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教育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生素质拓展的科目在教学中的受重视程度逐渐增加。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在教学观念和教育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教师要积极寻找解决途径,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律的感知能力。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教育模式下小学教育的重点不只是语数英等主要科目,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学科也在蓬勃发展[1]。音乐的发展已经有了长久的历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含创作人感情的歌词创作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能够在不同的时期引发听者的强烈共鸣。教师要利用音乐的独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1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方式,能够让课堂教学更有多样性。在苏少版四年级《我的祖家是歌乡》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问问学生对高山族了解多少。学生对于许多少数民族的了解很少,教师要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一下高山族:高山族在我国的台湾省,他们能歌善舞。然后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向学生展示一下台湾省的美丽风光,高山族的人文生活和风土人情,介绍一下高山族的音乐风格。我国的国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在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和服饰风格还有音乐风格各不相同,教师无法用课堂直观展示的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及网络资源,在音乐教学中扩展知识,打开学生的视野,看到自己生活之外的世界的丰富多彩。对于课本中的“杵乐”和“杵舞”艺术表现风格有更加直接的了解,激發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对我国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多了解。
2 构建趣味性教学情景
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中不同的声音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我们在生活中听到的鸟鸣,池塘里的蛙声一片,甚至雨滴滴落的声音,都可以构成音乐的一种元素。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建立音乐和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比如在苏少版四年级《浪花里的歌》教学中,教师问学生几个问题:你认识几种鱼?你觉得哪些鱼很漂亮?在你的印象里,有以鱼为元素的歌曲吗?通过学生各种不同的回答,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鳟鱼》。学生一定不会想到鱼也可以成为音乐创作的素材,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放一幅鳟鱼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一下今天的主人公。教师在教学生欣赏歌曲《鳟鱼》时,可以先播放一遍歌曲,让学生感受一下整首歌。然后在第二遍播放的时候,让学生根据歌曲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和节奏的强弱,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这首歌中都有哪些生活元素,歌中小鳟鱼的生活是愉快的还是紧张的?让学生根据几个关键词:鳟鱼,流动的河水,阳光,微风,结合这几个关键词想象歌曲描绘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脑海中的场景。
3 设置趣味游戏环节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造活泼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引入游戏环节,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对音乐歌曲的学习兴趣,通过有趣的表演参与到歌曲学习中。
例如在苏少版一年级《青蛙合唱团》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做旁白:池塘里来了几位客人,你听,是谁来了?然后学生在台下模仿青蛙叫:呱呱呱!接着让学生的青蛙扮演者上台来,向台下的观众打招呼问好:大家好,我们是新来的邻居们,我们是能吃害虫的小青蛙,呱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发出不同年龄的青蛙的声音,或细嫩或粗哑。学生也要模仿青蛙的动作,走路时蹦跳着。伴随着青蛙歌,学生要根据歌曲中的小青蛙和老青蛙分唱,在小青蛙唱的时候一边呱呱叫一边向前蹦跳一步,在老青蛙唱的时候一边呱呱叫一边向前蹦一步,根据歌曲的节奏强弱,弱的时候跳一小步,强的时候跳一大步,直到歌曲播放完毕,看哪支青蛙队伍蹦的最远。游戏结束后,失败的队伍要合唱这首歌,并伴随着青蛙的动作边跳边唱,这样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快乐,也练习了歌曲的节奏强弱表现。
4引入乐器和音乐教学
根据小学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心理,老师让学生实际学习一下不同乐器的使用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乐器的发声方式和弹奏技巧,在演绎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增加课堂趣味性。教材中的音乐风格和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密切,学生对课本中的音乐类型兴趣度不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音乐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音乐歌曲。
比如在苏少版三年级《拨动的琴弦》教学中,本章节主要是介绍了芦笛和竖笛两种乐器。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竖笛,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听一遍要学习的歌曲《雪绒花》,然后进行演唱。在学生学会这首歌曲后,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竖笛,先给歌曲简谱划分拍子,然后教学生竖笛的演奏指法,进行音阶练习。竖笛演奏除了指法之外,最重要的是吐音的演奏方法。教师要注意教学生学会吐音的技巧。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由练习,对于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再次讲解,确保每个学生在初级学习中掌握竖笛的正确发音方式,打好基础。苏教版四年级《飞翔的翅膀》教学中,教师在歌曲《飞吧,飞吧》教学后,要引导学生感受到作者借助小鸟表达的情感:要从小努力,发奋学习,勤劳向上。在音乐中蕴藏是感情是丰富的,这首歌曲《飞吧,飞吧》是告诉学生要抓住机会,努力奋斗,不要后悔。而一首流行音乐《隐形的翅膀》中的歌词在不懈努力后我看到自己梦想成真,借助隐形的翅膀不再害怕未知的风浪,飞向遥远的未来,同样传达了在努力奋斗后会获得光明未来的含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在音乐歌曲中的鉴赏能力,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养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海霞.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1(74):145-147.
[2]秦晶晶.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研究[J].新课程,2021(28):66.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教育模式下小学教育的重点不只是语数英等主要科目,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学科也在蓬勃发展[1]。音乐的发展已经有了长久的历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含创作人感情的歌词创作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能够在不同的时期引发听者的强烈共鸣。教师要利用音乐的独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1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方式,能够让课堂教学更有多样性。在苏少版四年级《我的祖家是歌乡》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问问学生对高山族了解多少。学生对于许多少数民族的了解很少,教师要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一下高山族:高山族在我国的台湾省,他们能歌善舞。然后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向学生展示一下台湾省的美丽风光,高山族的人文生活和风土人情,介绍一下高山族的音乐风格。我国的国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在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和服饰风格还有音乐风格各不相同,教师无法用课堂直观展示的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及网络资源,在音乐教学中扩展知识,打开学生的视野,看到自己生活之外的世界的丰富多彩。对于课本中的“杵乐”和“杵舞”艺术表现风格有更加直接的了解,激發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对我国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多了解。
2 构建趣味性教学情景
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中不同的声音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我们在生活中听到的鸟鸣,池塘里的蛙声一片,甚至雨滴滴落的声音,都可以构成音乐的一种元素。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建立音乐和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比如在苏少版四年级《浪花里的歌》教学中,教师问学生几个问题:你认识几种鱼?你觉得哪些鱼很漂亮?在你的印象里,有以鱼为元素的歌曲吗?通过学生各种不同的回答,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鳟鱼》。学生一定不会想到鱼也可以成为音乐创作的素材,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放一幅鳟鱼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一下今天的主人公。教师在教学生欣赏歌曲《鳟鱼》时,可以先播放一遍歌曲,让学生感受一下整首歌。然后在第二遍播放的时候,让学生根据歌曲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和节奏的强弱,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这首歌中都有哪些生活元素,歌中小鳟鱼的生活是愉快的还是紧张的?让学生根据几个关键词:鳟鱼,流动的河水,阳光,微风,结合这几个关键词想象歌曲描绘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脑海中的场景。
3 设置趣味游戏环节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造活泼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引入游戏环节,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对音乐歌曲的学习兴趣,通过有趣的表演参与到歌曲学习中。
例如在苏少版一年级《青蛙合唱团》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做旁白:池塘里来了几位客人,你听,是谁来了?然后学生在台下模仿青蛙叫:呱呱呱!接着让学生的青蛙扮演者上台来,向台下的观众打招呼问好:大家好,我们是新来的邻居们,我们是能吃害虫的小青蛙,呱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发出不同年龄的青蛙的声音,或细嫩或粗哑。学生也要模仿青蛙的动作,走路时蹦跳着。伴随着青蛙歌,学生要根据歌曲中的小青蛙和老青蛙分唱,在小青蛙唱的时候一边呱呱叫一边向前蹦跳一步,在老青蛙唱的时候一边呱呱叫一边向前蹦一步,根据歌曲的节奏强弱,弱的时候跳一小步,强的时候跳一大步,直到歌曲播放完毕,看哪支青蛙队伍蹦的最远。游戏结束后,失败的队伍要合唱这首歌,并伴随着青蛙的动作边跳边唱,这样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快乐,也练习了歌曲的节奏强弱表现。
4引入乐器和音乐教学
根据小学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心理,老师让学生实际学习一下不同乐器的使用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乐器的发声方式和弹奏技巧,在演绎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增加课堂趣味性。教材中的音乐风格和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密切,学生对课本中的音乐类型兴趣度不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音乐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音乐歌曲。
比如在苏少版三年级《拨动的琴弦》教学中,本章节主要是介绍了芦笛和竖笛两种乐器。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竖笛,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听一遍要学习的歌曲《雪绒花》,然后进行演唱。在学生学会这首歌曲后,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竖笛,先给歌曲简谱划分拍子,然后教学生竖笛的演奏指法,进行音阶练习。竖笛演奏除了指法之外,最重要的是吐音的演奏方法。教师要注意教学生学会吐音的技巧。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由练习,对于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再次讲解,确保每个学生在初级学习中掌握竖笛的正确发音方式,打好基础。苏教版四年级《飞翔的翅膀》教学中,教师在歌曲《飞吧,飞吧》教学后,要引导学生感受到作者借助小鸟表达的情感:要从小努力,发奋学习,勤劳向上。在音乐中蕴藏是感情是丰富的,这首歌曲《飞吧,飞吧》是告诉学生要抓住机会,努力奋斗,不要后悔。而一首流行音乐《隐形的翅膀》中的歌词在不懈努力后我看到自己梦想成真,借助隐形的翅膀不再害怕未知的风浪,飞向遥远的未来,同样传达了在努力奋斗后会获得光明未来的含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在音乐歌曲中的鉴赏能力,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养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海霞.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1(74):145-147.
[2]秦晶晶.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研究[J].新课程,2021(2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