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观念 实施教学改革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h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95年大学毕业踏入职校校门,从微机专业第1个班开始直至今日,曾有过太多的改变、思考、感动与憧憬。最为深刻的就是今年我们学校掀起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变革热潮对我产生的冲击和震撼。以前:我的教学过程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我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我的教学非常注重结论,有“肌体”无“灵魂”。我的教学非常关注学科,目中无人。现在:我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我的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的教学开始注重过程。我的教学开始关注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深远影响,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素质教育的成效不够明显。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在新型课堂里,新的教育观念将会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1 教学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但是,课程究竟是教学的“枷锁”,还是“跳板”?是教学的“控制者”,还是“促进者”?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或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就是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对立,二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沉闷,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是打外围战,“戴着镣铐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总之,这种教学改革最多只能在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而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第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这是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2 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为“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新课改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彼此的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 教学不能重结论,轻过程,而要注重过程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是一种形体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4 教学不但要关注学科,更重要的是关注人
  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的最大失职,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
  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程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在学生不断健康成长的同时,我们老师也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改变教学观念,实施教学改革,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堂中去。相信我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会变得更轻松快乐。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  【关键词】 自主 创新 创设情境 巩固提高 全面参与 质疑问难 讨论升华     小学数学课如何用素质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改革?必须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并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年龄、年级、知识特点和认
期刊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要在课堂45分钟内要质量,那么教学效果的好坏我认为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握非常关键,通过实践:凡是课堂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师必定善于控制教学节奏。课堂教学采取适当节奏;有张有驰,张驰得法;有疏有密,疏密得当;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新颖多变,起伏和谐。可以撩拨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智力,增强每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的能力,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
期刊
【摘要】 物理学科历史悠久,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物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对于教科版物理而言,更加强调了科技意识的培养与探究学习。教科版物理深受广大师生喜欢,被人们认为让老师更容易教,而学生们也更容易学。本文主要讨论在教科版物理中,关于科技意识的培养以及探究学习的应用。  【关键词】 教科版物理 科技意识 探究学习     教科版物理是物理教学的一项改革,对于学生而言,将更具可读性与兴趣。在现实
期刊
学校教育工作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形式进行的。为了使教育工作取得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建立学生集体和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良好的集体是教育学生的必要条件,它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学生集体并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就能培养和建立起来的。应当吸引全体学生参加多种多样内容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应当有助于教育学生,有助于建立团结友爱的和富有工作活力的集体。同时在集体活动的
期刊
接触并讲授新教材已经近两年了,在开始教新教材时,面对崭新而又有点陌生的教材和变革的教学方式,总感觉到内心的彷徨和压力,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课改。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曾抱怨过,也曾思考过,怎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如何教好新课程?  有一次带领学生到野外开展实践活动,对我的启发较大。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经常用到“团结协作”、“团结就是力量”、“劳动最光荣”等字眼,往往是老师讲了大半天,分析的也很透彻,但学生还
期刊
【摘要】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出现滑坡,从而在教师中产生心理落差和挫败感。本文结合教师中普遍存在的这种心理现状,指出热爱学生是我们一切教育的基础,是教育激情的开端,是持久激情的源头,同时对于教育激情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倡导师爱。  【关键词】 教育激情 教育 教师 学生 师爱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ation of College En
期刊
我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82年,当时是在位于汉山脚下、南湖之滨的青树中学,附设高中职业班、开设化工、农学、工民建筑等专业班。1984年汉中地区教育局将青树中学正式改制挂牌为青树职业中学,占地57亩。1993年,县政府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势头求,根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投资1800万元在南郑县城南大街,征地50亩修建职业教育中心,2001年8月竣工,2001年9月正
期刊
【摘要】 教育学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你面对的是人,有血有肉,情感复杂,变化多端,只有用心去交流,用爱去滋润,是可以达到教育目标的。用爱心、宽容心、耐心、诚心、赏识心和学生交流、共处,是能解决好多问题的。  【关键词】 班主任 爱心 宽容心 耐心 诚心 赏识心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行的。从古到今,哪朝哪代,无论哪个国家都离不开教育,真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纵观古今,
期刊
一段辉煌的过去,也许要经历无数次挫折和付出作为代价;一次成功的喜悦的背后可能要经历一段艰辛的努力!在世间,有些东西需要我们不断的给予,自己却越来越少;而有些东西在给予的同时收获也就越来越多。这种东西就是爱的付出!只有教师的无私付出,才能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家长对教师的尊重,社会对教师的尊重,那都是因为爱可以消融世间的冰冷、隔阂、矛盾、仇视——可见爱的力量的博大与精深。  依稀记得,当初四毕业的帷
期刊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常用的的一种形式。但当合作小组尚未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把握不好,以及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时,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精心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