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是否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
【关键词】整理;复习;教学;有效性
首先谈一下什么是整理和复习课,其基本含义应有两点:
一是整理,是指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
二是复习,是指重新学,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对原先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高层次上的再学习,它更多的是一个加深数学知识理解,扩大数学知识联系,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目前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甚至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收效往往甚微。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吃力不讨好”。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怎样才能上好“整理与复习”课,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整理与复习,进行有序整理和有效复习,使其对所学知识达到牢固掌握、灵活应用的目的呢?
一、明确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
确定任务和要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因此,整理和复习课的教学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整理和复习课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要完成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习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系统。
如我在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感知整理与复习的方法。考虑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学习材料适当进行了处理。教材上的退位减法表是一个静态的整理结果,具体教学时,我将静态变为了动态。先打乱卡片让学生用不同方式进行整理,再反馈交流,逐步完善减法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整理活动具体设计如下:
(1)谁能出几道20以内退位减法的题考考大家?
(2)20以内退位减法的题目好象有很多,你知道一共有多少道吗?
(3)要知道一共有几道,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减法算式有顺序、有规律地整理出来。那么我们可以按怎样的规律来整理这些加法算式呢?(小组讨论交流多种方法)
(4)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整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套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的卡片。小组合作,按自已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
(5)展示整理完整的减法表。
(6)这些表象什么?(楼梯、手枪、宝塔……)
(7)观察发现各张表格中横、竖、斜的不同规律。
这样的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拓展所学数学知识的空间,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如在复习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知识内容时,可以横向整理:比——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使之成片;还可以纵向整理:比——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比例尺,使之成线。这样复习整理就能促进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
3、抓住学生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着重引导学生在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在知识和技能上的问题,通过深入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及时弥补自己在这部分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从而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如在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减法》的整理复习时,我将错题:融入复习中,比如错题:27-8=21、订正27-8=19.错误原因:个位7减8不够减就用8减7,针对这类错题我设计了,你来当医生63-19=56.这样,通过典型例题练习使知识再现,在复习课上,让学生真正来解决自己的困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设练习,强化提高
1、设计针对性练习,突出有效性
练习是巩固、拓展知识的有效手段,但要讲究练的形式、练的实效。如概念的复习课,知识容易混淆,因此题型的选择上要注重于“辨析题”;又如计算复习课,要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灵活性,故选择改错题和开放题比较好。有针对性的练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设计创新性练习,提高挑战性
大量的机械练习只会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和思维定式,因此,设计练习要注重运用变式、逆转、重构等手段和方法,尽量设计一些巧妙、新颖,具有较高的思维价值的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效实践,并着眼于就题论理,触类旁通。由于学生的认知情况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学习水平不一,相应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能力有所区别,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能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受到启发,促进问题的解决。
3、设计综合性练习,加强应用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因此复习的过程应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整理和复习课不仅是简单梳理,还要突出练习和整理的结合。对于练习题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不仅是练技能,还要突出思维与能力的训练,这时教师要大胆放手;不仅是查漏补缺,还要使学生学会复习的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正时时刻刻地催促着我们不断前进!让我们为打造有实效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而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彭婷(1962-),女,汉,籍贯:新疆省巴卅和硕县,学历:大专,职称:小高,工作单位: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第四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关键词】整理;复习;教学;有效性
首先谈一下什么是整理和复习课,其基本含义应有两点:
一是整理,是指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
二是复习,是指重新学,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对原先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高层次上的再学习,它更多的是一个加深数学知识理解,扩大数学知识联系,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目前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甚至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收效往往甚微。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吃力不讨好”。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怎样才能上好“整理与复习”课,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整理与复习,进行有序整理和有效复习,使其对所学知识达到牢固掌握、灵活应用的目的呢?
一、明确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
确定任务和要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因此,整理和复习课的教学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整理和复习课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要完成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习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系统。
如我在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整理与复习》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感知整理与复习的方法。考虑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学习材料适当进行了处理。教材上的退位减法表是一个静态的整理结果,具体教学时,我将静态变为了动态。先打乱卡片让学生用不同方式进行整理,再反馈交流,逐步完善减法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整理活动具体设计如下:
(1)谁能出几道20以内退位减法的题考考大家?
(2)20以内退位减法的题目好象有很多,你知道一共有多少道吗?
(3)要知道一共有几道,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减法算式有顺序、有规律地整理出来。那么我们可以按怎样的规律来整理这些加法算式呢?(小组讨论交流多种方法)
(4)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整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套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的卡片。小组合作,按自已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
(5)展示整理完整的减法表。
(6)这些表象什么?(楼梯、手枪、宝塔……)
(7)观察发现各张表格中横、竖、斜的不同规律。
这样的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拓展所学数学知识的空间,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如在复习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知识内容时,可以横向整理:比——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使之成片;还可以纵向整理:比——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比例尺,使之成线。这样复习整理就能促进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
3、抓住学生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着重引导学生在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在知识和技能上的问题,通过深入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及时弥补自己在这部分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从而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如在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减法》的整理复习时,我将错题:融入复习中,比如错题:27-8=21、订正27-8=19.错误原因:个位7减8不够减就用8减7,针对这类错题我设计了,你来当医生63-19=56.这样,通过典型例题练习使知识再现,在复习课上,让学生真正来解决自己的困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设练习,强化提高
1、设计针对性练习,突出有效性
练习是巩固、拓展知识的有效手段,但要讲究练的形式、练的实效。如概念的复习课,知识容易混淆,因此题型的选择上要注重于“辨析题”;又如计算复习课,要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灵活性,故选择改错题和开放题比较好。有针对性的练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设计创新性练习,提高挑战性
大量的机械练习只会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和思维定式,因此,设计练习要注重运用变式、逆转、重构等手段和方法,尽量设计一些巧妙、新颖,具有较高的思维价值的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效实践,并着眼于就题论理,触类旁通。由于学生的认知情况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学习水平不一,相应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能力有所区别,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能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受到启发,促进问题的解决。
3、设计综合性练习,加强应用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因此复习的过程应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整理和复习课不仅是简单梳理,还要突出练习和整理的结合。对于练习题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不仅是练技能,还要突出思维与能力的训练,这时教师要大胆放手;不仅是查漏补缺,还要使学生学会复习的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正时时刻刻地催促着我们不断前进!让我们为打造有实效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而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彭婷(1962-),女,汉,籍贯:新疆省巴卅和硕县,学历:大专,职称:小高,工作单位: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第四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