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i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经典名方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recurrent oral ulcer)的临床疗效,探讨经典名方导赤散对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0例ROU患者,随机分为导赤散加金因肽(重生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rhEGF)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金因肽常规治疗50例,连续用药5天后,两组进行近期及远期疗效比较。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5天,30天,90天、半年及1年的近期和远期总疗效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导赤散加金因肽能显著改善ROU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促进口腔溃疡愈合,减少溃疡复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可靠。
  关键词:经典名方导赤散,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9-061-01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的口腔粘膜溃疡类疾病。在特定人群中,ROU的患病率可高达50%[1],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溃疡反复发作,灼痛感明显,影响患者进食、言语、情绪、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ROU病因学并未完全明了,且在ROU患者中存在着个体差异,在临床上尚无系统确切的治疗方法与根治性药物[2]ROU在中医学里属于“口疮”,“口疡”,“口疳”,“口破”的范畴。导赤散为中医经典名方,取其有引导心火下行之功。
  本研究将导赤散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治疗ROU,观察ROU患者的临床疗效。为ROU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丰富中西医防治ROU的理论。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属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于昭通市中医医院口腔科门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00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1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辨证为心火上炎型。所有受试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诊断标准均符合第四版的《口腔粘膜病学》。
  1.2研究方法
  随机方法:本研究选择了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100例,并严格遵循研究设计的随机对照原则。
  具体方法为:①将受试者的就诊顺序号进行统一编号;②将所编号依照随机法对应的随机数字;③将所产生的随机数字参照奇偶数分成两组;④即产生的奇数组为本研究的治疗组,偶数组为本研究的对照组。
  临床计划观察病例110例,其中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在最后的治疗研究中,治疗组中有2例因患者难以配合服药而终止治疗,有3例患者随访不全;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中途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有4例患者隨访不全。故最终有效病例100例,其中有效病例导赤散加金因肽治疗组为50例,金因肽对照组为50例。
  2.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近期及远期(一年以上)临床疗效情况。
  治疗组近期及远期(一年以上)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近期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一年以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导赤散为中医经典名方,出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由生地、木通、竹叶、甘草组成。《删补各医方论》说:“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热从小肠而出。”故名导赤散。
  导赤散方中生地味甘苦,性微寒,入心、肝、胃、肾经,清热凉血养阴为主药;木通味苦,入心、小肠、肺、膀胱经,竹叶味辛甘淡,性寒,入心、胃经,二药清心降火而利水,能引热下行,使从小便而出,为辅药;甘草味甘,生用性微寒,入十二经,能清热泻火解毒,又能调和各种药物的偏性,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佐使药。诸药征用,共奏清心养阴,利水导热之效。同时本方又具有清心泻火而不苦寒伤胃,利水而不伤阴之特点。
  导赤散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导赤散方中生地有抗炎、抗过敏、利尿等作用,对免疫功能低下者作用明显。
  治疗组近期及远期(一年以上)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近期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一年以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本次研究得出:导赤散四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通过临床观察,治疗组近期及远期(一年以上)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说明导赤散治疗ROU有着确切的疗效,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越性。导赤散治疗ROU疗效显著,该方剂取材方便,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有待更多研究,并证实其科学性及实用性,更广的运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陈谦明.口腔粘膜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4-71.
  [2]宋文刚,秦德川,杨志孝,等.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及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9,19(3):16-18.
  作者单位:
  云南省昭通市中医医院口腔科  云南昭通  6570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时药物渗透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文中,分析了药物外渗的原因,并就预防和出现药物渗透后的治療以及护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静脉输液;药物渗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9-046-01  静脉输液时药物渗漏是护理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同时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利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疗法进行治疗的3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
期刊
摘要:目的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华蟾素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的用药方法进行探讨,并对用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采取对照研究法,分别设置多西他赛治疗组与治疗研究组,每组随机分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8例。对多西他赛治疗组患者采取单一的多西他赛进行用药治疗,对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样应用多西他赛,不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合华蟾素进行用药治疗。结果 在分组用药下,两组患者均取得了相应的疗效,不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骶管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简称腰麻)的作用时间、麻醉效果,手术患者舒适度及其并发症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比较,探讨其首选的麻醉方法;方法:从常规肛肠手术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均为成人,进行随机分两组,每组30人,分别选择骶管麻醉与腰麻进行临床比较;结果:对上述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诊断及患者的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进行统计学处理(P>0.5)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骶管阻滞在肛肠手术中应用
期刊
摘要:产后抑郁是产妇生产分娩之后出现的精神障碍疾病,其症状表现为抑郁、烦躁、沮丧、悲伤、激动、应付能力差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有幻觉甚至是自杀行为。产妇在待产期间和产后存在的不良情绪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在选择妊娠方式时也会存在顾虑,妊娠结局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加以控制还会出现伤害自己或者婴儿的行为。本文主要对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以及其与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关联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产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无创呼吸机在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明确无创呼吸机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笔者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2018年所收治的26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引导患者进行平均分配,并设定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安排吸氧治疗,所设定的供氧流量为2-10L/min,试验组患者则安排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结果:试验组患者显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产生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2020年9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内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子宫及肌瘤体积改善情况。结果 接受治疗后,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并未产生并发症。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子宫及肌瘤体积与术前比较更小,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0例本院门诊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命名为常规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另一组命名为试验组,采用中医治疗法。在30d后进行组间疗效对比,并对所有样本进行出院后的随访观察。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为100%和90%,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期刊
摘要:目的:上颌后牙缺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口腔种植上额窦内提升术,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4月--2019年12月的上颌后牙缺损8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采用口腔种植上额窦内提升术治疗和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效果对比中,研究组有效率为97.61%,参照组有效率为78.57%,(x2=21.853,p=0.0
期刊
摘要:目的 为了深入探讨影响儿童癔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12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男3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1:3,患者均为6岁至12岁的学龄期儿童,其中有3例是在父母亲人的离世中,由于悲伤过度而发病,9例是受到老师及家长的严厉批评和斥责后发病。还有其中2例是在学校受到了体罚和同学们的嘲笑而发病的,12例患儿经检查确诊后逐予以从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营养神经,镇静安神治疗。结果 在整个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