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一:[英]《金融时报》(2012年12月13日):中国狂热购买粮食,政策“红线”松动?
自从30年前进入高速经济增长期以来,中国就面临其与日俱增的食物需求将导致全球粮食短缺的警告。大规模进口已令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大米和大麦进口国,玉米和小麦进口也分别进入全球前10名和前20名。
程国强:中国适度而稳定进口粮食不可避免。
外媒关注的1340万吨谷物(即包括小麦、大米和玉米)进口,究竟有什么含义?简言之,它相当于全球2.8亿吨谷物贸易量的4.7%,与韩国每年谷物进口量相当,还相当于日本谷物进口量的60%。若与中国每年5.2亿吨谷物消费量相比较,它只相当于2.6%。
其实,稍稍回顾一下历史就可知道,中国并不是世界粮食市场的新买主。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粮食供需比较紧张时,仅小麦一个品种,中国每年进口就达1000万至1300万吨。2012年中国进口这一点谷物,如何就可以被认为是“狂热”?
不可回避的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但是,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一直是中国首要而艰巨的政策目标。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现在应该是中国粮食供求关系相对宽松的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不需要进口粮食来调剂粮食品种余缺、缓解国内农业资源紧缺压力。今后,中国适度而稳定地从世界市场进口部分粮食将不可避免。
问题二:中新网(2012年12月25日):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
程国强:立足国情实行结构性保障措施。
粮食“九连增”值得庆贺。它预示着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又跨上一个稳定发展的新台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的水平。但是,仍存在一系列需要反思的问题,如粮食生产的“拐点”是否即将到来?今后是否要继续保持粮食“十连增”?现行政策是否能够支撑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继续保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玉米生产快速发展,成为第一大粮食品种,是否与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目标一致?近两年玉米与小麦、大豆的比价关系是否合理?小麦饲料替代和大豆大幅减产是否会对粮食供求关系带来结构性问题?
我们认为,今后立足国内首先要实现粮食的基本自给,继续保持95%的粮食自给率,并不意味着在总量上要求所有粮食产品都有较高的自给率。过分强调过高的粮食总量自给率既不现实,也会使中国付出极大的资源、环境和经济代价。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从全球视野,深化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认识。一方面,要立足国内,实行结构性保障措施,重点保障稻谷和小麦两个主粮产品的基本自给,这始终应是中国农业必须坚守的底线。另一方面,应统筹利用国内国际资源,适度进口国外大豆、玉米等粮食产品,建立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农产品供应链,也需及早进行规划布局。
问题三:[美]《华盛顿邮报》(2012年12月24日):全球粮食生产显现一些停滞迹象
据发表在《自然》周刊上的一份新的报告显示,全球农业生产经过数十年迅速扩大后,最重要的四大粮食作物在一些地区的生产可能陷于停滞,甚至减慢。该报告谨慎地指出:“虽然许多地区的产量继续增加,但我们发现24%至39%的玉米、稻米、小麦和大豆产区,产量不是没有提高,就是陷于停滞或大幅减产。”
程国强:全球今后粮价波动将更为剧烈、频繁,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和影响须作全面评估。
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研究发现,打破了我们的一些乐观想象。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曾经告诉我们,2000年以来,世界主要粮食产品生产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比如,2011年世界玉米生产比2000年增长了49%,主要是南美和北美地区增产;即使是全球消费趋于稳定的小麦,同期也增产了20%;全球大豆生产的扩大也广受关注,2011年比2000年增长了45%。
因此,研究显示的这种粮食区域结构性问题,或将给全球粮食生产带来深刻影响。需要关注的是,今后全球气候变化是否会引发局部地区频繁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大幅减产,影响全球供给格局?美国、巴西、欧洲等国家的生物能源战略导致农产品的能源化趋势,究竟对全球供需结构是怎样的影响?我们已经认识到的是,若石油价格与粮价挂钩,长期以来由恩格尔定律和农业技术进步决定的农产品低价时代将一去不复返。而越来越泛滥的投机炒作使粮食呈金融化趋向,今后全球粮价波动将更为剧烈、频繁,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作全面评估。但是,世界还缺乏这样的粮食安全协商与管理机制。
问题四:《法制晚报》(2012年11月21日):泰国未来3年将向中国出口500万吨大米
泰国商务部高官透露,中国将与泰国签署备忘录,未来3年只要中国想买,泰国将向中国出售500万吨大米。为增加粮农收入,自2011年10月起,泰国政府开始实行大米保护价政策。每吨500美
元的保护价使农民从中受益,但也因此推升了泰国大米的出口价格,受到广泛质疑。2012年底前,中国还将迎来首批乌克兰进口玉米。根据中乌植物检疫协议,乌克兰将每年向中国供应200万至250万吨玉米。
程国强:国际农产品能否进入中国市场取决于其商业条件。
泰国500万吨大米能否进入中国市场取决于很多条件。首先,相对中国大米而言是否有价格优势?其次,与东南亚的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的大米竞争,在品质、价格等方面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现在看起来,泰国大米的竞争优势并不显著。中国大米的进口配额是全球配额,能否进入中国市场取决于其商业条件,双边协议并非决定性因素。同样,中国的玉米进口配额也是全球配额,能否进口也由玉米的商业条件所决定。若乌克兰玉米比南美、北美玉米更具价格优势,在中国市场确实具有一定的进口潜力。(原文发表于《中国文摘》)
自从30年前进入高速经济增长期以来,中国就面临其与日俱增的食物需求将导致全球粮食短缺的警告。大规模进口已令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大米和大麦进口国,玉米和小麦进口也分别进入全球前10名和前20名。
程国强:中国适度而稳定进口粮食不可避免。
外媒关注的1340万吨谷物(即包括小麦、大米和玉米)进口,究竟有什么含义?简言之,它相当于全球2.8亿吨谷物贸易量的4.7%,与韩国每年谷物进口量相当,还相当于日本谷物进口量的60%。若与中国每年5.2亿吨谷物消费量相比较,它只相当于2.6%。
其实,稍稍回顾一下历史就可知道,中国并不是世界粮食市场的新买主。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粮食供需比较紧张时,仅小麦一个品种,中国每年进口就达1000万至1300万吨。2012年中国进口这一点谷物,如何就可以被认为是“狂热”?
不可回避的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但是,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一直是中国首要而艰巨的政策目标。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现在应该是中国粮食供求关系相对宽松的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不需要进口粮食来调剂粮食品种余缺、缓解国内农业资源紧缺压力。今后,中国适度而稳定地从世界市场进口部分粮食将不可避免。
问题二:中新网(2012年12月25日):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
程国强:立足国情实行结构性保障措施。
粮食“九连增”值得庆贺。它预示着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又跨上一个稳定发展的新台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的水平。但是,仍存在一系列需要反思的问题,如粮食生产的“拐点”是否即将到来?今后是否要继续保持粮食“十连增”?现行政策是否能够支撑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继续保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玉米生产快速发展,成为第一大粮食品种,是否与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目标一致?近两年玉米与小麦、大豆的比价关系是否合理?小麦饲料替代和大豆大幅减产是否会对粮食供求关系带来结构性问题?
我们认为,今后立足国内首先要实现粮食的基本自给,继续保持95%的粮食自给率,并不意味着在总量上要求所有粮食产品都有较高的自给率。过分强调过高的粮食总量自给率既不现实,也会使中国付出极大的资源、环境和经济代价。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从全球视野,深化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认识。一方面,要立足国内,实行结构性保障措施,重点保障稻谷和小麦两个主粮产品的基本自给,这始终应是中国农业必须坚守的底线。另一方面,应统筹利用国内国际资源,适度进口国外大豆、玉米等粮食产品,建立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农产品供应链,也需及早进行规划布局。
问题三:[美]《华盛顿邮报》(2012年12月24日):全球粮食生产显现一些停滞迹象
据发表在《自然》周刊上的一份新的报告显示,全球农业生产经过数十年迅速扩大后,最重要的四大粮食作物在一些地区的生产可能陷于停滞,甚至减慢。该报告谨慎地指出:“虽然许多地区的产量继续增加,但我们发现24%至39%的玉米、稻米、小麦和大豆产区,产量不是没有提高,就是陷于停滞或大幅减产。”
程国强:全球今后粮价波动将更为剧烈、频繁,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和影响须作全面评估。
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研究发现,打破了我们的一些乐观想象。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曾经告诉我们,2000年以来,世界主要粮食产品生产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比如,2011年世界玉米生产比2000年增长了49%,主要是南美和北美地区增产;即使是全球消费趋于稳定的小麦,同期也增产了20%;全球大豆生产的扩大也广受关注,2011年比2000年增长了45%。
因此,研究显示的这种粮食区域结构性问题,或将给全球粮食生产带来深刻影响。需要关注的是,今后全球气候变化是否会引发局部地区频繁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大幅减产,影响全球供给格局?美国、巴西、欧洲等国家的生物能源战略导致农产品的能源化趋势,究竟对全球供需结构是怎样的影响?我们已经认识到的是,若石油价格与粮价挂钩,长期以来由恩格尔定律和农业技术进步决定的农产品低价时代将一去不复返。而越来越泛滥的投机炒作使粮食呈金融化趋向,今后全球粮价波动将更为剧烈、频繁,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作全面评估。但是,世界还缺乏这样的粮食安全协商与管理机制。
问题四:《法制晚报》(2012年11月21日):泰国未来3年将向中国出口500万吨大米
泰国商务部高官透露,中国将与泰国签署备忘录,未来3年只要中国想买,泰国将向中国出售500万吨大米。为增加粮农收入,自2011年10月起,泰国政府开始实行大米保护价政策。每吨500美
元的保护价使农民从中受益,但也因此推升了泰国大米的出口价格,受到广泛质疑。2012年底前,中国还将迎来首批乌克兰进口玉米。根据中乌植物检疫协议,乌克兰将每年向中国供应200万至250万吨玉米。
程国强:国际农产品能否进入中国市场取决于其商业条件。
泰国500万吨大米能否进入中国市场取决于很多条件。首先,相对中国大米而言是否有价格优势?其次,与东南亚的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的大米竞争,在品质、价格等方面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现在看起来,泰国大米的竞争优势并不显著。中国大米的进口配额是全球配额,能否进入中国市场取决于其商业条件,双边协议并非决定性因素。同样,中国的玉米进口配额也是全球配额,能否进口也由玉米的商业条件所决定。若乌克兰玉米比南美、北美玉米更具价格优势,在中国市场确实具有一定的进口潜力。(原文发表于《中国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