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的历程》一书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一部美学著作。该书从不同以往的崭新美学视角出发,在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下,以时间为轴,将中华几千年的美学、历史、文化、文明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呈现在世人面前。易中天先生如此评价:“这样的著作能有多少呢?凤毛麟角吧,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且能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细密处细密,该留连处留连,丝丝入扣,顺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
《美的历程》一书共十个章节,分为“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从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介绍了人类美学的起源——图腾文化,以及将原始图腾动作化了的原始歌舞;又记叙了青铜时期的狞厉之美,继而又写了先秦的儒道文化,赋比兴原则和建筑特色;楚时的屈骚传统及汉代艺术;玄道盛行的魏晋风度;那悲惨、虚幻、最后走向世俗的佛陀市容;中国诗歌的巅峰盛唐;中唐的气韵,苏东坡的豪情;宋元山水的优美意境;明清时代的市民文艺。
作者在书中对数千年的文学艺术做出了鸟瞰式的宏观把握,虽则没有对每个问题做细致入微的描述,但给读者的感触却是清晰有条理的。从本书中可学到的美学理念非常丰厚,我仅从如下四个方面对这本书作我之拙见:第一,审美积淀论;第二,研究方法;第三,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第四,生命的律动。
一、审美积淀论
审美意识由何而来?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够唤起人们对“美感”的感念?在书的开篇,作者用“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来阐述对美的领悟。作者认为美之所以是“有意味的形式”,是由于美在形式但不仅仅是形式,是在特定的历史与文化中去考量“形式”的丰富“意味”。而这种丰富的“意味”,则是在内容积淀下形成的。作者的内容积淀形式分为两种类型,即内积淀和外积淀。内积淀指的是价值观念的沉淀,逐步使之成为人独有的情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积淀;而外积淀指的是人的意味、心绪等凝结成为可被感知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审美积淀。内积淀是外积淀赖以发生的心理动因,而外积淀则是内积淀赖以显现的象征符号。作者是马克思唯物主义者,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无论何种状态何种时间背景下的“美”,都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才日益形成这一特定时期的审美理论。此处以陶器几何纹样的变化为例。在远古时代,陶器上所绘纹样只是一种符号和标记,用来表示观念意识物态化活动。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陶器纹样的内容已经变成跟生活习作息息相关的动物形象,并且由写实逐步过渡到抽象化、符号化。这是一个由再现到表现的过程,而且在抽象的形式中,并不单纯作为后人眼中的“装饰”而出现,而是富含深刻意义的。这正是美作为“有意识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
用这种审美积淀理论来看待历史长河中的各种艺术形式,就更能容易的发现隐在这种艺术形式的背后的社会原因。作者正是从这一角度对中国古典艺术中的多种现象进行了解释。例如在“魏晋风度”这一篇章中,常可见时人发出“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的感叹,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如此地颓废悲观、贪图享乐,但如果深入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就会发现其中深藏着的却正是混乱时代里他们对生命、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人生易老本是常事,在魏晋诗篇中却被反复唱诵,正是因为这种感情是与动荡的社会与时代内容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在《美的历程》中,随处可见作者运用审美积淀理论,赋予中国古典文化中多彩的艺术形式更具深邃悠远的意味。
二、作者的研究方法
本书中作者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此处我对“对比”这种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进行分析。
首先,针对同一时期不同艺术的比较,以盛唐时期诗歌和音乐的对比为例。李唐盛世时,诗歌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但作者认为诗歌的发展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盛唐时期音乐发展进入空前绝后的高潮,当时各种异国的曲调、乐器和传统的“雅乐”“古乐”相融合,出现了许多新的创造,或武或文,或雄豪壮伟或优雅宁静,一曲曲都是人世间欢快的心音。同时,诗歌也在盛唐时奏出了最强音,一切都似乎是随意创造,但又美妙奇异。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抱负满怀和傲岸不驯,亦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壮丽无比和爽朗明快。一切都是浪漫的,有节奏的,正所谓音乐的表现力量渗透进诗歌中,成为它的美的魂灵。
这里也有对不同时期同一种艺术、同一类思潮发展历程的对比。从这些对比中能更清楚地看到一种艺术在历史上演变的轨迹与前后的联系。比如同样是唐代书法,初唐时书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姿态,多种《兰亭》摹本是那样的秀丽轻盈,到了盛唐,书法的美发展成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他们乐于将情绪倾注在笔尖,体现书法的酣畅、流动和潇洒。
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用多种对比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的艺术文化史中纵横捭阖,让读者看到了多样艺术内在的相通,也让我们隐约摸到了历史长河里艺术发展的大致脉络。
三、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符号说
作者在本书中的审美视角是十分独特的,例如将符號说、图像说等理论运用进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解读中。作者将中国的语言、宗教、以及宗教映射背景下的艺术,都看作是形成符号网的一部分。进而运用这种符号学的研究方法,站在宏观的历史高度将符号作为要素埋进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美做出了明确而独特的见解。
作者书中的观点认为,在远古时代,人們不懂得审美,但是已经对形体性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世界也逐渐丰富起来,到山顶洞人时期,出现了在尸体旁边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并将这一“红粉”视为造型艺术的要素之一:颜色。这种“装饰品”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他们是物态化的活动。这种现象已经不只是生理感受的刺激作用,而是已经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存在。至此,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已经开始。而这一切的图腾形式积淀的社会内容和价值就是中国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的萌芽。接着,神话就是人们在众多原古氏族的图腾和标记的基础之上加之以想象而成的这种观点也有理有据的成立,所以我国神话中的始祖大多都是“人面蛇身”;而原始的歌舞也是在这种图腾符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原始图腾的狂热的活的形式。 在中国诸多艺术中,“线”作为一种艺术符号也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汉字由简单的线条组合而成,但同样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和价值功能。汉字以“象形”“会意”为本源,但一個字所表现的往往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是一类事实或过程,包括了人的主观意味和要求期望。中国历代的书法都注意对客观世界各种对象、姿态的模拟和吸取,从而在笔墨的起承转合中充分体现书家的意绪甚至时代的风貌。另外,在魏晋南北朝以及唐代人物画中,线条的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铁线描”“莼菜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线条的蜿蜒流动墨色的浓淡以及画面的构图,还有其中散发的情感、气势将“线”这一符号变为了美。
这种运用符号学来研究中国美学的大胆开创意识,开启了我国美学研究的新的历史征程。
四、生命的律动
在回答美的本质问题时,作者的观点是: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最完满的展现。与此相对应,在本书中,作者认为艺术所表现的世界是作为人的有机或非有机的躯体表现着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艺术中所反映出的生命,是对人类心理活动的真实写照,以及对上层建筑的要求和满足。
李泽厚对汉代艺术气势与古拙美学风貌的推崇更加直接地反映了他艺术审美上的倾向。汉代艺术不注重细节,没有修饰,更突出的是夸张的形体姿态,多是粗线条粗轮廓的表現大动作,就在这些混沌夸张的整体形象中,飞扬流动着力量与运动的气势美,动物即使是静止状态的形象也有着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内在力量。在此,作者对汉代雕刻和唐代雕刻进行了比较:“汉代艺术尽管由于处在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上述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就反而由之而愈显其优越和高明。尽管唐俑也威武雄壮,也有动作姿态,却总缺少那种狂放的气势;尽管汉俑也有静立静坐形象,却仍然充满了雄浑厚重的冲涌力量。”正是这种古拙,不含什么技巧或修饰的美,更加充分的展现了生命的原始力量,展现了流动着的,有活力的美。
我对作者对于中国古典文艺的深刻领悟与研究方法的分析,以此寥寥数语无法表达清楚。李先生将每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都介绍得淋漓尽致,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学、科学、文化都有所涉及,既从纵向上理清了时代发展的脉络,又突出了各个时期的主题,让广大读者既能对美学以及古典文艺有宏观把握,又能对各阶段的历史有清晰的认知。对于中国古典文艺美的巡礼还有着漫长的道路和未知的艰辛,但我们应如作者一般,不仅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美有着崇高的敬意,也应深刻体悟不同研究方法和理论,让早成陈迹的华夏美学更加完美的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
《美的历程》一书共十个章节,分为“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从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介绍了人类美学的起源——图腾文化,以及将原始图腾动作化了的原始歌舞;又记叙了青铜时期的狞厉之美,继而又写了先秦的儒道文化,赋比兴原则和建筑特色;楚时的屈骚传统及汉代艺术;玄道盛行的魏晋风度;那悲惨、虚幻、最后走向世俗的佛陀市容;中国诗歌的巅峰盛唐;中唐的气韵,苏东坡的豪情;宋元山水的优美意境;明清时代的市民文艺。
作者在书中对数千年的文学艺术做出了鸟瞰式的宏观把握,虽则没有对每个问题做细致入微的描述,但给读者的感触却是清晰有条理的。从本书中可学到的美学理念非常丰厚,我仅从如下四个方面对这本书作我之拙见:第一,审美积淀论;第二,研究方法;第三,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第四,生命的律动。
一、审美积淀论
审美意识由何而来?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够唤起人们对“美感”的感念?在书的开篇,作者用“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来阐述对美的领悟。作者认为美之所以是“有意味的形式”,是由于美在形式但不仅仅是形式,是在特定的历史与文化中去考量“形式”的丰富“意味”。而这种丰富的“意味”,则是在内容积淀下形成的。作者的内容积淀形式分为两种类型,即内积淀和外积淀。内积淀指的是价值观念的沉淀,逐步使之成为人独有的情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积淀;而外积淀指的是人的意味、心绪等凝结成为可被感知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审美积淀。内积淀是外积淀赖以发生的心理动因,而外积淀则是内积淀赖以显现的象征符号。作者是马克思唯物主义者,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无论何种状态何种时间背景下的“美”,都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才日益形成这一特定时期的审美理论。此处以陶器几何纹样的变化为例。在远古时代,陶器上所绘纹样只是一种符号和标记,用来表示观念意识物态化活动。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陶器纹样的内容已经变成跟生活习作息息相关的动物形象,并且由写实逐步过渡到抽象化、符号化。这是一个由再现到表现的过程,而且在抽象的形式中,并不单纯作为后人眼中的“装饰”而出现,而是富含深刻意义的。这正是美作为“有意识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
用这种审美积淀理论来看待历史长河中的各种艺术形式,就更能容易的发现隐在这种艺术形式的背后的社会原因。作者正是从这一角度对中国古典艺术中的多种现象进行了解释。例如在“魏晋风度”这一篇章中,常可见时人发出“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的感叹,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如此地颓废悲观、贪图享乐,但如果深入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就会发现其中深藏着的却正是混乱时代里他们对生命、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人生易老本是常事,在魏晋诗篇中却被反复唱诵,正是因为这种感情是与动荡的社会与时代内容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在《美的历程》中,随处可见作者运用审美积淀理论,赋予中国古典文化中多彩的艺术形式更具深邃悠远的意味。
二、作者的研究方法
本书中作者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此处我对“对比”这种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进行分析。
首先,针对同一时期不同艺术的比较,以盛唐时期诗歌和音乐的对比为例。李唐盛世时,诗歌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但作者认为诗歌的发展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盛唐时期音乐发展进入空前绝后的高潮,当时各种异国的曲调、乐器和传统的“雅乐”“古乐”相融合,出现了许多新的创造,或武或文,或雄豪壮伟或优雅宁静,一曲曲都是人世间欢快的心音。同时,诗歌也在盛唐时奏出了最强音,一切都似乎是随意创造,但又美妙奇异。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抱负满怀和傲岸不驯,亦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壮丽无比和爽朗明快。一切都是浪漫的,有节奏的,正所谓音乐的表现力量渗透进诗歌中,成为它的美的魂灵。
这里也有对不同时期同一种艺术、同一类思潮发展历程的对比。从这些对比中能更清楚地看到一种艺术在历史上演变的轨迹与前后的联系。比如同样是唐代书法,初唐时书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姿态,多种《兰亭》摹本是那样的秀丽轻盈,到了盛唐,书法的美发展成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他们乐于将情绪倾注在笔尖,体现书法的酣畅、流动和潇洒。
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用多种对比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的艺术文化史中纵横捭阖,让读者看到了多样艺术内在的相通,也让我们隐约摸到了历史长河里艺术发展的大致脉络。
三、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符号说
作者在本书中的审美视角是十分独特的,例如将符號说、图像说等理论运用进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解读中。作者将中国的语言、宗教、以及宗教映射背景下的艺术,都看作是形成符号网的一部分。进而运用这种符号学的研究方法,站在宏观的历史高度将符号作为要素埋进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美做出了明确而独特的见解。
作者书中的观点认为,在远古时代,人們不懂得审美,但是已经对形体性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世界也逐渐丰富起来,到山顶洞人时期,出现了在尸体旁边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并将这一“红粉”视为造型艺术的要素之一:颜色。这种“装饰品”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他们是物态化的活动。这种现象已经不只是生理感受的刺激作用,而是已经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存在。至此,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已经开始。而这一切的图腾形式积淀的社会内容和价值就是中国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的萌芽。接着,神话就是人们在众多原古氏族的图腾和标记的基础之上加之以想象而成的这种观点也有理有据的成立,所以我国神话中的始祖大多都是“人面蛇身”;而原始的歌舞也是在这种图腾符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原始图腾的狂热的活的形式。 在中国诸多艺术中,“线”作为一种艺术符号也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汉字由简单的线条组合而成,但同样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和价值功能。汉字以“象形”“会意”为本源,但一個字所表现的往往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是一类事实或过程,包括了人的主观意味和要求期望。中国历代的书法都注意对客观世界各种对象、姿态的模拟和吸取,从而在笔墨的起承转合中充分体现书家的意绪甚至时代的风貌。另外,在魏晋南北朝以及唐代人物画中,线条的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铁线描”“莼菜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线条的蜿蜒流动墨色的浓淡以及画面的构图,还有其中散发的情感、气势将“线”这一符号变为了美。
这种运用符号学来研究中国美学的大胆开创意识,开启了我国美学研究的新的历史征程。
四、生命的律动
在回答美的本质问题时,作者的观点是: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最完满的展现。与此相对应,在本书中,作者认为艺术所表现的世界是作为人的有机或非有机的躯体表现着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艺术中所反映出的生命,是对人类心理活动的真实写照,以及对上层建筑的要求和满足。
李泽厚对汉代艺术气势与古拙美学风貌的推崇更加直接地反映了他艺术审美上的倾向。汉代艺术不注重细节,没有修饰,更突出的是夸张的形体姿态,多是粗线条粗轮廓的表現大动作,就在这些混沌夸张的整体形象中,飞扬流动着力量与运动的气势美,动物即使是静止状态的形象也有着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内在力量。在此,作者对汉代雕刻和唐代雕刻进行了比较:“汉代艺术尽管由于处在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上述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就反而由之而愈显其优越和高明。尽管唐俑也威武雄壮,也有动作姿态,却总缺少那种狂放的气势;尽管汉俑也有静立静坐形象,却仍然充满了雄浑厚重的冲涌力量。”正是这种古拙,不含什么技巧或修饰的美,更加充分的展现了生命的原始力量,展现了流动着的,有活力的美。
我对作者对于中国古典文艺的深刻领悟与研究方法的分析,以此寥寥数语无法表达清楚。李先生将每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都介绍得淋漓尽致,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学、科学、文化都有所涉及,既从纵向上理清了时代发展的脉络,又突出了各个时期的主题,让广大读者既能对美学以及古典文艺有宏观把握,又能对各阶段的历史有清晰的认知。对于中国古典文艺美的巡礼还有着漫长的道路和未知的艰辛,但我们应如作者一般,不仅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美有着崇高的敬意,也应深刻体悟不同研究方法和理论,让早成陈迹的华夏美学更加完美的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