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动力学当中的受力与运动两大基础分析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i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典动力学中,力与运动在牛顿的三大定律下,统一而又完美的联系在了一起.在高中阶段,常见的几种理想运动模型有:直线当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简谐运动;曲线运动当中的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只有对这些基础运动的受力特点,运动特点以及它们的关系分析透彻,我们才能对自然界当中复杂运动作更深入的了解.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建立力与运动关系的过程中,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犹如人们行走时的两条腿,缺一不可.那么,如何进行正确而又合理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以及如何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变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点.
  1 运动分析与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运动分析中定性分析的手段
  运动对应于某一过程或某几个过程,故我们必须将其运动过程形象化,直观化,以直线运动为例,通常我们通过作运动过程(示意)图或者v-t图象来分析运动,同时在图当中标出各运动物理量,便于分析.
  典型例题1 某歼10飞机训练结束后返回机场,在跑道上降落,飞机以速度v0着陆后在制动力作用下进行减速,加速度大小为a1,运动时间为t1;而后在无制动力作用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已知在跑道上滑行的总路程为s.求:在无制动力作用下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和时间t2.
  解析1 作出运动过程图,标记相关运动物理量,如图1所示:
  总结 运动过程图往往能很直观的反映物体的轨迹,结合已知的运动学物理量,便能进而选择公式求解;v-t图象虽然不是轨迹图,但如果我们能从数学图象中的点线面理解其物理意义,也就等同于间接的了解了运动过程.总之,运动过程图[HJ1.45mm]和v-t图象是我们前期分析运动过程的两个重要辅助工具,必须养成画图的良好习惯.
  1.2 运动分析后定量处理时公式的选择
  在直线运动中,分析了物体的运动过程后,我们需要对已知的运动学物理量进行分析,选择相应的运动学公式来求解未知量,然而我们知道,在直线运动中,关于x,v0,vt,a,t这五个物理量,有若干公式和推论.如匀变速直线中:
  理论上,只要知道五个量当中的三个,就可以通过公式求出另外两个,但如果我们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分析选择合理的公式,那么解题将会事半功倍.
  典型例题2 如图3所示,一小球从A点自由下落,过程中分别经过某一窗户上下边B和C,已知经过B点时速度为v,经过C点时速度为3v,窗户高H为1.6 m,求A点距B点的距离L.
  总结 通过作图分析物体的运动仅仅是定性的了解运动;而定量的研究则需要明了运动物理量之间的联系;这时候的选择往往是多样的,如基本运动学公式,公式的推论,逆向运动思维,数学图象的物理应用等等,那么平时我们就必须关注各种不同的选择,以便将来应用时才能选择较为合理的方法快速解决运动学问题.
  1.3 数学图象(v-t图象)的物理意义在快速解题中的应用
  之前我们提到v-t图象可以帮助我们定性分析直线的运动过程,其实,在接下来的计算过程中,v-t图象也可以起着较大的作用,因为在v-t图象当中,蕴含着x,v0,vt,a,t这五个物理量.点的含义为某时刻(t)对应的速度(v),线的斜率为加速度(a),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为位移(x).
  总结 v-t图象不仅能反映出物体的运动过程,更重要的是,它往往能帮助我们选择更简洁明了的公式和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单个物体的多过程复杂运动,它能够通过不可突变的速度v衔接前后过程,找出联系;对于两个物体的相对运动,它能够很清晰地看出两者速度的相对关系,能很好的解决追及相遇问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v-t图象是分析和解决单个或多个物体运动问题的优化工具.
  2 受力分析与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受力分析的顺序
  很多同学在受力分析时,往往喜欢按常见的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依次去分析,殊不知这种方法很容易导致错误.那么我们究竟该按什么顺序来分析呢?笔者认为,一个物体在所处环境下必定受到的力应当先分析,如已知外力或非接触力(如场力),然后再分析与其它因素有关的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为了防止接触力的遗漏,必须对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个分析,接触力中当先考虑弹力,因为它是摩擦力产生的前提.
  典型例题6 有一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动摩擦因数μ=[KF(]3[KF)]/3,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现将一质量m=2 kg,带电为q= 2 C的物块以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v0=2 m/s放于斜面上某点A,试问下列情况下物块开始作何种运动?加速度多大?(1)电场强度大小E=5 V/m;(2)电场强度大小E=10 V/m;
  (3)电场强度大小E=15 V/m.
  解析 (1)如图8,G=20 N,
其他文献
“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所说:“在以往1500多年里,人类心智所面对和克服的所有智力困难中,我觉得最令人惊奇、影响范围最大的就是运动和力的问题”.笔者做过一些测试,请8位文科教师就“运动和力的关系”发表看法,他们几乎都用生活中的经验支持“没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这个观点.笔者的学生,那些后来学习文科的学生大部分也是支持这
我从事多年中职英语教学,发现很多中职学生对倍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表示方法弄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只有教师在教学当中,抓住其本质,一切与之有关的问题便会迎刃而
平抛运动是一种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匀变速曲线运动.根据这两种分运动形式,我们一般可以解决常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抓住平抛运动的特点,巧画辅助线进行研究,往往可以快速直观解决那些看似比较难的平抛运动问题.  下面试举几例,谈谈如何把握平抛运动特点,巧画辅助线解决平抛运动问题.  1 巧画辅助线构建长度与角度联系,直观确定角度间关系  例1 如图1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三节《大气压强》“想想做做”,要求利用吸盘粗略测量大气压强,实验原理:p=F/S.教材中的实验设计与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差距,本实验所用器材和实验操作并不复杂.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按照教材设计进行实验后,发现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完成,有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笔者对本实验尝试着做了一些方案上的改进.  1教材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  实验过程中笔者
高中物理电学练习中,有时所要求的物理量难以直接利用欧姆定律直接计算出来,也难以看出某一物理量的变化会导致什么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将物理量进行转换计算,或将物理问题进行转换处理,往往可以峰回路转,突破电学难点.下面通过实例,谈谈如何巧妙转换,突破电学难点问题.  1 将某一电阻两端电压计算转换为另外两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差来计算  例1 如图1所示,已知R1=3 kΩ,R2=2 kΩ,R3=1 kΩ,I=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R.Tyler)所创立的“泰勒模式”提出,课堂应当包含这几个要素:(1)通过这节课应该达到哪些教学目标?即确定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或生活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即选择经验;(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即组织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即教学评价.  泰勒认为评价应特别强调学生的不断成长及学习过程.笔者以《摩擦力》教学为例(考虑到本
纵观各省市高考题,我们不难看出天体相关问题是近年高考的热点问题.通过日常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解决万有引力定律的相关问题时,学生经常因不清楚各个公式中半径的确切含义,而无法得出最终的结论.因此明确掌握常见公式中半径的内涵,成为解决天体相关问题的关键.  下面举例说明常见公式中半径的内涵.  1 在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中  2 在向心力公式中2r,r为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的半径;黄金代换式GM=gR2
《物理课程标准》指明,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在实际教学中无需每节课均探究,一节探究课也无需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拿得起放得下”才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高效地提高探究能力
万有引力与航天部分是每年高考全国卷以及各省自主命题中必考的考点,该部分知识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偶尔也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由于本章内容比较抽象,公式、变式多,要求学生计算、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很多学生对这一章内容的学习比较吃力.但是如果基础知识过硬,再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此考点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我在教学以及做题[TP11GW164.TIF,Y#]过程中发现“动态三角形”法在解决圆
1引言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根据初中物理课程所涉及的探究性课题的内容特点,可以把探究性教学分为:建立某种概念和规律的探究活动,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寻求内部结构和模型的探究活动,技术设计与创新的探究活动,与社会问题相联系的探究活动(包括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热点问题及科学技术史中的问题)等.  笔者结合苏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