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曰“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意为:人在修为时,该做的事要做,别人不做的,我要做,别人做了,我要力求做得更好;不该做的事不做,哪怕别人都在做,我也坚决不做。做人况且如此,做教师何尝不是一种修为呢?特别是农村小班化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又该如何定位呢?
一、有所为:该做的事要做
作为一名教师该做的事有多少,恐怕谁也不能说得清。这里仅就本人多年来具体工作谈几点感触较深的方面。
1.“文以载道”。“文以载道”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北宋大儒周敦颐的《通书·文辞》当中,他说:“文,所以载道也。”强调了“道”的第一性,而“文”仅仅被视为一种负载大道信息的工具。这一说法被后人诟病至今,被贬为文学功利主义的代表学说。而我这里的文是语文,道是育人,意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无论是否担任班主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不忘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而小班化环境下,效果将更好。
具体说来,就是要有颗爱心,去了解关爱学生。语文老师多半都是性情中人,对于学生情感的微妙变化,应该更容易捕捉。捉准学生情感变化的契机,适时进行恰到好处的德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处。新学期开学了,我所任教的2班迎来了一位新办主任,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可是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新来的”让人有点受不了。他可比原来的班主任严厉多了,冲突逐渐多了起来。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有一个平时较乖巧女生竟然也和“老班”激烈的争吵起来,直到家长来了她仍然拒不认错。局面僵住了。平时的观察告诉我,今天这是事出有因。于是我把她找到旁边,先问她是不是上个星期受了什么委屈。结果女孩一下子哭了起来。原来上星期一件很小的事她受了老师冤枉,结果今天就顶牛了。结解开了,顺势再加以劝导,女孩终于心服口服地承认了今天的错。后来他上课时听讲非常认真,每次见到我都很有礼貌地跟我打招呼,还积极主动地要帮老师做这做那。由此可见,我们真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师生融洽,教育也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2.“一个都不能少”。看过这部电影,我们不得不震撼于魏敏芝的那份执著,而我们的课堂是否也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呢?诚然学生是有差距,要想面对每个学生确实很难,所以小班化环境下的分层教学的意义凸现出来。
首先,尊重差异。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有长短。学生之间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智利上都是存在差异的。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事实。既然是事实,我们就该尊重他。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利用小班化打破原有编班授课的契机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功。
如对学生的要求要考虑差异。这其实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更多地体现在备课环节的“备学生”这个环节中。以前我们的备课更多考虑到的是大纲、目标的实施。即使考虑到学生也是一个学生平均水平的模糊概念。小班化环境下,我们有条件也有可能考虑到不同学生群体的能力特点,在目标设定时体现出来。如八(上)第六课《阿长与山海经》目标有这样一些:(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3)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教学重点:选取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研读《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目标1中“识记重点字词”上中下三个层次学生都能掌握,而“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这一目标恐怕就不是所有的重点句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又如目标2中“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第一层次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能体会到并说出来,第二层次就需要点拨,而第三层次能分得清详略,对于“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就很难体会多深。像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对目标、重难点进行拆解或标注,并设置相应的问题和作业。力求各层次学生都能通过学习有所得有所提高。
其次,张扬个性。差异是各中性词。所以差异不代表差。在我们和孩子们的相处中,一定会发现其实很多孩子都可能至少在某一个方面表现突出。课堂上,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要及时正面评价。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操刀,即便开始不理想,但慢慢锻炼就会提高。《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多做有心人,备课时多考虑学生差异,授课时一个都不能少,相信我们的孩子都同样精彩。
二、有所不为:不该做得事不做
1.“旧酒新瓶”。曾几何时,网络信息技术来到我们身边。我们的工作慢慢的进入了无纸化时代。写好的教案可以存在电脑里,挂在网上。于是来不及的时候,可以直接拷贝一份旧教案出来稍加修改就能用了。再后来就干脆不备课了,直接考来“照本宣科”。我还真见过,刚开学不久,我刚备完第5课,某人就说:“我这学期的都好了。”原来是以前的老教案的电子稿版。备课不备学生,这课能上吗?
2.“往死里揪(qiǔ)”。揪(qiǔ)这个字,字典里应该没有,但时下它却是最热门的字眼。意即:为了短时间出成绩,不顾学生身心健康,长时间、高强度反复灌输。这一“法宝”不仅很多人乐此不疲甚至发扬光大为:“揪(qiǔ),死揪(qiǔ),往死里揪(qiǔ)”。
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长时间。除了规定的一周5节课,到处找课,占课,恁是搞出一周8节、10节出来,午休,班务处理再见缝插针的搞点。大有不多占点不罢休的味道。也许能出点成绩,却苦了自己,害了学生。二.题海战术。顾名思义,就是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和是否必要,布置海量的作业(甚至是毫无意义的反复机械作业)。学生为了完成这些往往牺牲休息时间,做很久很久。结果就有学生凌晨2点打电话给班主任哭着说:实在做不完了!真是可怜!
必须要指出的是这种做法所取得的成绩只是一个假象,根本不代表学生能力的真正提高。相反这种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挤占,甚至正常睡眠时间都不得保证。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对教师自身健康也是一种损害。所以奉劝各位珍爱生命,远离死揪(qiǔ)。
总之,“小班化教育”强调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它要求教师所有的教育教学的行为思想都应以学生为本。因此具体实施过程中,何谓有所为,何谓有所不为,远非以上几点能阐释清楚。其不变的标准就只能是始终坚持让每一个学生更全面、更和谐的发展。但要做到这一个境界,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就是正确的判断与强烈的自律之心。
一、有所为:该做的事要做
作为一名教师该做的事有多少,恐怕谁也不能说得清。这里仅就本人多年来具体工作谈几点感触较深的方面。
1.“文以载道”。“文以载道”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北宋大儒周敦颐的《通书·文辞》当中,他说:“文,所以载道也。”强调了“道”的第一性,而“文”仅仅被视为一种负载大道信息的工具。这一说法被后人诟病至今,被贬为文学功利主义的代表学说。而我这里的文是语文,道是育人,意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无论是否担任班主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不忘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而小班化环境下,效果将更好。
具体说来,就是要有颗爱心,去了解关爱学生。语文老师多半都是性情中人,对于学生情感的微妙变化,应该更容易捕捉。捉准学生情感变化的契机,适时进行恰到好处的德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处。新学期开学了,我所任教的2班迎来了一位新办主任,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可是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新来的”让人有点受不了。他可比原来的班主任严厉多了,冲突逐渐多了起来。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有一个平时较乖巧女生竟然也和“老班”激烈的争吵起来,直到家长来了她仍然拒不认错。局面僵住了。平时的观察告诉我,今天这是事出有因。于是我把她找到旁边,先问她是不是上个星期受了什么委屈。结果女孩一下子哭了起来。原来上星期一件很小的事她受了老师冤枉,结果今天就顶牛了。结解开了,顺势再加以劝导,女孩终于心服口服地承认了今天的错。后来他上课时听讲非常认真,每次见到我都很有礼貌地跟我打招呼,还积极主动地要帮老师做这做那。由此可见,我们真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师生融洽,教育也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2.“一个都不能少”。看过这部电影,我们不得不震撼于魏敏芝的那份执著,而我们的课堂是否也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呢?诚然学生是有差距,要想面对每个学生确实很难,所以小班化环境下的分层教学的意义凸现出来。
首先,尊重差异。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有长短。学生之间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智利上都是存在差异的。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事实。既然是事实,我们就该尊重他。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利用小班化打破原有编班授课的契机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功。
如对学生的要求要考虑差异。这其实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更多地体现在备课环节的“备学生”这个环节中。以前我们的备课更多考虑到的是大纲、目标的实施。即使考虑到学生也是一个学生平均水平的模糊概念。小班化环境下,我们有条件也有可能考虑到不同学生群体的能力特点,在目标设定时体现出来。如八(上)第六课《阿长与山海经》目标有这样一些:(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3)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教学重点:选取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研读《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目标1中“识记重点字词”上中下三个层次学生都能掌握,而“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这一目标恐怕就不是所有的重点句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又如目标2中“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第一层次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能体会到并说出来,第二层次就需要点拨,而第三层次能分得清详略,对于“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就很难体会多深。像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对目标、重难点进行拆解或标注,并设置相应的问题和作业。力求各层次学生都能通过学习有所得有所提高。
其次,张扬个性。差异是各中性词。所以差异不代表差。在我们和孩子们的相处中,一定会发现其实很多孩子都可能至少在某一个方面表现突出。课堂上,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要及时正面评价。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操刀,即便开始不理想,但慢慢锻炼就会提高。《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多做有心人,备课时多考虑学生差异,授课时一个都不能少,相信我们的孩子都同样精彩。
二、有所不为:不该做得事不做
1.“旧酒新瓶”。曾几何时,网络信息技术来到我们身边。我们的工作慢慢的进入了无纸化时代。写好的教案可以存在电脑里,挂在网上。于是来不及的时候,可以直接拷贝一份旧教案出来稍加修改就能用了。再后来就干脆不备课了,直接考来“照本宣科”。我还真见过,刚开学不久,我刚备完第5课,某人就说:“我这学期的都好了。”原来是以前的老教案的电子稿版。备课不备学生,这课能上吗?
2.“往死里揪(qiǔ)”。揪(qiǔ)这个字,字典里应该没有,但时下它却是最热门的字眼。意即:为了短时间出成绩,不顾学生身心健康,长时间、高强度反复灌输。这一“法宝”不仅很多人乐此不疲甚至发扬光大为:“揪(qiǔ),死揪(qiǔ),往死里揪(qiǔ)”。
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长时间。除了规定的一周5节课,到处找课,占课,恁是搞出一周8节、10节出来,午休,班务处理再见缝插针的搞点。大有不多占点不罢休的味道。也许能出点成绩,却苦了自己,害了学生。二.题海战术。顾名思义,就是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和是否必要,布置海量的作业(甚至是毫无意义的反复机械作业)。学生为了完成这些往往牺牲休息时间,做很久很久。结果就有学生凌晨2点打电话给班主任哭着说:实在做不完了!真是可怜!
必须要指出的是这种做法所取得的成绩只是一个假象,根本不代表学生能力的真正提高。相反这种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挤占,甚至正常睡眠时间都不得保证。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对教师自身健康也是一种损害。所以奉劝各位珍爱生命,远离死揪(qiǔ)。
总之,“小班化教育”强调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它要求教师所有的教育教学的行为思想都应以学生为本。因此具体实施过程中,何谓有所为,何谓有所不为,远非以上几点能阐释清楚。其不变的标准就只能是始终坚持让每一个学生更全面、更和谐的发展。但要做到这一个境界,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就是正确的判断与强烈的自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