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待学生的不恰当行为,老师是选择发火还是讲道理,或是其他方式更有效果?记叙了在处理学生集体拖动桌椅发出噪声、影响其他班级正常上课的不恰当行为时,采取了冷静对待的教育方式——心如火,面如镜,以冷静的语言和行为教育学生纠正不良言行,取得喜人成效。对此,总结出:冷静对待学生的不恰当行为,是老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好方式。
关键词:冷静;对待;教育;方式
刚从广州参加完微课题主持人培训回来,我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组织学生参加“2015—2016学年度校园艺术节——我爱我的祖国”歌咏比赛的训练。想到我出差一个星期了,别的班比我们班“多”训练了一个星期,我心里那个急啊!不行,我得带着孩子们赶紧多排练排练!刚好有音乐课,作为班主任的我可得全程跟紧。
唱歌倒是基本没问题了,摆桌椅却让我心中如火燎原!怎么回事?
听,我激动地说:“同学们,明天9月30日就要比赛了,现在咱们排下队伍,请把桌椅放到讲台前面来。”我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立即开动起来。“吱吱吱……吱吱吱……”嘈杂的、巨大的、刺耳的拖动桌椅的声音似乎响彻这一栋楼——我们这栋楼才六个班,三楼二楼各两个班,四楼这一层也如是,隔壁班在安静上课,楼下班级也在安静上课,我们班全部学生这么拖桌椅,声音也太明显了!我简直快忍不住大喊:“停!搞什么!没教过怎么轻轻拖动桌椅,不影响别人吗?!”但是即使我的胸膛里像一锅开水那么沸腾,我也仍旧忍住,别开了脸,不忍让孩子们看到我极力克制的愤怒的脸色。
以往的教育经验告诉我,发火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
一、孩子们不一定都清楚你正在发火!
刚开始担任班主任时,面对学生集体发出噪音的行为,我试过很生气地大喊、拍门、拍桌以表达我的愤怒,最后发现前面几个孩子吓了一大跳,后面的……后面的学生在周围很吵的情况下他们根本就没听到,能有什么大反应?要是有,也是莫名其妙地看着老师:“老师,你怎么了?”有些特别善良的孩子甚至会跑到你面前来关心你:“老师,你干嘛生气呀?您别生气,别生气嘛!”然后你的满腔热血顿时冻结成冰!因为那些吵闹的还是吵闹,那吓了一跳的就只是吓了一跳,吓完人家继续吵闹,他根本就不知道你为什么生气,你的生气跟他有什么关系?面对五十位学生集体发出噪音——不是面对一位或两位学生,老师们有很大的可能会这样大发雷霆却收效甚微。
所以,当孩子们不一定都清楚你正在发火的时候,你的发火有用吗?
二、学生或许知道你发火,可是却不一定都知道你为什么发火!
我试过发火后在那里长篇大道理,喋喋不休,痛斥他们不懂老师的苦心,说得口干舌燥,结果最后问他们:“现在知道老师为什么发火了吗?”有的孩子心疼老师,举手说:“我知道。”结果实际上你一听就知道他其实不知道。
《中国教育研究》刊登了一篇文章曾经提到: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对其中第一点“讲道理没用”的观点我虽然不完全赞同,但是也不认为完全没有道理——如果讲道理仅凭一时心绪起伏,拉拉杂杂、长篇大论,那样的讲道理估计只有讲说者明白自己在讲什么吧。反之,抓住恰当的契机教育学生,道理明晰,表述简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我个人觉得那又另当别论。
所以,孩子们不一定都知道你为什么发火,你为什么要发火,至于激动情况下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讲不到重点,讲不出效果,那就少讲或不讲。
三、学生终于清楚你为什么发火,可是他们不明白你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
同一个行为对不同的人的意义其实是不一样的,除非达成基本一致的见解,否则要求对方“同仇敌忾”,可能吗?!蚊子和青草对兔子的意义一样吗?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呢。所以对待学生集体无意识拖动桌椅发出巨大噪声的行为,得达成基本一致的看法——拖动桌椅发出的噪声很扰民,此行为不恰当,也不文明,然后再来纠正。
准确、清楚、简洁地表述你内心起“火”的原因,学生才有可能与老师达成共识。
教书育人,怎样的方式“育人”更有成效?在以往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对待孩子们发生不恰当行为的现象,发火绝对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那怎么办?讲道理?让孩子们知道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扪心自问,那有意思吗?!一天到晚,老师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学生看见老师不停地激动不已,长篇大论,教育效果就特别好?
实践证明,心如火,面如镜,冷静对待,这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成效喜人!
看,我转过头来,静静地看着他们,眼光慢慢地落在第一大组,然后第二大组、第三大组、第四大组,再慢慢地从第四大组回到第三大组、第二大组、第一大组,所有的学生都发现老师在看着他们了,他们看见了我的脸——冷静的脸,五年级了,懂得察言观色的他们静了下来,慢慢的,教室里静得连针掉到地上都听得到了。很好!我点点头,对他们改正、不吵闹的行为表示赞赏。
“你对你们刚才拖桌椅发出这么大的噪音,影响别的班级的行为满意吗?”不用扯着嗓子、很大声地吼,而是温和地、理性地说——天知道,我心里可是憋着一团火,可是无论我再怎么生气,我的脸上也必须尽量看起来冷静平和,如同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中国正能量》上刊发的《最伟大的教育,竟然是妈妈的情绪平和》一文中提到“作为一名母亲,请记住,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就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我引申为:“作为一名教师,请记住,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就是对学生较为合适的教育。”
事实证明,当我这样冷静地、明确地、简洁地表达我的看法时,孩子们一下子就知道明白自己做得不当之处。
“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们还会让桌椅发出这么大声响吗?”
“不会!”
“怎么做才能做到?”
“我把桌子轻轻抬起来,轻轻放到前面,再把椅子也这样放。”
“确定要这样做?”
“确定!”
“那就给你们机会。开始吧。”
这一次,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学生能做到。做得比较好的大组获得“特殊待遇”:在一旁休息,还是有点响动的大组再来一次。第三次全部都很安静了。
“现在你对自己刚才抬桌椅的行为进行评价。”
“满意,不吵到别人了。”“以后我会注意点。”……
“嗯,有进步,知错能改,老师很欣赏你们!排队,继续练习,争取胜利!”
学生情绪激昂,在教室后面挪出来的空位上迅速排好队伍,心情愉悦,继续唱歌!年轻的音乐老师杨老师从刚才就在旁边看我管班,她一脸崇拜地对我说:“您真有范!”我点点头,继续装样——当然心已不火,但面上仍旧如镜。
9月30日,我们班捧回“2015—2016学年度校园艺术节——我爱我的祖国”歌咏比赛一等奖的奖状,总分第一,全班欢呼!
回想起来,我很庆幸自己当时成功、恰当地处理了学生集体拖动桌椅、发出噪音、影响其他班级的不恰当行为,面对学生不恰当的行为,我总结:教师要做到:心如火,面如镜,冷静对待。
冷静对待,既有利于老师和学生回归到反思行为本身的对错与否,也有利于老师与学生接下来的教学行为有比较好的情绪状态,所有人不是腾出大部分时间、精力用于处理彼此的情绪,而是专注于纠正不恰当行为本身,然后学生将主动纠正不恰当行为后带来的愉悦又带入到下一个行为。
古人有言:冷静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这就是说,应当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人,用冷静的耳朵听言谈,用冷静的心态处理事情,用冷静的头脑思考问题。冷静产生智慧,冷静产生信心,冷静产生力量。
心如火,面如镜,冷静对待学生的不恰当行为,不失为老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好方式!
参考文献:
敬华.冷静是一种领导能力[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02).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冷静;对待;教育;方式
刚从广州参加完微课题主持人培训回来,我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组织学生参加“2015—2016学年度校园艺术节——我爱我的祖国”歌咏比赛的训练。想到我出差一个星期了,别的班比我们班“多”训练了一个星期,我心里那个急啊!不行,我得带着孩子们赶紧多排练排练!刚好有音乐课,作为班主任的我可得全程跟紧。
唱歌倒是基本没问题了,摆桌椅却让我心中如火燎原!怎么回事?
听,我激动地说:“同学们,明天9月30日就要比赛了,现在咱们排下队伍,请把桌椅放到讲台前面来。”我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立即开动起来。“吱吱吱……吱吱吱……”嘈杂的、巨大的、刺耳的拖动桌椅的声音似乎响彻这一栋楼——我们这栋楼才六个班,三楼二楼各两个班,四楼这一层也如是,隔壁班在安静上课,楼下班级也在安静上课,我们班全部学生这么拖桌椅,声音也太明显了!我简直快忍不住大喊:“停!搞什么!没教过怎么轻轻拖动桌椅,不影响别人吗?!”但是即使我的胸膛里像一锅开水那么沸腾,我也仍旧忍住,别开了脸,不忍让孩子们看到我极力克制的愤怒的脸色。
以往的教育经验告诉我,发火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
一、孩子们不一定都清楚你正在发火!
刚开始担任班主任时,面对学生集体发出噪音的行为,我试过很生气地大喊、拍门、拍桌以表达我的愤怒,最后发现前面几个孩子吓了一大跳,后面的……后面的学生在周围很吵的情况下他们根本就没听到,能有什么大反应?要是有,也是莫名其妙地看着老师:“老师,你怎么了?”有些特别善良的孩子甚至会跑到你面前来关心你:“老师,你干嘛生气呀?您别生气,别生气嘛!”然后你的满腔热血顿时冻结成冰!因为那些吵闹的还是吵闹,那吓了一跳的就只是吓了一跳,吓完人家继续吵闹,他根本就不知道你为什么生气,你的生气跟他有什么关系?面对五十位学生集体发出噪音——不是面对一位或两位学生,老师们有很大的可能会这样大发雷霆却收效甚微。
所以,当孩子们不一定都清楚你正在发火的时候,你的发火有用吗?
二、学生或许知道你发火,可是却不一定都知道你为什么发火!
我试过发火后在那里长篇大道理,喋喋不休,痛斥他们不懂老师的苦心,说得口干舌燥,结果最后问他们:“现在知道老师为什么发火了吗?”有的孩子心疼老师,举手说:“我知道。”结果实际上你一听就知道他其实不知道。
《中国教育研究》刊登了一篇文章曾经提到: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对其中第一点“讲道理没用”的观点我虽然不完全赞同,但是也不认为完全没有道理——如果讲道理仅凭一时心绪起伏,拉拉杂杂、长篇大论,那样的讲道理估计只有讲说者明白自己在讲什么吧。反之,抓住恰当的契机教育学生,道理明晰,表述简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我个人觉得那又另当别论。
所以,孩子们不一定都知道你为什么发火,你为什么要发火,至于激动情况下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讲不到重点,讲不出效果,那就少讲或不讲。
三、学生终于清楚你为什么发火,可是他们不明白你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
同一个行为对不同的人的意义其实是不一样的,除非达成基本一致的见解,否则要求对方“同仇敌忾”,可能吗?!蚊子和青草对兔子的意义一样吗?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呢。所以对待学生集体无意识拖动桌椅发出巨大噪声的行为,得达成基本一致的看法——拖动桌椅发出的噪声很扰民,此行为不恰当,也不文明,然后再来纠正。
准确、清楚、简洁地表述你内心起“火”的原因,学生才有可能与老师达成共识。
教书育人,怎样的方式“育人”更有成效?在以往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对待孩子们发生不恰当行为的现象,发火绝对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那怎么办?讲道理?让孩子们知道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扪心自问,那有意思吗?!一天到晚,老师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学生看见老师不停地激动不已,长篇大论,教育效果就特别好?
实践证明,心如火,面如镜,冷静对待,这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成效喜人!
看,我转过头来,静静地看着他们,眼光慢慢地落在第一大组,然后第二大组、第三大组、第四大组,再慢慢地从第四大组回到第三大组、第二大组、第一大组,所有的学生都发现老师在看着他们了,他们看见了我的脸——冷静的脸,五年级了,懂得察言观色的他们静了下来,慢慢的,教室里静得连针掉到地上都听得到了。很好!我点点头,对他们改正、不吵闹的行为表示赞赏。
“你对你们刚才拖桌椅发出这么大的噪音,影响别的班级的行为满意吗?”不用扯着嗓子、很大声地吼,而是温和地、理性地说——天知道,我心里可是憋着一团火,可是无论我再怎么生气,我的脸上也必须尽量看起来冷静平和,如同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中国正能量》上刊发的《最伟大的教育,竟然是妈妈的情绪平和》一文中提到“作为一名母亲,请记住,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就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我引申为:“作为一名教师,请记住,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就是对学生较为合适的教育。”
事实证明,当我这样冷静地、明确地、简洁地表达我的看法时,孩子们一下子就知道明白自己做得不当之处。
“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们还会让桌椅发出这么大声响吗?”
“不会!”
“怎么做才能做到?”
“我把桌子轻轻抬起来,轻轻放到前面,再把椅子也这样放。”
“确定要这样做?”
“确定!”
“那就给你们机会。开始吧。”
这一次,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学生能做到。做得比较好的大组获得“特殊待遇”:在一旁休息,还是有点响动的大组再来一次。第三次全部都很安静了。
“现在你对自己刚才抬桌椅的行为进行评价。”
“满意,不吵到别人了。”“以后我会注意点。”……
“嗯,有进步,知错能改,老师很欣赏你们!排队,继续练习,争取胜利!”
学生情绪激昂,在教室后面挪出来的空位上迅速排好队伍,心情愉悦,继续唱歌!年轻的音乐老师杨老师从刚才就在旁边看我管班,她一脸崇拜地对我说:“您真有范!”我点点头,继续装样——当然心已不火,但面上仍旧如镜。
9月30日,我们班捧回“2015—2016学年度校园艺术节——我爱我的祖国”歌咏比赛一等奖的奖状,总分第一,全班欢呼!
回想起来,我很庆幸自己当时成功、恰当地处理了学生集体拖动桌椅、发出噪音、影响其他班级的不恰当行为,面对学生不恰当的行为,我总结:教师要做到:心如火,面如镜,冷静对待。
冷静对待,既有利于老师和学生回归到反思行为本身的对错与否,也有利于老师与学生接下来的教学行为有比较好的情绪状态,所有人不是腾出大部分时间、精力用于处理彼此的情绪,而是专注于纠正不恰当行为本身,然后学生将主动纠正不恰当行为后带来的愉悦又带入到下一个行为。
古人有言:冷静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这就是说,应当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人,用冷静的耳朵听言谈,用冷静的心态处理事情,用冷静的头脑思考问题。冷静产生智慧,冷静产生信心,冷静产生力量。
心如火,面如镜,冷静对待学生的不恰当行为,不失为老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好方式!
参考文献:
敬华.冷静是一种领导能力[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0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