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比较难且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若是仅仅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灌输,教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这一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尝试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的数学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做好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也能帮助小学生客观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以及正确的解决生活当中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难题,为小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小学是基础,是其学习道路上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其对学科是否产生兴趣的关键。如果学生接受了良好的引导,便会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于这一方面的探索欲,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合适的指导,学生感受不到该学科的兴趣所在,不仅会导致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出现抵制的心理,还会使其在对这一科目的学习中跟不上整体进度,想要再一次掌握学习内容是极为困难的。尤其是小学数学方面的学习,由最开始的个位数、十位数的速记,到十以内加减法,再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最后是应用题的运算,难度逐渐提高,如果在最初没有把握好学习节奏,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就会使学生厌倦对数学的学习,进而输在起跑线上。由于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之后的学习道路都离不开数学,而数学是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可以扩展并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其一道题的解题方式有很多种,如果逻辑思维欠缺,在解题时只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并进行机械化的作答,在改变原题题意的情况下会导致学生读不懂题意,写不出该道题的解题过程,进而影响整体成绩。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培养思维能力是目前老师们所要解决的关键,小学老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时,培养其学习兴趣,并在这一基础上教授其他知识,让学生们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完成数学题的作答,进而达到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通过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其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并掌握,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为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有些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将“教”和“学”变成两个完全独立的部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会一味地进行知识传授,而学生也只会刻板地记录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当学生处于这种学习模式下的时候,其实比较被动,根本就不会对自己学到的东西进行深度思考,只会一味地接受。因为不了解知识点背后的含义,所以就比较容易弄混,也无法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若是想要让这种情况得到改善,就可以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当学生能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的话,就说明他已经学会了一部分知识,对自己提出问题的这一部分知识还存在着疑问,教师给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梳理知识的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自己的逻辑思维。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这章节是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开始,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了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点,对于一些空间想象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习立体的空间几何难度比较大,容易混乱。所以,在学生思维混乱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小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认为长方形要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长方体?”用简单的小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学会从旧的知识点往新的知识点进行过渡,就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数学基础能力。
(二)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度
逻辑思维能力其实是对学生思维敏捷度的一种提升。因为逻辑思维讲究的是前因后果,通过给出的条件来一层层地推理找到最后隐藏的线索。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就是让学生在看到前因的时候,能够迅速地联想到与该知识点有关系的内容,然后排除掉错误的选项,展开最正确的推理,就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和准确度。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思维敏捷度的培养。
例如,“整數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就涉及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等,每一个运算规律涉及的都是不同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看一眼要计算的题目,然后让学生迅速说出可能会用到哪些运算定律。当学生分享完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笔计算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让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和解题效率都得到提升。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很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始终将自己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学习什么内容,以及学习的方式都是教师说了算。这种教学方式很难真正服务于学生,也容易让每个学生都养成统一的思维,时间久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为了让这一种情况得到缓解,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自己从主导者变成辅导者,让课堂可以真正服务于学生。
例如,学习“垂线与平行线”这一章节的时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有关垂线以及平行线的特征。所以,在学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尝试着用逻辑推理能力去学习并弄清楚二者有哪些不同。在预习结束了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交流分享会,尝试解答其他学生存在的疑问。若是所有学生都不会的话,再由教师进行解答,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需要小学教师根据学生的阶段特质不断开拓新的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的相关概念进行具体化以及形象化,并且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专注的投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积极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观察当中,学习了新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为小学生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瞿佳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5(03):92-93.
[2]宫淑贤.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4(11):142.
[3]瞿瑶.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13(33):127-128.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的数学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做好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也能帮助小学生客观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以及正确的解决生活当中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难题,为小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小学是基础,是其学习道路上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其对学科是否产生兴趣的关键。如果学生接受了良好的引导,便会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于这一方面的探索欲,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合适的指导,学生感受不到该学科的兴趣所在,不仅会导致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出现抵制的心理,还会使其在对这一科目的学习中跟不上整体进度,想要再一次掌握学习内容是极为困难的。尤其是小学数学方面的学习,由最开始的个位数、十位数的速记,到十以内加减法,再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最后是应用题的运算,难度逐渐提高,如果在最初没有把握好学习节奏,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就会使学生厌倦对数学的学习,进而输在起跑线上。由于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之后的学习道路都离不开数学,而数学是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可以扩展并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其一道题的解题方式有很多种,如果逻辑思维欠缺,在解题时只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并进行机械化的作答,在改变原题题意的情况下会导致学生读不懂题意,写不出该道题的解题过程,进而影响整体成绩。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培养思维能力是目前老师们所要解决的关键,小学老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时,培养其学习兴趣,并在这一基础上教授其他知识,让学生们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完成数学题的作答,进而达到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通过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其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并掌握,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为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有些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将“教”和“学”变成两个完全独立的部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会一味地进行知识传授,而学生也只会刻板地记录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当学生处于这种学习模式下的时候,其实比较被动,根本就不会对自己学到的东西进行深度思考,只会一味地接受。因为不了解知识点背后的含义,所以就比较容易弄混,也无法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若是想要让这种情况得到改善,就可以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当学生能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的话,就说明他已经学会了一部分知识,对自己提出问题的这一部分知识还存在着疑问,教师给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梳理知识的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自己的逻辑思维。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这章节是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开始,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了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点,对于一些空间想象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习立体的空间几何难度比较大,容易混乱。所以,在学生思维混乱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小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认为长方形要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长方体?”用简单的小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学会从旧的知识点往新的知识点进行过渡,就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数学基础能力。
(二)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度
逻辑思维能力其实是对学生思维敏捷度的一种提升。因为逻辑思维讲究的是前因后果,通过给出的条件来一层层地推理找到最后隐藏的线索。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就是让学生在看到前因的时候,能够迅速地联想到与该知识点有关系的内容,然后排除掉错误的选项,展开最正确的推理,就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和准确度。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思维敏捷度的培养。
例如,“整數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就涉及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等,每一个运算规律涉及的都是不同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看一眼要计算的题目,然后让学生迅速说出可能会用到哪些运算定律。当学生分享完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笔计算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让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和解题效率都得到提升。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很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始终将自己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学习什么内容,以及学习的方式都是教师说了算。这种教学方式很难真正服务于学生,也容易让每个学生都养成统一的思维,时间久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为了让这一种情况得到缓解,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自己从主导者变成辅导者,让课堂可以真正服务于学生。
例如,学习“垂线与平行线”这一章节的时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有关垂线以及平行线的特征。所以,在学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尝试着用逻辑推理能力去学习并弄清楚二者有哪些不同。在预习结束了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交流分享会,尝试解答其他学生存在的疑问。若是所有学生都不会的话,再由教师进行解答,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需要小学教师根据学生的阶段特质不断开拓新的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的相关概念进行具体化以及形象化,并且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专注的投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积极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观察当中,学习了新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为小学生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瞿佳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5(03):92-93.
[2]宫淑贤.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4(11):142.
[3]瞿瑶.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13(33):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