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储备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学存在严重脱节。本文就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谈几点个人看法,期望有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初中;知识点;衔接
一、初高中地理的顺畅衔接
(一)基础知识点的衔接巩固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学习得比较多,但每一个地理知识点都属介绍性的,每一部分知识只介绍其中的一个点或很少的一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少谈及,没有进行较具体的运用,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学生容易淡忘。
进入高中后,学生要回忆起初中部分基础知识会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些复习旧知识的工作,并让学生在上课时带着初中教材,课堂中进行初中知识点的复习,以此来引出高中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这样的课堂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如高一“地球运动的意义”部分,较完整和系统地讲授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而初中阶段只突出罗列了“昼夜交替”。新授时可以从“昼夜交替”的原因入手,让学生思考,再从结论“地球自转”还会产生哪些现象,降低难度。这样,把初高中的地理知识点有效地穿插起来,形成一线,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内容的选取
地球和地图:地球形状,大小,经纬线,地方时,区时,地球自转公转,地图的三要素,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大洲和大洋:七大洲与四大洋,七大洲的地形和气候;居民和国家:世界的人口,中国的人口,国家和地区,世界区域划分;中国的疆域:位置面积,疆界与邻国,行政区划,四大海域;中国的地形:地形的基本特征,主要地形的分布,主要的河流、湖泊和内外流域的界线;中国的气候: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温和降水的特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中国的资源:自然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特点,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
(三)读图技能的衔接
学习地理学科的有效捷径就是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在进行知识衔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
在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对地图的掌握可以说几乎是一个空白,学生不会看图,不知道怎么看图,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有几大洲,各大洲的具体位置更不用说了。
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有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目标在不断深化,有一定的梯度性。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地图册,培养学生读图、认图,画图的能力。将图作为一种得力的学习工具,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学习方法上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学习知识喜欢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初中教材也正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在编写时,偏重于地理事象的描写或直接给出结论让学生去记忆,至于产生这种事象的原因是什么,书上提的很少或根本就没有提到,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往往是囫囵吞枣,记住就好了,课程标准对此也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
步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都有所加强,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起航,在问题的设计上和知识的传授上与初级中学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要让学生培养学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处理完成问题的能力,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自己要学会应用规律,总结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才能真正地去了解地理,学习地理,研究地理,学好地理!
二、拓展区域地理,实现初高中内部实质意义的融合
(一)构建区域系统,培养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
依据高考大纲要求的区域地理内部实质意义,记忆重要区域的空间位置,包括经纬网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模块位置、大气环流位置、洋流位置等。构建“脑中图”,处理完成在地图上定位和定向的知识,为地理学科后继知识学习扫清空间漫延的障碍。形成最基本的地图基础。
1.填图,依托图例和注记,把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位置巩固在地图上,为形成知识系统提供空间平台。
2.拆分普通地图,突出主要地理事实,以中心事物为载体,在图中提炼正题,培养提取信息能力。
3.叠加专题地图,将相关联的地理事物放在同一幅地图上,养成用联系的观点对待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形成综合能力。
4.以时间为线索,排列同一地理要素或同一地区不同典型时段地图,在系列地图中寻找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整合初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部实质意义
用高中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区域特征,形成区域综合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应对突出正题(中心问题)的文科综合测验。
1.从经纬网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位置入手,认识地理环境的程度结构。分析区域的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水)、植被、土壤、农业等具有地带性特征的地理要素。在此基础上掌握地理特征,并科学规范地表述区域地理特征。
2.从地形截面图着眼,掌握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地形是某个地区地理环境的骨架,以地形为基础的地理环境信息叠加在截面图之上,使地理环境更为庞大。根据对地形截面图的分析,理解某个地区的地势、水文、交通线走向等非地带性地理要素,周全地认识某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3.在准确掌握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前提下,立足本区,向外延伸,比较区域差异,如中国分区中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比较,世界地理中中国与美国、中国与印度等的比较,寻求本区域地理要素特征形成的宏观基础。如2010年山东文综地理第26题,考查了沪宁杭地区与鲁尔区的对比。
4.寻找区域正题,在众多地理要素中找到本区独具特色或具有全世界意义的问题,形成规范性的表述,联系周边地区,形成对正题的深刻思想。
参考文献:
[1]徐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10).
[2]赵少华.中学地理教学中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报,2007(5).
【关键词】高中;地理;初中;知识点;衔接
一、初高中地理的顺畅衔接
(一)基础知识点的衔接巩固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学习得比较多,但每一个地理知识点都属介绍性的,每一部分知识只介绍其中的一个点或很少的一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少谈及,没有进行较具体的运用,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学生容易淡忘。
进入高中后,学生要回忆起初中部分基础知识会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些复习旧知识的工作,并让学生在上课时带着初中教材,课堂中进行初中知识点的复习,以此来引出高中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这样的课堂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如高一“地球运动的意义”部分,较完整和系统地讲授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而初中阶段只突出罗列了“昼夜交替”。新授时可以从“昼夜交替”的原因入手,让学生思考,再从结论“地球自转”还会产生哪些现象,降低难度。这样,把初高中的地理知识点有效地穿插起来,形成一线,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内容的选取
地球和地图:地球形状,大小,经纬线,地方时,区时,地球自转公转,地图的三要素,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大洲和大洋:七大洲与四大洋,七大洲的地形和气候;居民和国家:世界的人口,中国的人口,国家和地区,世界区域划分;中国的疆域:位置面积,疆界与邻国,行政区划,四大海域;中国的地形:地形的基本特征,主要地形的分布,主要的河流、湖泊和内外流域的界线;中国的气候: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温和降水的特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中国的资源:自然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特点,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
(三)读图技能的衔接
学习地理学科的有效捷径就是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在进行知识衔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
在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对地图的掌握可以说几乎是一个空白,学生不会看图,不知道怎么看图,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有几大洲,各大洲的具体位置更不用说了。
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有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目标在不断深化,有一定的梯度性。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地图册,培养学生读图、认图,画图的能力。将图作为一种得力的学习工具,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学习方法上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学习知识喜欢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初中教材也正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在编写时,偏重于地理事象的描写或直接给出结论让学生去记忆,至于产生这种事象的原因是什么,书上提的很少或根本就没有提到,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往往是囫囵吞枣,记住就好了,课程标准对此也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
步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都有所加强,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起航,在问题的设计上和知识的传授上与初级中学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要让学生培养学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处理完成问题的能力,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自己要学会应用规律,总结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才能真正地去了解地理,学习地理,研究地理,学好地理!
二、拓展区域地理,实现初高中内部实质意义的融合
(一)构建区域系统,培养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
依据高考大纲要求的区域地理内部实质意义,记忆重要区域的空间位置,包括经纬网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模块位置、大气环流位置、洋流位置等。构建“脑中图”,处理完成在地图上定位和定向的知识,为地理学科后继知识学习扫清空间漫延的障碍。形成最基本的地图基础。
1.填图,依托图例和注记,把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位置巩固在地图上,为形成知识系统提供空间平台。
2.拆分普通地图,突出主要地理事实,以中心事物为载体,在图中提炼正题,培养提取信息能力。
3.叠加专题地图,将相关联的地理事物放在同一幅地图上,养成用联系的观点对待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形成综合能力。
4.以时间为线索,排列同一地理要素或同一地区不同典型时段地图,在系列地图中寻找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整合初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部实质意义
用高中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区域特征,形成区域综合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应对突出正题(中心问题)的文科综合测验。
1.从经纬网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位置入手,认识地理环境的程度结构。分析区域的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水)、植被、土壤、农业等具有地带性特征的地理要素。在此基础上掌握地理特征,并科学规范地表述区域地理特征。
2.从地形截面图着眼,掌握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地形是某个地区地理环境的骨架,以地形为基础的地理环境信息叠加在截面图之上,使地理环境更为庞大。根据对地形截面图的分析,理解某个地区的地势、水文、交通线走向等非地带性地理要素,周全地认识某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3.在准确掌握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前提下,立足本区,向外延伸,比较区域差异,如中国分区中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比较,世界地理中中国与美国、中国与印度等的比较,寻求本区域地理要素特征形成的宏观基础。如2010年山东文综地理第26题,考查了沪宁杭地区与鲁尔区的对比。
4.寻找区域正题,在众多地理要素中找到本区独具特色或具有全世界意义的问题,形成规范性的表述,联系周边地区,形成对正题的深刻思想。
参考文献:
[1]徐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10).
[2]赵少华.中学地理教学中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