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的新发现
这学期,我教一年级(2)班。开学第一天,早早地去教室接触学生。我看见一个高高壮壮的小男孩,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拿着矿泉水喝。我走到孩子的旁边,问他:“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他低着头,不作声,偶然用怯生生的眼神看我一下,便又低下了头。这时,旁边围上来的小朋友告诉我:“老师,他叫李天恩,他很笨的。”呵呵,真是童言无忌。我连忙说:“小朋友,我们不能这样说他,知道吗?”小朋友跑开了,我发现了天恩的眼眶润湿了,眼泪盈满了眼眶,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孩子,不哭好吗?”听了我的话,李天恩慢慢用手擦干了眼泪。
李天恩,好特殊的名字,我第一天就记住了他,记住了这个有着怯生生的眼神而又非常沉默的小男孩。
第一节是数学课,学的是“1——5的认识和加减法”。有了幼儿园的基础,孩子们的小手都高高举着,很想在我面前露一手。我看了李天恩一眼,他坐在最后一排,没有举手,眼睛无神地看着黑板。难道他没有听懂这节课的内容?难道他在幼儿园没有打好基础?因为他没有举手,我也不好叫他。我很在乎孩子的主动和自尊。
下课了,我批改着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本。全班49个孩子,只有李天恩的作业本错了一大半。这,既出乎我的意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随后,我拿着课堂作业本,去辅导李天恩。我发现,他对加法还有感觉,在我的辅导下能够完成,而减法的题目,无论我怎么辅导,就算用“掰手指”来教他,他也不会。这时候,我突然想起那位小朋友的话:“老师,他叫李天恩,他很笨的。”难道是孩子的智商有问题?我看着教室外面尽情玩耍的孩子,看着孩子怯生生的眼神,鼻子酸酸的。
二、我的新策略
1.了解真相,把握脉搏
那天放学后,我立即联系李天恩的家长,骑车去他家访问。一开始,李天恩的父母不好意思说事情的真相,只拿一些话来敷衍我,说孩子可能是早教不够,再加上上课没有认真听,所以作业错了比较多,他会抽出时间教孩子的,会让李天恩的成绩跟上其他孩子。可是,直觉告诉我,并不这么简单。于是,我真诚地对李天恩的父母亲说,如果真是如他父母所说,那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成绩自然就上来了。但是,如果不是的话,我们不采取特殊的措施,怕会耽误孩子的一辈子!李天恩的父亲看我如此诚心诚意,便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事情的真相:原来李天恩的父母在生育他之前,曾经怀孕过一胎,可是意外流产了。过了几年好不容易怀上了李天恩,而且成功生育,认为是上天的恩赐,所以取名“天恩”。可是,天不遂人愿,天恩3周岁才会走路,7岁才会讲话,去年因为面试成绩得0分,而在幼儿园多读了一年。原来,李天恩智力有障碍!
与他父母交流后,我的心情分外沉重。回想起孩子“孤独”的身影,我暗暗发誓,一定不能让他掉队,一定要让他走出阴霾。
于是,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对李天恩多了一份关心和爱护。下课时,总是摸摸他的头,拉拉他的小手,问他要不要小便,中饭有没有吃饱,下节课的书本有没有准备好,写字的铅笔有没有削好……李天恩似乎也把我当成了他的父亲,总是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他的想法,有时还会来我这里讨铅笔,讨吃的,甚至告同学的“状”。看着李天恩这般粘我,我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2.携手教师,赏识、鼓励
那天家访以后,我马上和其他任课教师商量,对待李天恩,我们几位老师决定,多给他几次机会,把最基础的问题抛给他,而且多给他几次表现的机会,多一些期待的眼神。李天恩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老师多“扶”他一把,有时候也采用“半扶半放”,帮他他顺利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无论哪种情况,只要他能回答出问题,我们就赏识他,鼓励他。记得那天的数学课,孩子们学习“认识立体图形”。在练习巩固时,李天恩也居然举起了小手,这让我喜出望外。我让他起来回答,他居然能都比较流利地说出“鞋盒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铅笔是圆柱、玻璃球是球”。他回答后,我带头鼓掌,并郑重其事地问:“小朋友们,你们看,李天恩小朋友回答的怎么样?”孩子们立即拍起了小手,齐声高呼:“李天恩,你真棒!”。随着孩子们的高呼,李天恩的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3.携手同学,亲近、帮助
家访后的一星期,那天,我给李天恩辅导完后,看他还是坐在座位上,不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我轻声问:“天恩,你怎么不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呢?”他低着头,嘟囔着说:“他们不会跟我玩的。”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放下笔,立即牵着李天恩来到孩子们中间。我问孩子们:“老师和你们一起玩,好不好?”孩子们雀跃起来,都围了上来,抱着我和我亲。我又说:“老师喜欢和李天恩一起玩,你们呢?”孩子们毫不犹豫地说:“我们也喜欢和他一起玩!”“走,李天恩,和我们一起玩老鹰做小鸡吧。” 看着孩子们天真的小脸,我又问:“那,孩子们,如果李天恩学习上有困难,你们谁愿意帮助他呢?”“我!”“我!”“我!”……孩子们一个个举起了手!从那天起,我发现李天恩的同桌和其他一帮孩子,经常会主动帮助李天恩完成功课。
4.携手家长,辅导、培育
家访十天后,那天,我下班刚进家门,就接到了天恩的爸爸求助我的电话:“冯老师,《时钟》的知识,天恩回家的作业全错了。我又不会教……”我让他的爸爸别急,把作业错误的情况告诉我。原来,今天的回家作业,给六个“半时”的钟面写出正确的时间,李天恩不是把“五时半”当成了“六时半”,就是把“十二时半”当成了“一时半”。我让天恩的爸爸把手机给天恩听。我耐心对李天恩说:“天恩,上课时,我们是这样说的。时针和分针一直沿着1、2、3、4……的顺序日夜不停地走。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对不对?”“哦,老师,我知道了!我会做了。”像这样的情况,隔三岔五地发生。每当此时,我都耐心地给孩子不厌其烦地辅导,当听到孩子那一声“老师,我会做了”时,心里只有满满的喜悦和欣慰。
第五.抓住机会,肯定、表扬
半个学期一转眼就过去了,期中考试中,李天恩的数学考了66分,语文考了62分。这成绩,对他来说,真的太不容易了。试卷发下的那天,我和语文老师大大表扬了李天恩,肯定他取得合格,已经非常不错了,只要继续努力,还会有更大进步。又一个月后,第九单元“20以内的加减法”达标卷测试中,李天恩居然得了91分,达到了优秀。我非常兴奋,对他大加褒奖,并告诉他:“你看,经过努力,你也能考出91分。这说明,你并不比别人笨,对吗?今后,我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好不好?”“好!”稚嫩而又干脆的回答,这和以前的他,简直判若两人。同时,我把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喜讯告诉了他的父母。孩子的父母说,开学时,孩子连减法都不会,现在居然考出91分,简直不敢相信。从此以后,我一直都用“赏识、肯定、表扬”的策略,天恩的成绩也一步步上升,学习的劲儿更足了。 三、我的四大法宝
从天恩的转化过程中,我总结如下:
1.爱心引路,雪中送炭。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怀有一颗赤诚的爱心。虽然“学困生”不像优秀生那样品行好、成绩好、又听话,容易引发教师爱的感情,但是理智的教师,应该善于培养对学困生的情感。“亲其师信其道”,这是经过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只有教师爱每一位学生,不用有色眼镜看“学困生”,在“学困生”最需要援助的时候,伸出我们热情的双手,我们的学生就会将爱全部返回给我们的老师。
2.赏识同行,春风化雨。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赏识。赏识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赏识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多一种赏识,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学生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学困生”心理的调适采用少批评多赏识、少训斥、多赞美,不啻是个好办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做老师的我们,绝不能吝啬我的赏识和赞美。
3.适时表扬,鼓足动力。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成功的努力。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在帮助“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的同时,更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让他们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放大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使他们尽可能多的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同伴的赞许,激起他们再次取得成功的动力。
4.家校合作,持之以恒。所谓“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教师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教育学家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的教育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教育的过程是相伴随的,是教育系统中两个最主要的部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作为基础,家庭教育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真正地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爱心、赏识与合作是实现李天恩成功转化的支柱。
参考文献:
吴庆.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这学期,我教一年级(2)班。开学第一天,早早地去教室接触学生。我看见一个高高壮壮的小男孩,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拿着矿泉水喝。我走到孩子的旁边,问他:“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他低着头,不作声,偶然用怯生生的眼神看我一下,便又低下了头。这时,旁边围上来的小朋友告诉我:“老师,他叫李天恩,他很笨的。”呵呵,真是童言无忌。我连忙说:“小朋友,我们不能这样说他,知道吗?”小朋友跑开了,我发现了天恩的眼眶润湿了,眼泪盈满了眼眶,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孩子,不哭好吗?”听了我的话,李天恩慢慢用手擦干了眼泪。
李天恩,好特殊的名字,我第一天就记住了他,记住了这个有着怯生生的眼神而又非常沉默的小男孩。
第一节是数学课,学的是“1——5的认识和加减法”。有了幼儿园的基础,孩子们的小手都高高举着,很想在我面前露一手。我看了李天恩一眼,他坐在最后一排,没有举手,眼睛无神地看着黑板。难道他没有听懂这节课的内容?难道他在幼儿园没有打好基础?因为他没有举手,我也不好叫他。我很在乎孩子的主动和自尊。
下课了,我批改着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本。全班49个孩子,只有李天恩的作业本错了一大半。这,既出乎我的意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随后,我拿着课堂作业本,去辅导李天恩。我发现,他对加法还有感觉,在我的辅导下能够完成,而减法的题目,无论我怎么辅导,就算用“掰手指”来教他,他也不会。这时候,我突然想起那位小朋友的话:“老师,他叫李天恩,他很笨的。”难道是孩子的智商有问题?我看着教室外面尽情玩耍的孩子,看着孩子怯生生的眼神,鼻子酸酸的。
二、我的新策略
1.了解真相,把握脉搏
那天放学后,我立即联系李天恩的家长,骑车去他家访问。一开始,李天恩的父母不好意思说事情的真相,只拿一些话来敷衍我,说孩子可能是早教不够,再加上上课没有认真听,所以作业错了比较多,他会抽出时间教孩子的,会让李天恩的成绩跟上其他孩子。可是,直觉告诉我,并不这么简单。于是,我真诚地对李天恩的父母亲说,如果真是如他父母所说,那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成绩自然就上来了。但是,如果不是的话,我们不采取特殊的措施,怕会耽误孩子的一辈子!李天恩的父亲看我如此诚心诚意,便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事情的真相:原来李天恩的父母在生育他之前,曾经怀孕过一胎,可是意外流产了。过了几年好不容易怀上了李天恩,而且成功生育,认为是上天的恩赐,所以取名“天恩”。可是,天不遂人愿,天恩3周岁才会走路,7岁才会讲话,去年因为面试成绩得0分,而在幼儿园多读了一年。原来,李天恩智力有障碍!
与他父母交流后,我的心情分外沉重。回想起孩子“孤独”的身影,我暗暗发誓,一定不能让他掉队,一定要让他走出阴霾。
于是,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对李天恩多了一份关心和爱护。下课时,总是摸摸他的头,拉拉他的小手,问他要不要小便,中饭有没有吃饱,下节课的书本有没有准备好,写字的铅笔有没有削好……李天恩似乎也把我当成了他的父亲,总是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他的想法,有时还会来我这里讨铅笔,讨吃的,甚至告同学的“状”。看着李天恩这般粘我,我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2.携手教师,赏识、鼓励
那天家访以后,我马上和其他任课教师商量,对待李天恩,我们几位老师决定,多给他几次机会,把最基础的问题抛给他,而且多给他几次表现的机会,多一些期待的眼神。李天恩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老师多“扶”他一把,有时候也采用“半扶半放”,帮他他顺利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无论哪种情况,只要他能回答出问题,我们就赏识他,鼓励他。记得那天的数学课,孩子们学习“认识立体图形”。在练习巩固时,李天恩也居然举起了小手,这让我喜出望外。我让他起来回答,他居然能都比较流利地说出“鞋盒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铅笔是圆柱、玻璃球是球”。他回答后,我带头鼓掌,并郑重其事地问:“小朋友们,你们看,李天恩小朋友回答的怎么样?”孩子们立即拍起了小手,齐声高呼:“李天恩,你真棒!”。随着孩子们的高呼,李天恩的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3.携手同学,亲近、帮助
家访后的一星期,那天,我给李天恩辅导完后,看他还是坐在座位上,不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我轻声问:“天恩,你怎么不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呢?”他低着头,嘟囔着说:“他们不会跟我玩的。”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放下笔,立即牵着李天恩来到孩子们中间。我问孩子们:“老师和你们一起玩,好不好?”孩子们雀跃起来,都围了上来,抱着我和我亲。我又说:“老师喜欢和李天恩一起玩,你们呢?”孩子们毫不犹豫地说:“我们也喜欢和他一起玩!”“走,李天恩,和我们一起玩老鹰做小鸡吧。” 看着孩子们天真的小脸,我又问:“那,孩子们,如果李天恩学习上有困难,你们谁愿意帮助他呢?”“我!”“我!”“我!”……孩子们一个个举起了手!从那天起,我发现李天恩的同桌和其他一帮孩子,经常会主动帮助李天恩完成功课。
4.携手家长,辅导、培育
家访十天后,那天,我下班刚进家门,就接到了天恩的爸爸求助我的电话:“冯老师,《时钟》的知识,天恩回家的作业全错了。我又不会教……”我让他的爸爸别急,把作业错误的情况告诉我。原来,今天的回家作业,给六个“半时”的钟面写出正确的时间,李天恩不是把“五时半”当成了“六时半”,就是把“十二时半”当成了“一时半”。我让天恩的爸爸把手机给天恩听。我耐心对李天恩说:“天恩,上课时,我们是这样说的。时针和分针一直沿着1、2、3、4……的顺序日夜不停地走。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对不对?”“哦,老师,我知道了!我会做了。”像这样的情况,隔三岔五地发生。每当此时,我都耐心地给孩子不厌其烦地辅导,当听到孩子那一声“老师,我会做了”时,心里只有满满的喜悦和欣慰。
第五.抓住机会,肯定、表扬
半个学期一转眼就过去了,期中考试中,李天恩的数学考了66分,语文考了62分。这成绩,对他来说,真的太不容易了。试卷发下的那天,我和语文老师大大表扬了李天恩,肯定他取得合格,已经非常不错了,只要继续努力,还会有更大进步。又一个月后,第九单元“20以内的加减法”达标卷测试中,李天恩居然得了91分,达到了优秀。我非常兴奋,对他大加褒奖,并告诉他:“你看,经过努力,你也能考出91分。这说明,你并不比别人笨,对吗?今后,我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好不好?”“好!”稚嫩而又干脆的回答,这和以前的他,简直判若两人。同时,我把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喜讯告诉了他的父母。孩子的父母说,开学时,孩子连减法都不会,现在居然考出91分,简直不敢相信。从此以后,我一直都用“赏识、肯定、表扬”的策略,天恩的成绩也一步步上升,学习的劲儿更足了。 三、我的四大法宝
从天恩的转化过程中,我总结如下:
1.爱心引路,雪中送炭。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怀有一颗赤诚的爱心。虽然“学困生”不像优秀生那样品行好、成绩好、又听话,容易引发教师爱的感情,但是理智的教师,应该善于培养对学困生的情感。“亲其师信其道”,这是经过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只有教师爱每一位学生,不用有色眼镜看“学困生”,在“学困生”最需要援助的时候,伸出我们热情的双手,我们的学生就会将爱全部返回给我们的老师。
2.赏识同行,春风化雨。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赏识。赏识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赏识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多一种赏识,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学生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学困生”心理的调适采用少批评多赏识、少训斥、多赞美,不啻是个好办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做老师的我们,绝不能吝啬我的赏识和赞美。
3.适时表扬,鼓足动力。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成功的努力。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在帮助“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的同时,更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让他们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放大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使他们尽可能多的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同伴的赞许,激起他们再次取得成功的动力。
4.家校合作,持之以恒。所谓“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教师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教育学家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的教育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教育的过程是相伴随的,是教育系统中两个最主要的部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作为基础,家庭教育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真正地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爱心、赏识与合作是实现李天恩成功转化的支柱。
参考文献:
吴庆.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