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数字化校园建成之后,如何有效应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扬州市找到了“城乡结对”之路。面对同一政策,各学校的做法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本期,我们跟随三所学校的介绍,看他们从各自条件和特色出发,显现出的各具特色的风景。
两地三校的学生如何能同上一节课,上课的效果又会如何?学校结对之后,对教师、学生的影响有多大?这些疑问,在竹西中学,我寻找到了解答的路径。
网络搭桥,城乡学校一体化教育
背景:自2009年以来,在扬州市电教馆的牵线指导下,扬州市竹西中学分别与高邮市车逻初中、周巷初中分校成为网上结对学校。
三所学校通过论坛、博客、网络视频等网络手段,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各方面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在运用上述手段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校领导有了大胆的设想,能否将摄像、投影以及互联网等多媒体集中运用到教学上,让两地三校的学生同上一堂课?2010年下半年,我校投资新建了微格教室,借助现代化远程网络技术,经过多方努力,2011年春天,两地三校的学生同上一节课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2011年3月1日,江苏省基础教育现场会在扬州召开,各县市教育局领导和专家莅临我校,现场观摩了一节由我校语文教师黄开霞执教,别开生面的、异地三校学生同上的语文课。
在备课时,黄老师就通过电话、QQ和E-mail的形式,和车逻中学、周巷中学的语文教师进行了各方面的交流,既了解两校学生的特点,也就具体的课文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既讨论课文的重难点,又讨论具体的教学步骤、最好的教学方式……力求让三所学校的学生都能主动而又积极地投入到这节特殊的课中来。这种课堂与普通课堂上只由一位教师主导全局的情况不同,要求农村学校的两位教师也异地同步参与其中,充当黄老师的“助手”,协助黄老师安排学生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等。整个课堂上互动不断:有三所学校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有学生和学生的互动,有对方教师和对方学生间进行的互动……这些互动镜头在大屏幕上被不停地切换,瞬间拉近了三校间的时空距离,也让异地同课的交流因为多媒体的帮助实现了零障碍。
主讲的黄老师说:“上这样的课,学生们感到非常新鲜,能比平时的课堂更加集中注意力。作为上课老师,能看到远在异地的学生渴求的眼神,听到孩子们和自己互动交流的声音,是一种幸福。”她还说:“异地同上一节课,对上课老师而言,也是一个难得的磨炼。它既能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水平,也能更好地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车逻中学的一位教师在经历了利用网络同上一节课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异地同上一节课,很明显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主动参与的意识更加强烈。不同学校学生的不同思维模式非常有利于学生们开阔思维,相互带动,让学生们的想法更加开阔。这樣的课堂必定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是竹西中学的特色工作,除此以外,我校还扎实做好其他相关工作,既注重创新,又追求实效。
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放大: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来自澳大利亚的Mike老师走进了竹西中学的课堂。学校领导决定,要把这宝贵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放大,让农村的学生坐在自己的教室内也能够享受到纯正的英语教学。于是,Mike老师在竹西中学微格教室通过网络为两地三校的学生同上了一节精彩的网络视频课。他纯正的英语发音感染了每一位学生,在他的带动下,三校课堂充满活力,真正体现了互动教学的理念。
视频集体备课务实高效:我校利用每周二、四文理科的集体备课时间,与网上结对学校一起进行网络集体备课。双方教师通过网上视频讨论,就备课的思路、备课的过程进行交流,整个活动过程始终保持着热烈而融洽的研讨气氛。这样的活动既加强了结对学校的沟通和联系,也增强了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研究能力,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网络办公共商管理之道:本学期开始,为了实现学校行政管理上的智慧共享,促进三校管理共同提高,我校与高邮车逻初级中学、高邮甘垛中学进行每月一次的行政办公会“网络连线”,三所结对学校的各职能部门就相关工作进行深入交流,通过网络视频系统就近期工作进行回顾反思,对管理上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结对网站各显工作特色:除了与高邮市两所农村学校进行网上结对以外,我校还与上海、温州的两所学校结为长三角地区网上结对学校。为了能够更加快捷地了解结对学校最新的工作举措、工作效果,由我校牵头五校共建的结对学校特色网站,开创了学校结对的新形式。平时,网站能做到资源及时更新,活动图片及时上传,其中包含五所学校近期的新闻信息、五所学校的基本概况、五所学校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各项工作情况等,旨在借助网络充实结对内容,拉近五所学校彼此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促进五所学校的交流与发展。
网络是一座桥梁,正是它的牵线,让我们获得了不少的提升;网络是一面镜子,正是它的折射,让我们更深层次地思考我们在做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做才好;网络是一个舞台,正是它的铺设,不仅让我们充分地展示自我,更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教育教学生活中真正的精彩。
扬州市汶河小学
怎样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对每一个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汶河的校园里,我从结对的模式中,看到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之策。
从“高峰”到“高原”的转变
背景:2009年和2010年,汶河小学作为扬州市首批网上结对学校和组团牵头学校分别与解放桥小学、文峰小学,仪征市新集小学,龙河小学进行了组团与结对。
如何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认同教师身份,尽快向成熟教师过渡,并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我校与仪征市两所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针对此,2010年5月,我校英语教研中心申报了“发挥学科基地资源优势,进行城乡结对模式的研究”这一市级课题。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校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教研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将英语学科活动资料在校园网站上进行及时上传与交流,与新集、龙河小学英语教研组通过网上的课堂研讨、集体备课、视频交流等形式,分享优质课堂教案、教学点评、教学反思及教学心得等。 由于三地异构用时太久,一方面教师和学生都需半天的时间参与视频活动,学生容易疲劳。另一方面很难形成常态化机制。为了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第一位,促使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我们改革了现有模式,形成了“教学片断异构共评”课题网上研讨模式。
三所学校首先为每位青年教师聘请有专业水准又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任课堂指导教师,在网上结对的一年内,分别先在校内上一节基本功展示课、软件展示课,在此基础上,进行网上片段异构,鼓励不拘一格,大胆创新。
“异构同评”的最大亮点是让学生参加评课。三所学校的学生热情高涨,畅所欲言。仪征的孩子们说他们非常羡慕汶河小学的课堂的生动,还有很多非常趣味的动画课件,他们希望能和我们学校的学生成为好朋友,经常交流,共同学习英语。
同时,针对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策略。并针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制定出下一步的计划,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汶河小学另一个特色课程便是“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从2006年到2011年间,汶河小学共举办了23场公民教育专题听证会,在社会上取得了极大的好评。但怎样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和城乡学校网上结对结合起来,将这样一种已经通过实践检验,切实可行的,能明显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形式推广到结对学校呢?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并和结对学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我们通过电子邮件、QQ群讨论和视频交流将整套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活动模式和运作流程毫无保留地共享给了结对学校。结对学校的教师通过系统的学习也基本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理论知识共享的基础上,我们还与结对学校开展了网上的实践活动,通过互相交流,结对学校也最终圆满完成了实践活动。
我们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立足学生的课堂结对模式的创建与推广,让更多的教师成长为专业过硬的优秀教师,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同样优质的学科教育。城乡结对、组团办学,为均衡教育,为提升教育整体实力注入了源头活水,将地区教育中的个别“高峰”变成整个地区的教育“高原”。
扬州市梅岭小学
我发现,“最好的得到便是给予,在给予中汲取同生共长的力量”这句话在梅岭小学的网上结对模式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在给予中汲取同生共长的力量
陈秀晴 赵庆林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
背景:2009年,扬州市梅岭小学和江都宜陵小学、塘头小学经扬州市电教馆牵线搭桥,成为网上结对学校。
● 不是前言的前言
城乡结对伊始,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城乡结对?当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城乡教育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这种落差体现在观念落差、技术落差和硬件落差等方面,难道城乡结对仅仅只是消除这种现实的落差吗?难道城乡结对仅仅只是一种技术的互动、办学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之中难道没有一种别的东西了吗?教育是一个始终需要情感伴随的活动过程,这种远距离的互动交流是在较大差异的学校之间进行的,显然是依赖技术无法开展甚至根本无法持续下去的。技术只是方法和渠道,而真正有价值的是结对过程中教育人的经验分享、情感交流和思想共振,从而在差异中发现彼此需要的养分。这一切与技术有关,但是远远超越了技術的范畴。因而,城乡结对过程便是一个教育人逐步走向自省的过程,这是游离于技术但又是在技术之中的。【摘自梅岭小学陈文艳校长的博客】
基于这样的思考,梅岭小学在与两所学校的交流互动中形成共识,即:最好的得到便是给予,在给予中汲取同生共长的力量。一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的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校本模式开始形成,这便是“四共模式”,即“共享、共研、共读、共赏”。
● 不是故事的故事
1.资源活动共分享
首先是教学资源共享。三所学校全面开放校园网站(外网、内网)的教学资源,如梅岭小学的教师教研课教学设计,名师展评课教学活动,教师培训资源,教师备课资源,教师博客;如宜陵小学的专题网站。三校还建立了专业交流博客群,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询资料,咨询教学问题,共享下载教学资源,发表教学反思,进行异地教学探讨。由于三所学校的历史、文化、发展背景、教师群体的差异,教师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同行,交流不同的教育思想,对于提高日常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次是品牌活动的分享。梅岭小学邀请国家、省市专家作为导师,每年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在专家们高屋建瓴的指引下,全面规划教师的专业成长;每年一度的“梅岭论坛”围绕学校特色解读、特色发展、特色创新三个方面展开研讨,探寻教育的真义;宜陵小学的“东陵之春”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塘头小学关注高效课堂的主题教研展示活动,都是以“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为突破口,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2.“轻负高质”共研究
三校明确了以“轻负高质”课堂研讨为主线,三年来围绕“课堂给学生带的走的能力”这个主题不断推进,在这一主题下面根据四个学科分为阅读力、思维力、表达力、审美力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共同研究。前一阶段,主要形式为梅岭小学名师展示,其他两所学校教师参与评课互动,三校利用大组教研的时间,对主题深入研讨。
这样共同研讨的形式已在三所学校各教研组全面展开。从2010年度下半年开始,三所学校开始进行深度教研,围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同课异构”活动。通过深度教研活动,使得三校的校本教研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3.经典好书共阅读
“校长荐文”是梅岭小学校园网的栏目,梅岭小学陈文艳校长定期推荐一些经典书籍或者文章,如《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宽容》等,并附上自己的读后心得,与另两所学校的校长共同分享交流,并由教师发出管理经验的探讨。如今,这种共读共析活动已经推及到三校的每一个普通教师。梅岭小学成立了“乐读”俱乐部,定期给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并且在校园网站上面开辟读书专栏,还共同为教师打造了一份电子杂志——《乐读》,由三校教师编辑,所发表的文章也来自于三校的教师。
4.影视佳片共欣赏
为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让他们享受到教育之余的幸福,三所学校定期组织“相约星期五”影视沙龙,由信息部在各自的校园网站上面推出推荐的影片,教师可以先行观看,然后组织教师在周五的下午开展沙龙活动。梅岭小学网站上专门开辟了“相约星期五”影视沙龙专题栏目,这个专题栏目集中展示着学校推荐的作品介绍以及每次的沙龙实录。
《肖申克的救赎》、《放牛班的春天》、《美丽心灵》等各种不同风格、隐含不同教育元素的优秀影视作品的推荐,给教师们打开全新的教育视野,全面激发教师的生活激情,提升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 不是尾声的尾声
每个学校都在想我们可以从城乡结对过程中得到什么?这大概便是错误的开始。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共同的乐园,我们向其中注入什么、培植什么,我们便能共同拥有什么、收获什么。我想,城乡结对中的每个学校都需要转变观念,不是想着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而是想着我们可以向其中注入什么。因为我们时时刻刻想着向其中注入什么、培植什么,所以我们最终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结对的果实。【摘自梅岭小学陈文艳校长的博客】
两地三校的学生如何能同上一节课,上课的效果又会如何?学校结对之后,对教师、学生的影响有多大?这些疑问,在竹西中学,我寻找到了解答的路径。
网络搭桥,城乡学校一体化教育
背景:自2009年以来,在扬州市电教馆的牵线指导下,扬州市竹西中学分别与高邮市车逻初中、周巷初中分校成为网上结对学校。
三所学校通过论坛、博客、网络视频等网络手段,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各方面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在运用上述手段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校领导有了大胆的设想,能否将摄像、投影以及互联网等多媒体集中运用到教学上,让两地三校的学生同上一堂课?2010年下半年,我校投资新建了微格教室,借助现代化远程网络技术,经过多方努力,2011年春天,两地三校的学生同上一节课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2011年3月1日,江苏省基础教育现场会在扬州召开,各县市教育局领导和专家莅临我校,现场观摩了一节由我校语文教师黄开霞执教,别开生面的、异地三校学生同上的语文课。
在备课时,黄老师就通过电话、QQ和E-mail的形式,和车逻中学、周巷中学的语文教师进行了各方面的交流,既了解两校学生的特点,也就具体的课文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既讨论课文的重难点,又讨论具体的教学步骤、最好的教学方式……力求让三所学校的学生都能主动而又积极地投入到这节特殊的课中来。这种课堂与普通课堂上只由一位教师主导全局的情况不同,要求农村学校的两位教师也异地同步参与其中,充当黄老师的“助手”,协助黄老师安排学生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等。整个课堂上互动不断:有三所学校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有学生和学生的互动,有对方教师和对方学生间进行的互动……这些互动镜头在大屏幕上被不停地切换,瞬间拉近了三校间的时空距离,也让异地同课的交流因为多媒体的帮助实现了零障碍。
主讲的黄老师说:“上这样的课,学生们感到非常新鲜,能比平时的课堂更加集中注意力。作为上课老师,能看到远在异地的学生渴求的眼神,听到孩子们和自己互动交流的声音,是一种幸福。”她还说:“异地同上一节课,对上课老师而言,也是一个难得的磨炼。它既能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水平,也能更好地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车逻中学的一位教师在经历了利用网络同上一节课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异地同上一节课,很明显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主动参与的意识更加强烈。不同学校学生的不同思维模式非常有利于学生们开阔思维,相互带动,让学生们的想法更加开阔。这樣的课堂必定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是竹西中学的特色工作,除此以外,我校还扎实做好其他相关工作,既注重创新,又追求实效。
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放大: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来自澳大利亚的Mike老师走进了竹西中学的课堂。学校领导决定,要把这宝贵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放大,让农村的学生坐在自己的教室内也能够享受到纯正的英语教学。于是,Mike老师在竹西中学微格教室通过网络为两地三校的学生同上了一节精彩的网络视频课。他纯正的英语发音感染了每一位学生,在他的带动下,三校课堂充满活力,真正体现了互动教学的理念。
视频集体备课务实高效:我校利用每周二、四文理科的集体备课时间,与网上结对学校一起进行网络集体备课。双方教师通过网上视频讨论,就备课的思路、备课的过程进行交流,整个活动过程始终保持着热烈而融洽的研讨气氛。这样的活动既加强了结对学校的沟通和联系,也增强了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研究能力,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网络办公共商管理之道:本学期开始,为了实现学校行政管理上的智慧共享,促进三校管理共同提高,我校与高邮车逻初级中学、高邮甘垛中学进行每月一次的行政办公会“网络连线”,三所结对学校的各职能部门就相关工作进行深入交流,通过网络视频系统就近期工作进行回顾反思,对管理上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结对网站各显工作特色:除了与高邮市两所农村学校进行网上结对以外,我校还与上海、温州的两所学校结为长三角地区网上结对学校。为了能够更加快捷地了解结对学校最新的工作举措、工作效果,由我校牵头五校共建的结对学校特色网站,开创了学校结对的新形式。平时,网站能做到资源及时更新,活动图片及时上传,其中包含五所学校近期的新闻信息、五所学校的基本概况、五所学校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各项工作情况等,旨在借助网络充实结对内容,拉近五所学校彼此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促进五所学校的交流与发展。
网络是一座桥梁,正是它的牵线,让我们获得了不少的提升;网络是一面镜子,正是它的折射,让我们更深层次地思考我们在做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做才好;网络是一个舞台,正是它的铺设,不仅让我们充分地展示自我,更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教育教学生活中真正的精彩。
扬州市汶河小学
怎样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对每一个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汶河的校园里,我从结对的模式中,看到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之策。
从“高峰”到“高原”的转变
背景:2009年和2010年,汶河小学作为扬州市首批网上结对学校和组团牵头学校分别与解放桥小学、文峰小学,仪征市新集小学,龙河小学进行了组团与结对。
如何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认同教师身份,尽快向成熟教师过渡,并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我校与仪征市两所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针对此,2010年5月,我校英语教研中心申报了“发挥学科基地资源优势,进行城乡结对模式的研究”这一市级课题。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校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教研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将英语学科活动资料在校园网站上进行及时上传与交流,与新集、龙河小学英语教研组通过网上的课堂研讨、集体备课、视频交流等形式,分享优质课堂教案、教学点评、教学反思及教学心得等。 由于三地异构用时太久,一方面教师和学生都需半天的时间参与视频活动,学生容易疲劳。另一方面很难形成常态化机制。为了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第一位,促使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我们改革了现有模式,形成了“教学片断异构共评”课题网上研讨模式。
三所学校首先为每位青年教师聘请有专业水准又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任课堂指导教师,在网上结对的一年内,分别先在校内上一节基本功展示课、软件展示课,在此基础上,进行网上片段异构,鼓励不拘一格,大胆创新。
“异构同评”的最大亮点是让学生参加评课。三所学校的学生热情高涨,畅所欲言。仪征的孩子们说他们非常羡慕汶河小学的课堂的生动,还有很多非常趣味的动画课件,他们希望能和我们学校的学生成为好朋友,经常交流,共同学习英语。
同时,针对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策略。并针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制定出下一步的计划,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汶河小学另一个特色课程便是“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从2006年到2011年间,汶河小学共举办了23场公民教育专题听证会,在社会上取得了极大的好评。但怎样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和城乡学校网上结对结合起来,将这样一种已经通过实践检验,切实可行的,能明显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形式推广到结对学校呢?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并和结对学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我们通过电子邮件、QQ群讨论和视频交流将整套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活动模式和运作流程毫无保留地共享给了结对学校。结对学校的教师通过系统的学习也基本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理论知识共享的基础上,我们还与结对学校开展了网上的实践活动,通过互相交流,结对学校也最终圆满完成了实践活动。
我们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立足学生的课堂结对模式的创建与推广,让更多的教师成长为专业过硬的优秀教师,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同样优质的学科教育。城乡结对、组团办学,为均衡教育,为提升教育整体实力注入了源头活水,将地区教育中的个别“高峰”变成整个地区的教育“高原”。
扬州市梅岭小学
我发现,“最好的得到便是给予,在给予中汲取同生共长的力量”这句话在梅岭小学的网上结对模式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在给予中汲取同生共长的力量
陈秀晴 赵庆林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
背景:2009年,扬州市梅岭小学和江都宜陵小学、塘头小学经扬州市电教馆牵线搭桥,成为网上结对学校。
● 不是前言的前言
城乡结对伊始,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城乡结对?当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城乡教育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这种落差体现在观念落差、技术落差和硬件落差等方面,难道城乡结对仅仅只是消除这种现实的落差吗?难道城乡结对仅仅只是一种技术的互动、办学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之中难道没有一种别的东西了吗?教育是一个始终需要情感伴随的活动过程,这种远距离的互动交流是在较大差异的学校之间进行的,显然是依赖技术无法开展甚至根本无法持续下去的。技术只是方法和渠道,而真正有价值的是结对过程中教育人的经验分享、情感交流和思想共振,从而在差异中发现彼此需要的养分。这一切与技术有关,但是远远超越了技術的范畴。因而,城乡结对过程便是一个教育人逐步走向自省的过程,这是游离于技术但又是在技术之中的。【摘自梅岭小学陈文艳校长的博客】
基于这样的思考,梅岭小学在与两所学校的交流互动中形成共识,即:最好的得到便是给予,在给予中汲取同生共长的力量。一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的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校本模式开始形成,这便是“四共模式”,即“共享、共研、共读、共赏”。
● 不是故事的故事
1.资源活动共分享
首先是教学资源共享。三所学校全面开放校园网站(外网、内网)的教学资源,如梅岭小学的教师教研课教学设计,名师展评课教学活动,教师培训资源,教师备课资源,教师博客;如宜陵小学的专题网站。三校还建立了专业交流博客群,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询资料,咨询教学问题,共享下载教学资源,发表教学反思,进行异地教学探讨。由于三所学校的历史、文化、发展背景、教师群体的差异,教师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同行,交流不同的教育思想,对于提高日常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次是品牌活动的分享。梅岭小学邀请国家、省市专家作为导师,每年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在专家们高屋建瓴的指引下,全面规划教师的专业成长;每年一度的“梅岭论坛”围绕学校特色解读、特色发展、特色创新三个方面展开研讨,探寻教育的真义;宜陵小学的“东陵之春”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塘头小学关注高效课堂的主题教研展示活动,都是以“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为突破口,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2.“轻负高质”共研究
三校明确了以“轻负高质”课堂研讨为主线,三年来围绕“课堂给学生带的走的能力”这个主题不断推进,在这一主题下面根据四个学科分为阅读力、思维力、表达力、审美力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共同研究。前一阶段,主要形式为梅岭小学名师展示,其他两所学校教师参与评课互动,三校利用大组教研的时间,对主题深入研讨。
这样共同研讨的形式已在三所学校各教研组全面展开。从2010年度下半年开始,三所学校开始进行深度教研,围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同课异构”活动。通过深度教研活动,使得三校的校本教研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3.经典好书共阅读
“校长荐文”是梅岭小学校园网的栏目,梅岭小学陈文艳校长定期推荐一些经典书籍或者文章,如《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宽容》等,并附上自己的读后心得,与另两所学校的校长共同分享交流,并由教师发出管理经验的探讨。如今,这种共读共析活动已经推及到三校的每一个普通教师。梅岭小学成立了“乐读”俱乐部,定期给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并且在校园网站上面开辟读书专栏,还共同为教师打造了一份电子杂志——《乐读》,由三校教师编辑,所发表的文章也来自于三校的教师。
4.影视佳片共欣赏
为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让他们享受到教育之余的幸福,三所学校定期组织“相约星期五”影视沙龙,由信息部在各自的校园网站上面推出推荐的影片,教师可以先行观看,然后组织教师在周五的下午开展沙龙活动。梅岭小学网站上专门开辟了“相约星期五”影视沙龙专题栏目,这个专题栏目集中展示着学校推荐的作品介绍以及每次的沙龙实录。
《肖申克的救赎》、《放牛班的春天》、《美丽心灵》等各种不同风格、隐含不同教育元素的优秀影视作品的推荐,给教师们打开全新的教育视野,全面激发教师的生活激情,提升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 不是尾声的尾声
每个学校都在想我们可以从城乡结对过程中得到什么?这大概便是错误的开始。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共同的乐园,我们向其中注入什么、培植什么,我们便能共同拥有什么、收获什么。我想,城乡结对中的每个学校都需要转变观念,不是想着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而是想着我们可以向其中注入什么。因为我们时时刻刻想着向其中注入什么、培植什么,所以我们最终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结对的果实。【摘自梅岭小学陈文艳校长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