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深 翰墨青岛

来源 :青岛画报·今日青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j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門類,是傳統文化核心、深邃、精妙的組成部分,也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獨特創造力與哲學意韻的藝術形式之一。在青島這片土地上,歷經幾千年傳承發展,孕育了膠南瑯琊台秦刻石、平度天柱山北魏刻石、嶗山道教刻石及明清書法名家群、近現代康有為等歷史文化名人等人文遺跡,歷代書法的基因串起青島“山、海、城”的文化密碼,形成了源遠流長、開放包容的書法文化。尤其是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近現代歷史文化名人為青島書法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8年適逢康有為誕辰160周年,10月27日—28日康有為書學國際研討會暨首屆青島國際書法雙年展系列活動在青島舉行,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名專家學者、書法藝術家齊聚青島,對康有為書學藝術進行學術研討,以國際而多元的視野在青島集結發聲,帶來有關康有為書藝及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書法藝術的創新思維。
  從琅琊刻石說起
  青島,如同其名字,翠玉一般鑲嵌在祖國版圖東側的黃海之濱,在時空的經緯線上熠熠生輝。
  從空間的維度上看,青島是世界上少有的山海城緊密相連的美麗城市,緊鄰大海,海灣眾多,沃野平疇,植被繁茂,嶗山拔地而起,號稱海上第一名山,城市“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極具特色。
  從時間的維度來看,青島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雖然城市建制只有兩番花甲百年多點,但上溯歷史卻悠久綿長,從距今7000餘年的即墨北阡貝丘遺址,到膠州三裡河大汶口文化莒文化乃至龍山文化遺址,再到平度大澤山嶽石文化,再到東夷文化,琅琊文化的成熟,可以說,青島的古文化從未缺席中華文化大家庭的華美歷程。
  從今天的青島區劃圖來看,青島像一隻飛翔的鵬鳥,青島、紅島、黃島環膠州灣,恰似一串項鍊,而大鳥的兩翼則是如今的西海岸和即墨區,前者當年“齊瓦當千秋萬歲”和後者當年“刀幣節墨之法化”都不僅證明有文字記載的文明,而且在書法史上也大書了一筆,其價值亦不弱于商周金石。
  秦代琅琊設郡,壘土為台,秦始皇滅六國、統疆域、五巡疆域,丞相李斯均手書刻石。我們能依稀可見的泰山、嶧山、之罘、會稽、東觀、碣石等處多為後世摹刻,唯有“琅琊刻石”毫無爭議,梁啟超說:“斯相墨蹟,賴此僅見。”刻石現在珍藏於國家博物館,兩千餘年的滄桑抹不去其厚重沉著的歷史和書法價值,魯迅先生認為其“質而能壯”,是書法廟堂氣金石氣的代表。“琅琊”自此似乎成了中國書法的發祥之地,中國書法的兩大泰斗王羲之和顏真卿均以琅琊為群望。
  青島的漢代書法遺存雖然不多,但卻極具代表性,通常我們常說“天下漢碑半濟寧”,而上世紀80年代于平度侯家村出土的“王舍人碑等漢代碑刻”結體方正,有別于諸碑。特別2015年黃島“土山屯漢墓群木牘”的出土,更讓我們領略了西漢書法的風采,簡牘出土在齊魯此前僅見孔子舊宅壁中書和臨沂銀雀山漢簡,土山屯西漢木牘無疑是漢隸的重大佐證。木牘隸書寬博自然,用筆率真,讓人撲面而來感受到兩千年前的“漢風”。
  魏晉南北朝時代,青島的書法亦載入史冊。與王羲之同時代的書家筆跡已刻於嶗山和平度的大石之上。更有北魏時期“鄭文公碑上碑”彪炳千秋。平度城北50裡有天柱山,1500多年前,有多處摩崖刻石呈現於此。其中時任光州刺史的鄭道昭為其父鄭羲所立之摩崖頌碑,端莊方正,筆力雄健,被康有為稱為“極軌”,即最好的範本。此碑與萊州、青州等地的同時期摩崖被統稱為雲峰刻石群,和中原的龍門二十品佛造像題記東西呼應,構成了從漢隸到唐楷的重要里程碑書體--魏碑,成為中華書法史上北碑典型,據稱日韓書法家在拜謁天山諸摩崖時頂禮膜拜,淚流滿面,心悅誠服。
  此後,北齊、東魏和西晉均有摩崖題刻。
  唐代是中國書法的鼎盛時代,蘇東坡甚至說唐朝“詩至杜子美,文至韓退之,書致顏魯公,畫至吳道子,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詩文書畫各方面唐代都達到高峰。詩仙李白曾訪嶗山,留下“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和“願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的名句,李白也是書法家,所憾未在青島留下類似“上陽臺帖”這樣的名跡,而青島有幸曾在“文革”時期由市博物館收藏過濰坊丁家所藏之懷素法書“食魚帖”,此帖堪稱一代草書大師的代表作,1978年物歸原主,也算如《蘭亭序》所言“暫得於己,快然自足。”同樣,顏真卿也與青島有不解之緣,他的名作《裴將軍詩》氣勢宏大,諸體兼備,元氣淋漓,是這位書法聖人的另類名作,墨拓本和墨蹟本分別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但清同治年間,萊西桃花寨子李姓農民曾挖出鐫刻“裴將軍詩”的石碑,後拓印出售,此碑隱現于民間,於1973年再次被發現,可稱與青島的一段奇緣。
  道樂漸起 仙樂飄飄
  山海相握,福地洞天,嶗山即是嚮往神仙生活之人流連的地方,自古有“神仙窟宅”、“海上仙山第一”之稱,僧道之人都樂於隱於此,特別是道人樂土,繁盛時嶗山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嶗山刻石始於西晉,尤其在金元時期,嶗山突現大規模摩崖刻石活動,劍及履及,遍佈嶗山,雖曆800年自然與人為破壞,仍有40餘處,可謂蔚為大觀。其中,丘處機將道教全真派推至峰巔,影響至巨,嶗山甚至成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全真道吸納儒佛精華,廣與人間結緣,深具文人特色,因而嶗山刻石也多是全真領袖的詩詞題字。丘處機的題字厚實莊重,剛健沉著。其他道人字也多古拙質樸,頗多仙風道骨。論者認為[嶗山道教刻石]其學術價值甚至與雲峰刻石、泰山刻經[四山摩崖]鼎足而三。   宋代書法四大家“蘇黃米蔡”之首的蘇東坡曾在山東多地任職,如密州和登州,民間傳說他曾三訪嶗山,並有兩首詠嶗山的詩和在《蓋公堂記》中提到“勞山”,甚至在嶗山北麓的蘇家庵子村有過“東坡仁裡”的碑刻相傳,若這些傳說是實,青島與這位文人士大夫的集大成者亦有淵源聯繫。
  時光到達明代,洪武年間青島曾有軍事武備建制鼇山衛和靈山衛以及雄崖所和浮山所等,但文脈不絕,詩書馨傳。詩人藍田回到故里,于華樓山結社酬唱。清朝二百餘年,蒲松齡遊嶗山,寫下著名的《聊齋》篇章膾炙人口。青島書法群星麗天。先是膠州人文薈萃,畫家冷枚成為宮廷畫師;法若真以性靈作詩,書法則“氣勢魂魄”、“筆勢飛動”;更有高鳳翰詩書畫印,諸藝皆擅,成為“揚州八怪”之中唯一的北方人,陳師曾曾稱他的書畫“自出機杼”、“漸成絕響”。一九一二年清帝遜位,一批遺老雲集青島,海天之城成了他們的避難之所,恭親王、劉廷琛、徐世昌、吳郁生、盛宣懷、陸潤庠、沈曾植等各流都曾或長或短地寓居青島。此間,康有為是一顆巨星,他晚年鍾情於青島,直至離世。他的天遊園在山海之間,最後十年,他的尊碑書學思想更加成熟,書法爐火純青,人書俱老,他與吳昌碩均於一九二七年去世,標誌了中國古典時代的結束,青島也就成了近代書法的終結之地。
  1929年,經蔡元培先生倡議,國立山東大學遷至青島重組,校稱國立青島大學,延請楊振聲任校長,蔡元培還親自題寫的校名。國立青島大學秉承蔡先生的“學術自由”、“相容並包”及“教授治校”等思想,開啟了青島一個文化興盛的時代。此後的30年代,青島曾經集納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學者教授、作家文人,蔚成一時大觀,在這其中,亦不乏以書法名世的文人名士。如今漫步青島街頭,尤其是海大魚山校區一帶,我們時而發現有眾多的名人故居,聞一多、王統照、蕭軍、蕭紅、梁實秋、沈從文、台靜農、蘇雪林、童第周、束星北等都曾寓居琴島,而另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如蔡元培、弘一、胡適、陳寅恪、朱光潛、朱自清、葉恭綽、葉聖陶、柳亞子、郁達夫等也曾遊訪青島,他們客居青島或暢遊青島之時還多曾留下過詩文軼事,當然其中也不乏有遺墨刻石,手稿書劄等書法鴻爪。
  聞一多先生寓居陰島路國立青大校內,教授古典文學,聞先生性情率真,書法卻高古端嚴,尤擅篆書,他還頗喜治印,有文人淵雅之氣,嘗作謔語篆刻潤格,流布廣泛。臺靜農是作家、學者,卻也是書法家。書法家葉恭綽亦曾寓居青島,俞平伯也在青島留下墨蹟。青島湛山寺在上世紀30年代為佛教講寺,弘一法師從福建來青島講律,于寺中常應請書寫經文嘉言,求者得而寶之。
  可以說,翰墨青島,碑帖綿延,人文流傳,閎約深美。嶗山如硯,黃海如墨,歷史如紙,人物如筆,仍在展現著書法的史詩畫卷。
  康有為書法中的“青島元素”
  南海、廣州、青島三個與康有為有著密切聯繫的座標城市——南海為出生地,廣州為成長地,青島為歸隱仙逝地——在不同歷史時段,均相繼舉辦了康有為國際學術研討會,也表明這三座城市與康有為的文化宿緣與因緣際會。康有為青島遺墨中折射的文化意蘊將有力推動康有為書學研究的發展。
  青島是康有為長住的地方,又是他晚年棲居的得意之所。1917年他初到青島,市政當局安排的下榻處,即為原德國總督副官的小樓,精緻玲瓏,情調清雅;1923年他三遊青島,乃決意購此宅第長居養老,號為“天遊園”。1927年又仙逝于此樓。
  他有《得青島德舊提督樓,賦示曼宣婿及諸孫》:“截海為塘山作堤,茂林峻嶺樹如薺。節樓舊日莊嚴地,今落吾家可隱棲”。表明他是希望在青島終老的。又他稱“青島之紅瓦綠樹,青山碧海,為中國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樓閣亦比不及、詩文不足形容之”。其喜愛之心溢於言表,不亞於他的廣東故鄉佛山南海和叱吒風雲的北京、上海乃至足跡所至的日本和歐美。
  作為青島近代史上的文化名家,康有為鍾情於青島的山海風物,縱意天遊,揮毫潑墨,為青島的城市文化留下了豐厚的人文遺產。他在青島期間創作了大量的書法作品,以他為代表的近現代文化名人書法,為打造博大、蒼深、開放、包容的青島地域書風,強化中國書法的學術藝術特色做出了貢獻。
  近年可見康有為歌詠青島的遺墨有十餘件,有的載于《萬木草堂詩集》,有的散於民間,《康有為青島遺墨精品》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是歌詠青島的書法作品,人書俱老,筆酣墨暢,具有書法和文獻的雙重價值;二是內容與青島相關的尺牘,是研究其生平的重要文獻;三是其寫給親人的家書,內容豐富,具有文獻價值。從其書法與詩歌中,揭示了康有為與青島的淵源。
  康有為作品中包含了大量“青島元素”。青島書法家協會主席范國強認為,青島天柱山北朝刻石對“康體”意義重大,尤其康氏晚年專寫《鄭文公碑》,書法爐火純青。《尊碑·康有為書法研究》中收錄多件詩軸、楹聯及書劄,如《遊嶗山九水詩軸》、《蒙賞禦書天遊堂匾額感恩恭記》、《領得青島舊提督樓詩軸》、《重還青島喜賦詩軸》、《遊嶗山明霞洞詩軸》等。其中如康有為六十七歲時所書《領得青島舊提督樓詩軸》,見證了他在租下德國提督樓(現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後,深感“青島此屋之佳,吾生所未有,則留長住青島”的心境,並於次年購得此宅擴為“天遊園”,此後每年攜家人賞春避暑,直至遷來定居並在青病逝的歷史情境。
其他文献
9月3 0日至1 0月3日,4天,96小時,2018國際極限帆船賽青島站“瑪澤潤杯”比賽激情上演。來自法國、西班牙、德國、新西蘭、中國及中國香港等6個國家和地區的12支參賽隊伍駕駛“飛行幽靈”水翼雙體船在浮山灣水域精彩角逐,為青島奉獻了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無論是浮山灣內精彩的賽事比拼,還是陸地上豐富的體驗活動,都成為這個十一的靚麗風景線。  全新賽船東方首秀  國際極限帆船系列賽是與沃爾沃、美洲杯
期刊
揭露豪奢官员周久耕、追问“躲猫猫”事件真相、曝光公款天价账单、展开人肉搜索伸张正义……草根的网络监督效力及草根的群体力量在最近被炒得很热。事实上,网络监督的力量十分有限,草根的这种监督离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民主还很远,但相比而言,今时今日的草根网民的确具备了一种群体能量,他们身上体现了社会民主的进步。  “自视甚高”——草根们这种不输现实的倔强的理想正是他们“有成”的驱动力。放眼看去,“草根英雄”、“
期刊
日式花道,總有一種獨特的美感。一枝一葉,一花一木,就能延伸出無盡的美與禪意。徐琳,一個兼具柔美與剛毅的文藝青年,在嶗山一處別墅內,成立了“清和花道”工作室,每日與花為伴,追尋獨屬於自己內心的清雅與平和。  她,曾經一個人浪跡大半個中國,去到中國最偏僻的地方旅行,將新疆西藏地區等人跡罕至之處的美景盡收眼底;她,曾經去到海拔接近五千米色達佛學院做義工,幫助僧人護理因高原強烈陽光對眼睛的傷害。在珠峰腳下
期刊
10月20 日晚19時,山東省第24屆運動會閉幕式在青島市民健身中心舉行。建築面積達7萬平方米、目前全國最大的下凹式穹頂結構體育館“雲之貝”體育館燈火輝煌、氣氛熱烈。  青島力壓群雄奪七項第一  與往屆省運會相比,本屆青島省運會決賽階段歷時四個多月,賽程的整體跨度最大。本屆省運會共設26個競技大項、810個小項,1130枚金牌。東道主青島代表團此次共派出了1365名運動員,參加25個大項、623個
期刊
海军潜艇学院是培养国家战略军事力量的院校,也是潜艇部队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摇篮。这所军校承担着中国军队潜水、援潜救生、水下脱险、水下爆破等应急性、高危性的专业教学训练任务;这里有全国最大的60米水下饱和氧舱实验室,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航天员的负压训练也曾在这里进行。  然而,在这个略带神秘色彩的军校中,却时常见到一队队不同肤色的外国军人在接受中国教官的训练。10年前开始的“外训”工作,是中国军校的特
期刊
“天涼好個秋”,一年之中最美的時光,莫過於此時楓紅銀杏黃的季節。日光溫潤,滿目繽紛,天高和爽,桂花馥鬱,真想把所有美好的詞語都拿來形容秋天。  風乍起,空氣清新舒暢,秋天總是來的靜謐,來的安詳。村上春樹在《有餐車多好》中寫道,“秋天的陽光醇厚柔潤,在建築物頂端閃閃發光。河流、樹林、軟綿綿的草地,雲絮從上面緩緩飄移。”似乎秋日裡的天空多出一份柔和。太陽沒有了夏日的焦燥,卻依然燦爛明媚。在這裡時常可以
期刊
與宗教有關的事物總帶著些許神秘色彩,也帶著些許讓人心懷敬畏的神聖。在夏末還未全然褪去的潮濕空氣中邂逅青島的教堂,擇一塊被太陽烤得溫暖的石階而坐,或是走進其中,凝望著牧師肅穆的神情,安靜的聆聽唱詩班莊嚴卻不失優美的歌聲,這樣孤獨又溫柔的情緒,怕是難以在其他任何一處景色裡尋覓。  教堂是進行宗教活動和宗教傳播的重要場所,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舉行彌撒禮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在青島較
期刊
即墨以齊魯名城載入史冊,有悠久的歷史,更有燦爛的文明,話滄桑,數風流,這座千年古城留存的輝煌過往、傳奇典章,鼎盛人文,數不勝數……其中位於即墨田橫鎮的雄崖所古城穿越歷史的硝煙,古韻猶存,成為歷史的見證,是山東省保護最為完好、青島市唯一的明代抗倭歷史遺存。  昔日海防要地 抗倭寇  雄崖守禦千戶所設立於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因其東北部白馬島上有雄偉赭色斷崖而得名。雄崖所位於青島即墨市田橫鎮最
期刊
一個喚醒城市記憶的地方,一座品味經典、科普充電、對話國際時尚潮流的藝術殿堂——依託原國棉五廠物理空間打造的青島紡織博物館,讓人無端想起金色陽光漫撒的錦緞絲綢,充滿巧奪天工的神秘感。  一座天然的紡織遺址公園  記者走進青島紡織博物館,仿佛進入了一個天然的紡織遺址公園。因其是在老紡織廠遺址上開發建設,從進入園區的那一刻,便即刻開啟了美妙的參觀旅程。園區內的每一棟建築、每一臺設備乃至每一棵綠植、每一處
期刊
對於“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村民來說,想要“吃海”,好的工具必不可少,從“木杆網”、“石窟網”、“蒲網”到漁網,織漁網、曬漁網一度成為沿海漁村處處可見的生活圖景,同時從生產工具的變革中,可以一窺紅島漁獵史的演變和發展。  從“木杆網”“石窟網”到漁網  傳說在5000年前的炎黃時代,“漁祖”郎君,也就是伏羲氏,從南洋來到膠州灣北岸(今紅島後韓家村一帶),發現這裡地域遼闊,水產資源豐富,就在此居住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