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要解决少数民族自治与发展的两大最主要的问题,离不开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现代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保持稳定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少数民族各种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内容融入各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当中去,通过少数民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途径,让人们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民族;途径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都希望本民族的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少数民族群众因为知识层次的提高,其对民族文化的敏感和热爱更愿意以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这种心理,创造条件,通过一定形式使之得以实现。所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少数民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内容融入各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当中去,让人们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理想的效果。
广西少数民族自古就休养生息在祖国的南国边陲,通过辛劳与智慧,创造的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悠久。这些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正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民族文学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又以壮族、苗族、侗族、瑶族的民间文学最具代表性。壮族的民间文学充满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往往以故事、歌谣等形式口头流传于民间;广西的侗族地区素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的美誉,内容多以人类的起源、民族迁徙、和习俗为题材,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神话、故事、童话、寓言等民间文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广西苗族地区的民间文学主要有诗歌、传说和故事等,反映苗族祖先与自然的斗争和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苗族社会是变迁及发展历史、苗族人民的机智勇敢等,多以口头唱诵的形式流传下来;广西瑶族的少量诗歌和神话传说还有汉文手抄本和唱本。人民可以利用民间文学这种脍炙人的表现形式,通过编写表现时代精神、歌颂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赞颂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的民间文学作品,使之在民间传诵,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民族工艺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工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国艺术宝库的瑰宝。如壮族地区的左江壁画,反映了壮族先民生活情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仍清晰可见,其中以宁明县花山壁画最为著名。铜鼓是壮族先民的杰作,大小不一的各类铜鼓,鼓面有浮雕的花纹图案,每面都是精美的珍品,其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壮锦图案精美别致,早在唐宋时期就已享有盛誉,作为当时的贡品进贡朝廷,其美术创作和纺织技术都有很高的工艺水平;侗族地区的手工艺品有挑花、刺绣、藤编、竹编、雕刻、剪纸、刻纸等,美观实用,各具特色。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造诣很高,鼓楼、风雨桥、风雨亭等造型独特,雄伟壮观,是其建筑艺术的结晶,以三江县的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最负盛名。苗族地区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风格独特,一向享有盛誉,特别是蜡染工艺,已经有上千年历史;而传统的银饰,整套包括手镯、项圈、头饰、胸饰、银衣等,花纹精巧、做工精细,令人赞叹不已。瑶族地区的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服饰、建筑、生活用品及各种装饰品都有式样繁多、精美别致的花纹图案。特别是服饰,各地方、各支系有所不同,其款式不下六、七十种,配上头饰、手镯、项圈等,光彩夺目、美不胜收,历史上有"花衣斑斓"的记载。这些少数民族的民间工艺,显示了广西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才智。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如此优秀而丰富多彩的民族工艺,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少数民族群众也以此为自豪。在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当鼓励少数民族群众继续发展优秀的民族工艺,以此培养他们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民族歌舞
唱歌跳舞是广西各少数民族群众最喜欢的文娱形式。壮族人民历来喜欢唱山歌,山歌的种类繁多,有古歌、劳动歌、情歌、风俗歌等,还可细分为几十、上百种之多。特别是每年的三月三歌节,除唱山歌外,还有壮戏、唱师戏、民间舞蹈等表演,及青年男女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苗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和戏剧具有悠久的历史,生活中多以歌来表达感情,芦笙舞则是节日庆典中必不可少的节目,伴奏乐器有芦笙、木鼓、铜鼓、萧、笛、木叶、口琴等。瑶族人民能编善唱,瑶族人民常以歌来传颂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反映生活,最典型的要属被称为瑶族史诗的《盘王歌》和《赛洛陀》。瑶族有许多优美的舞蹈用以反映生产、斗争和各种祭扫活动,最具代表性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
广西各少数民族歌舞艺术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有着深厚的生活土壤,到今天更加繁荣昌盛,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传统的民族歌舞、戏剧中有许许多多歌颂优秀传统美德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闻名全国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的美丽传说,就来源于广西,在刘三姐的山歌中体现了壮族人们朴实善良、勤劳勇敢、不畏强权的精神。
在新时期的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的形式,将其赋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内容。用这些少数民族群众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能让人们接受,更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深入人心,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民族活动
广西少数民族除了春節、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外,还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在节日来临时,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进行庆祝,有聚餐、赶歌圩对歌、表演民族戏、表演民族舞蹈、祭祀、进行民族体育比赛等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如:农历的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群众一年一度的民歌盛会,百色、河池、柳州、南宁四个壮族聚居地区,歌节活动丰富多彩。这天家家户户都准备丰富的节日食品,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带上五色糯米饭、彩蛋等食品,女青年还带着精心缝制的绣球,从四面八方涌向歌圩,尽情对唱,内容以爱情为主,也有历史、风俗、生产、生活常识,对歌的形式有男女个人对唱也有集体对唱。此外还举行抢花炮、舞龙、舞狮、演戏等文体活动。三月三歌节流传至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其民族性、多样性的节日内容与形式,充分反映了壮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理想追求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东南部分地区的苗族有个特别的传统节日--苗年,融水苗族习惯以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二月十五日为过年期,过年前夕,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提鱼、酿酒、做糯米糍粑,准备丰盛的食品,以备祭祀和款待来访的客人。吃过年夜饭后,年轻人相约组成芦笙队走村过寨吹芦笙、唱山歌,直至通宵达旦。有些地方的年节活动更是热闹非凡,如融水县的四荣乡,这里的年节活动吸引着附近的各乡和远在贵州的榕江、从江一带的苗族群众前来观赏,或亲自参加大型的芦笙赛、摔跤、斗马、斗牛、斗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苗寨里洋溢着浓重节日气氛。出此之外,还有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坡会,侗族、苗族、壮族、仫佬族共同的传统节日--花炮节,毛难族的分水节等等,都有各式各样的民族活动。
由于这些节日活动是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所喜欢并乐于参与的,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样的活动,有计划地向人们进行科学理论的灌输,使活动的参与者和观赏者既欣赏和参与了节目,又获得了思想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人数众多,所以能使相当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接受教育,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这些少数民族节日的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群众的勤劳、勇敢的精神,有利于增进少数民族群众的团结,因此是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途径。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7页
[2]《斯大林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58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4]邓建兴.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5]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滕星.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7]哈经雄等.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冯立刚.试论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之关系.广西社会科学,2007(7)
[9]姬志刚.网络信息环境下基于创新教育改革基础上的课程整合与课堂教学.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9)
责任编辑:赵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民族;途径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都希望本民族的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少数民族群众因为知识层次的提高,其对民族文化的敏感和热爱更愿意以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这种心理,创造条件,通过一定形式使之得以实现。所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少数民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内容融入各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当中去,让人们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理想的效果。
广西少数民族自古就休养生息在祖国的南国边陲,通过辛劳与智慧,创造的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悠久。这些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正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民族文学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又以壮族、苗族、侗族、瑶族的民间文学最具代表性。壮族的民间文学充满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往往以故事、歌谣等形式口头流传于民间;广西的侗族地区素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的美誉,内容多以人类的起源、民族迁徙、和习俗为题材,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神话、故事、童话、寓言等民间文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广西苗族地区的民间文学主要有诗歌、传说和故事等,反映苗族祖先与自然的斗争和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苗族社会是变迁及发展历史、苗族人民的机智勇敢等,多以口头唱诵的形式流传下来;广西瑶族的少量诗歌和神话传说还有汉文手抄本和唱本。人民可以利用民间文学这种脍炙人的表现形式,通过编写表现时代精神、歌颂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赞颂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的民间文学作品,使之在民间传诵,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民族工艺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工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国艺术宝库的瑰宝。如壮族地区的左江壁画,反映了壮族先民生活情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仍清晰可见,其中以宁明县花山壁画最为著名。铜鼓是壮族先民的杰作,大小不一的各类铜鼓,鼓面有浮雕的花纹图案,每面都是精美的珍品,其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壮锦图案精美别致,早在唐宋时期就已享有盛誉,作为当时的贡品进贡朝廷,其美术创作和纺织技术都有很高的工艺水平;侗族地区的手工艺品有挑花、刺绣、藤编、竹编、雕刻、剪纸、刻纸等,美观实用,各具特色。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造诣很高,鼓楼、风雨桥、风雨亭等造型独特,雄伟壮观,是其建筑艺术的结晶,以三江县的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最负盛名。苗族地区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风格独特,一向享有盛誉,特别是蜡染工艺,已经有上千年历史;而传统的银饰,整套包括手镯、项圈、头饰、胸饰、银衣等,花纹精巧、做工精细,令人赞叹不已。瑶族地区的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服饰、建筑、生活用品及各种装饰品都有式样繁多、精美别致的花纹图案。特别是服饰,各地方、各支系有所不同,其款式不下六、七十种,配上头饰、手镯、项圈等,光彩夺目、美不胜收,历史上有"花衣斑斓"的记载。这些少数民族的民间工艺,显示了广西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才智。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如此优秀而丰富多彩的民族工艺,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少数民族群众也以此为自豪。在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当鼓励少数民族群众继续发展优秀的民族工艺,以此培养他们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民族歌舞
唱歌跳舞是广西各少数民族群众最喜欢的文娱形式。壮族人民历来喜欢唱山歌,山歌的种类繁多,有古歌、劳动歌、情歌、风俗歌等,还可细分为几十、上百种之多。特别是每年的三月三歌节,除唱山歌外,还有壮戏、唱师戏、民间舞蹈等表演,及青年男女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苗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和戏剧具有悠久的历史,生活中多以歌来表达感情,芦笙舞则是节日庆典中必不可少的节目,伴奏乐器有芦笙、木鼓、铜鼓、萧、笛、木叶、口琴等。瑶族人民能编善唱,瑶族人民常以歌来传颂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反映生活,最典型的要属被称为瑶族史诗的《盘王歌》和《赛洛陀》。瑶族有许多优美的舞蹈用以反映生产、斗争和各种祭扫活动,最具代表性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
广西各少数民族歌舞艺术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有着深厚的生活土壤,到今天更加繁荣昌盛,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传统的民族歌舞、戏剧中有许许多多歌颂优秀传统美德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闻名全国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的美丽传说,就来源于广西,在刘三姐的山歌中体现了壮族人们朴实善良、勤劳勇敢、不畏强权的精神。
在新时期的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的形式,将其赋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内容。用这些少数民族群众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能让人们接受,更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深入人心,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民族活动
广西少数民族除了春節、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外,还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在节日来临时,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进行庆祝,有聚餐、赶歌圩对歌、表演民族戏、表演民族舞蹈、祭祀、进行民族体育比赛等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如:农历的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群众一年一度的民歌盛会,百色、河池、柳州、南宁四个壮族聚居地区,歌节活动丰富多彩。这天家家户户都准备丰富的节日食品,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带上五色糯米饭、彩蛋等食品,女青年还带着精心缝制的绣球,从四面八方涌向歌圩,尽情对唱,内容以爱情为主,也有历史、风俗、生产、生活常识,对歌的形式有男女个人对唱也有集体对唱。此外还举行抢花炮、舞龙、舞狮、演戏等文体活动。三月三歌节流传至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其民族性、多样性的节日内容与形式,充分反映了壮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理想追求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东南部分地区的苗族有个特别的传统节日--苗年,融水苗族习惯以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二月十五日为过年期,过年前夕,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提鱼、酿酒、做糯米糍粑,准备丰盛的食品,以备祭祀和款待来访的客人。吃过年夜饭后,年轻人相约组成芦笙队走村过寨吹芦笙、唱山歌,直至通宵达旦。有些地方的年节活动更是热闹非凡,如融水县的四荣乡,这里的年节活动吸引着附近的各乡和远在贵州的榕江、从江一带的苗族群众前来观赏,或亲自参加大型的芦笙赛、摔跤、斗马、斗牛、斗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苗寨里洋溢着浓重节日气氛。出此之外,还有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坡会,侗族、苗族、壮族、仫佬族共同的传统节日--花炮节,毛难族的分水节等等,都有各式各样的民族活动。
由于这些节日活动是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所喜欢并乐于参与的,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样的活动,有计划地向人们进行科学理论的灌输,使活动的参与者和观赏者既欣赏和参与了节目,又获得了思想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人数众多,所以能使相当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接受教育,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这些少数民族节日的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群众的勤劳、勇敢的精神,有利于增进少数民族群众的团结,因此是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途径。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7页
[2]《斯大林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58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4]邓建兴.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5]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滕星.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7]哈经雄等.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冯立刚.试论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之关系.广西社会科学,2007(7)
[9]姬志刚.网络信息环境下基于创新教育改革基础上的课程整合与课堂教学.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9)
责任编辑: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