特別是这位演小壁虎的同学表演得很出色。我请他再来与我来演一演。这回你继续演小壁虎,我来演妈妈。师:孩子,你懂得了什么?
  预设生:我们壁虎的尾巴可以重新长出来。
  师:孩子,你还懂得了什么?
  预设生: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牛的尾巴是用来赶蝇子的,燕子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
  师:同学们齐说,小鱼尾巴的作用是:预设生:拨水。师:牛的尾巴呢? 生:赶蝇子。
  师:燕子的尾巴呢? 预设生:掌握方向。
  师:壁虎的尾巴呢? 预设生:保护自己,可以重新长出来。
  5.师板书,学生回顾知识
其他文献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提倡“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理论依据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  北京市依据课标精神,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授课要求是:全面掌握民歌的字儿、气儿、劲儿、味儿。这也是本课教学设计强有力的理论依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3~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
期刊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是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各种图形的周长。  2、 让学生在描、量、算的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并掌握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初步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 能比较不同图形的周长情况。  4、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期刊
【设计思路】  “交通”这个话题,对我们身处农村乡镇的学生而言,体会最深的就是每到周一早上、周五傍晚,校门门口宽坦的马路一时间变的水泄不通。车挤成了一疙瘩,司机们烦躁不安,喇叭声响成一片,实在令人心烦。因而遵循“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在本课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交通,使学生通过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身边的社会,思考自己生活中的交通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自觉遵守交通法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合作设计“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会场布置图的过程,学生进一步理解规律的含义,能描述简单的规律和表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分组设计,画、涂、数、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美。通过评选活动,提高学生的优化意识和欣赏水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期刊
课题: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是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3.了解使用天平和秤的方法,会认读秤上的质量。  4.培养学生估算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1.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了解使用天平和秤的方法。  教学难点: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期刊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猜出谜底并说清是怎样猜出来的。  2、有表达的自信心,发表自己的意见。  3、在猜谜游戏中能主动与别人交谈,会介绍谜语,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猜出谜底并说清是怎样猜出来的。  2、在与别人交谈中,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难点:  能初步利用文字、动作等创编谜语。 
期刊
2018年9月,当我第一次走进二年级四班的时候,有一个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单人单座坐在班级图书角的角落里,地上狼藉一片,甚至还有没吃完的包子花卷。我想,都二年级了,怎么还有这么邋遢的小孩呢?是家庭教育的何等缺失才造成了孩子的现状,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但当时我还只是他们的科任老师,以至于后来也没太关注那个孩子。只是每一次上课的时候,他都是这样一个人脏兮兮的,孤零零的坐在那个特殊的角落,让我心
期刊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2-3页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尝试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合理的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即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重点:掌握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期刊
一、教材解读  《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全文分三个自然段,内容分别为:描述吉林雾凇奇观;说明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欣赏、赞叹雾凇奇观。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