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学期我听过两节课,教材是一模一样的,可是却上出了天差地别的效果。听过这两节课,我才发现导致课堂上学生发言不精彩,没有自己想法的问题所在——教师对文本浅尝辄止,教学过程平淡无味。
这两位老师上课的内容同样是高年级教材中的一篇《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也同样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响、气势大。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比较常规,先让孩子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完后,老师就提问:“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什么特点?”有学生回答:“声音很响。”当然,这是这篇课文的主问题,孩子也顺理成章地感受到了,这节课的大方向就不会有错了。可是之后这位教师的课堂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就让人听得寡淡无味,索然无趣了,他问:“能找到课文中形容水声的词吗?”学生找到后,就把这书上写水声响的“哗哗”两个词大大地写在黑板上,继续说:“请找出写水声响的句子。”学生一通找后确实把所有句子都找出来了,老师提问:“你从句子中感受到什么?”这时学生只会说“水的声音很大,非常大”。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新鲜的回答了。回过头去想想,学生除了会读“哗哗”这个象声词与贴标签似的知道了“声音响”,他们还学会了什么呢?
另一位上《黄果树瀑布》的老师是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不得不佩服薛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同样是初读体会,同样概括黄果树瀑布的特点,同样是找出写声音的句子,但薛老师的提问设计就太让人佩服了。他问:“瀑布就只有‘哗哗’这一种声音吗?你们从这些句子中还听到了什么不同的声音?”这样的问题立马调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于是就有了之后的这些声音“织布机声、雷声、乐声、风吹树梢声”。薛老师引导孩子用精准的象声词去形容,于是又有了“轰隆、沙沙、咚咚”等词语。这时薛老师还继续启发孩子发散思维,想象瀑布的声音还可能是什么样的。最后薛老师总结,我们听瀑布只有“哗哗”声,可是作者却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又是如此的动听,不仅因为作者站在不同的地方听,更因为作者对瀑布的喜爱和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这样的教法,有深度,有广度,语文味儿十足,切实地锻炼了孩子的思维,培养了他们语言文字的运用和鉴赏能力,这才是一堂扎实有效的好课。
有时候,我们为了应试,刻意地去简化问题,使课堂上的问题值得去思考的价值不够,削弱了孩子思维的积极性;有时,可能因为对教材的把握不够,也经常提一些多余的啰唆的问题,让孩子也厌倦了发言,形成了发言的思维定式;有时,我们为了把教材挖深,而在课堂上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再地让孩子们去找“为什么”,让孩子找不到回答的方向与规律,导致不敢回答。这些都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要避免的。
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仅要鼓励学生,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更要在备课时巧解文本,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本班孩子思维发展有价值的问题。这个学期,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以前听过《鞋匠的儿子》这篇课文的公开课,老师把提问的核心全都放在了林肯的人品上,整节课都在强调他的“宽容大度、谦虚和正义”。但我在读文本时,感受到的不仅是这些。林肯的这些优秀品质确实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了,也是值得赞颂与发扬的,但是这篇课文是写他的一次演讲,一次对当时参议院里所有上流社会的人的一次演讲,所以必然要关注到他的演讲语言中渗透的玄机,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次演讲在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仔细参详就不难发现,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可却是第一任平民总统。也就是说,在他之前,国家的统治及权力全被贵族阶级垄断,林肯当上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劳动人民的代表,参议院的贵族们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不被落空自然与林肯产生了完全对立的局面,这才会有演讲前的一阵侮辱和奚落。现如今的美国,号称是世界上最讲究自由、崇尚平等的国度,这不正是从林肯解放黑奴、平定南北战争开始发展起来的吗?再来研究林肯的演讲,他总强调父亲鞋匠的职业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是一个无人可比的职业,自己做总统都不及父亲做鞋匠,除了敬佩父亲之外,不正是告诉整个参议院与全国普通人民是总统也好,是鞋匠也好,是任何职业也好,不分贵贱,真正的贵贱之分只在人心,这是他宣扬平等观念的重大的一步。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三段话除读出了林肯的高尚人品外,还读出了什么?他跟父亲学习到的仅仅是做鞋子的技艺吗?”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就被打开了,林肯人人平等的治国理念就自然地感悟出来了。在备课时,与师父虞老师在探讨教案时还得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既然都是在表现平等,都在歌颂林肯的人品,那么作者在写作时为什么要分三次来写,这样不显得啰唆吗?”这个问题确实把我的课堂教学又提高了一个档次,学生发现这三段话是递进关系,不仅林肯的语言一次比一次程度深,三次说话的对象也在不断改变,只有这样的演讲才能让在场的那些态度傲慢的参议员们心悦诚服地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次演讲才能让他在总统的职位上站稳脚跟,这是林肯演讲的艺术。一堂课下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不断碰撞,擦出了精彩的火花,学生充分发言,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调动学生的课堂发言积极性,深入钻研文本,巧妙地解读文本,精心设计问题是很必要的。上語文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创设语境,更好地练习说话、写话,初步体会文学作品,所以,我们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可以多种多样,针对性强一些。在备课时设计问题,有些问题可以针对培养学生语感,有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中心,有的问题可以培养思维品质,锻炼说话能力等等。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在课上提,有的可以放在课前,让孩子联系主人公的资料背景感悟,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肖邦如此热爱祖国,为什么要逃离回家呢?”,有的可以放在课后,让孩子们议一议,如《负荆请罪》“蔺相如与廉颇一团和气,对他们自己、对整个国家有多少好处?”,有的甚至还可以让孩子们在课上写一写,如《我们爱你呀,中国》“能模仿第二小节定语后置的写法,从一个方面来歌颂祖国吗?”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中“如果你还要把这本书传下去,你会在扉页上怎么写呢?”等等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的知识来源于课堂,课堂也是培养、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主阵地。一节课的好坏,决定了学生思维上的深度与广度。而一节课,更是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想要上好课,就必须备好课;想要备好课就必须与教材文本对话,深入钻研。这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思路,对课堂进行预设,继而上好一堂好课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些因果环环相扣,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妨把目光放长远些,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来实践自己的教育想法,这样,学生和我们自身的语文素养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这两位老师上课的内容同样是高年级教材中的一篇《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也同样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响、气势大。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比较常规,先让孩子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完后,老师就提问:“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什么特点?”有学生回答:“声音很响。”当然,这是这篇课文的主问题,孩子也顺理成章地感受到了,这节课的大方向就不会有错了。可是之后这位教师的课堂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就让人听得寡淡无味,索然无趣了,他问:“能找到课文中形容水声的词吗?”学生找到后,就把这书上写水声响的“哗哗”两个词大大地写在黑板上,继续说:“请找出写水声响的句子。”学生一通找后确实把所有句子都找出来了,老师提问:“你从句子中感受到什么?”这时学生只会说“水的声音很大,非常大”。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新鲜的回答了。回过头去想想,学生除了会读“哗哗”这个象声词与贴标签似的知道了“声音响”,他们还学会了什么呢?
另一位上《黄果树瀑布》的老师是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不得不佩服薛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同样是初读体会,同样概括黄果树瀑布的特点,同样是找出写声音的句子,但薛老师的提问设计就太让人佩服了。他问:“瀑布就只有‘哗哗’这一种声音吗?你们从这些句子中还听到了什么不同的声音?”这样的问题立马调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于是就有了之后的这些声音“织布机声、雷声、乐声、风吹树梢声”。薛老师引导孩子用精准的象声词去形容,于是又有了“轰隆、沙沙、咚咚”等词语。这时薛老师还继续启发孩子发散思维,想象瀑布的声音还可能是什么样的。最后薛老师总结,我们听瀑布只有“哗哗”声,可是作者却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又是如此的动听,不仅因为作者站在不同的地方听,更因为作者对瀑布的喜爱和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这样的教法,有深度,有广度,语文味儿十足,切实地锻炼了孩子的思维,培养了他们语言文字的运用和鉴赏能力,这才是一堂扎实有效的好课。
有时候,我们为了应试,刻意地去简化问题,使课堂上的问题值得去思考的价值不够,削弱了孩子思维的积极性;有时,可能因为对教材的把握不够,也经常提一些多余的啰唆的问题,让孩子也厌倦了发言,形成了发言的思维定式;有时,我们为了把教材挖深,而在课堂上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再地让孩子们去找“为什么”,让孩子找不到回答的方向与规律,导致不敢回答。这些都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要避免的。
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仅要鼓励学生,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更要在备课时巧解文本,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本班孩子思维发展有价值的问题。这个学期,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以前听过《鞋匠的儿子》这篇课文的公开课,老师把提问的核心全都放在了林肯的人品上,整节课都在强调他的“宽容大度、谦虚和正义”。但我在读文本时,感受到的不仅是这些。林肯的这些优秀品质确实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了,也是值得赞颂与发扬的,但是这篇课文是写他的一次演讲,一次对当时参议院里所有上流社会的人的一次演讲,所以必然要关注到他的演讲语言中渗透的玄机,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次演讲在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仔细参详就不难发现,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可却是第一任平民总统。也就是说,在他之前,国家的统治及权力全被贵族阶级垄断,林肯当上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劳动人民的代表,参议院的贵族们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不被落空自然与林肯产生了完全对立的局面,这才会有演讲前的一阵侮辱和奚落。现如今的美国,号称是世界上最讲究自由、崇尚平等的国度,这不正是从林肯解放黑奴、平定南北战争开始发展起来的吗?再来研究林肯的演讲,他总强调父亲鞋匠的职业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是一个无人可比的职业,自己做总统都不及父亲做鞋匠,除了敬佩父亲之外,不正是告诉整个参议院与全国普通人民是总统也好,是鞋匠也好,是任何职业也好,不分贵贱,真正的贵贱之分只在人心,这是他宣扬平等观念的重大的一步。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三段话除读出了林肯的高尚人品外,还读出了什么?他跟父亲学习到的仅仅是做鞋子的技艺吗?”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就被打开了,林肯人人平等的治国理念就自然地感悟出来了。在备课时,与师父虞老师在探讨教案时还得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既然都是在表现平等,都在歌颂林肯的人品,那么作者在写作时为什么要分三次来写,这样不显得啰唆吗?”这个问题确实把我的课堂教学又提高了一个档次,学生发现这三段话是递进关系,不仅林肯的语言一次比一次程度深,三次说话的对象也在不断改变,只有这样的演讲才能让在场的那些态度傲慢的参议员们心悦诚服地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次演讲才能让他在总统的职位上站稳脚跟,这是林肯演讲的艺术。一堂课下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不断碰撞,擦出了精彩的火花,学生充分发言,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调动学生的课堂发言积极性,深入钻研文本,巧妙地解读文本,精心设计问题是很必要的。上語文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创设语境,更好地练习说话、写话,初步体会文学作品,所以,我们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可以多种多样,针对性强一些。在备课时设计问题,有些问题可以针对培养学生语感,有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中心,有的问题可以培养思维品质,锻炼说话能力等等。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在课上提,有的可以放在课前,让孩子联系主人公的资料背景感悟,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肖邦如此热爱祖国,为什么要逃离回家呢?”,有的可以放在课后,让孩子们议一议,如《负荆请罪》“蔺相如与廉颇一团和气,对他们自己、对整个国家有多少好处?”,有的甚至还可以让孩子们在课上写一写,如《我们爱你呀,中国》“能模仿第二小节定语后置的写法,从一个方面来歌颂祖国吗?”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中“如果你还要把这本书传下去,你会在扉页上怎么写呢?”等等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的知识来源于课堂,课堂也是培养、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主阵地。一节课的好坏,决定了学生思维上的深度与广度。而一节课,更是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想要上好课,就必须备好课;想要备好课就必须与教材文本对话,深入钻研。这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思路,对课堂进行预设,继而上好一堂好课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些因果环环相扣,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妨把目光放长远些,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来实践自己的教育想法,这样,学生和我们自身的语文素养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小学语文教师。