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颅内静脉窦血栓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脑静脉系统的血管病。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者病因不明,继发性如外伤、肿瘤、产褥期,脱水及营养不良,感染等。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血管壁损伤、血流状态改变、凝血机制异常导致血栓形成而发病。我科两年来收治了10例病人,都痊愈出院。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98-01
1临床表现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多样,与血栓形成的部位、严重程度和发生速度有关,常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多严重而持续,呕吐多为喷射性,可有抽搐和局限性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2治疗
目前有介入治療及药物保守治疗。介入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主要是颅内出血和内脏出血。颅内静脉窦血栓应重视脱水降颅压、控制抽搐、调整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一般治疗,特殊治疗包括抗凝、溶栓和抗血小板聚集等,虽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易出现出血性脑梗死或脑出血,但临床研究显示,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均可显著提高血栓形成静脉或静脉窦的血管再通率和改善临床预后,但由于肝素、华法林和溶栓药均有颅内、外出血的危险性,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监测。
3护理
3.1一般护理:此病发展迅速、变化快、预后差、病死率高,护理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的进展。
3.2预防并发症的发生:①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2度,定时通风。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治疗及护理时动作要轻柔。③剧烈头疼时应用脱水剂,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及时补钾。④有肢体功能障碍者,根据病情及早进行康复锻炼。对缓解期的患者,给予心理、卫生、营养、生活习惯、功能锻炼等康复指导
3.3药物护理:应用抗凝药物时应严密观察有无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情况的发生,应用脱水药物应及时补充水分,记录出入量,避免药物外渗,及时查血电解质、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98-01
1临床表现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多样,与血栓形成的部位、严重程度和发生速度有关,常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多严重而持续,呕吐多为喷射性,可有抽搐和局限性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2治疗
目前有介入治療及药物保守治疗。介入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主要是颅内出血和内脏出血。颅内静脉窦血栓应重视脱水降颅压、控制抽搐、调整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一般治疗,特殊治疗包括抗凝、溶栓和抗血小板聚集等,虽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易出现出血性脑梗死或脑出血,但临床研究显示,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均可显著提高血栓形成静脉或静脉窦的血管再通率和改善临床预后,但由于肝素、华法林和溶栓药均有颅内、外出血的危险性,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监测。
3护理
3.1一般护理:此病发展迅速、变化快、预后差、病死率高,护理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的进展。
3.2预防并发症的发生:①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2度,定时通风。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治疗及护理时动作要轻柔。③剧烈头疼时应用脱水剂,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及时补钾。④有肢体功能障碍者,根据病情及早进行康复锻炼。对缓解期的患者,给予心理、卫生、营养、生活习惯、功能锻炼等康复指导
3.3药物护理:应用抗凝药物时应严密观察有无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情况的发生,应用脱水药物应及时补充水分,记录出入量,避免药物外渗,及时查血电解质、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