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室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水平,降低对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依赖性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由儿科、手术室人员组成QCC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和方法发动圈员自我管理,探讨并落实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有效的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为新生儿抢救成功提供有效的给药途径保障,确保医疗安全。结论 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水平,降低了对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依赖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品管圈;手术室护士;头皮静脉穿刺;依赖性
品管圈是(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灵活运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手术室在新生儿的抢救过程中,由于新生儿自身因素、手术室护士因素、管理方面因素,所以对新生儿的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不高,延误抢救时机。我院于2013年11月开始对品管圈的实施,通过头脑风暴法,对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改进,并规范静脉输液的流程,规范对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的培训,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头皮静脉穿刺的水平,从而降低了手术室对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依赖性,现报道如下。
1、现状调查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手术室抢救新生儿共建立头皮静脉 48 次,呼叫儿科护士41次,呼叫率85.4%
2、方法
由护理部牵头,由儿科、手术室人员组成QCC小组,召开QCC小组会议,根据调查掌握的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法[2]选定主题、要因分析、目标设定、制定活动计划、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评价、效果确认、制定标准活动计划、制定标准化方法、程序质量改进等步骤,用统计工具进行分析。
2.1.建立品管圈组织。成立QCC小组,由儿科护士长、手术室护士长分别担任圈长、副圈长,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工作,组员4人,由两个科室的护士自愿参与。圈员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4人。通过投票法选定圈名、圈徽。每月召开一次圈会,根据活动需要在医院会议室进行QCC相关知识的培训。
2.2.确立课题。本次活动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以降低手术室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依赖性,提高手术室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为活动主题。活动时间为2013年11月~2014年4月。
2.3现状把握。设计统计表格,对2013年1月~2013年10月手术室每次发生抢救时,呼叫儿科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的次数和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共建立静脉通路48次,呼叫儿科护士41次,呼叫率85.4%。
2.4.原因分析。通过特性要因图(又称鱼骨图)从患儿、科室管理、护士自身3个方面找出呼叫儿科护士进行静脉穿刺的原因,主要与患儿自身、护士心理因素、穿刺技巧、科室管理相关,占78%,依照柏拉图80/20法则,将此四大情况列为改善的重点,我们将患儿自身、护士心理因素、穿刺技巧、科室管理简单归纳为与护理管理相关性问题。
2.5.制定计划、确定目标。确定本次活动步骤、活动日期、圈员的工作分配等,拟定小组活动计划表,确定活动周期为6个月,根据活动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3], 即: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85.4%-85.4%×78%×80% =32.2%
2.6.制定对策并实施。根据统计数据,圈员采用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对呼叫儿科护士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2.7科室管理:
2.7.1规范并完善新生儿静脉穿刺流程,制定静脉穿刺考核评分表,正确评估血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成功及妥善固定。
2.7.2制定科室培训考核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科内培训,邀请儿科护士对头皮静脉操作示教,每月组织一次考核,发挥科室的三级质量控制作用,成立静脉穿刺技术指导小组,护士长-护理组长-专科护士负责指导、监督,对每月考核合格人员进行表扬,优秀者予以奖励,形成竞争机制。
2.7.3要求手术室新进人员到新生儿科进行转科,以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起好传帮带作用。
2.7.4评估当天手术室的工作量,若工作量大或急诊手术多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启动紧急状态下人员的调配预案,实行弹性排班,以保证手术安全。
2.7.5邀请医院心理咨询师对科室人员进行心理辅导,进行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以缓解护士在静脉穿刺中的紧张、焦虑和依赖的心理,最终达到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2.8护士自身因素方面
2.8.1 要求护士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平时向经验丰富的护士或向静脉穿刺技术指导小组人员请 教,并进行静脉穿刺技术的经验交流,定期参加科室组织的技能考核,遇到头皮静脉穿刺失败时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考核达到合格并力求优秀。
2.8.2 利用业余时间多查看文献或书籍,工作中要勤学苦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的操作技巧。头皮穿刺部位的选择,头皮正中静脉粗短而直,不滑动,易固定,暴露较明显;颞浅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耳后静脉粗直略带弯曲,显露清楚。对暴露较好的静脉,进针尽量采用快速穿刺法。由助手固定好患儿头部,常规消毒皮肤后,左手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拇食指持穿刺针,在距离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将针头以10-15度角近似与平行刺入头皮,然后沿靜脉向心方向穿刺,见回血时,将留置针导管送进血管,取出针芯,并妥善固定,防治滑脱。 2.8.3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参加科室定期组织的心理辅导班,积极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工作中树立自信心,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穿刺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素状态,有条不紊,沉着冷静,提高应变能力,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
2.9患儿自身因素方面
2.9.1 体温不升 正确评估新生儿血管条件,各种原因导致体温不到35°时,应及时复温,将患儿放置辐射台或暖箱进行缓慢复温,温度36.5°,进行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9%[4],情况紧急需要抢救,将患儿在远红外线操作台上,边抢救边穿刺边复温,穿刺成功后及时将患儿移到暖箱内,避免患儿长时间在辐射台。
2.9.2 肥胖患儿 首选头皮静脉穿刺,用拇指绷紧静脉下方的皮肤,针头与皮肤呈15-20°,从静脉上方或侧方进针,见回血后再进0.5-1cm,并妥善固定。其次选择大隐静脉。
2.9.3 疾病相关因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颅内出血,防治出血加重,应避免头部搬动,避免头皮静脉穿刺,首选四肢静脉。新生儿出现脱水、休克时,血管弹性差,哭声不畅,穿刺要慢、进针后回血慢或不见回血,可将针后的小细管反折,轻捏一下,如有回血无组织外渗的,证明在血管里,根据医嘱调节滴速。
2.9.4 固定 新生兒头皮薄嫩,血管表浅,皮肤易游离,穿刺成功后应妥善固定穿刺部位,进针宜浅见回血即停,快速固定,以免血管破坏。
3、结果
QCC活动前后呼叫儿科护士穿刺次数对比,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活动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别。
4、 讨论
通过品管圈在减少手术室呼叫儿科护士进行头皮静脉穿刺中活动的开展,计算出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 ×100%
=(0.222-0.854)/(0.32-0.854) ×100%=118.4%。规范科室管理,加强了对人员静脉穿刺的培训,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头皮静脉穿刺的技术水平,减少了手术室呼叫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次数,确保了医疗安全。
QCC大幅度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圈员们能够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提高了圈员的工作责任感,自身价值得到最佳体现。QCC小组活动时严格遵循PDCA程序,以全员参与为原则,以“病人为中心”为活动宗旨,进行质量监督,全程控制,不断进行质量改进。通过品质圈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手术室和儿科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头皮静脉穿刺水平及业务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在品质圈开展过程中,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加了团队凝聚力,使其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对策,从而解决问题。并学会了如何将品质圈活动与护理工作相结合,找到结合点,切合实际地运用品质圈进行开展管理。
5、小结
通过规范了手术室头皮静脉输液流程,加强了护士的静脉穿刺技巧的培训与考核,实行弹性排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开展心理咨询辅导等措施,提升了手术室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又保证了医疗安全,最终降低了手术室对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依赖性。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肖琼芳,黄英,蒋海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西部医学,2009,21(12):2189.
[3]钟朝嵩.品管圈实际演练法.[M].台湾.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60-61.
[4]刘桂清.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8(6):269.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室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水平,降低对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依赖性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由儿科、手术室人员组成QCC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和方法发动圈员自我管理,探讨并落实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有效的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为新生儿抢救成功提供有效的给药途径保障,确保医疗安全。结论 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水平,降低了对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依赖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品管圈;手术室护士;头皮静脉穿刺;依赖性
品管圈是(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灵活运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手术室在新生儿的抢救过程中,由于新生儿自身因素、手术室护士因素、管理方面因素,所以对新生儿的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不高,延误抢救时机。我院于2013年11月开始对品管圈的实施,通过头脑风暴法,对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改进,并规范静脉输液的流程,规范对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的培训,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头皮静脉穿刺的水平,从而降低了手术室对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依赖性,现报道如下。
1、现状调查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手术室抢救新生儿共建立头皮静脉 48 次,呼叫儿科护士41次,呼叫率85.4%
2、方法
由护理部牵头,由儿科、手术室人员组成QCC小组,召开QCC小组会议,根据调查掌握的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法[2]选定主题、要因分析、目标设定、制定活动计划、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评价、效果确认、制定标准活动计划、制定标准化方法、程序质量改进等步骤,用统计工具进行分析。
2.1.建立品管圈组织。成立QCC小组,由儿科护士长、手术室护士长分别担任圈长、副圈长,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工作,组员4人,由两个科室的护士自愿参与。圈员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4人。通过投票法选定圈名、圈徽。每月召开一次圈会,根据活动需要在医院会议室进行QCC相关知识的培训。
2.2.确立课题。本次活动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以降低手术室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依赖性,提高手术室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为活动主题。活动时间为2013年11月~2014年4月。
2.3现状把握。设计统计表格,对2013年1月~2013年10月手术室每次发生抢救时,呼叫儿科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的次数和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共建立静脉通路48次,呼叫儿科护士41次,呼叫率85.4%。
2.4.原因分析。通过特性要因图(又称鱼骨图)从患儿、科室管理、护士自身3个方面找出呼叫儿科护士进行静脉穿刺的原因,主要与患儿自身、护士心理因素、穿刺技巧、科室管理相关,占78%,依照柏拉图80/20法则,将此四大情况列为改善的重点,我们将患儿自身、护士心理因素、穿刺技巧、科室管理简单归纳为与护理管理相关性问题。
2.5.制定计划、确定目标。确定本次活动步骤、活动日期、圈员的工作分配等,拟定小组活动计划表,确定活动周期为6个月,根据活动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3], 即: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85.4%-85.4%×78%×80% =32.2%
2.6.制定对策并实施。根据统计数据,圈员采用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对呼叫儿科护士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2.7科室管理:
2.7.1规范并完善新生儿静脉穿刺流程,制定静脉穿刺考核评分表,正确评估血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成功及妥善固定。
2.7.2制定科室培训考核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科内培训,邀请儿科护士对头皮静脉操作示教,每月组织一次考核,发挥科室的三级质量控制作用,成立静脉穿刺技术指导小组,护士长-护理组长-专科护士负责指导、监督,对每月考核合格人员进行表扬,优秀者予以奖励,形成竞争机制。
2.7.3要求手术室新进人员到新生儿科进行转科,以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起好传帮带作用。
2.7.4评估当天手术室的工作量,若工作量大或急诊手术多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启动紧急状态下人员的调配预案,实行弹性排班,以保证手术安全。
2.7.5邀请医院心理咨询师对科室人员进行心理辅导,进行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以缓解护士在静脉穿刺中的紧张、焦虑和依赖的心理,最终达到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2.8护士自身因素方面
2.8.1 要求护士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平时向经验丰富的护士或向静脉穿刺技术指导小组人员请 教,并进行静脉穿刺技术的经验交流,定期参加科室组织的技能考核,遇到头皮静脉穿刺失败时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考核达到合格并力求优秀。
2.8.2 利用业余时间多查看文献或书籍,工作中要勤学苦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的操作技巧。头皮穿刺部位的选择,头皮正中静脉粗短而直,不滑动,易固定,暴露较明显;颞浅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耳后静脉粗直略带弯曲,显露清楚。对暴露较好的静脉,进针尽量采用快速穿刺法。由助手固定好患儿头部,常规消毒皮肤后,左手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拇食指持穿刺针,在距离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将针头以10-15度角近似与平行刺入头皮,然后沿靜脉向心方向穿刺,见回血时,将留置针导管送进血管,取出针芯,并妥善固定,防治滑脱。 2.8.3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参加科室定期组织的心理辅导班,积极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工作中树立自信心,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穿刺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素状态,有条不紊,沉着冷静,提高应变能力,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
2.9患儿自身因素方面
2.9.1 体温不升 正确评估新生儿血管条件,各种原因导致体温不到35°时,应及时复温,将患儿放置辐射台或暖箱进行缓慢复温,温度36.5°,进行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9%[4],情况紧急需要抢救,将患儿在远红外线操作台上,边抢救边穿刺边复温,穿刺成功后及时将患儿移到暖箱内,避免患儿长时间在辐射台。
2.9.2 肥胖患儿 首选头皮静脉穿刺,用拇指绷紧静脉下方的皮肤,针头与皮肤呈15-20°,从静脉上方或侧方进针,见回血后再进0.5-1cm,并妥善固定。其次选择大隐静脉。
2.9.3 疾病相关因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颅内出血,防治出血加重,应避免头部搬动,避免头皮静脉穿刺,首选四肢静脉。新生儿出现脱水、休克时,血管弹性差,哭声不畅,穿刺要慢、进针后回血慢或不见回血,可将针后的小细管反折,轻捏一下,如有回血无组织外渗的,证明在血管里,根据医嘱调节滴速。
2.9.4 固定 新生兒头皮薄嫩,血管表浅,皮肤易游离,穿刺成功后应妥善固定穿刺部位,进针宜浅见回血即停,快速固定,以免血管破坏。
3、结果
QCC活动前后呼叫儿科护士穿刺次数对比,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活动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别。
4、 讨论
通过品管圈在减少手术室呼叫儿科护士进行头皮静脉穿刺中活动的开展,计算出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 ×100%
=(0.222-0.854)/(0.32-0.854) ×100%=118.4%。规范科室管理,加强了对人员静脉穿刺的培训,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头皮静脉穿刺的技术水平,减少了手术室呼叫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次数,确保了医疗安全。
QCC大幅度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圈员们能够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提高了圈员的工作责任感,自身价值得到最佳体现。QCC小组活动时严格遵循PDCA程序,以全员参与为原则,以“病人为中心”为活动宗旨,进行质量监督,全程控制,不断进行质量改进。通过品质圈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手术室和儿科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头皮静脉穿刺水平及业务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在品质圈开展过程中,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加了团队凝聚力,使其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对策,从而解决问题。并学会了如何将品质圈活动与护理工作相结合,找到结合点,切合实际地运用品质圈进行开展管理。
5、小结
通过规范了手术室头皮静脉输液流程,加强了护士的静脉穿刺技巧的培训与考核,实行弹性排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开展心理咨询辅导等措施,提升了手术室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又保证了医疗安全,最终降低了手术室对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依赖性。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肖琼芳,黄英,蒋海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西部医学,2009,21(12):2189.
[3]钟朝嵩.品管圈实际演练法.[M].台湾.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60-61.
[4]刘桂清.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8(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