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要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应着力教会学生积累作文材料,启导发散思维,形成思路的多元化,培养“个性”写作,借助联想、想象丰富写作的素材,鼓励自由练笔,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写作是一项最富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和语文活动,最能体现学生掌握语文综合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扎实提高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才能写出具有新意的高质量的文章。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近年来是着眼于以下五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的。
一、教会学生积累材料的方法
要写好作文,必须有丰富的材料,正如蜜蜂要酿出香甜的蜂蜜必须采撷百花之花蜜一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而薄发”“巧妇难于无米之炊”的总结,从正反方面阐明了积累材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材料的积累训练。
作文的原材料主要是语汇、素材、主题三大板块,积累材料的训练也应着眼于此。具体做法是:一是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群众口语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从书刊阅读中摘录活泼、生动、优美的词、短语、句子、语段等语汇,建立“语汇库”,为作文的表达做准备。二是要求学生在平时深入生活,多视听勤记录,把见闻感想辑录成文,建立“素材库”,准备文章的血肉;三是要求学生对接触、采集的见闻、材料,深入思考,仔细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提炼出结论,分门另类整理,建立“思想库”,做好文章的灵魂积累。
二、启导发散思维,形成思路的多元化
在审题、立意、谋篇的指导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思考,拓展写作思路,避免公式化和雷同化。如“以《手》为题写一篇文章”,就有多种思路:一写记叙文,通过特定背景、条件下的“手”的表现,或写人或记事,反映某种精神风貌或习气。可以正面表现勤劳、吃苦、顽强、乐于助人等高尚美德,也可以表现懒惰、怕苦、脆弱、损人利己等恶劣品行。二写说明文,分别说明五指的形状、用途特点。三写议论文,从五指的协调行动,阐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必胜分裂必败”等观点;从五指的形状、作用,阐述“要爱护帮助缓弱小者”、“避让风格赞”、“不能以貌取人”、“贵在内在美”等观点。四写童话、寓言,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辞格和联想、想象等手法,赋予手指具有人的感情,说明某个道理;等等。
通过此类发散思维的指导和训练,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
三、摒弃“下水作文”,培养“个性”写作
所谓“下水作文”,即是在作文前教师给出让学生模仿的文章,也就是“范文”。教师的素质有高有低,写出或给定的“范文”的质量也会有优有劣;就算给学生的“范文”是高质量的,都不可取。学生最具模仿性,范文一亮,学生的思维即先入为主,形成一个与范文相同的定势,再也跳不出范文的模式,写出的习作也就会出现“千人一面”的不良现象。因此,作文前的指导,教师应着眼于对“作文要求”的理解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写作的具体范围,进而诱导他们挖掘题目或写作要求中潜在的“活性”的要求,从而做到有所创新,打破公式化的思维定势,在作文中体现不同的个性特点,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
四、借助联想、想象,丰富写作的素材
当学生作文感到题材不足或思路不通时,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补救,把远在他处的事物与眼前的事物联系起来,并引进作文中。如朱自清的《春》中,从“花里带着甜味儿”联想到“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老舍《济南的冬天》中的“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郭沬若《天上的街市》中“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等等,就是一些极为成功的例子。联想和想象的运用,能使作者跨越时空的限制,丰富写作的题材,把文章写得内容充实、形象感人、意境深远。
五、鼓励自由练笔,提高写作水平
自由练笔就是不受体裁、题材、时间的限制,由学生根据个性特点自主拟题、自由选材来作文。这种练笔的好处在于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个性,培养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写作从量变转向质变。当然,这种自由训练并非完全自由化,应遵循各种文体并存、各种题材并蓄的原则,并且要续集保存,以方便前后对照借鉴,不断提高。练笔初期,如果确实思路不开、题材贫乏,可以先摘录别人的文章品味赏析,借鉴他人的优点,然后逐渐过渡到独立成文。
上述几点尝试,只是本人的一方之谈。诉诸笔端,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得到同仁们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8期。
[2]《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2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写作是一项最富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和语文活动,最能体现学生掌握语文综合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扎实提高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才能写出具有新意的高质量的文章。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近年来是着眼于以下五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的。
一、教会学生积累材料的方法
要写好作文,必须有丰富的材料,正如蜜蜂要酿出香甜的蜂蜜必须采撷百花之花蜜一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而薄发”“巧妇难于无米之炊”的总结,从正反方面阐明了积累材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材料的积累训练。
作文的原材料主要是语汇、素材、主题三大板块,积累材料的训练也应着眼于此。具体做法是:一是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群众口语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从书刊阅读中摘录活泼、生动、优美的词、短语、句子、语段等语汇,建立“语汇库”,为作文的表达做准备。二是要求学生在平时深入生活,多视听勤记录,把见闻感想辑录成文,建立“素材库”,准备文章的血肉;三是要求学生对接触、采集的见闻、材料,深入思考,仔细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提炼出结论,分门另类整理,建立“思想库”,做好文章的灵魂积累。
二、启导发散思维,形成思路的多元化
在审题、立意、谋篇的指导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思考,拓展写作思路,避免公式化和雷同化。如“以《手》为题写一篇文章”,就有多种思路:一写记叙文,通过特定背景、条件下的“手”的表现,或写人或记事,反映某种精神风貌或习气。可以正面表现勤劳、吃苦、顽强、乐于助人等高尚美德,也可以表现懒惰、怕苦、脆弱、损人利己等恶劣品行。二写说明文,分别说明五指的形状、用途特点。三写议论文,从五指的协调行动,阐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必胜分裂必败”等观点;从五指的形状、作用,阐述“要爱护帮助缓弱小者”、“避让风格赞”、“不能以貌取人”、“贵在内在美”等观点。四写童话、寓言,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辞格和联想、想象等手法,赋予手指具有人的感情,说明某个道理;等等。
通过此类发散思维的指导和训练,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
三、摒弃“下水作文”,培养“个性”写作
所谓“下水作文”,即是在作文前教师给出让学生模仿的文章,也就是“范文”。教师的素质有高有低,写出或给定的“范文”的质量也会有优有劣;就算给学生的“范文”是高质量的,都不可取。学生最具模仿性,范文一亮,学生的思维即先入为主,形成一个与范文相同的定势,再也跳不出范文的模式,写出的习作也就会出现“千人一面”的不良现象。因此,作文前的指导,教师应着眼于对“作文要求”的理解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写作的具体范围,进而诱导他们挖掘题目或写作要求中潜在的“活性”的要求,从而做到有所创新,打破公式化的思维定势,在作文中体现不同的个性特点,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
四、借助联想、想象,丰富写作的素材
当学生作文感到题材不足或思路不通时,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补救,把远在他处的事物与眼前的事物联系起来,并引进作文中。如朱自清的《春》中,从“花里带着甜味儿”联想到“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老舍《济南的冬天》中的“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郭沬若《天上的街市》中“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等等,就是一些极为成功的例子。联想和想象的运用,能使作者跨越时空的限制,丰富写作的题材,把文章写得内容充实、形象感人、意境深远。
五、鼓励自由练笔,提高写作水平
自由练笔就是不受体裁、题材、时间的限制,由学生根据个性特点自主拟题、自由选材来作文。这种练笔的好处在于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个性,培养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写作从量变转向质变。当然,这种自由训练并非完全自由化,应遵循各种文体并存、各种题材并蓄的原则,并且要续集保存,以方便前后对照借鉴,不断提高。练笔初期,如果确实思路不开、题材贫乏,可以先摘录别人的文章品味赏析,借鉴他人的优点,然后逐渐过渡到独立成文。
上述几点尝试,只是本人的一方之谈。诉诸笔端,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得到同仁们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8期。
[2]《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