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提出了许多战争中取胜的技巧。然而“不战而胜”思想被其视作最高的战争艺术。本文旨在通过举例分析孙子的“慎战”、“伐谋”、“伐交”思想在古代事例中的体现,以求更好的将传统文化应用于实践。
【关键词】:孙子兵法;不战而胜;慎战;伐谋; 伐交
1.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对古代抑或是对现当代的治国理政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兵书,由春秋末年吴将孙武所著。这一书中总结了中国历史上自皇帝以来到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也是孙武对如何赢得战争所总结出的伟大策略与技巧。广义来说,书中包含两种用兵策略,一种是战而胜,一种是不战而胜。书中大部分内容讲述如何通过战争战胜敌兵的技巧与策略。然而,在孙子看来,战争的最高境界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胜”的思想被孙子视作最高的战争艺术。这一不战而胜的观念包含两点:伐谋和伐交。
2.孙子的“慎战”思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出自“计”策,是《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战场上的死与生,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安危、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认真研究和仔细考察的。此句中,对战争投入足够的重视和增加国防的重要性呼之欲出。然而与此同时,孙子的“慎战”思想却多次出现。“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出自“作战”),”只有知晓用兵作战会带来的害处,才能想尽办法避免害处。“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出自“火攻”),”君主不可以凭一时的愤怒而轻易发动战争,将帅也不可以因为一时的不愉快而带领军队出兵作战。以上几句摘自兵法各篇的话写的非常精彩。《孙子兵法》虽然是讲述用兵打仗、出奇制胜的方法,孙子对战争的态度却是慎之又慎。在“作战”篇中,孙子说道,“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大凡用兵作战,每天都要在很多方面花掉数额巨大的资金,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这是孙子从经济的角度阐释“慎战”思想。且在“用间”篇中,“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双方征战了数年,只是为了最后一日的胜利,费钱、费时、军人,这都是战争的成本。简单来说,孙子在此想要提醒统治者,在对外宣战时一定要仔细考虑国家总体利益,统治者不可以仅凭一时冲动而将国家陷于战争之地。对于战争,“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孙权趁关羽和曹操军队在樊城交战时,派吕蒙大将前往偷袭荆州南郡江陵。当时的江陵守将糜芳在关羽北伐曹魏时,后勤工作出了差错,听到关羽“还当治之”之言时,害怕之际便投降东吴,使得关羽进不能下樊城,退不能回荆州,前后受敌,士卒逃亡离散。十二月,关羽率残兵返至章乡,与子关平皆被吴将杀害。半年之后,即221年七月,刘备称帝3个月后,毅然决定亲率蜀汉军队七十多万人,倾全国之力攻打吴国,为关羽报仇。丞相诸葛亮的劝阻也未能使刘备放弃计划。孙权遣使求和遭到刘备拒绝。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备来信:“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但众多的劝阻更使刘备反感。张飞率兵万人预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害。刘备在战役中失利,向西败逃,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汉因此遭受重创,元气大伤。这一场彝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以刘备的反胜为败告终。以孙子的慎战视角来看,此战中刘备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以怒兴师”,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进行报复,在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之时就冒然挺进,犯了兵家大忌。且在诸葛瑾在其来信中将蜀汉发动战争的国家利益情况分析的有条有理,但是与关羽的私情被刘备置于国家的公情之上,违背了“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战争原则:定要看清楚,是否有利,是否有得,是否危急,如果没有这三种情况,就“不动、不用、不战”。因此,彝陵之战的失败可想而知。
3.孙子的“伐谋”思想—击退敌人恶意进攻,实现全策胜
《孙子兵法》不战而胜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伐谋”。在“谋攻”一篇,孙子说道,“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上上策,通过谋略战胜敌人,上中策,通过外交策略获取胜利,中策,通过野战战胜敌人,下策即攻取敌人城池,且“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上兵伐谋”,即以“谋”相伐,以我方之谋,破敌方之谋,通过施展谋略,巧妙用兵,形成强大的利己阵势,力争不直接战斗而迫使敌军投降,取胜于未战,旨在用最少的兵力和时间取胜,而不是硬碰硬,耗费大量时日、人力和物力。在同篇中孙子解释道,作为“上兵”,当实现“安国全军”时伐谋的目的才能达到。“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在孙子看来,只有在战争中实现“全国为上,全军为上,全旅为上,全卒为上,全伍为上”才是“用兵之法”,“善之善者也”。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作战成本最小化和道德化原则,争取本方利益最大化。孙子所提倡的“全策胜”的“全”,既包括我方利益的全,也包括敌方军队和敌方国家的全。当两方的“全”都达到,才是“全策胜”的胜利。“伐谋”的“谋”定义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情况,谋既可以是政治策略、经济策略,也可以是文化策略或外交策略。
折沖樽俎的故事可谓是伐谋不战而胜的例子。春秋时期,中原强国晋国计划攻打齐国,于是晋平公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以探齐国形势。齐景公在齐国盛宴款待范昭。席间,正值酒酣耳热,大家都有些醉,范昭借着酒劲儿向齐景公要求用齐景公的酒杯喝酒。齐景公不敢怠慢,吩咐左右的人给范昭倒酒。范昭接过一饮而尽。晏婴看到后,厉声命令侍臣把酒杯扔掉换个新的给齐景公。依照当时的礼节,在酒席上,君臣需各用各的酒杯。范昭故意违反礼节就是要试探齐国君臣的反应,但被晏婴识破了。范昭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现在还不是攻打齐国的最佳时机,齐国有贤臣,君臣团结,不易攻打,绝对没有必胜的把握。齐国一兵未动便在酒桌上化解了战争的危机。折冲樽俎的故事符合孙子“全策胜”的原则,晏婴的举动向晋国显示了其维护齐国国家利益的坚定的决心,为齐国换取了最大的利益。 “亲而离之”也是孙子在“计”篇提出的一个策略。如果敌方内部团结,就设法制造矛盾离间他们。要在对方不备之时发动进攻,在对方意想之外采取行动。公元211年,关中军阀马超、韩遂发动叛乱,而曹操用兵如神大败二人。韩遂不得已向曹操求和。曹操谋臣贾诩向曹操建议假装和谈以便借机行使离间计离间马超、韩遂二人。曹操遂采纳了贾诩的建议,同意与马超、韩遂和谈。因曹操与韩遂的父辈有些故交,在与韩遂策马单独和谈时曹操不谈政事而只回忆往事,并不时抚掌大笑装出和谈很顺利的样子。一切都看在眼里的马超在回营后问韩遂他们交谈了些什么。韩遂回答只是一些往事,并不重要。而此时的马超心中开始作疑,怀疑韩遂与曹操密谋存心要隐瞒自己。不久曹操故意差人给马超送去一封信,信上曹操故意涂改使马超怀疑韩遂修改信件,于是马超开始处处防备韩遂。最终曹操的离间计成功,马超、韩遂二人皆被曹操打的惨败。孙子的离间计也算是心理战的一种,破坏敌方同盟,使敌方在心理上不再同心,自动破裂,不费一兵一卒,花最少的兵力与精力掌握战略主动权,最终取得胜利。
4.孙子的“伐交”思想—破坏敌方联盟,巩固本方盟交
“伐交”是孙子不战而胜思想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结交盟友、孤立敌国,是制敌的重要手段。伐交具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严格来说,外交策略也属于伐谋策略的一种,只是更加具体。“伐交”思想包括两部分,首先,如“谋攻”篇所述,“伐交”的基本意义是破坏敌方联盟。其次在“九地”篇中孙子提出“衢地”的概念:“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衢地即为与多个邻国接壤的地区,衢地应该“则合交,固其结”,在此地应与邻国结交并巩固联盟。因此在这一地段,与邻国建立牢固的联系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无论战争什么时候发生,联盟国都会形成一道相对于敌对国的保护屏障。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视作一种心理战术。当一国结交众多盟友,在外交中占据强大优势,敌对国即被孤立,无法对抗,以至不战而降,心理战的目标达成。但另一方面,在“军争”篇,关于盟交策略孙子又提醒到,“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在结交盟友时,一定要事先知晓其他国家的谋划意图,因为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把控形势。
公元前630年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可是孙子“伐交”思想的一大体现。秦晋合谋伐郑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晋文公當年逃难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帮助楚国抵抗晋国并失败。作为晋国的盟国,秦国帮助其攻打郑国。当时的地理位置是晋国位于秦国与郑国之间,秦国位于西,郑国位于东。烛之武在劝说秦穆公时,向其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尝试说明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烛之武从秦国利益的角度阐述了以下几点原因: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从孙子的“伐交”观点来分析,烛之武的原因一与原因三将攻陷郑国后秦晋的国家利益对立起来,有效的破坏了秦晋对郑国进行攻伐的联盟。其次,烛之武所列举的第二点原因,如果秦穆公愿意放弃攻打郑国而将其作为秦国去往东方道路上的东道主,郑国就可以为其提供食宿上的方便。这一点也将郑国的利益与秦国的利益联系起来,指出如果郑国完整,秦郑两方均受益。烛之武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使秦认识到晋国是敌人而非盟友,与郑国结盟带来的种种益处也使秦国改变心意。烛之武简短的言语使秦晋产生心理上的分化,使郑国实现了“全策胜”。
5.结语
作为治国用兵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孙子兵法》初创时战略价值主要存在于战场。虽是对战争中取胜的策略与技巧的总结,《孙子兵法》中对“不战而胜”思想也给予了更大的重视。孙子的“慎战”思想提醒统治者们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的危害,继而提出的“伐谋”与“伐交”的策略从技巧的角度为“慎战”思想做了补充。《孙子兵法》中的思想博大精深,作为兵书,其中的许多思想对于现代和平社会的维护与构建、商业战争的取胜也具有巨大意义。但在此和平时期,对该兵法中的思想也应该批判性的继承,发扬利于社会发展的一面。尤其是现当代核武器发展迅速的时期,各国之间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共同抵制战争对世界和平秩序的建构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骏.马骏解读《孙子兵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杨善群.孙子兵法鉴赏辞典[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3]烛之武退秦师[A].左传[C].北京:中华书局,2016.
【关键词】:孙子兵法;不战而胜;慎战;伐谋; 伐交
1.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对古代抑或是对现当代的治国理政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兵书,由春秋末年吴将孙武所著。这一书中总结了中国历史上自皇帝以来到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也是孙武对如何赢得战争所总结出的伟大策略与技巧。广义来说,书中包含两种用兵策略,一种是战而胜,一种是不战而胜。书中大部分内容讲述如何通过战争战胜敌兵的技巧与策略。然而,在孙子看来,战争的最高境界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胜”的思想被孙子视作最高的战争艺术。这一不战而胜的观念包含两点:伐谋和伐交。
2.孙子的“慎战”思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出自“计”策,是《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战场上的死与生,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安危、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认真研究和仔细考察的。此句中,对战争投入足够的重视和增加国防的重要性呼之欲出。然而与此同时,孙子的“慎战”思想却多次出现。“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出自“作战”),”只有知晓用兵作战会带来的害处,才能想尽办法避免害处。“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出自“火攻”),”君主不可以凭一时的愤怒而轻易发动战争,将帅也不可以因为一时的不愉快而带领军队出兵作战。以上几句摘自兵法各篇的话写的非常精彩。《孙子兵法》虽然是讲述用兵打仗、出奇制胜的方法,孙子对战争的态度却是慎之又慎。在“作战”篇中,孙子说道,“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大凡用兵作战,每天都要在很多方面花掉数额巨大的资金,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这是孙子从经济的角度阐释“慎战”思想。且在“用间”篇中,“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双方征战了数年,只是为了最后一日的胜利,费钱、费时、军人,这都是战争的成本。简单来说,孙子在此想要提醒统治者,在对外宣战时一定要仔细考虑国家总体利益,统治者不可以仅凭一时冲动而将国家陷于战争之地。对于战争,“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孙权趁关羽和曹操军队在樊城交战时,派吕蒙大将前往偷袭荆州南郡江陵。当时的江陵守将糜芳在关羽北伐曹魏时,后勤工作出了差错,听到关羽“还当治之”之言时,害怕之际便投降东吴,使得关羽进不能下樊城,退不能回荆州,前后受敌,士卒逃亡离散。十二月,关羽率残兵返至章乡,与子关平皆被吴将杀害。半年之后,即221年七月,刘备称帝3个月后,毅然决定亲率蜀汉军队七十多万人,倾全国之力攻打吴国,为关羽报仇。丞相诸葛亮的劝阻也未能使刘备放弃计划。孙权遣使求和遭到刘备拒绝。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备来信:“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但众多的劝阻更使刘备反感。张飞率兵万人预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害。刘备在战役中失利,向西败逃,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汉因此遭受重创,元气大伤。这一场彝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以刘备的反胜为败告终。以孙子的慎战视角来看,此战中刘备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以怒兴师”,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进行报复,在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之时就冒然挺进,犯了兵家大忌。且在诸葛瑾在其来信中将蜀汉发动战争的国家利益情况分析的有条有理,但是与关羽的私情被刘备置于国家的公情之上,违背了“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战争原则:定要看清楚,是否有利,是否有得,是否危急,如果没有这三种情况,就“不动、不用、不战”。因此,彝陵之战的失败可想而知。
3.孙子的“伐谋”思想—击退敌人恶意进攻,实现全策胜
《孙子兵法》不战而胜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伐谋”。在“谋攻”一篇,孙子说道,“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上上策,通过谋略战胜敌人,上中策,通过外交策略获取胜利,中策,通过野战战胜敌人,下策即攻取敌人城池,且“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上兵伐谋”,即以“谋”相伐,以我方之谋,破敌方之谋,通过施展谋略,巧妙用兵,形成强大的利己阵势,力争不直接战斗而迫使敌军投降,取胜于未战,旨在用最少的兵力和时间取胜,而不是硬碰硬,耗费大量时日、人力和物力。在同篇中孙子解释道,作为“上兵”,当实现“安国全军”时伐谋的目的才能达到。“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在孙子看来,只有在战争中实现“全国为上,全军为上,全旅为上,全卒为上,全伍为上”才是“用兵之法”,“善之善者也”。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作战成本最小化和道德化原则,争取本方利益最大化。孙子所提倡的“全策胜”的“全”,既包括我方利益的全,也包括敌方军队和敌方国家的全。当两方的“全”都达到,才是“全策胜”的胜利。“伐谋”的“谋”定义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情况,谋既可以是政治策略、经济策略,也可以是文化策略或外交策略。
折沖樽俎的故事可谓是伐谋不战而胜的例子。春秋时期,中原强国晋国计划攻打齐国,于是晋平公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以探齐国形势。齐景公在齐国盛宴款待范昭。席间,正值酒酣耳热,大家都有些醉,范昭借着酒劲儿向齐景公要求用齐景公的酒杯喝酒。齐景公不敢怠慢,吩咐左右的人给范昭倒酒。范昭接过一饮而尽。晏婴看到后,厉声命令侍臣把酒杯扔掉换个新的给齐景公。依照当时的礼节,在酒席上,君臣需各用各的酒杯。范昭故意违反礼节就是要试探齐国君臣的反应,但被晏婴识破了。范昭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现在还不是攻打齐国的最佳时机,齐国有贤臣,君臣团结,不易攻打,绝对没有必胜的把握。齐国一兵未动便在酒桌上化解了战争的危机。折冲樽俎的故事符合孙子“全策胜”的原则,晏婴的举动向晋国显示了其维护齐国国家利益的坚定的决心,为齐国换取了最大的利益。 “亲而离之”也是孙子在“计”篇提出的一个策略。如果敌方内部团结,就设法制造矛盾离间他们。要在对方不备之时发动进攻,在对方意想之外采取行动。公元211年,关中军阀马超、韩遂发动叛乱,而曹操用兵如神大败二人。韩遂不得已向曹操求和。曹操谋臣贾诩向曹操建议假装和谈以便借机行使离间计离间马超、韩遂二人。曹操遂采纳了贾诩的建议,同意与马超、韩遂和谈。因曹操与韩遂的父辈有些故交,在与韩遂策马单独和谈时曹操不谈政事而只回忆往事,并不时抚掌大笑装出和谈很顺利的样子。一切都看在眼里的马超在回营后问韩遂他们交谈了些什么。韩遂回答只是一些往事,并不重要。而此时的马超心中开始作疑,怀疑韩遂与曹操密谋存心要隐瞒自己。不久曹操故意差人给马超送去一封信,信上曹操故意涂改使马超怀疑韩遂修改信件,于是马超开始处处防备韩遂。最终曹操的离间计成功,马超、韩遂二人皆被曹操打的惨败。孙子的离间计也算是心理战的一种,破坏敌方同盟,使敌方在心理上不再同心,自动破裂,不费一兵一卒,花最少的兵力与精力掌握战略主动权,最终取得胜利。
4.孙子的“伐交”思想—破坏敌方联盟,巩固本方盟交
“伐交”是孙子不战而胜思想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结交盟友、孤立敌国,是制敌的重要手段。伐交具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严格来说,外交策略也属于伐谋策略的一种,只是更加具体。“伐交”思想包括两部分,首先,如“谋攻”篇所述,“伐交”的基本意义是破坏敌方联盟。其次在“九地”篇中孙子提出“衢地”的概念:“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衢地即为与多个邻国接壤的地区,衢地应该“则合交,固其结”,在此地应与邻国结交并巩固联盟。因此在这一地段,与邻国建立牢固的联系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无论战争什么时候发生,联盟国都会形成一道相对于敌对国的保护屏障。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视作一种心理战术。当一国结交众多盟友,在外交中占据强大优势,敌对国即被孤立,无法对抗,以至不战而降,心理战的目标达成。但另一方面,在“军争”篇,关于盟交策略孙子又提醒到,“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在结交盟友时,一定要事先知晓其他国家的谋划意图,因为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把控形势。
公元前630年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可是孙子“伐交”思想的一大体现。秦晋合谋伐郑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晋文公當年逃难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帮助楚国抵抗晋国并失败。作为晋国的盟国,秦国帮助其攻打郑国。当时的地理位置是晋国位于秦国与郑国之间,秦国位于西,郑国位于东。烛之武在劝说秦穆公时,向其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尝试说明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烛之武从秦国利益的角度阐述了以下几点原因: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从孙子的“伐交”观点来分析,烛之武的原因一与原因三将攻陷郑国后秦晋的国家利益对立起来,有效的破坏了秦晋对郑国进行攻伐的联盟。其次,烛之武所列举的第二点原因,如果秦穆公愿意放弃攻打郑国而将其作为秦国去往东方道路上的东道主,郑国就可以为其提供食宿上的方便。这一点也将郑国的利益与秦国的利益联系起来,指出如果郑国完整,秦郑两方均受益。烛之武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使秦认识到晋国是敌人而非盟友,与郑国结盟带来的种种益处也使秦国改变心意。烛之武简短的言语使秦晋产生心理上的分化,使郑国实现了“全策胜”。
5.结语
作为治国用兵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孙子兵法》初创时战略价值主要存在于战场。虽是对战争中取胜的策略与技巧的总结,《孙子兵法》中对“不战而胜”思想也给予了更大的重视。孙子的“慎战”思想提醒统治者们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的危害,继而提出的“伐谋”与“伐交”的策略从技巧的角度为“慎战”思想做了补充。《孙子兵法》中的思想博大精深,作为兵书,其中的许多思想对于现代和平社会的维护与构建、商业战争的取胜也具有巨大意义。但在此和平时期,对该兵法中的思想也应该批判性的继承,发扬利于社会发展的一面。尤其是现当代核武器发展迅速的时期,各国之间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共同抵制战争对世界和平秩序的建构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骏.马骏解读《孙子兵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杨善群.孙子兵法鉴赏辞典[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3]烛之武退秦师[A].左传[C].北京:中华书局,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