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庖丁解牛》的结尾,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那么他所得的“养生”之“生”,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命状态?
从“所见无非牛者”到“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再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呈现了庖丁从初级阶段的学习到中级阶段掌握技能,到最后进入高级阶段的过程:超越外部“官知”的感知,达到“神欲”出神入化的境界。这分别是族庖、良庖和道庖解牛的三种境界或水平,是人类技能训练普遍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它当然可以喻指“养生”的三个阶段,犹如“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然而,它不是“生”的狀态。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说的是解牛之道,是处世之道,也是养生之道。解牛,顺应牛的结构;处事,避开如牛筋骨盘结的矛盾;养生,按照自然的节律,顺应自然的法则。然而这说的是养生之法、养生之道,依然不是所养之“生”。
那么,什么才是“生”的状态?
从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其“钥匙”就是正文“动刀甚微,謋然已解”与“如土委地”之间补的一句脱文——“牛不知其死也。”
我们先整体看看这段文字: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后注为:
“牛不知其死也:这句通行本缺遗,陈碧虚《阙误》引文如海、刘得一本有“牛不知其死也”六字。据以补上,文意较完美。”
补上这句脱文,文意就较“完美”了。那么,如何“完美”呢?
庖丁集中注意力解牛,“动刀甚微”,牛便已解。照常理,牛已解,牛便死了。然而,有意思的是“牛不知其死也”。牛是有感知的,明明已经死了,然而它还不“知”己已死。或者说,人看牛是死的,牛看己是未死的。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这是“不死不生”的状态!
这种“不死不生”的状态,《庄子·大宗师》里是这样说的: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经历了“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然后就“无古今”,进入了“不死不生”的状态。“无古今”,就是不受时间的限制;“不死不生”,就是没有了死生的观念,就是亦生亦死、非生非死、无生无死的状态。这是一种进入大道的状态:万物是生息死灭的,然而大道是不死不生的;悟了大道者也超越了生死,处于“不生不死”境界,达到“逍遥游”的目标。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脩然而往,脩然而来而已矣。”(《庄子·大宗师》)“牛不知其死也”,就是这种“不生不死”的状态,这是一种生命的大自在。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中,时间不再流逝,“自己”与物也不会面对如水流逝的时间而莫之能止。
于是,“游刃于其间”,就变成了“游刃于世间”——在无古无今的境界里,牛或者人不生不死,“生”(或者“死”)便自然而然地得其所“养”了。
从“所见无非牛者”到“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再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呈现了庖丁从初级阶段的学习到中级阶段掌握技能,到最后进入高级阶段的过程:超越外部“官知”的感知,达到“神欲”出神入化的境界。这分别是族庖、良庖和道庖解牛的三种境界或水平,是人类技能训练普遍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它当然可以喻指“养生”的三个阶段,犹如“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然而,它不是“生”的狀态。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说的是解牛之道,是处世之道,也是养生之道。解牛,顺应牛的结构;处事,避开如牛筋骨盘结的矛盾;养生,按照自然的节律,顺应自然的法则。然而这说的是养生之法、养生之道,依然不是所养之“生”。
那么,什么才是“生”的状态?
从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其“钥匙”就是正文“动刀甚微,謋然已解”与“如土委地”之间补的一句脱文——“牛不知其死也。”
我们先整体看看这段文字: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后注为:
“牛不知其死也:这句通行本缺遗,陈碧虚《阙误》引文如海、刘得一本有“牛不知其死也”六字。据以补上,文意较完美。”
补上这句脱文,文意就较“完美”了。那么,如何“完美”呢?
庖丁集中注意力解牛,“动刀甚微”,牛便已解。照常理,牛已解,牛便死了。然而,有意思的是“牛不知其死也”。牛是有感知的,明明已经死了,然而它还不“知”己已死。或者说,人看牛是死的,牛看己是未死的。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这是“不死不生”的状态!
这种“不死不生”的状态,《庄子·大宗师》里是这样说的: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经历了“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然后就“无古今”,进入了“不死不生”的状态。“无古今”,就是不受时间的限制;“不死不生”,就是没有了死生的观念,就是亦生亦死、非生非死、无生无死的状态。这是一种进入大道的状态:万物是生息死灭的,然而大道是不死不生的;悟了大道者也超越了生死,处于“不生不死”境界,达到“逍遥游”的目标。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脩然而往,脩然而来而已矣。”(《庄子·大宗师》)“牛不知其死也”,就是这种“不生不死”的状态,这是一种生命的大自在。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中,时间不再流逝,“自己”与物也不会面对如水流逝的时间而莫之能止。
于是,“游刃于其间”,就变成了“游刃于世间”——在无古无今的境界里,牛或者人不生不死,“生”(或者“死”)便自然而然地得其所“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