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目前技校就业指导的现状及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针对就业市场对技校毕业生的要求,提出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技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对策
全球性金融危机还未消除,各大高校扩招政策、就业政策又相继出台,对于技校毕业生来讲影响极大。因此,当前如何提高技校毕业生整体素质,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特点,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率高、起点薪酬高、专业对口率高、就业稳定性高、毕业学生满意度高。这是摆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这不仅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还关系到未来技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快速适应社会环境,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
一、目前技校就业指导的现状及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眼高手低,心态不稳”
“眼高手低,心态不稳”是绝大部分技校毕业生就业时的”通病”。挑厂、选岗、继而频繁跳槽的现象严重。这部分学生对自己职业角色的定位不准,心理期望值过高,一味要求工资高、环境好、专业对口等等,很容易错失很多的就业机会。
(二)过分依赖学校及父母
技工学校对于毕业生都会安排就业推荐上岗的机会。因此,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没有自己联系企业,过份依靠学校推荐,依靠父母,因此滋生出一种在学校学习时不认真,认为反正学不学都一样,学校或父母都会帮找工作的思想,上课迟到、早退、思想散漫,不好学,提不起学习的劲头,连最起码的专业知识和简单的操作技能都没有掌握,在真正就业顶岗时,便出现学校反复推荐、安置,学生自己不知所措的现象。
(三)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所有企业,一律要求员工要具备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能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正是一部分技校毕业生所缺乏的精神,他们中很多是独身子女,从小因为父母过度溺爱,娇生惯养,养成一种“唯我独尊”的思想,“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少爷习气太重,不愿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即使安排在能发挥所长的岗位上工作,但只要稍有一点艰苦或困难都会叫苦连天,退缩甚至当逃兵。
4、个人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差距
技校毕业生就业时对于岗位期望值过高,既要求专业对口,学到真本领,又要求工作环境好,住宿、伙食条件好,工作时间短、工资福利高,但毕业生本身个人专业素质和技能并不能达到企业的用工要求,自以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足够,盲目乐观,导致就业失败;另一部分学习成绩不错的毕业生,心气太高,言谈举止太过做作,也易导致就业困难。
二、就业市场对于技校毕业生的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标准越来越高,更注重所招聘员工的综合素质。因此,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实际动手操作,心态良好的高素质毕业生备受企业青睐,常常是供不应求,反之,综合素质低者,则出现“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以下是就业市场对技校毕业生的几点要求:
(一)技校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一专多能,它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
(二)技校生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意志坚强。
(三)技校生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品德。
(四)技校生必须拥有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能力。
三、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所谓就业指导,就是在学校教育中融入职业指导的内容,通过对学生职业教育,帮助未步入社会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指导他们了解职业,认识职业,确定职业目标,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努力掌握与自己职业方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做好就业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就业指导主要包括就业政策指导、就业观念指导、创业观念指导、心理咨询指导、就业技巧指导等。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成了当今社会急需的人才,为培养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技工学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建立完善就业、实训基地与就业跟踪网络,创造更多更好的实习就业机会给技校毕业生。现就目前技工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以市場为导向,结合学校实际来设置专业
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校实际设置的专业,学生在就业安置时企业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轻松。真正做到“企业欢迎,学生满意”。
(二)教育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近年来,我国在学历文凭制度的基础之上实施了就业准入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两大体系相互衔接和沟通,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必须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考取多个职业证书,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三)发展校企合作,建立校校合作机制,完善就业跟踪网络
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及建立建全校校合作机制,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建立与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网络及信息反馈,切实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四)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精通一门,熟练多门”掌握一专多能的本领,并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
(五)树立正确择业观,加强学生心态教育,加强学生职业决策能力训练
(六)坚持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把思想教育始终贯穿于职业指导的全过程,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为学生选择职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使学生放开就业视野上,增强就业的信心和信念。
(七)建立就业指导工作网络
组建企业与学校联合咨询委员会,学校职能部门通过对各类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收集劳动市场用人需求信息,建立劳动用人需求信息网络,把用人企业按其性质、类型、规模、经营状况、用工种类、用工时间、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及员工的待遇等进行梳理、归档管理,及时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并通过劳动力市场调查、供求分析、问题咨询、信息发布、指导报名等多种活动,发挥学校就业指导作用。特别要将云南省重点国有企业、重点民营企业与学校网络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学校、企业资源、信息共享。更加有效地发挥学校就业指导的导向作用。
(八)开展咨询中介服务
充分发挥就业中介机构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与职业中介的联系,与各地的劳动力人才市场、职介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架起与职业中介机构的桥梁,多渠道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九)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坚持产教结合,有计划聘请经济界、产业界等专家到学校搞讲座、讲形势,讲座内容主要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分析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极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并推荐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生产,组织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十)开设好《职业指导》课
《职业指导》课是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教育的主渠道。要高度重视《职业指导》课,要求任课老师必须是讲师以上职称,并在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方面有一定的经验。通过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职业理论、就业观念、择业观念、就业技巧、和国家政策等各方面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教育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就业形势及自身能力水平进行就业定位,切忌好高骛远,增强就业危机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职业决策能力的训练,实事求是地进行职业角色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总之,完善并努力做好技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促进毕业学生就业率高、起点薪酬高、专业对口率高、就业稳定性高、毕业学生满意度高,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利益,才能提升学校品牌,有利于企业、学校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晕鸿.创业指南[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汤耀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技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对策
全球性金融危机还未消除,各大高校扩招政策、就业政策又相继出台,对于技校毕业生来讲影响极大。因此,当前如何提高技校毕业生整体素质,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特点,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率高、起点薪酬高、专业对口率高、就业稳定性高、毕业学生满意度高。这是摆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这不仅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还关系到未来技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快速适应社会环境,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
一、目前技校就业指导的现状及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眼高手低,心态不稳”
“眼高手低,心态不稳”是绝大部分技校毕业生就业时的”通病”。挑厂、选岗、继而频繁跳槽的现象严重。这部分学生对自己职业角色的定位不准,心理期望值过高,一味要求工资高、环境好、专业对口等等,很容易错失很多的就业机会。
(二)过分依赖学校及父母
技工学校对于毕业生都会安排就业推荐上岗的机会。因此,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没有自己联系企业,过份依靠学校推荐,依靠父母,因此滋生出一种在学校学习时不认真,认为反正学不学都一样,学校或父母都会帮找工作的思想,上课迟到、早退、思想散漫,不好学,提不起学习的劲头,连最起码的专业知识和简单的操作技能都没有掌握,在真正就业顶岗时,便出现学校反复推荐、安置,学生自己不知所措的现象。
(三)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所有企业,一律要求员工要具备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能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正是一部分技校毕业生所缺乏的精神,他们中很多是独身子女,从小因为父母过度溺爱,娇生惯养,养成一种“唯我独尊”的思想,“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少爷习气太重,不愿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即使安排在能发挥所长的岗位上工作,但只要稍有一点艰苦或困难都会叫苦连天,退缩甚至当逃兵。
4、个人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差距
技校毕业生就业时对于岗位期望值过高,既要求专业对口,学到真本领,又要求工作环境好,住宿、伙食条件好,工作时间短、工资福利高,但毕业生本身个人专业素质和技能并不能达到企业的用工要求,自以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足够,盲目乐观,导致就业失败;另一部分学习成绩不错的毕业生,心气太高,言谈举止太过做作,也易导致就业困难。
二、就业市场对于技校毕业生的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标准越来越高,更注重所招聘员工的综合素质。因此,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实际动手操作,心态良好的高素质毕业生备受企业青睐,常常是供不应求,反之,综合素质低者,则出现“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以下是就业市场对技校毕业生的几点要求:
(一)技校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一专多能,它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
(二)技校生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意志坚强。
(三)技校生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品德。
(四)技校生必须拥有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能力。
三、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所谓就业指导,就是在学校教育中融入职业指导的内容,通过对学生职业教育,帮助未步入社会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指导他们了解职业,认识职业,确定职业目标,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努力掌握与自己职业方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做好就业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就业指导主要包括就业政策指导、就业观念指导、创业观念指导、心理咨询指导、就业技巧指导等。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成了当今社会急需的人才,为培养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技工学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建立完善就业、实训基地与就业跟踪网络,创造更多更好的实习就业机会给技校毕业生。现就目前技工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以市場为导向,结合学校实际来设置专业
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校实际设置的专业,学生在就业安置时企业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轻松。真正做到“企业欢迎,学生满意”。
(二)教育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近年来,我国在学历文凭制度的基础之上实施了就业准入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两大体系相互衔接和沟通,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必须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考取多个职业证书,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三)发展校企合作,建立校校合作机制,完善就业跟踪网络
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及建立建全校校合作机制,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建立与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网络及信息反馈,切实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四)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精通一门,熟练多门”掌握一专多能的本领,并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
(五)树立正确择业观,加强学生心态教育,加强学生职业决策能力训练
(六)坚持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把思想教育始终贯穿于职业指导的全过程,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为学生选择职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使学生放开就业视野上,增强就业的信心和信念。
(七)建立就业指导工作网络
组建企业与学校联合咨询委员会,学校职能部门通过对各类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收集劳动市场用人需求信息,建立劳动用人需求信息网络,把用人企业按其性质、类型、规模、经营状况、用工种类、用工时间、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及员工的待遇等进行梳理、归档管理,及时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并通过劳动力市场调查、供求分析、问题咨询、信息发布、指导报名等多种活动,发挥学校就业指导作用。特别要将云南省重点国有企业、重点民营企业与学校网络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学校、企业资源、信息共享。更加有效地发挥学校就业指导的导向作用。
(八)开展咨询中介服务
充分发挥就业中介机构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与职业中介的联系,与各地的劳动力人才市场、职介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架起与职业中介机构的桥梁,多渠道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九)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坚持产教结合,有计划聘请经济界、产业界等专家到学校搞讲座、讲形势,讲座内容主要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分析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极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并推荐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生产,组织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十)开设好《职业指导》课
《职业指导》课是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教育的主渠道。要高度重视《职业指导》课,要求任课老师必须是讲师以上职称,并在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方面有一定的经验。通过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职业理论、就业观念、择业观念、就业技巧、和国家政策等各方面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教育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就业形势及自身能力水平进行就业定位,切忌好高骛远,增强就业危机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职业决策能力的训练,实事求是地进行职业角色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总之,完善并努力做好技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促进毕业学生就业率高、起点薪酬高、专业对口率高、就业稳定性高、毕业学生满意度高,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利益,才能提升学校品牌,有利于企业、学校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晕鸿.创业指南[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汤耀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