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已发现的带狮子座的南朝佛教造像共26处,时代从南朝齐至梁末。本文通过分析狮子座中狮子所处位置和形态及台座上其他装饰,将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南朝佛教造像中的狮子座分为三期,并指出其变化特点。
关键词:成都地区;南朝佛教造像;狮子座
自19世纪以来,成都及其周围的彭州、茂县、汶川等地陆续有南朝佛教造像发现,截止到2012年,已公布带狮子座的造像26件,10处有明确纪年铭文。这26处造像分别是:四川省博物馆藏WSZ41、WSZ42、WSZ44、WSZ45、WSZ47、WSZ48、WSZ50;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商业街90CST⑤:3、90CSTT⑤:5、90CST⑤:6、90CST⑤:7、90CST⑤:9,西安路H1:1、H1:2、H1:3、H1:5、H1:6、H1:8,下同仁路H3:11、H3:24;四川大学博物馆藏梁中大通四年释迦像、梁太清三年释迦双身像;彭州龙兴寺94PL22;汶川县文管所藏1197、1198、1199。
根据已有的材料,本文将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南朝佛教造像狮子座形态分为三期:
第一期:萧齐时期。本期有2件纪年狮子座造像:西安路H1:1(齐永明八年,490)及商业街90CST⑤:6(齐建武二年,495)。狮子均为正面蹲坐于基座左右两端,鼓目、张口、吐舌、扬尾,一爪举起。所不同的是,前者基座除两端有狮外,中央还有一地神托一博山炉;后者基座仅有双狮装饰。根据双狮位置及特征,笔者认为同属该时期的无纪年造像应当还有:商业街90CST⑤:3、西安路H1:2、四川省博物馆WSZ47号造像、龙兴寺藏94PL22号造像和汶川县文管所藏1198号造像。其中,西安路H1:2、四川省博物馆WSZ47号造像和汶川县文管所藏1198号造像还出现了供养人和伎乐。
第二期:梁天监(502-519年)时期。本期造像不见狮子座装饰。但值得注意的是商业街90CST⑤:8(天监十年,511)虽不见狮子装饰佛座,但在该造像“佛说法”头光中,佛正前面有一博山炉,博山炉两侧各有一蹲坐昂首扬尾的狮子。这种博山炉与双狮的组合形式,流行于整个北方地区,在本地萧齐时期亦为常见。这说明,本期虽然没有发现将狮子作为佛座装饰的情况,但在造像中,狮子装饰并未消失。这是此后狮子座重新出现、流行的基础。
第三期:梁普通(520-526年)至梁末。本期发现的带纪年铭文的狮子座造像共8件:WSZ41(普通四年,523)、WSZ42(普通六年,525)、H1:3(中大通二年,530)、四川大学博物馆藏释迦像(中大通四年,532)、WSZ44(中大通五年,533)、WSZ45(太清二年,548)、H1:5(大同十一年,545)和四川大学博物馆藏梁太清三年(549)释迦双身像。本期造像双狮多鼓目、张口、呲牙。又,本期造像狮子座有许多相异之处,笔者按是否基座中央是否有罐,将本期造像狮子座分为两个类型:A型无罐,以前6件造像为代表;B型将罐作为主要装饰之一,以后两件造像为代表。
A型是狮子座最为复杂的类型,主要装饰有双狮及狮奴、伎乐、象,有的依然存在地神与博山炉。该类型狮子多蹲坐姿势,每狮多有一至两人于其上,有研究称之为狮奴;双狮外侧天王莲座多有承托,WSZ41造像中天王由爬卧力士承托,中大通四年(532)出现象托天王造像,此后,本型造像中的天王均由象承托,位于基座两端;象多大耳、长鼻贴地;双狮中间、主尊座下方为伎乐,数量2-8人不等,有的手持乐器,有的做跳跃状,似在舞蹈。这一类型的狮子座除上述6件外,应当还有:商业街90CST⑤:5、商业街90CST⑤:7、商业街90CST⑤:9、下同仁路H3:11及汶川县文管所藏1197和1199号造像。西安路H1:8为一圆雕单体立佛,其双狮位于佛座左右两侧面,佛座正面表现博山炉及伎乐,其形态与上述几件有异,是因为受佛座大小的限制,其本质应于本型一致。故也放入本类型。
B型狮子座比較简单,基座基本装饰为双狮一罐,罐位于双狮中间,从罐中生出莲茎,一直延伸至主尊佛座下方;狮子位于罐两侧,除蹲坐姿势外,还出现蹲伏姿势;双狮外侧有的有天王,无承托,立于基座上。这一类型的狮子座除上述两者外,应还有西安路H1:6、下同仁路H3::24、四川省博物馆WSZ48和WSZ50号造像。四川省博物馆的两件造像在罐前还有伎乐,应当是A型向B型过渡时期的作品。
从现有的纪年造像来看,A型造像多属于梁早中期作品,此时应当是狮子座发展最鼎盛的时期,装饰最为复杂;B型造像时代偏晚,当是狮子座造像衰落的结果。从H1:5和WSZ45来看,B型造像应当在梁大同(535-546)时期出现,而此时A型造像仍在沿用,二者并存,此后A型造像逐渐被B型造像替代。
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南朝佛教造像中的狮子座经历了“出现-消失-重新出现并盛行-衰落”几个时期,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双狮+博山炉”式、 “双狮、狮奴+伎乐+双象+博山炉”形式和“双狮+罐生莲”形式。总体而言,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
从基座装饰组合的位置来看,第一种形式博山炉位于基座中央,双狮位于基座两端,组合较简单;到第二种形式式时,原来狮的位置被象占据,象上有天王;双象中间为博山炉和伎乐,双狮位于主尊莲座左右侧,一般在二层台上;发展到第三种形式时,双象消失,天王直接立于基座上;双狮位于二天王内侧;基座正中置一生莲宝罐;罐、狮、天王之下可能还有一台座,刻几身伎乐。
从狮子的形态来看,第一种形式双狮蹲坐、举爪、鼓目、吐舌,表情肃穆;到第二、三种形式时,狮子出现伏地的姿态,均不吐舌而张口龇牙,神情欢快;同时还有狮奴于其上,狮奴多做跃动状。
作者简介:
邓可人,1993年5月26日,重庆市,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专业2016级硕士生
关键词:成都地区;南朝佛教造像;狮子座
自19世纪以来,成都及其周围的彭州、茂县、汶川等地陆续有南朝佛教造像发现,截止到2012年,已公布带狮子座的造像26件,10处有明确纪年铭文。这26处造像分别是:四川省博物馆藏WSZ41、WSZ42、WSZ44、WSZ45、WSZ47、WSZ48、WSZ50;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商业街90CST⑤:3、90CSTT⑤:5、90CST⑤:6、90CST⑤:7、90CST⑤:9,西安路H1:1、H1:2、H1:3、H1:5、H1:6、H1:8,下同仁路H3:11、H3:24;四川大学博物馆藏梁中大通四年释迦像、梁太清三年释迦双身像;彭州龙兴寺94PL22;汶川县文管所藏1197、1198、1199。
根据已有的材料,本文将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南朝佛教造像狮子座形态分为三期:
第一期:萧齐时期。本期有2件纪年狮子座造像:西安路H1:1(齐永明八年,490)及商业街90CST⑤:6(齐建武二年,495)。狮子均为正面蹲坐于基座左右两端,鼓目、张口、吐舌、扬尾,一爪举起。所不同的是,前者基座除两端有狮外,中央还有一地神托一博山炉;后者基座仅有双狮装饰。根据双狮位置及特征,笔者认为同属该时期的无纪年造像应当还有:商业街90CST⑤:3、西安路H1:2、四川省博物馆WSZ47号造像、龙兴寺藏94PL22号造像和汶川县文管所藏1198号造像。其中,西安路H1:2、四川省博物馆WSZ47号造像和汶川县文管所藏1198号造像还出现了供养人和伎乐。
第二期:梁天监(502-519年)时期。本期造像不见狮子座装饰。但值得注意的是商业街90CST⑤:8(天监十年,511)虽不见狮子装饰佛座,但在该造像“佛说法”头光中,佛正前面有一博山炉,博山炉两侧各有一蹲坐昂首扬尾的狮子。这种博山炉与双狮的组合形式,流行于整个北方地区,在本地萧齐时期亦为常见。这说明,本期虽然没有发现将狮子作为佛座装饰的情况,但在造像中,狮子装饰并未消失。这是此后狮子座重新出现、流行的基础。
第三期:梁普通(520-526年)至梁末。本期发现的带纪年铭文的狮子座造像共8件:WSZ41(普通四年,523)、WSZ42(普通六年,525)、H1:3(中大通二年,530)、四川大学博物馆藏释迦像(中大通四年,532)、WSZ44(中大通五年,533)、WSZ45(太清二年,548)、H1:5(大同十一年,545)和四川大学博物馆藏梁太清三年(549)释迦双身像。本期造像双狮多鼓目、张口、呲牙。又,本期造像狮子座有许多相异之处,笔者按是否基座中央是否有罐,将本期造像狮子座分为两个类型:A型无罐,以前6件造像为代表;B型将罐作为主要装饰之一,以后两件造像为代表。
A型是狮子座最为复杂的类型,主要装饰有双狮及狮奴、伎乐、象,有的依然存在地神与博山炉。该类型狮子多蹲坐姿势,每狮多有一至两人于其上,有研究称之为狮奴;双狮外侧天王莲座多有承托,WSZ41造像中天王由爬卧力士承托,中大通四年(532)出现象托天王造像,此后,本型造像中的天王均由象承托,位于基座两端;象多大耳、长鼻贴地;双狮中间、主尊座下方为伎乐,数量2-8人不等,有的手持乐器,有的做跳跃状,似在舞蹈。这一类型的狮子座除上述6件外,应当还有:商业街90CST⑤:5、商业街90CST⑤:7、商业街90CST⑤:9、下同仁路H3:11及汶川县文管所藏1197和1199号造像。西安路H1:8为一圆雕单体立佛,其双狮位于佛座左右两侧面,佛座正面表现博山炉及伎乐,其形态与上述几件有异,是因为受佛座大小的限制,其本质应于本型一致。故也放入本类型。
B型狮子座比較简单,基座基本装饰为双狮一罐,罐位于双狮中间,从罐中生出莲茎,一直延伸至主尊佛座下方;狮子位于罐两侧,除蹲坐姿势外,还出现蹲伏姿势;双狮外侧有的有天王,无承托,立于基座上。这一类型的狮子座除上述两者外,应还有西安路H1:6、下同仁路H3::24、四川省博物馆WSZ48和WSZ50号造像。四川省博物馆的两件造像在罐前还有伎乐,应当是A型向B型过渡时期的作品。
从现有的纪年造像来看,A型造像多属于梁早中期作品,此时应当是狮子座发展最鼎盛的时期,装饰最为复杂;B型造像时代偏晚,当是狮子座造像衰落的结果。从H1:5和WSZ45来看,B型造像应当在梁大同(535-546)时期出现,而此时A型造像仍在沿用,二者并存,此后A型造像逐渐被B型造像替代。
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南朝佛教造像中的狮子座经历了“出现-消失-重新出现并盛行-衰落”几个时期,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双狮+博山炉”式、 “双狮、狮奴+伎乐+双象+博山炉”形式和“双狮+罐生莲”形式。总体而言,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
从基座装饰组合的位置来看,第一种形式博山炉位于基座中央,双狮位于基座两端,组合较简单;到第二种形式式时,原来狮的位置被象占据,象上有天王;双象中间为博山炉和伎乐,双狮位于主尊莲座左右侧,一般在二层台上;发展到第三种形式时,双象消失,天王直接立于基座上;双狮位于二天王内侧;基座正中置一生莲宝罐;罐、狮、天王之下可能还有一台座,刻几身伎乐。
从狮子的形态来看,第一种形式双狮蹲坐、举爪、鼓目、吐舌,表情肃穆;到第二、三种形式时,狮子出现伏地的姿态,均不吐舌而张口龇牙,神情欢快;同时还有狮奴于其上,狮奴多做跃动状。
作者简介:
邓可人,1993年5月26日,重庆市,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专业2016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